编辑“︁
爱丽丝战争
”︁
X.Zero
(
留言
|
贡献
)
2021年10月23日 (六) 12:26的版本
(
差异
)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
差异
) |
下一版本→
(
差异
)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您正在编辑该页面的旧版本。
如果您发布该更改,该版本后的所有更改都会丢失。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总览= 爱丽丝战争(Alice War),又称“徐意志独立战争”。是1007年5月至1033年8月的,由海爱派领导的大规模农民宗教战争。爱丽丝战争最终使[[北大陆帝国联邦]]解体,[[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得以脱离被[[燃炙帝国]]联合统治的命运,得到独立。 海爱派借此战争得到了合法地位,从此成为徐意志地区和燃炙地区的最主要[[魏启圣教]]教派并向全大陆其他地区输出影响力。 这场战争的民族意义远大于宗教意义,是第一次激发徐意志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契机,大大地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并成立了魏启大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 =背景= ===不稳定的联盟=== 北大陆帝国联邦已经不再稳定,这个由两个国家组成的联合统治体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千疮百孔。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北大陆帝国联邦,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北联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 ===民族主义思潮=== 徐意志人并不愿意一个外族人来统治自己的土地,即使这个统治者在百年的联姻中早已注入了徐意志的血脉,但是单是统治者姓“燃”这个事实就足以让徐意志人不快。 燃炙人认为自己的国王长期在外,对自己的国家毫无兴趣。他们也更加倾向于让燃炙帝国独立而非合并在一个其他民族之上的国家。 883年9月,随着[[胡意志帝国]]元首、[[龙骑士团]]大团长[[德·容金根]]的战死,[[第二次伊休战争]]以胡意志帝国的失败和徐意志帝国以及燃炙帝国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胡意志帝国被迫停止了疯狂的扩张,并退回了伊休山脉北部。 徐意志人最终摆脱了胡意志人几百年的侵略,最后在897年与燃炙人一起建立了北大陆帝国联邦。但是,在同处一国的时候,由于燃炙人处于主导地位,徐意志人感到的常常是不平等。 后来成为第一任北大陆帝国联邦皇帝的[[燃翎灼]]在与徐意志和燃炙侨民签署的协议中,保证徐意志民族在北联中的自治地位。但北联成立后,徐意志只是该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再比如,虽然这个协定中明确地肯定了徐意志的民族特性,保证其在未来国家中的平等地位。但实际上,徐意志的自治地位被逐渐削弱。 898年正式确立联邦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徐意志人的抗争。另外,燃炙和徐意志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剧变之后,燃炙和徐意志这两个联邦主体在经济转轨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后来的一位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历史学家就指出,燃炙人和徐意志人在共处一国时没有能在绝大多数民众中形成共同的北大陆帝国联邦意识。 长期的屈从感使得徐意志人特别渴望独立和拥有自己的国家。这种民族主义和独立建国主义思潮最终在爱丽丝战争中的民族英雄[[米兰·格林]]的传播下散布到了全国各地。 ===海洛尔=== [[海洛尔·徐]]是徐意志帝国西部的一位教士,他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同时海洛尔也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北大陆帝国联邦,要拒绝承认燃炙帝国和徐意志帝国的联合。 海洛尔认为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主张没收教会财产。他大胆提出了许多改革宗教的措施和反对异族统治的主张。他的观点首先反映了市民和徐意志下层贵族的利益,同时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认为,把教会财产还俗归公的主张是反对整个压迫制度的第一。在教堂听海洛尔讲道的听众越来越多。他常当众指责北联高级教士们奢侈堕落的行为,揭露城市北联贵族的罪恶。 海洛尔被驱逐出凯米斯崔,他表示要用语言的利剑继续战斗,他坚信真理必胜。他以后又避往徐意志南部的农村继续传教。他在那里斥责农奴剥削制度,反对贵族在法庭上欺侮农民,因而受到下层贵族的支持及广大农民的热爱。 海洛尔在农村的活动,更加激起了教会和世俗统治者对他的仇恨。他们采取威胁利诱、禁止传教、开除教籍,甚至使用宗教裁判等手段,一步紧逼一步地迫害海洛尔。然而海洛尔始终不屈服。他说,“我宁愿死去,也不会沉默。就是要帮助人民——就是为了这个”。 1006年6月3日,海洛尔被召参加在几何市举行的宗教会议。这次会议是北联皇帝[[燃钦灼]]阴谋策划陷害海洛尔的一着。海洛尔不顾城乡老幼劝阻,坚决赴会。他认为可利用这次大会申述自己的主张。但会议拒绝听取他的申诉,并强令他撤销自己的主张。海洛尔拒绝这样做,庄严地宣称,自己因然不免一死,但是真理“将从墓穴里站起来,发展壮大,得到永恒的胜利”。 1006年7月6日,在几何市的广场上,海洛尔被统治者以异端的罪名处以火刑,活活烧死。 海洛尔被处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北大陆帝国联邦,人们无法想象自己敬爱的领袖就这样死在了背信弃义的皇帝的手上。但是帝国政府强有力的镇压使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不满压在心里。 =爱丽丝战争= 1007年4月13日,不满沉重教税的农妇爱丽丝仅仅因为一句抱怨,就被判处火刑处死。爱丽丝的死彻底点燃了人们的怒火。 1007年5月2日,愤怒的人们从西徐意志和东燃炙的广大农村地区揭竿而起,他们拿起武器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和堡垒。 这场因为农妇爱丽丝的死而掀起的战争被称之为“爱丽丝战争”。 爱丽丝战争拥有一支以徐意志人为核心的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4000—8000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 依靠战车,海爱派在一场场阵地战中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战果。 1018年6月,海爱派与军队帝国军队于徐意志北部的[[锈山]]爆发[[锈山战役]],由[[米兰·格林]]领导的海爱派通过仅100余人击退帝国军队超过80000人,创造了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 1033年3月,海爱派攻破北大陆帝国联邦首都之一的几何市,并在5月攻破另一首都[[化学市|凯米斯崔]]。8月,徐意志宣布退出联邦并独立,成立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同时,燃炙帝国新任国王[[燃禾绫]]同意决议。9月,北大陆帝国联邦正式解散,从此两国的联统关系正式终止。 爱丽丝战争的胜利不仅确保了海爱派的存续,还是徐意志民族和燃炙民族独立的伟大战争。从此海爱派正式在两国站稳了脚跟。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魏启大陆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魏启大陆: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正传
番外
百科
词条
引导
特殊页面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