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亦江断层
”︁
X.Zero
(
留言
|
贡献
)
2022年11月25日 (五) 03:26的版本
(
差异
)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
差异
) |
下一版本→
(
差异
)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您正在编辑该页面的旧版本。
如果您发布该更改,该版本后的所有更改都会丢失。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总览= 亦江断层位于大陆中心,[[伊休山脉]]中段,[[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与[[胡意志帝国]]三国交汇处,是世界上估算和已探明储量最大,矿物质量最高的魏启脉,拥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亦江断层也因此成为了第二、第三次魏启大战的导火索<ref>参见:[[第二次魏启大战]],[[第三次魏启大战]]</ref>,也是传说中的“原点”,[[魏启循环]]不可或缺的一环,[[“清算”]]之始。 =详细信息=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斐开共和国]]边境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有着一个突兀的巨大盆地。盆地内土地荒芜,岩层裸露,环境恶劣,而盆地中心段有一道深深的黑暗伤疤,伤疤长达数十千米,深不见底。著名探险者[[冉亦江]]于魏启历1477年来到此地,并将之命名为“亦江峡谷”。再后来,随着科技进步,当峡谷下方的秘密进一步被发掘出来时,此地改名为亦江断层。 亦江断层实际上是在地下一千三百米处展开的宽达三十一千米的被称为“伤痕”的巨大地下裂谷,而组成裂谷的就是质量极高的大块[[暗晶石]]。 亦江断层拥有难以估量的晶石储备量,目前已探明深度下界为两万三千米,而且越向下延展裂谷宽度越大,气温与矿物纯度越高,在两万米附近的裂谷谷壁甚至由纯粹由整块[[紫晶石]]构成,但是直到目前为止,限于技术原因无法开采。 文黄共和国联盟勘测学者估计,该矿脉所蕴含的矿物储量可能占全大陆的百分九十以上<ref>随着勘探技术不断进步,这一数值仍在提高。</ref>,远超另外两大魏启脉总和,即便是目前已明确的储量也能供应大陆诸国挥霍上万年之久。随着技术进步,采掘加深,也有假说指出晶石是从亦江断层底部的某个地方“不断产生”(原因不明)<ref>查阅:[[基本约定]]</ref>的,而非从古至今就只减不增的。 目前,断层上段开采规模最大。经过接近三百年的发展,开采深度却只有不足三千米——成堆的晶石不断从矿脉里涌出,挖走多少就会涌出多少,似乎在刻意满足着采掘机们越来越大的胃口。同时,工人们在断层深处发现了大量古老而规整的空腔,疑似久远的开采痕迹。在第131号空腔中发现了不少形状奇特,似乎是工程机械的[[古遗物]],但均已失去效能。 =旋挖机与先进采掘机= 为了能够成规模地大量开采晶石,人们在亦江断层建造了数台钢铁巨兽,夜以继日地开采晶石,为大陆工业供应新鲜血液。 魏启历1917年,第一套旋挖机系统成型。 魏启历1976年,第一台先进采掘机“联合”建成。 ===旋挖机=== 类似于盾构机,但是其尺寸远超任何大型盾构机,可以垂直下挖并源源不断地将刀片切碎的晶石输送到地表,挖至一定深度后可以自行倒车回到地表。 目前运行的旋挖机有两套。 ===先进采掘机=== 先进采掘机“联合”用两枚强大的[[应力枢纽]]直接吸引并粉碎晶石原矿,其技术经验也为[[卡赦兰]]的建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区= ===亦江矿脉=== 最早发现的矿区,储量有限,但迄今仍然没有开采完。 该矿脉是冉青人民共和国的保留矿脉。现由冉青人民共和国占有80%,其余20%供给UPW。 ===哈姆矿脉=== 靠北的一个小矿脉,在[[第二次魏启大战]]后经协商划归于胡意志帝国。现由胡意志帝国全权开采,魏启历21世纪中叶开采完毕。 ===沙朗矿脉=== 魏启历1950年初签订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大旷帝国谅解备忘录》化解了两国长达上千年的积怨。而这片储量丰富的、位于亦江断层最南端的矿脉在UPW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划给了大旷帝国。现在由大旷帝国全权开采,以供给其源源不断、旺盛的工业需求。 ===伊休-莱特层岩=== 最大的主矿区,于魏启历1859年4月被发现。被发现时,地质学家们估计其储量将会是已发现矿脉储量的十倍至二十倍。而如今则认为,伊休-莱特层岩的储量似乎没有上限。 如今伊休-莱特层岩由联邦占据60%的份额,30%按比例分配给其余各国,剩下的10%供给UPW。 =历史= 亦江断层作为重要的魏启脉,也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之一。 亦江断层最初由[[胡意志帝国]]“联合”三国,主导开发,[[魏启晶石]]的批量生产从1719年开始,是最早被开发的魏启脉。 最初,实际开采由[[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掌握,根据四国(加上[[胡意志帝国]])签订的《亦江断层开采协约》,[[胡意志帝国]]尽管在地理上和矿脉没有干系,但是由于国力强大,并以提供昂贵的开采设备为条件能获得百分之三十(截止十八世纪初期,共和国和合众国逐渐将次数值压低到了百分之八)的矿物产量,而[[旷国]]通过支付巨额"开采费"可以获得百分之十五的矿物产量。 魏启历1859年4月,[[亦江断层]]的新矿脉“伊休-莱特层岩”被发现,其储量将会是已发现矿脉储量的十倍至二十倍。大旷帝国内阁会议对此方面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将如此巨量的资源掌握在一个国家手中是一种不公平的垄断行为,并在5月照会联邦外交官要求分享开采份额。随着以大旷帝国为首的[[东联盟]]实力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这令掌握断层的联邦感到不安,但联邦并未与东联盟做出妥协,试图进一步联合[[西联盟]]盟友并以强硬的姿态进行对抗。 魏启历1921年,随着[[旷国]]极端民族主义大元帅[[莪]]上任,事态进一步恶化,北大陆三国开始紧张的国防准备,联邦共和国与东联盟另外两国签署了《断层互惠共同条约》,以晶石共同开采权换得三国间进一步军事同盟以及三国的共同扩军协约。 魏启历1940年,[[伊休工业区]]被占领,联邦陆军于撤退时炸毁了重型开采设备,暂时失去运转能力的亦江断层被[[旷国]]夺取。 魏启历1943年,伊休工业区被夺还,工业区遭到二次破坏,西联盟再一次占领亦江断层。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为了彻底解决战争火种,各国都做出了让步,联邦签署《新亦江断层开采协约》,将亦江断层大面积区域的处分权转交给UPW,令UPW各国能出资开采分成断层矿产资源。 魏启历1973年,随着大陆最后几国加入UPW,《亦江断层扩大开采协约》被签署,UPW获得了无限期无限制的自由开采权,联邦保有自己的专有开采区。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魏启大陆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魏启大陆: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正传
番外
百科
词条
引导
特殊页面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