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晶石反应塔
”︁
X.Zero
(
留言
|
贡献
)
2023年6月6日 (二) 08:43的版本
(
差异
)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
差异
) |
下一版本→
(
差异
)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您正在编辑该页面的旧版本。
如果您发布该更改,该版本后的所有更改都会丢失。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总览= 晶石反应塔(Reaction Tower),是为城市供能的巨型设施,这些高耸入云的塔式建筑建造周期可达数十年,耗资数千亿[[魏启汇率|标准晶]],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大量的晶石原矿转化为各种形态的能源与副产物,一般而言,是一座城市提供主要的能源设施,同时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往往也是一座城市的标签和景点。 晶石反应塔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别,而一线城市中往往会有一座或多座普通晶石反应塔无法比拟的超巨型反应塔,此类反应塔往往高达千米,其本体和配套设施占地数千亩,是一个居住、商业、能源复合体。大型和超巨型反应塔退役后往往不会被拆除而会被改造为完全的居民区或者商业区二次利用(毕竟这个庞然大物的拆除工程劳神费力)。 =模块与建筑= ===魏启能道=== 魏启能道是整个晶石反应塔的中枢设施。它是一条中空的、直径在十米到数百米之间的、从晶石反应塔底端的蓄水池与泄洪洞出发,连接着塔顶的用于向高空大气释放经过利用的魏启的通道。 在下端,环绕它建造的反应室向其中释放魏启,魏启从下往上流动,下端的流速往往更快,形成的大量魏启场被输入到城市的导能网络中,或者被收集、稳定后提供给建筑在中段的其他设施。 魏启能道中段以上不再建造反应室,魏启能道中段是充足的魏启流,这里的魏启场稳定而强大,许多需要大量魏启能的晶石反应塔附属建筑往往建设在这一高度,从魏启能道中汲取魏启场能并利用。 魏启流速随着高度递增逐渐减缓,魏启能道上端,这里的魏启场已经弱到难以直接利用,上端魏启能道的存在意义是进一步将魏启导向高空,防止稀释不充足的魏启进入城市,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这些魏启最终会耗散进入塔顶大气。 部分经过改造的魏启能道可以直接在顶端与[[卡赦兰]]对接,其原本释放入高空大气的魏启会被强大的塔顶驱动压入[[大紫晶石]]中,为卡赦兰补给能量。 ===反应室=== 反应室是晶石反应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环绕着魏启能道内侧修建,通过营造特殊的物理和魏启环境催化堆积在其中的粉碎的晶石矿泥(通常称之为“燃料”)快速释放其中包含的魏启(称为“燃烧”),这些魏启最终会被导入庞大的魏启能道,并向上散入大气,在这段旅程中,魏启宏观流动所产生的魏启场则会被作为能源利用。 反应室技术是晶石反应塔的核心技术之一。最初的反应室只能接受高品质高纯度的色晶石,而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建造的反应塔往往可以直接燃烧任何从[[魏启脉]]中采掘的各种晶石混合而成的原矿。当然,为了提高效率与效能,这些原矿往往会先被粉碎为矿泥并与一些催化剂混合,然后被送入封闭的反应室,在一到两天后,反应室内的矿泥会变为由百分之七十[[贫晶石]]粉末和百分之三十各种具有强稠密性质的稀有晶石与未完全释放魏启的[[暗晶石]]的混合物,它们被作为原材料运往工业的下一阶段:从中分离出更多的稀有晶石、筛选结合能反应室的燃料,或者直接运往[[拟钢]]熔炉。 ===结合能反应室=== 一种特殊的反应室,在真空和应力强压的隔绝下,通过先进机械营造出极端的物理条件,压迫贫晶石放弃结合能,释放魏启并转化为普通的元素物质。这是结合能反应塔的核心技术,由于结合能反应室的点火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配备大量附属设施,一般而言,一座晶石反应塔只能由至多一个结合能反应室。 ===航道塔=== 一般而言,航道塔是晶石反应塔的附属建筑。航道塔本质上是一个有着坚固地基、需要巨量能量供应的强大[[应力枢纽]]。两座距离不太远的航道塔可以消耗魏启能建立“航道”,即一条细长的强大而稳定的应力场,来推动一些大型[[紫晶石]]飞行器沿着航道前行。 最初,航道塔都是为了卡赦兰而建造,但后来,大量空置的航道塔为空中运输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启动一条航道仍然需要难以支付的能量开销,一些公司建造的巨型[[浮空船]]要么搭乘[[卡赦兰]]所在航道的顺风车,要么与其他公司集资,短暂地开通付费航道来提供相对廉价的运输服务。 ===中枢发电厂=== 晶石反应塔所产生的[[魏启场]]并不会全然被输入城市的导能网络之中(部分城市甚至没有导能网络,只有电网!),许多时候,人们会依着魏启能道建设一座庞大的发电厂,用于将魏启场能转化为电能,然后输入到城市的电网之中以供民用。 ====晶石反应型==== 最传统的类型,吸收魏启能后直接通过特别的驱动转化为电能。 优点是结构和原理简单易行,原材料易得,适用于直接将魏启场供给拥有[[导能系统]]的城市。缺点是效能转换率低,损耗率高,故障率高。 ====晶石-水反应型==== 一种折衷方案,将魏启能道所生成的魏启场通过驱动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产生蒸汽,最终推动发电机。 晶石-水反应型晶石反应塔结构稳定,自发明以来成本也越来越低,现在是最主流的晶石反应塔类型,绝大多数新反应塔就是这种类型。 ====富集水反应型==== 首先由[[陈意志帝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他们将粉碎为微米级别的晶石碎末参入水中,将水通入环绕魏启能道的管道里吸收魏启场自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优点是能源转化率相当高,成本较低,损耗率低。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时常维护,维护费用较高,部分核心技术被陈意志某几家公司垄断。 ===交通联合体=== 大型以上的晶石反应塔每天都会燃烧数百吨晶石,因此向这些晶石反应塔修建铁路或者高速公路是明智的选择。由于晶石反应塔本身也是一个大型社区,许多城市再修建晶石反应塔时会同时在地下或侧面修建一个工民两用的集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或地铁为一体的交通联合体。一些中型城市的火车站也与晶石反应塔联合修建。 ===附属建筑=== 晶石反应塔附近的运输成本低廉、能源获取便捷,反应塔排放的魏启则会提供给有能力收集的厂家免费使用,因此,晶石反应塔基座附近往往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由不同工业设施组成的工业联合体。而为了服务在此工作的工人,往往还会配套数个住宅区和发达的商圈,这片附属建筑层层叠叠,往往有能力容纳超过数十万人。 ===蓄水池与泄洪洞=== 晶石反应塔拥有着超常的体量,寥寥几座就能满足整个城市的能量消耗。而晶石反应和发电也需要大量水在塔内循环,这让它们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变得异常庞大。对于功率超过10Mct,高度过千米的超巨型反应塔来说,它们的基座下方往往会配套建设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如有需求,还会建造属于整个城市的泄洪洞。 =历史= 随着晶石批量开采技术的发明,人类工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1744年,[[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伊休工业区]]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晶石反应塔“[[巨人]]”。“巨人”塔高117m,晶石利用率相对同时代的驱动有着质的飞跃,其输出功率达到了1400kaw,为整个工业区提供了几乎全部能量。 此后的百年间,“巨人”经过多次扩建,不同的晶石反应塔也在世界各大城市内一座座拔起,设立在市中心的反应塔不仅仅是城市的能量枢纽,也是一座囊括各种设施的巨大综合体。 壮观的巨大反应塔也渐渐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名牌。 =晶石反应塔一览=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名称 !! 国家 !! 城市 !! 落成时间 !! 退役时间 !! 高度 !! 功率 !! 备注 |- | 塔米克 || 大旷帝国 || 狄库 || 1752年 || 1980年 || 788米 || 5.5Maw || - |- | 博莱德 || 大旷帝国 || 狄库 || 1803年 || - || 838米 || 7Maw || - |- | 汉克 || 大旷帝国 || 狄库 || 1866年 || 1944年 || 1017米 || 10Maw || - |- | 帝国 || 大旷帝国 || 狄库 || 1979年 || - || 1320米 || 15Maw || - |- | [[科勒双子|科勒I]] || 大旷帝国 || 科勒 || 1784年 || - || 1034米 || 10Maw || 曾于1824年经过多次扩建。 |- | [[科勒双子|科勒II]] || 大旷帝国 || 科勒 || 1850年 || - || 1228米 || 12Maw || - |- | [[诺登]] || 胡意志帝国 || 物理市 || 1767年 || 2032年 || 704米 || - || 曾于1863年停运,于1893年复运。2022年10月发生事故,2032年彻底停运。 |- | [[纽菲之星]] || 胡意志帝国 || 物理市 || 2032年 || - || 1350米 || 20Maw || - |- | 凯恩 || 胡意志帝国 || 力学市 || 1779年 || - || 704米 || - || - |- | 特列沙洛 || 胡意志帝国 || 力学市 || 1883年 || 1902年 || - || - || - |- | 郝利安 || 胡意志帝国 || 力学市 || 1975年 || - || - || - || - |- | 风 || 胡意志帝国 || 晶体学镇 || 1976年 || - || - || - || - |- | 雪 || 胡意志帝国 || 晶体学镇 || 2012年 || - || - || - || - |- | 罗盘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凯米斯崔 || 1805年 || 1940年 || - || - || 曾于1850年和1902年扩建两次。 |- | 指南针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凯米斯崔 || 1945年 || - || - || - || 曾于2000年被修缮并在2006年扩建以适应与卡赦兰对接。 |- | 天际线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凯米斯崔 || 2010年 || - || - || - || - |- | 博联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斐开 || 1750年 || 1880年 || - || - || - |- | 启明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斐开 || 1852年 || - || - || - || - |- | 希望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斐开 || 1960年 || - || - || - || 曾于2000年升级扩建并在2012年扩建以适应与卡赦兰对接。 |- | 巨人I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伊休 || 1744年 || 1821年 || 117米 || 1.4Maw || 世界第一座晶石反应塔 |- | 巨人II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伊休 || 1813年 || 1957年 || - || - || - |- | 联合I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伊休 || 1956年 || - || 1231米 || 11Maw || 直径365m,专供[[伊休工业区]]进行[[亦江断层]]的开采。 |- | 联合II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伊休 || 1991年 || - || 1550米 || 22-87(结合能)Maw || UPW整合各国技术与工程实力建造的巨型反应塔,负责供应[[伊休工业区]]进行晶石开采,在魏启历2086年完成了结合能改造。 |- | 白欧之光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白欧 || 1856年 || - || 670米 || 8Maw || - |- | 苍蓝天空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白欧 || 2003年 || - || 1250米 || 18Maw || - |- | [[三角]] || 冉青人民共和国 || 几何市 || 1794年 || 2235年 || - || - || - |- | 曙光二号 || 冉青人民共和国 || 诫济 || 2077年 || - || - || - || 世界上第一座结合能反应塔 |- | 天风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 || 南孚市 || 1782年 || 1950年 || - || - || - |- | 天照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 || 南孚市 || 1948年 || - || - || - || - |- | 天云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 || 南孚市 || 2068年 || - || - || - || - |- | 玻璃塔 || 远碟帝国 || 远碟城 || 1820年 || - || 806米 || 6Maw || - |- | 海蓝之心 || 远碟帝国 || 远碟城 || 1984年 || - || 1200米 || 10Maw || - |- | 哈农 || 逑龙帝国 || 逑龙港 || 2020年 || - || - || - || - |- | 塔农 || 逑龙帝国 || 逑龙城 || 2110年 || - || - || - || - |}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魏启大陆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魏启大陆: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正传
番外
百科
词条
引导
特殊页面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