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爱丽丝战争
”︁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总览= 爱丽丝战争(Alice War,1007.5-1033.8),又称“徐意志独立战争”。是魏启历1007年5月至魏启历1033年8月的、由[[米兰·格林]]领导的[[海爱派]]农民宗教战争。 战争中,徐意志人拥有一支以战车为核心的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4000—8000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依靠战车,海爱派在一场场阵地战中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战果。 爱丽丝战争最终使[[北大陆帝国联邦]]解体,[[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得以脱离被[[燃炙帝国]]联合统治的命运,得到独立。海爱派借此战争得到了合法地位,从此成为徐意志地区和燃炙地区的最主要[[魏启圣教]]教派并向全大陆其他地区输出影响力。 除此之外,这场战争的民族意义远大于宗教意义,是第一次激发起了徐意志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契机,大大地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并成立了魏启大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制国家。 =背景= 北大陆帝国联邦已经不再稳定,这个由两个国家组成的联合统治体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千疮百孔。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北大陆帝国联邦,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北联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 徐意志人并不愿意一个外族人来统治自己的土地,即使这个统治者在百年的联姻中早已注入了徐意志的血脉,但是单是统治者姓“燃”这个事实就足以让徐意志人不快。而燃炙人则认为自己的国王长期在外,对自己的国家不闻不问。他们也更加倾向于让燃炙帝国独立而非合并在一个其他民族之上的国家。 魏启历883年9月,随着[[胡意志帝国]]元首、[[龙骑士团]]大团长[[德·容金根]]的战死,[[第二次伊休战争]]以胡意志帝国的失败和徐意志帝国以及燃炙帝国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胡意志帝国被迫停止了疯狂的扩张,并退回了伊休山脉北部。徐意志人最终摆脱了胡意志人几百年的侵略,最后在魏启历897年与燃炙人一起建立了北大陆帝国联邦。但是,在同处一国的时候,由于燃炙人处于主导地位,徐意志人感到的常常是不平等。 后来成为第一任北大陆帝国联邦皇帝的[[燃翎灼]]在与徐意志和燃炙侨民签署的协议中,保证徐意志民族在北联中的自治地位。但北联成立后,徐意志只是该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再比如,虽然这个协定中明确地肯定了徐意志的民族特性,保证其在未来国家中的平等地位。但实际上,徐意志的自治地位被逐渐削弱。 虽然北联于魏启历898年正式确立联邦制,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徐意志人的抗争结果。另外,燃炙和徐意志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合并之后,燃炙和徐意志这两个联邦主体在经济和政治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后来的一位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历史学家就指出,燃炙人和徐意志人在共处一国时没有能在绝大多数民众中形成共同的北大陆帝国联邦意识。 长期的屈从感使得徐意志人特别渴望独立和拥有自己的国家。这种民族主义和独立建国主义思潮最终在爱丽丝战争中的民族英雄[[米兰·格林]]的传播下散布到了全国各地。 =爱丽丝战争= ===英雄降生=== 米兰·格林(Mirran Grrin,958-1039),海洛尔起义军领袖,徐意志民族英雄,传奇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团结被欺压的徐意志底层阶级,连败三次北联军讨伐,征战一生,参与和指挥的至少十四场主要战役从无败绩。 魏启历958年,米兰·格林出生在徐意志王国[[阿纳凯米共和国|阿纳凯米郡]]的一座小城[[特伦诺]]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他小时候因为一次神秘的意外,他的左眼(一说右眼)从此失明,盲眼被他戴上了一只眼罩。米兰·格林的青年时期在阿纳凯米郡总督的宫中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 其实原本他的一生可能也就是获得个不大不小的爵位、衣食无忧的度过了,但他不满于安逸的现状,想要一展胸中抱负。在他18岁生日之后,米兰·格林就离开了养尊处优的宫廷,以雇佣军的身份加入行伍。 此时的徐意志政权动荡,腐败的教会与保守盘剥的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北联贵族对徐意志民族的压榨和统治让这个国家的反民族压迫思潮萌芽。魏启历977年,叛乱的贵族和刚刚继位的孱弱的继任者[[燃霁夕]]之间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互相攻伐。魏启历981年6月29日,燃霁夕本人甚至一度因政治上过于孱弱而被他的弟弟燃钦灼囚禁。 因此,在一个可以说并不太平的国家里,雇佣兵就成了抢手货。米兰·格林从底层普通士兵干起,在频繁的战斗中积攒军事经验,因其出类拔萃的军事天赋,他声望愈盛,崭露头角。 关于米兰·格林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已不可考,但在魏启历990年7月15日,他作为徐意志雇佣军加入到了著名的[[萨利战役]]中去,他在那里为反北帝国的又一次入侵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微小的力量。战役结束后,他便回到了国内。 [[海洛尔·徐]]是徐意志王国西部的一位魏启圣教改革派教士,他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同时海洛尔也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北大陆帝国联邦,要拒绝承认燃炙帝国和徐意志帝国的联合。 海洛尔认为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主张没收教会财产。他大胆提出了许多改革宗教的措施和反对异族统治的主张。他的观点首先反映了市民和徐意志下层贵族的利益,同时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认为,把教会财产还俗归公的主张是反对整个压迫制度的第一要务。而随着在教堂听海洛尔讲道的听众越来越多,他开始当众指责北联高级教士们奢侈堕落的行为、揭露那些居住在乡下以及城市中的北联贵族的罪恶。 因为海洛尔的一系列反对行为,他最终被下令驱逐出[[凯米斯崔]]。然而海洛尔仍然表示要用语言的利剑继续战斗——他坚信真理必胜。此后,他又避往徐意志南部的乡村继续传教。他在那里斥责农奴剥削制度,反对贵族在法庭上欺侮农民,因而受到下层贵族的支持及广大农民的热爱。海洛尔在农村的活动,更加激起了教会和世俗统治者对他的仇恨。他们采取威胁利诱、禁止传教、开除教籍,甚至使用宗教裁判等手段,一步紧逼一步地迫害海洛尔。然而海洛尔始终不屈服。他说:'''“我宁愿死去,也不会沉默。我就是要帮助人民——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 魏启历996年,燃霁夕的去世在徐意志造成了短暂的权力真空,而此后海洛尔派和接连不断的起义,导致大多数忠于魏启圣教正统派的贵族和教会人员逃出了城市。而徐意志的本土中小贵族和上层精英就将贵族留下的产业占为己有,影响力迅速膨胀。在燃钦灼之前,燃霁夕的丈夫,一位徐意志籍的大公爵成为了徐意志地区的摄政王,他匆忙召集了一支雇佣军想要夺回凯米斯崔的控制权,双方激战一场,均损失惨重,于是双方在魏启历996年11月13日停战议和。 此时,城中的上层市民和一些贵族不想打得太凶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是便想和燃钦灼达成双赢的谈判。魏启历996年末,燃钦灼正式宣布加冕为北联皇帝,成为北大陆帝国联邦的新一任统治者。 魏启历1006年6月3日,海洛尔被召参加在[[几何市]]举行的宗教会议,这次会议是北联新任皇帝[[燃钦灼]]阴谋策划陷害海洛尔的一着。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但海洛尔仍然不顾城乡老幼劝阻,坚决赴会。他认为可利用这次大会申述自己的主张。但在几何召开的宗教会议却拒绝听取他的申诉,并强令他撤销自己的主张。海洛尔明确拒绝妥协,他庄严地宣称,自己因然不免一死,但是'''“真理将从墓穴里站起来,发展壮大,得到永恒的胜利。”''' 魏启历1006年7月6日,在几何市的广场上,海洛尔被统治者以异端的罪名处以火刑,活活烧死。海洛尔被处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北大陆帝国联邦,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市民以及下层贵族,无法想象自己敬爱的宗教领袖就这样死在了背信弃义的皇帝的手上。但是北联政府强有力的镇压使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不满压在心里。 魏启历1007年4月13日,不满沉重教税的农妇爱丽丝仅仅因为一句抱怨,就被判处火刑处死。北联政府称其受到了海洛尔异端邪说的荼毒,但她的死却彻底点燃了人们的怒火。5月2日,愤怒的人们从西徐意志和东燃炙的广大农村地区揭竿而起,他们开始拿起武器占领一个又一个农村和地区领主的堡垒。 米兰·格林本人一直都是海洛尔的铁杆粉丝。爱丽丝遇害后,全国烽烟四起,他也率部积极响应。因此,米兰·格林对这种拿海爱派信徒性命做筹码的政治交易表示强烈不满,但毕竟势单力孤,他只能带着自己的一部分雇佣军离开了凯米斯崔,并向北方的[[斐开]]附近撤退。 ===索灵顿战役=== 米兰·格林从凯米斯崔向北撤退,克莱蒙德公爵率领约2000骑兵组成的保王党军队在6月就追击到了[[索灵顿]]城堡附近,然后对城内米兰·格林展开围攻,后者此时只有区区300名轻装步兵和7辆海洛尔战车。所谓的轻装步兵其实大部分都是手持农具和自制武器的农民,这个时候海洛尔战车战术还没有成熟,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四轮大车而已。 这一战中,海洛尔战车还没有发挥后来那么强悍的威力,只是作为单纯的防御骑兵冲锋的工具使用,但车垒对骑兵的强大防御力已经开始展现,克莱蒙德公爵的重骑兵无法逾越高耸的战车,反而被对手的火器和长杆兵器打得损失惨重。最后只能眼看着米兰·格林从容撤退。这是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使用车垒战术作战,算是小试牛刀。 ===霍尔斯特德战役=== 魏启历1007年6月1日,北联教廷在凯米斯崔发表了一篇讨伐敕令,命令燃钦灼以及北联的各个大小领主必须组织一场针对海洛尔的异端信徒的北联军征伐。6月15日,在徐意志南部的城市[[洛萨贡]],燃钦灼下令处决了本地海爱派的起义领导人和传教士克拉萨。 两天后,北联教廷的特使抵达[[几何]],并在这座城市公示了讨伐敕令:“北大陆帝国联邦皇帝应效忠魏启圣教正统派,该地区和大学禁止传播海洛尔的异端邪说,传播异端思想的牧师将会受到制裁,异端书籍应该被焚烧。被海洛尔贼子没收的教会财产要得到恢复,卑贱平民私自成立的反魏启圣教正统派的小团体必须立刻解散……凡是参加讨伐军的人,罪行都可以得到赦免。” 随后,各路北联讨伐军在靠近徐意志西部边界的[[佐佩什]]开始集结军队。 魏启历1007年6月25日,老对手克莱蒙德公爵重整旗鼓,又集结了2000名左右的重装骑兵在[[霍尔斯特德]]地区将米兰·格林截住。和上次一样,他仅仅率领着400个左右混杂着弩手、火绳枪手、链枷手和长戟手组成的“乌合之众”,但米兰·格林在艰苦的行军中还是坚持制造了好几辆战车,此时他手下已经有12辆海洛尔战车了。 米兰·格林在开打之前尝试过举白旗投降,但我个人推测这只是一种战术上的示弱和拖延时间。在战斗打响之前,他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主力都移动到了一片小湖的附近,背靠湖泊,在侧翼摆起车垒,旁边还有一片沼泽。由于后顾无忧,因此他可以将多余的战车和人手都加强到正面的防御中去。尽管如此,克莱蒙德公爵还是有将近5:1的绝对优势,而且他的手下都是身穿板甲的重装骑士。 克莱蒙德公爵吸取上次的经验,决定让骑兵冲到一半的时候下马,依靠装备和数量优势徒步冲锋,他觉得自己优势很大。进攻的骑士因为身穿重甲,所以他们只能顶着米兰·格林密集的投射火力艰难前行。更惨的是负责侧翼进攻的骑士,他们有不少人都陷入进不起眼的沼泽里,或被射成筛子,或活活淹死。但不管怎么说,凭借着数量优势,骑士们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冲到车阵前准备进行自己最拿手的肉搏战。 按理说,米兰·格林的轻步兵绝对不可能在肉搏战中对抗板甲骑士,但战车在这里又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戟兵和链枷手站在车上居高临下的用长杆兵器对着罐头们又砸又劈,骑士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忍痛爬到战车上,海爱派步兵又举起盾牌拔出钉头锤和佩剑拼命抵抗。一辆战车告急,旁边的战车马上就会火力支援,如此近的距离,十字弩和火绳枪都可以做到一击贯穿盔甲。双方从白天打到傍晚,骑士们发起了好几次进攻都被击退。 晚上,克莱蒙德公爵的军队重整旗鼓,准备在夜色和浓雾的掩护下发起最强的攻势。但等他们冲过去才发现,米兰·格林早就在夜雾的掩护下撤退了……至此,霍尔斯特德战役结束。 ===爱克莱尔战役=== 魏启历1007年7月5日,距离[[斐开]]约200多公里的[[爱克莱尔]]城堡,旁边有一座有1000至2000个保王党士兵驻扎的小镇。但这些人并不全是正规驻军,还有很多随军铁匠、厨子、平民等后勤人员,城内屯有大量的军事物资,他们的指挥官是波尔多·克莱蒙,他曾是米兰·格林的战友,但是他在这场战争中站在了米兰·格林的对立面。 7月5日的夜晚安静祥和,这天夜里,镇子里的守军比较松懈,他们除了必要的哨兵之外,基本没有设防。 夜里,米兰·格林引军偷袭,镇子内的保王党士兵被打的一败涂地,丢弃装备辎重、战马物料逃入了爱克莱尔城堡里,米兰·格林没有追击,命人将这些珍贵的物资打包,临走前放了一把火。 这一战最大的意义是抢到了许多非常具有价值的战利品。再加上前几次的胜利,米兰·格林在海爱派中的威望日益升高。他以被魏启神眷顾的胜利者的身份将这些物资运到了斐开,加强了斐开的城防,几乎将其变成了一座要塞,也增强了海爱派的军事力量。接着,斐开举行了一次选举,一共推举出了四位指挥官,米兰·格林就在此之列。之后,海爱派又发表了抵抗北联军的宣言: “亲爱的忠实的朋友,魏启神赐予我们力量!众多比恶魔还凶狠的敌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想从我们身边夺走指挥,建立可耻的联统帝国。徐意志的勇敢忠实的朋友们,用我们的智慧来捍卫我们的祖国吧……” 7日,克莱蒙攻占了斐开以东300多公里处的[[开司米]],之后其他指挥官也连续攻下几座城堡。到8月底,北联军终于匆匆进入了斐开境内,很快他们就攻下了原属于海爱派人的[[赫拉德]]。8月7日,克莱蒙将攻打下来的北徐意志地区的摄政权交给了燃钦灼派来的代理人。 与东边北联军的顺利相比,南方的徐意志保王党就惨了,继之前一系列城堡被海爱派攻陷后,哈尔·次负责防御的[[韦伯]]城被海爱派攻陷,400余名守军被全歼。接着,斯帕诺·次在霍尔斯特德南面100公里处的[[潘斯科特]]附近和海爱派打了一场遭遇战,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 8月22日,米兰·格林率军以迅雷之势攻下了爱克莱尔东面的[[马卡龙]]和[[布洛尼亚]],切断了北联军从斐开南方获得的后勤支援后,又挥师北上,抢在北联军之前抵达斐开。 ===锈山战役=== [[徐意志联邦大学]]教授、现代历史学家维克多·沃尼认为,参与围攻的北联军有近80,000人,斐开内的守军有约10,000人。9月22日,米兰·格林率领数千海爱派在斐开东面四公里处的锈山上布置防御阵地,这里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包围的如同铁桶一般的斐开外围,锈山如钉子一样牢牢楔在东面,和斐开遥遥相望,成掎角之势。锈山还保护了通过斐开河右岸向斐开城输送补给的线路,燃钦灼只要攻下这座小山,就可以通过围困饿死斐开城的守军。 之前,斐开的两个拱卫城堡被徐意志保王党占领,斐开守军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随着燃钦灼主力到达,海洛尔军只能退回斐开城内坚守不出。 米兰·格林在锈山上彻底发扬了他的防御才能,本身就易守难攻的山脊在他的布置下更加难以攻克。由于海洛尔战车上自带各种工具,所以米兰·格林可以在极快的时间内就地砍伐树木用木头和泥土建造了一道坚固的围墙,墙外挖了三道弧形壕沟,又在壕沟外插满了拒马尖桩。 魏启历1007年10月14日,来自北联和燃炙贵族的骑兵渡过斐开河攻下了几座桥头堡,然后从东面较为平坦的地形处进攻锈山。米兰·格林亲自率领一部分精锐士兵从锈山南面的峭壁攀爬下去,然后从一处葡萄园向北联军的侧翼发起猛攻。骑士们正被山上的炮火猛烈轰击,突然被打的猝不及防,很快支撑不住,侧翼崩溃的恐慌蔓延到了全军,北联军溃退期间,甚至有许多骑士淹死在了斐开河中。这一仗,北联军损失了近500人,而海爱派却只损失了3个人,创造了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 短暂的锈山战役以米兰·格林的绝对胜利告终。为了纪念这场战斗,在后来,锈山下的森林公园改名成了米兰·格林公园。魏启历1838年7月14日,人们为了感谢米兰·格林的贡献,在这里为他建造了一尊全大陆第三大的青铜骑马雕像,以供后世子孙瞻仰。 魏启历1007年10月28日,为了激励士气,燃钦灼在军中完成了他对于徐意志地区的第二次加冕仪式(第一次是加冕为北联皇帝),从此他就成为合理合法的徐意志国王。我们应该知道的是,锈山的损失对于整个北联军来说是非常微小的,因此这场败仗对北联军士气的打击要高于军事打击。而在火炮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年代攻城,尤其是攻击斐开这样巨大的要塞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要强行攻城势必会死伤惨重,而北联军携带的射石火炮准度差、耗费火药高,威力欠佳,而且还容易炸膛。因此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此时虽然已经将近11月份,但不知为何该年的气温却格外炎热。黏热又不卫生的围城营地爆发了瘟疫,不少士兵和马匹都病倒了。补给线不停的被海爱派游击队袭扰,国王暗自媾和的谣言四起,又发生了几次烧毁补给的小型火灾……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北联军的士气已然跌入谷底。 没过多久,厌倦了吃力不讨好的围城后,北联诸侯便纷纷带着自己的军队撤围回到了自己的领地。燃钦灼失去了大部分主力的支援后,望着固若金汤的斐开,只能无奈地带着他的燃炙本部约16,000兵马撤至[[开司米]]。 整场斐开围城战中,北联军有据可查的损失就是[[锈山战役]]损失的500人,但这个数字还没有算上撤退中被游击队袭击和死于瘟疫等减员,所以实际伤亡只会更大。 至此,第一次北联军讨伐战宣告结束。 ===伊休之战=== [[伊休]]位于斐开东北方约300公里处,是北徐意志地区的战略要地,矿藏极为丰富,金属锻造业发达,[[斐开共和国|斐开郡]]主要的造币厂也建在这里。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她都是仅次于斐开的北徐意志第二大城市。 燃钦灼在一切准备妥当后,终于率军进入了北徐意志。虽然科拉尔战败撤退,但他的进攻并不是毫无效果的,海爱派守军还没有休整过来,而且米兰·格林此刻本人还在南方同徐意志官军作战。按理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能直接攻下伊休城。但燃钦灼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又耽误了一段时间,为的是等待徐意志国内的支持者加入他的军队。这给了海爱派珍贵的喘息时间,城内守军闻讯即刻坚壁清野,加固城防,而米兰·格林得知北联军主力进犯的消息后也马上引军北上支援。 米兰·格林一路急行军,终于赶在燃钦灼之前抵达伊休城,在这里,他再次发挥了海洛尔车阵强大的防御作战能力。他背靠高耸的城墙,将麾下所有战车布成一圈圈,多纵深,多梯次的加强方阵摆在前方,再利用随车携带的铁锹在阵前开挖数道壕沟,并将挖出的泥土紧紧覆盖在车轮上以起到保护作用,在射界好的位置架好大炮严阵以待。 魏启历1015年12月21日,燃钦灼终于率军抵达伊休城,按照《徐意志编年史》记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他麾下有约50,000名北联诸侯北联军,其中包括皮波·斯帕诺率领的约15,000名燃炙轻重骑兵混编部队,而米兰·格林统领约12,000名海洛尔军。 在那天,早餐还没吃饱时,只听见钟声在天空中回荡。燃钦灼的军队步步紧逼,他们甚至抓捕了数百头牛,让它们在军前开路,显得气势十足。然而,米兰·格林不惧怕任何敌人,他集结军队制造了车垒。当一些北联军想要攻击车阵时,他们被迎面射来的箭矢和弹丸射爆了,战斗从白天打到晚上。 燃炙老将燃皮波的骑兵甚至都没有摸到车垒的边缘,就丢弃满地尸体后纷纷仓皇溃散。这不是对等的战斗,是先进的战术屠杀落后的思维。 老谋深算的燃钦灼为了攻下伊休城做了两手准备,他不择手段联系到了城中的保王党,和许多悲惨的战争故事一样,内奸比敌人还可怕。黄昏时分,二五仔打开了城门,准备许久的北联军鱼贯而入,对城内海爱派的支持者展开无差别的血腥屠杀。伴随着屠杀的还有疯狂的劫掠与强奸。太阳落山后,城内海爱派的支持者已经流干了最后一滴血。米兰·格林失去了依靠,被北联军两面包夹,处境极为不利。 次日黎明,第一缕阳光照在北联军营地的战旗时,负责站岗的士兵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米兰·格林利用一晚上的时间填平沟壑,移除陷阱,将战马套上战车。然后集中所有火力对北联军的薄弱点猛烈轰击,然后指挥几十辆战车带领主力步兵突围,直奔北联军营地而去!事实证明,米兰·格林的选择是正确的,北联军长期围城,非常疲惫,前一天又打了大胜仗,因此疏松了防范。 米兰·格林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北联军被打得猝不及防,防线顷刻间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海洛尔战车勇猛冲锋,势不可挡,车上的回旋火炮、火枪和重弩向四周企图包围的北联军倾泻火力,步兵在骑兵的掩护下紧紧跟上扩大战果。此时虽然海洛尔军正处于上风,但米兰·格林清楚的知道如果继续进攻,虽然短时间内还会造成大量杀伤,但敌人毕竟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一旦被重重包围就插翅难逃了。因此他没有过多恋战,谨慎的带领大部分主力冲破了北联军的封锁线突围而去。本来做好长期围困的燃钦灼万万没想到米兰·格林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煮熟的鸭子飞了,临走前还蹬了他一脚……他气的七窍生烟但也没有办法,他不敢贸然追击,重整军队后加固了伊休的城防。 魏启历1016年1月6日,米兰·格林强行发动了一次反击。为什么说是强行,因为按照一般的军事观点,他需要更长的时间休整军队,补充弹药装备等,但他很快就重新回到了战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颇具戏剧性,燃钦灼的前锋被击败后溃退回了伊休城打算做长期坚守,但他们前脚刚进城后脚米兰·格林就追了上来,他集中所有大炮猛烈轰击城墙,北联军本就士气低落,现在几乎丧失了战斗意志。 燃钦灼连夜在隆隆的炮火声中开了一个简短又痛苦的战争会议,如果让米兰·格林把自己彻底围住,别说战争要失败,自己的老命八成也得搭上。逃跑是可耻的,但保命要紧啊!燃钦灼选择了撤退,临走前掠走了城内大量的矿工充当劳动力,又放了一把火。在海洛尔军的追击下,北联军从撤退变成了崩溃。后者数万人争先恐后试图渡过斐开河,但桥面狭窄,北联军绝望中自相践踏,又有更多人落水溺毙。燃钦灼丢掉了数百辆车的辎重,包括大量的金银珠宝、书籍、金币和华丽的衣服…… 据《徐意志编年史》记载,北联军损失的数目约在10,000至12,000左右,这还不算被俘和淹死的。而海爱派这边除去大屠杀的遇难者,军队本身损失数千人。 魏启历1017年1月8日,米兰·格林追击到今天布罗德镇附近,追上了正在撤退的燃皮波,战斗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后者的军队一触即溃。溃散的军队一部分逃进了布罗德镇,海爱派军杀红了眼,于10日进入该城,屠杀了1500名当地人,我个人推测这可能是对之前伊休城大屠杀的报复。 随着燃钦灼灰溜溜的回到燃炙,至此,第二次北联军讨伐战宣告结束。 ===大反攻=== 魏启历1033年3月,海爱派攻破北大陆帝国联邦首都之一的几何市,并在5月攻破另一首都[[化学市|凯米斯崔]]。8月,徐意志宣布退出联邦并独立,成立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同时,燃炙帝国新任国王[[燃禾绫]]同意决议。9月,北大陆帝国联邦正式解散,从此两国的联统关系正式终止。 爱丽丝战争的胜利不仅确保了海爱派的存续,还是徐意志民族和燃炙民族独立的伟大战争。从此海爱派正式在两国站稳了脚跟。 [[分类:正传]]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魏启大陆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魏启大陆: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正传
番外
百科
词条
引导
特殊页面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