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菲:修订间差异

来自魏启大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5个用户的4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在寒冷的日子里,冷风呼呼作响,街上和广场空无一人。
在寒冷的日子里,冷风呼呼作响,街上和广场空无一人。
 
四月宫被白霜所淹没,朝霞似乎都被严寒所冻僵。
四月宫被白霜所淹没,朝霞似乎都被严寒所冻僵。
看起来纽菲陷入了沉睡。
 
但当夜幕降临,玻璃杯叮当作响,兰布达香槟在不断流动。
看起来纽菲陷入了沉睡。
人们跳着,笑着,作乐着——
 
纽菲醒来了!
但当夜幕降临,玻璃杯叮当作响,兰布达香槟在不断流动。
 
人们跳着,笑着,作乐着——
 
纽菲醒来了!</center>
 
=总览=
=总览=
新物理市(New Physics City),简称“物理市”或“纽菲”,[[胡意志帝国]]首都,位于极北平原,紧邻力学港,是胡意志帝国最大的城市,2015年拥有50余万人口。[[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和[[Okerp|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都位于此地。纽菲是胡意志帝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也是全魏启大陆为数寥寥拥有最高重工业水平的城市之一。
纽菲(New Physics),旧称“物理市”或“新物理市”,[[胡意志帝国]]首都,位于[[极北平原]],西部临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纽菲是胡意志帝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也是全魏启大陆为数寥寥拥有最高重工业水平的城市之一。
 
物理市老城在[[可达尔]]内,保留着十九世纪早期<ref>即[[德·诺兰·胡德雷克夫]]时期。</ref>的大量建筑且没有电网<ref>只有导能网。</ref>。新城在[[可达尔]]外,是现代建筑。


===晶石反应塔===
纽菲老城在[[可达尔]]内,保留着十九世纪早期<ref>即[[德·诺兰·胡德雷克夫]]时期。</ref>及更早期的的大量建筑且没有电网<ref>只有导能网。</ref>。新城区在[[可达尔]]外,城市规划较好,大部分为现代建筑,著名的[[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就位于新城区。
物理市的[[晶石反应塔]]是“诺登”,外观生硬冰冷,高704米,就像一根依附在天坑可达尔坑壁、有棱有角的黑铁棒。


“诺登”是它的年代最宏伟的反应塔,但其后被迅速超越。“诺登”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也没有经过像样的扩建与更新,在魏启历19世纪下半叶更是因为帝国的衰退停运三十年,魏启历20世纪初,老旧且少被“疼爱”的诺登发生过数起小故障,但由于战争紧迫,“诺登”只经过简单的修修补补就继续运行。魏启历1950年后,“诺登”从最初的骄傲成为了一个巨大、冒着黑烟、隆隆作响、外观丑陋的铁柱子。
作为全国的中心,纽菲的城市人口及其增长速度一直冠居全国首位。魏启历2015年拥有50余万人口;魏启历2050年首次超过100万;魏启历2070年突破200万人。


每一位新元首都想彻底解决诺登的问题,或是进行升级——诺登1820年代的设计图纸从未更新过,早就不翼而飞——不可能。或是拆了重建——数十年的工程周期和上千亿伊尔的开销、与“充满历史气息”的复杂能量网络的兼容问题堆在一起,更是令人望而却步。尽管没人知道这个喘息的大家伙何时会彻底报废,所有人最后都选择维持现状。
=自然环境=
纽菲中心坐落于一个落差达到九百五十米,直径达到三千米的巨大死火山口天坑“可达尔”内,暴风雪只能从坑洞上方呼啸而过,潮江支流流入天坑,形成了一个长时间冰冻的瀑布和坑内的大冰湖。


“诺登”于其他晶石反应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附属建筑——它不拥有任何附属建筑,毕竟群众都讨厌它无休止的噪音。没人直到“诺登”还能撑多久,但除去噪音、黑烟、塔顶滴下的不明粘稠黑色液体,“诺登”确实运行得不错,而它已经“不错”地运行了上百年,成为了物理市——这座曾经的重工业之都——的特点之一。
虽然经过多次扩建,但早在魏启历510年,天坑就已经不能满足它的体量。到今天为止,只有[[四月宫]]和[[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以及旧城区依然建筑于坑内,[[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等新兴建筑在坑外。


“你看见一座垃圾山,那么你的任务不是改造它,或是重建它,你能做的——只是为它添砖加瓦。”
可达尔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花田雪原]],在寒潮褪去,气温尚未回升的时段,雪融后会暴露出雪被下贫瘠的黑色裸岩。
=布局=
===旧城区===
旧城区即传统意义上位于可达尔内的城市部分,根据方位被分为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四个区,常被合称为“旧城四区”。


=地理环境=
西城区是旧城四区中环境最整洁、治安最好的,因为西城区是典型的富人区,聚集了大量的政商精英和贵族人士,[[四月宫]]和[[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等政府机关也位于西城区。而东城区则是另一个极端,街道狭窄、环境恶劣、治安混乱、房屋拥挤不堪,而地理上东城区与西城区也是相望但几乎没有接壤,因此东城区成为了纽菲贫民的聚集地,当然相较于居住在裂缝中的还是好了不少。
物理市中心坐落于一个落差达到九百五十米,直径达到三千米的巨大死火山口天坑"可达尔"内,暴风雪只能从坑洞上方呼啸而过,潮江支流流入天坑,形成了一个长时间冰冻的瀑布和坑内的大冰湖。


物理市经过多次扩建,魏启历510年,天坑已经不能满足它的体量,到今天为止,只有皇城和[[Okerp]],以及老旧的西城区依然建筑于坑内,[[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建筑在坑外。
南城区是典型的半居民区半工业区,而北城区则是典型的半居民区半商业区。纽菲的旧[[晶石反应塔]]“诺登”位于可达尔南部的坑壁,并环绕着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区和居民区。北城区近可达尔中心是发达的商业中心,纽菲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老城商业街就位于这里。


物理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花田雪原]],在寒潮褪去,气温尚未回升的时段,雪融后会暴露出雪被下贫瘠的黑色裸岩。
除此之外,内外城区交界处的“裂缝”也常常被归入旧城区中,虽然那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
===新城区===
可达尔外围为新建的新城区,也根据方位被分为四个区:新东区、新西区、新北区、新南区,常被合称“新城四区”。


=人口民族=
=人口民族=
魏启历2018年,物理的本地人口总数为502,503,流动人口超过百万,聚集了帝国几乎四分之一的人口。
魏启历2015年,纽菲本地人口总数约为50.2万人,流动人口超过百万,聚集了北帝国几乎四分之一的人口。魏启历2050年,纽菲市区人口破百万;魏启历2070年,纽菲市区人口急剧扩张到约200万人,与此相应的是城市的迅速扩张,其克达尔外面积在魏启历2050年至2070年间疯狂扩张了大约两倍多。


物理的常住人口十分单一,均为[[胡意志族]]和[[冰晶石族]]。
纽菲的民族十分单一,均为[[胡意志族]]和[[冰晶石族]]。


物理拥有大量外来人口,数目几乎与本地居民对等,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南方诸国的学生、商人、UPW工作人员以及在AMI工作的研究者。
除此之外,纽菲拥有大量外来人口,数目几乎与本地居民对等,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南方诸国的学生、商人、[[UPW]]工作人员以及在[[AMI]]工作的研究者。


=经济=
=社会=
由于经济类型过于单一,物理的商品经济非常落后,大量生活物资和轻工业产品需要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而物理的重工业经济则供给了魏启大陆的近三分之一。
由于经济类型过于单一,纽菲的商品经济非常落后,大量生活物资和轻工业产品需要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而纽菲的重工业经济则供给了魏启大陆的近三分之一。
[[文件:Business Street of New Physics.jpg|thumb|{{居中|魏启历2000年 旧城商业区}}]]
[[文件:Business Street of New Physics.jpg|thumb|{{居中|魏启历2000年 旧城商业区}}]]
=教育=
物理市毫无疑问是全胡意志帝国的教育中心,大陆最顶尖理工大学[[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位于物理市郊,聚集了全魏启大陆最优秀的理工科学者和研究专家。
[[文件:AIIT.jpg|thumb|{{居中|主教学楼}}]]
除此之外,位于物理市的高校还有[[纽菲商学院]]以及[[德·克鲁兹军事学院]]等。


[[艾希塔娜中学]]位于物理市西城区中心,被公认是胡意志帝国国内最好的中学。艾希塔娜中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非常优异,是贵族、政界、精英的培训之地。在[[UPW国际联合学校]]建立之前,几乎所有的帝国元首都出自该学校。
纽菲毫无疑问是全胡意志帝国的教育中心,大陆最顶尖理工大学[[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位于纽菲郊,聚集了全魏启大陆最优秀的理工科学者和研究专家。
 
除此之外,位于纽菲的高校还有[[纽菲商学院]]以及[[德·克鲁兹军事学院]]等。


=设施=
[[艾希塔娜中学]]位于纽菲西城区中心,被公认是胡意志帝国国内最好的中学。艾希塔娜中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非常优异,是贵族、政界、精英的培训之地。在[[UPW国际联合学校]]建立之前,几乎所有的帝国元首都出自该学校。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不到五年,可达二环线内侧就已经不允许建造高度超过[[Okerp]]的建筑,唯一的最高楼似乎是“只有三级”的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和晶石反应塔。物理市的民居以红瓦石墙的二层小楼为主,人口密度很低,因此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达尔在不断外扩。
 
=景点=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不到五年,可达尔环线内侧就已经不允许建造高度超过[[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的建筑,唯一的最高楼似乎是“只有三级”的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和晶石反应塔。纽菲的民居以红瓦石墙的二层小楼为主,人口密度很低,因此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达尔在不断外扩。


===可达尔===
===可达尔===
第60行: 第56行:


===可达尔环线===
===可达尔环线===
建造于肖尔元首时期的电车铁轨,它依附着可达尔内侧坑壁上边沿环绕着整个天坑。起初,环线是为了满足可达尔外侧和坑壁陡坡上居民的通勤需求所建造的,但到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汽车在胡意志帝国民间普及开来,这条环线就少有人乘坐了——它更多地是一个观光设施,乘坐可达尔换线能够鸟瞰整个可达尔内部。
纽菲的电车交通环线,建筑在可达尔天坑坑沿上,建造于肖尔元首时期。它依附着可达尔内侧坑壁上边沿环绕着整个天坑。起初,环线是为了满足可达尔外侧和坑壁陡坡上居民的通勤需求所建造的,但到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汽车在胡意志帝国民间普及开来,这条环线就少有人乘坐了——它更多地是一个观光设施,乘坐可达尔换线能够鸟瞰整个可达尔内部。
 
详细信息:[[可达尔环线]]
 
===大冰湖===
===大冰湖===
可达尓内部的常年半冰结湖泊,横在西城与东城之间。在温暖的季节,大冰湖会解冻,不过在湖中游泳是被明令禁止的——大冰湖湖底有着一个塞满破碎岩石的地底裂缝,它直通远古火山活动产生的的地下水道,疏导着潮江灌入湖中的水。大意的的泳者可能会被这些暗流卷入地底深处,一去不返。
可达尓内部的常年半冰结湖泊,横在西城与东城之间。在温暖的季节,大冰湖会解冻,不过在湖中游泳是被明令禁止的——大冰湖湖底有着一个塞满破碎岩石的地底裂缝,它直通远古火山活动产生的的地下水道,疏导着潮江灌入湖中的水。大意的的泳者可能会被这些暗流卷入地底深处,一去不返。


没人知道这些地下水道通向哪里。
没人知道这些地下水道通向哪里,尝试探索这些水道的人在下潜后就再也没回来。


详细信息:[[大冰湖]]
详细信息:[[大冰湖]]、[[第二天穹]]
[[文件:Waterfall.jpg|thumb|{{居中|来自潮江的支流通过大瀑布注入大冰湖中}}]]


===潮江===
===潮江===
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的河流。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最终注入西面的大海,蔚为壮观。
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的河流。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蔚为壮观。


详细信息:[[潮江]]
详细信息:[[潮江]]
[[文件:潮江.jpg|thumb|{{居中|冬季余晖下的潮江和它两岸的村落}}]]


===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又称“黄金塔”或“欧克普”(Okerp),位于大冰湖湖边,可达尓中心。每日清晨和傍晚,当暖橘色的朝晖或余晖洒下,国会大厦上的斜瓦便会折射出美丽的金色光芒。
又称“黄金塔”或“欧克普”(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位于大冰湖湖边,可达尓中心。每日清晨和傍晚,当暖橘色的朝晖或余晖洒下,国会大厦上的斜瓦便会折射出美丽的金色光芒。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第82行: 第83行:
魏启历九世纪,“吟游诗人”[[德·奥菲斯涅]]在位期间,四月宫落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胡意志帝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四月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魏启历九世纪,“吟游诗人”[[德·奥菲斯涅]]在位期间,四月宫落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胡意志帝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四月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四月宫的主体建筑为5层,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厮和花园等。皇家画廊和皇家马厮均对公众开放参观。每年七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帝国元首都将在花园内举行盛大的元首招待会。
四月宫的主体建筑为5层,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等。皇家画廊和皇家马厩均对公众开放参观。每年七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帝国元首都将在花园内举行盛大的元首招待会。


详细信息:[[四月宫]]
详细信息:[[四月宫]]


===矩阵研究院===
===矩阵研究院===
附属建筑群,分旧院与新院,旧院在可达尓东北面悬崖附近,新院在物理市城郊。
附属建筑群,分旧院与新院,旧院在可达尔东北面悬崖附近,新院在纽菲城郊。


详细信息:[[AMI]]
详细信息:[[AMI]]
===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魏启峰十校联盟]]排名第一的顶尖大学,位于可达尓外,西面花田雪原中央。
[[魏启峰十校联盟]]排名第一的顶尖大学,位于可达尔外,西面花田雪原中央。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可达尔环线===
[[文件:AIIT.jpg|thumb|{{居中|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主教学楼}}]]
物理市的电车交通环线,于1952年建筑在可达尔天坑外侧坑沿上,多用于观光,本地人更喜欢开车,很少乘坐。
===纪念广场===
位于纽菲西城区中心,正对四月宫正面,中心伫立着传奇元首[[诺兰]]的巨型雕像,是帝国几乎每个重大典礼的举办场地。
 
这个广场始终是商业和帝国文化的中心:周边街道均被指定经营某一种生意如鞋匠、裁缝、弓弩匠、铁匠等传统手工艺店铺,以及咖啡厅、餐厅、旅馆等服务业场所。除此之外还有诺兰元首亲自开辟的新街道。这个广场作为国会大厦和老城商业街之间的必经之路,从而给该地区带来了财富:一个繁荣的赛马场即久负盛名的[[纽菲赛马场]],每周不定时举行两次常规赛事,以及大量的旅馆和商店纷纷开设在纪念广场。
 
但与之相对的是,死刑也通常在纪念广场公开进行:在广场中心设有高耸的永久绞架(虽然进入魏启历21世纪后,这里就再也没有公开处决过犯人)。
 
郝丽安时代,纪念广场扩建,拆除了一个街区。自从魏启历1898年以后,此处每天早晨都开辟为蔬菜和鱼类市场。古代的喷泉“甘露泉”甚至一度用来饮牛,直到魏启历1920年才另择新址,改为纪念市场。蒙大拿曾为其题词:WELL, LET THEM TALK(“做好,让他们谈论”)正适合人多嘴杂的市场。下午,当地的赛马比赛让位给户外的咖啡馆。到夜晚,纪念广场又成为受到各国年轻人欢迎的聚会场所。
===纽菲赛马场===
胡意志帝国最大最久负盛名的赛马场,也是全大陆最大和最知名的赛马场之一。
 
纽菲赛马场的雏形形成于魏启历12世纪初的[[埃塞克斯·德·修斯]]执政期间,但当时的纽菲赛马场十分之简陋,仅有一条沙土跑道,且没有看台,人们是直接站在围栏旁观赛。直到魏启历16世纪左右,纽菲赛马场终于迎来了一次大规模扩建,不仅新增了一条草地跑道,还增加了障碍赛马跑道并增加了赛道的坡度起伏,第一座看台也在此时间内建成。魏启历19世纪初的[[德·凡·赫特]]执政期间,受到同时期联邦赛马业的影响,纽菲赛马场又一次迎来了大规模改建,不仅扩建翻新了看台,扩大了赛马场面积,还将草地和沙地跑道均扩建到了两条,障碍赛跑道也增加了更多样的障碍形式。[[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纽菲赛马场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翻新,看台主体建筑扩建到了4大层。魏启历21世纪初的[[德·阿丽安·艾洛拉]]执政时期,纽菲赛马场的看台再次扩建,扩建到了现如今的6大层。
 
纽菲赛马场位于寸土寸金的西城区中心,邻近著名的纪念广场和四月宫。除日程上已明确规定的赛事外,纽菲赛马场每周还不定时举行两次常规赛事。在没有赛事举行的日子,赛马场会开放公众参观甚至让位给户外的咖啡馆(当然有关方明确规定了不允许踩踏草坪,否则会被处以巨额罚款)。纽菲赛马场有13,000个坐位,最多可容纳180,000名观众。
 
详细信息:[[纽菲赛马场]]
 
===老城商业街===
纽菲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位于北城区靠近可达尔中心部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数百年前的市井风貌。在老城商业街你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小吃、小玩意儿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等等。老城商业街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昼夜不息,无论是什么季节,这里永远都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每年夏季的8月份中旬,老城商业街会举办盛大的祭典,人们相聚于此,欢度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刻,觥筹交错,共襄盛举。
=晶石反应塔=
纽菲的[[晶石反应塔]]是“诺登”,外观生硬冰冷,高704米,就像一根依附在天坑可达尔南部坑壁、有棱有角的黑铁棒。
 
“诺登”是它的年代最宏伟的反应塔,但其后被迅速超越。“诺登”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也没有经过像样的扩建与更新,在魏启历19世纪下半叶更是因为帝国的衰退停运三十年,魏启历20世纪初,老旧且少被“疼爱”的诺登发生过数起小故障,但由于战争紧迫,“诺登”只经过简单的修修补补就继续运行。魏启历1950年后,“诺登”从最初的骄傲成为了一个巨大、冒着黑烟、隆隆作响、外观丑陋的铁柱子。
 
每一位新元首都想彻底解决诺登的问题,或是进行升级——诺登1820年代的设计图纸从未更新过,早就在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切换的动荡中不翼而飞——不可能。或是拆了重建——数十年的工程周期和上千亿伊尔的开销、与“充满历史气息”的复杂能量网络的兼容问题堆在一起,更是令人望而却步。尽管没人知道这个喘息的大家伙何时会彻底报废,所有人最后都选择维持现状。
 
“诺登”于其他晶石反应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附属建筑——它不拥有任何附属建筑,毕竟群众都讨厌它无休止的噪音。没人直到“诺登”还能撑多久,但除去噪音、黑烟、塔顶滴下的不明粘稠黑色液体,“诺登”确实运行得不错,而它已经“不错”地运行了上百年,成为了纽菲——这座曾经的重工业之都——的特点之一。
 
“你看见一座垃圾山,那么你的任务不是改造它,或是重建它,你能做的——只是为它添砖加瓦。”


详细信息:[[可达尔环线]]
“纽菲之星”,纽菲的新晶石反应塔,为接替“诺登”而建。高1350米,额定输出功率20Maw。


=历史=
=历史=
===霜狼天灾===
===霜狼天灾===
很久很久以前,在胡意志帝国的东面,有一个同名的“物理市”——[[古无理城]],它庞大而繁华,是[[古北帝国]]仅剩的遗孤——而如今却已难寻踪迹。[[“清算”]]将它推平为废墟,而魏启历170年开始的一场暴风雪,更是将它彻底地摧毁,剩余的人艰难地向西迁徙,在[[德·拉·缇比斯]]的带领下,在[[可达尔]]内建立了新物理市,并度过了这场灾难。而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元首”——胡意志帝国的第一位元首。
很久很久以前,在胡意志帝国的东面,有一个同名的“纽菲”——[[古无理城]],它庞大而繁华,是[[古北帝国]]仅剩的遗孤——而如今却已难寻踪迹。[[“清算”]]将它推平为废墟,而魏启历170年开始的一场暴风雪,更是将它彻底地摧毁,剩余的人艰难地向西迁徙,在[[德·拉·缇比斯]]的带领下,在[[可达尔]]内建立了新纽菲,并度过了这场灾难。而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元首”——胡意志帝国的第一位元首。
[[文件:The city must survive.jpg|thumb|{{居中|魏启历140年 霜狼天灾}}]]
[[文件:The city must survive.jpg|thumb|{{居中|魏启历140年 霜狼天灾}}]]


===“地下之城”===
===“地下之城”===
可达尓原本是一个巨大死火山坑,内城即为可达尓坑内,地势平坦,四周环绕着由远古时代火山爆发后岩浆凝固结成的黑色岩石组成的近千米高的断崖,它们帮助人们挡下一年一度的极端寒流,令内城即使处于深冬,气温也罕有跌破零下五度。
可达尓原本是一个巨大死火山坑,内城即为可达尓坑内,地势平坦,四周环绕着[[灰烬纪元]]地质活动翻起的黑色岩石组成的近千米高的断崖,它们帮助人们挡下一年一度的极端寒流,令内城即使处于深冬,气温也罕有跌破零下五度。


魏启历881年,随着帝国的第一全盛期到来,可达尓内城人口剧增,日益繁华。但可达尓的大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内城拥挤不堪。可达尓外(外城)与内城之间的运输一直依靠的远古升降机逐渐难以支持,人们从四面八方汇入城市却难以落脚,极少数居民选择居住在城外,利用黑石就地搭建堡垒一般的半地下建筑,但每年冬天,外城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温仍然令他们难以忍受。
魏启历881年,随着帝国的第一全盛期到来,可达尓内城人口剧增,日益繁华。但可达尓的大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内城拥挤不堪。可达尔外(外城)与内城之间的运输一直依靠的远古升降机逐渐难以支持,人们从四面八方汇入城市却难以落脚,极少数居民选择居住在城外,利用黑石就地搭建堡垒一般的半地下建筑,但每年冬天,外城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温仍然令他们难以忍受。
[[文件:New Physics City1.jpg|thumb|{{居中|魏启历900年 旧城贫民窟}}]]
[[文件:New Physics City1.jpg|thumb|{{居中|魏启历900年 旧城贫民窟}}]]
魏启历908年,四月宫起建,但狭窄的内城已经不能容下一座皇宫。[[德·奥菲斯涅]]元首下令寻找“能够扩大内城容积的方法。”工程师们经过计算,最后确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用雪原上散布的昂贵耀晶石清理出上百万方黑岩,特别制造了两台巨大的升降机依附于可达尓峭壁内侧,将废渣运至洞外,皇宫最终将凌空坐落在大冰湖和由此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到了夏天,瀑布解冻后落下的大冰块砸断了悬挂在峡谷中段的桥,并造成了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工程师们于是决定继续发挥炸药的威力,将冰湖瀑布的瀑布口炸塌一半,令冰湖瀑布变成了二级瀑布,问题由此解决。
魏启历908年,四月宫起建,但狭窄的内城已经不能容下一座皇宫。[[德·奥菲斯涅]]元首下令寻找“能够扩大内城容积的方法。”工程师们经过计算,最后确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用雪原上散布的昂贵耀晶石清理出上百万方黑岩,特别制造了两台新的巨大的升降机依附于可达尓峭壁内侧,将废渣运至洞外,皇宫最终将凌空坐落在大冰湖和由此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到了夏天,瀑布解冻后落下的大冰块砸断了悬挂在峡谷中段的桥,并造成了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工程师们于是决定继续发挥炸药的威力,将冰湖瀑布的瀑布口炸塌一半,令冰湖瀑布变成了二级瀑布,问题由此解决。


魏启历925年,国情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向元首提议,元首批准了日后闻名遐迩的“可达尔扩张工程”(也被人称为“挖坑工程”),是世界上最为<del>奇葩</del>的城市扩建工程。建筑者们每年分春夏两次对可达尔西侧坑壁进行爆破作业,炸出约五十万方的黑岩并通过可达尔西侧的强力升降机输送至洞外,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魏启历925年,国情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向元首提议,元首批准了日后闻名遐迩的“可达尔扩张工程”(也被人称为“挖坑工程”),是世界上最为<del>奇葩</del>的城市扩建工程。建筑者们每年分春夏两次对可达尔西侧坑壁进行爆破作业,炸出约五十万方的黑岩并通过可达尔西侧的强力升降机输送至洞外,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魏启历966年,“可达尔扩张工程”被新元首认定为“耗时费力不讨好的荒谬计划”,工程终止。
魏启历966年,“可达尔扩张工程”被新元首[[奥朗·德·修斯]]认定为“耗时费力不讨好的荒谬计划”,工程终止。


魏启历1411年,随着帝国的再次繁荣,可达尔内拥挤不堪,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排污系统几乎与坑外刺骨的寒风同样难以忍受,“可达尔扩张计划”重新开始,但本次,工程师们并不从可达尔底部开始扩张,而是选择在其周围清理出相对浅的空间作为“第二台阶”,同时利用挖出的黑岩于天坑北侧堆积成高达数十米的防风墙。
魏启历1411年,随着帝国的再次繁荣,可达尔内拥挤不堪,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排污系统几乎与坑外刺骨的寒风同样难以忍受,“可达尔扩张计划”重新开始,但本次,工程师们并不从可达尔底部开始扩张,而是选择在其周围清理出相对浅的空间作为“第二台阶”,同时利用挖出的黑岩于天坑北侧堆积成高达数十米的防风墙。
第121行: 第152行:
魏启历1859年,元首诺兰曾表明有意再次开始扩大可达尔,但于他在1861年失踪前,计划都没得以实施。
魏启历1859年,元首诺兰曾表明有意再次开始扩大可达尔,但于他在1861年失踪前,计划都没得以实施。


在那之后,帝国先经历了议会掌权下沉默的三十年,又经历肖尔元首执政中改革的二十余年,经济结构逐渐好转时恰遇冷杉战争,肖尔元首在指责声中不久就离位了。
在那之后,帝国先经历了议会掌权下沉默的三十年,又经历肖尔元首执政中改革的二十余年,经济结构逐渐好转时恰遇[[冷杉战争]],肖尔元首在指责声中不久就离位了。


蒙大拿元首继位,世界形势逐渐紧张,“可达尔扩张计划”被更多的军事提案与同盟协定挤出了舞台,大战结束,帝国的威望与国力站在世界顶峰,可达尔疯狂外拓,于十余年间向南几乎延拓了两倍之大,相对可达尔北侧的老城,这片繁荣的地区被称为“新城”。
蒙大拿元首继位,世界形势逐渐紧张,“可达尔扩张计划”被更多的军事提案与同盟协定挤出了舞台,大战结束,帝国的威望与国力站在世界顶峰,可达尔疯狂外拓,于十余年间向南几乎延拓了两倍之大,相对可达尔北侧的老城,这片繁荣的地区被称为“新城”。


===“机遇之地”===
===“机遇之地”===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西联盟诸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欢欣之中,获胜的诸多强权以它们为中心重塑了世界体系。胡意志帝国从这场大战中获得了空前的国际地位和无数新的机遇,而物理市,这座在战争中压抑已久的首都迅速搭上了浪潮。它不仅保持着稳定与完好的基础设施,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还吸纳了不少胜利的红利,同时留住了一部分战时撤退至物理市的诸国人才。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西联盟诸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欢欣之中,获胜者中的诸多强权短时间内占据了世界体系的中央。胡意志帝国从这场大战中获得了空前的国际地位和无数新的机遇,而纽菲,这座在战争中压抑已久的首都迅速搭上了浪潮。它不仅保持着稳定与完好的基础设施,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还吸纳了不少胜利的红利,同时留住了一部分战时撤退至纽菲的诸国人才。
物理市一路高歌着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可达尔也为此疯狂外扩,从魏启历1945年到魏启历1960年,可达尔内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外城扩大了四倍,到登记在案的人口增加了五成。资本与优惠,投机者与劳动力,下岗的士兵,所有的资源倾注在这座古老而特别的的城市之中。物理市充满了新的活力,成为了闻名帝国的机遇之城,但野蛮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可达尔内的诸多被称为“裂隙”的底层人民聚居地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大多是扩建可达尔时坑壁崩塌出的窄缝,里面充斥着违规建造的小平房,并被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无数从乡村与县城里来到可达尔打拼的民工们——可达尔内无处不在的建筑工程为他们提供了岗位,而这类人数量众多且往往不会被登记为市民,他们与身份不明的冰晶石族分享着这些裂隙,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态系统。
 
[[文件:New Physics City2.jpg|thumb|{{居中|魏启历1950年 西侧临壁贫民窟}}]]
南方,徐意志境内动荡,而更东部的铁桶帝国也一蹶不振,资本与人才继续源源不绝地从天南海北注入纽菲,它一路高歌着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可达尔也为此疯狂外扩,从魏启历1945年到魏启历1960年,可达尔内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外城扩大了四倍,到登记在案的人口增加了五成。资本与优惠,投机者与劳动力,下岗的士兵,所有的资源倾注在这座古老而特别的的城市之中。纽菲充满了新的活力,成为了闻名帝国的机遇之城,但野蛮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可达尔内的诸多被称为“裂隙”的底层人民聚居地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大多是扩建可达尔时坑壁崩塌出的窄缝,里面充斥着违规建造的小平房,并被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无数从乡村与县城里来到可达尔打拼的民工们——可达尔内无处不在的建筑工程为他们提供了岗位,而这类人数量众多且往往不会被登记为市民,他们与身份不明的冰晶石族分享着这些裂隙,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态系统。
[[文件:Cracks of New Physics City.png|thumb|{{居中|魏启历1950年 东侧临壁贫民窟}}]]
 
===“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


直到魏启历1980年代,物理市的野蛮生长速度一再放缓,同时在上一时期遗留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发生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大新闻(比若[[“发光体”事件]],[[1.14集会]],[[千人游行事件]]等等)。为此,帝国完善了对裂隙的管理,通过各种手段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高层也逐渐将物理市的经济重心向[[可达尔]]外转移——天坑起初虽然保护了第一批帝国子民,但现在它更像都市发展的掣肘。上个时代所建设的可达尔外的现代化新城逐渐完善,玻璃幕墙大厦间夹着新的火车站与新的机场,[[胡意志帝国理工大学]]、[[AMI]]等机构也搬迁到了新城。到世纪之交,物理市的商业与经济中心已经完全迁移到了外城,而内城也再不如曾经一般拥挤与嘈杂,堆满诺兰时代建筑的古老内城的生活逐渐放缓,成了文化与政治中心。
直到魏启历1980年代,纽菲的野蛮生长速度一再放缓,同时在上一时期遗留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发生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大新闻(比若[[“发光体”事件]],[[1.14集会]],[[千人游行事件]]等等)。为此,帝国完善了对裂隙的管理,通过各种手段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高层也逐渐将纽菲的经济重心向[[可达尔]]外转移——天坑起初虽然保护了第一批帝国子民,但现在它更像都市发展的掣肘。上个时代所建设的可达尔外的现代化新城逐渐完善,玻璃幕墙大厦间夹着新的火车站与新的机场,[[胡意志帝国理工大学]]、[[AMI]]等机构也搬迁到了新城。到世纪之交,纽菲的商业与经济中心已经完全迁移到了外城,而内城也再不如曾经一般拥挤与嘈杂,堆满诺兰时代建筑的古老内城的生活逐渐放缓,成了文化与政治中心。
[[文件:New Physics City3.jpg|thumb|{{居中|魏启历1980年 西侧可达尔外新城}}]]
[[文件:New Physics City3.jpg|thumb|{{居中|魏启历1980年 西侧可达尔外新城}}]]


===“根除问题”===
===“根除问题”===


魏启历2022年,物理市晶石反应塔诺登的工作状态似乎更差了,四月,全城的电力供应都不稳定,灯泡会闪烁,一些未安装稳流器的民居的家用电视被烧坏。六月21日发生了一次停电事故,整个物理市的导能网络跟着一起暴毙了三个小时。事后市政府对诺登进行了“一次检修”(至少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诺登似乎又一次恢复了正常。但到了冬天,物理市导能网络的负载因为供暖逐渐提升——糟糕的事情发生了,10月1日,诺登的顶端腾起滚滚黑烟,火灾摧毁了细长的诺登高处的13个反应房,让其总能量输出减少了一半。因此,物理市中断了当年的内城供暖,煤炉这种老古董又一次成了内城居民的必备品。第二年春,在可达尔外新建晶石反应塔的提案被通过,在新反应塔漫长的数十年的建设周期中,内城的居民们大概只能使用煤炉与苟延残喘的诺登补充冬天的热量了。
魏启历2022年,纽菲晶石反应塔诺登的工作状态似乎更差了,四月,全城的能量供应都不稳定,灯泡会闪烁,一些老街区的变电驱动被烧毁,部分一些未安装稳流器的民居的家用电视被烧坏。六月21日发生了一次导能网络事故,整个纽菲的导能网络跟着一起暴毙了三个小时。事后市政府对诺登进行了“一次检修”(至少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诺登似乎又一次恢复了正常。但到了冬天,纽菲导能网络的负载因为供暖逐渐提升——糟糕的事情发生了,10月1日,诺登的顶端腾起滚滚黑烟,火灾摧毁了细长的诺登高处的13个反应房,让其总能量输出减少了一半。因此,纽菲中断了当年的内城供暖,煤炉这种老古董又一次成了内城居民的必备品。第二年春,在可达尔外新建晶石反应塔的提案被通过,在新反应塔漫长的数十年的建设周期中,内城的居民们大概只能使用煤炉与苟延残喘的诺登补充冬天的热量了。
 
===急速扩张===
随着[[德·阿丽安·艾洛拉]]以及尤其是[[伊尔斯凡·岚·赫特]]经济改革的进行,胡意志帝国的经济形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好转。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大程度好转、政府的各种支持政策以及盟友的大力支持(主要是联邦的投资),胡意志帝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魏启历2020至2070年间一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13%(包括冰晶石族)。以及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克达尔外的冬季严寒已经不再对人们的居住构成威胁,人们开始大规模拓张已有的外城,掀起了一股大基建的热潮,并吸引了来自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以及大旷帝国的基建团队来此承包各项工程。在魏启历2070年末,纽菲外城已经相比2050年扩张了近2倍,是内城的20倍大小,容纳了95%以上的纽菲居民。
 
魏启历2032年8月,新的反应塔“[[纽菲之星]]”正式竣工,比预期的十年工期提早了一年多。这座耗时九年的巨型晶石反应塔是由帝国和联邦共同建造的。联邦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相比于旧一代的反应塔而言更安全也更可靠。“纽菲之星”有着1350米的高度,是全大陆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同时它拥有着20Maw的巨大输出功率,既可以满足民用也可以满足庞大的工业需求。而在“纽菲之星”落成的同时,诺登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艾洛拉元首为它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退役典礼,数万人在现场观看了典礼。后来,诺登被改造成了一个工业博物馆,专门用来展出有关纽菲历史中的各种有独特价值的工业品和历史物品。
 
新城的规划相比于拥挤的旧城更加合理,也有各种先进的设施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克达尔内的旧城早已被UPW评为魏启文化遗产,成为了古老历史的一部分。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分类:待补充]]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分类:待补充]]

2024年2月26日 (一) 03:09的最新版本

在寒冷的日子里,冷风呼呼作响,街上和广场空无一人。
四月宫被白霜所淹没,朝霞似乎都被严寒所冻僵。
看起来纽菲陷入了沉睡。
但当夜幕降临,玻璃杯叮当作响,兰布达香槟在不断流动。
人们跳着,笑着,作乐着——
纽菲醒来了!

总览[编辑]

纽菲(New Physics),旧称“物理市”或“新物理市”,胡意志帝国首都,位于极北平原,西部临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纽菲是胡意志帝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也是全魏启大陆为数寥寥拥有最高重工业水平的城市之一。

纽菲老城在可达尔内,保留着十九世纪早期[1]及更早期的的大量建筑且没有电网[2]。新城区在可达尔外,城市规划较好,大部分为现代建筑,著名的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就位于新城区。

作为全国的中心,纽菲的城市人口及其增长速度一直冠居全国首位。魏启历2015年拥有50余万人口;魏启历2050年首次超过100万;魏启历2070年突破200万人。

自然环境[编辑]

纽菲中心坐落于一个落差达到九百五十米,直径达到三千米的巨大死火山口天坑“可达尔”内,暴风雪只能从坑洞上方呼啸而过,潮江支流流入天坑,形成了一个长时间冰冻的瀑布和坑内的大冰湖。

虽然经过多次扩建,但早在魏启历510年,天坑就已经不能满足它的体量。到今天为止,只有四月宫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以及旧城区依然建筑于坑内,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等新兴建筑在坑外。

可达尔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花田雪原,在寒潮褪去,气温尚未回升的时段,雪融后会暴露出雪被下贫瘠的黑色裸岩。

布局[编辑]

旧城区[编辑]

旧城区即传统意义上位于可达尔内的城市部分,根据方位被分为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四个区,常被合称为“旧城四区”。

西城区是旧城四区中环境最整洁、治安最好的,因为西城区是典型的富人区,聚集了大量的政商精英和贵族人士,四月宫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等政府机关也位于西城区。而东城区则是另一个极端,街道狭窄、环境恶劣、治安混乱、房屋拥挤不堪,而地理上东城区与西城区也是相望但几乎没有接壤,因此东城区成为了纽菲贫民的聚集地,当然相较于居住在裂缝中的还是好了不少。

南城区是典型的半居民区半工业区,而北城区则是典型的半居民区半商业区。纽菲的旧晶石反应塔“诺登”位于可达尔南部的坑壁,并环绕着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区和居民区。北城区近可达尔中心是发达的商业中心,纽菲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老城商业街就位于这里。

除此之外,内外城区交界处的“裂缝”也常常被归入旧城区中,虽然那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

新城区[编辑]

可达尔外围为新建的新城区,也根据方位被分为四个区:新东区、新西区、新北区、新南区,常被合称“新城四区”。

人口民族[编辑]

魏启历2015年,纽菲本地人口总数约为50.2万人,流动人口超过百万,聚集了北帝国几乎四分之一的人口。魏启历2050年,纽菲市区人口破百万;魏启历2070年,纽菲市区人口急剧扩张到约200万人,与此相应的是城市的迅速扩张,其克达尔外面积在魏启历2050年至2070年间疯狂扩张了大约两倍多。

纽菲的民族十分单一,均为胡意志族冰晶石族

除此之外,纽菲拥有大量外来人口,数目几乎与本地居民对等,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南方诸国的学生、商人、UPW工作人员以及在AMI工作的研究者。

社会[编辑]

由于经济类型过于单一,纽菲的商品经济非常落后,大量生活物资和轻工业产品需要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而纽菲的重工业经济则供给了魏启大陆的近三分之一。

魏启历2000年 旧城商业区

纽菲毫无疑问是全胡意志帝国的教育中心,大陆最顶尖理工大学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位于纽菲郊,聚集了全魏启大陆最优秀的理工科学者和研究专家。

除此之外,位于纽菲的高校还有纽菲商学院以及德·克鲁兹军事学院等。

艾希塔娜中学位于纽菲西城区中心,被公认是胡意志帝国国内最好的中学。艾希塔娜中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非常优异,是贵族、政界、精英的培训之地。在UPW国际联合学校建立之前,几乎所有的帝国元首都出自该学校。

景点[编辑]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不到五年,可达尔环线内侧就已经不允许建造高度超过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的建筑,唯一的最高楼似乎是“只有三级”的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和晶石反应塔。纽菲的民居以红瓦石墙的二层小楼为主,人口密度很低,因此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达尔在不断外扩。

可达尔[编辑]

宽达四千米的巨大死火山天坑,后经过多次人为开发,通常被用于代指内城,有时还包含鱼龙混杂的裂隙。

详细信息:可达尔

可达尔环线[编辑]

纽菲的电车交通环线,建筑在可达尔天坑坑沿上,建造于肖尔元首时期。它依附着可达尔内侧坑壁上边沿环绕着整个天坑。起初,环线是为了满足可达尔外侧和坑壁陡坡上居民的通勤需求所建造的,但到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汽车在胡意志帝国民间普及开来,这条环线就少有人乘坐了——它更多地是一个观光设施,乘坐可达尔换线能够鸟瞰整个可达尔内部。

详细信息:可达尔环线

大冰湖[编辑]

可达尓内部的常年半冰结湖泊,横在西城与东城之间。在温暖的季节,大冰湖会解冻,不过在湖中游泳是被明令禁止的——大冰湖湖底有着一个塞满破碎岩石的地底裂缝,它直通远古火山活动产生的的地下水道,疏导着潮江灌入湖中的水。大意的的泳者可能会被这些暗流卷入地底深处,一去不返。

没人知道这些地下水道通向哪里,尝试探索这些水道的人在下潜后就再也没回来。

详细信息:大冰湖第二天穹

来自潮江的支流通过大瀑布注入大冰湖中

潮江[编辑]

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的河流。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蔚为壮观。

详细信息:潮江

冬季余晖下的潮江和它两岸的村落

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编辑]

又称“黄金塔”或“欧克普”(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位于大冰湖湖边,可达尓中心。每日清晨和傍晚,当暖橘色的朝晖或余晖洒下,国会大厦上的斜瓦便会折射出美丽的金色光芒。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四月宫[编辑]

美丽的帝国皇宫,是帝国元首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坐落于可达尔内部西城区,胡意志帝国最知名的地标建筑之一,是胡意志帝国国家庆典和皇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四月宫对外开放参观,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帝国近卫军交接典礼,成为帝国文化的一大景观。

魏启历九世纪,“吟游诗人”德·奥菲斯涅在位期间,四月宫落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胡意志帝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四月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四月宫的主体建筑为5层,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等。皇家画廊和皇家马厩均对公众开放参观。每年七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帝国元首都将在花园内举行盛大的元首招待会。

详细信息:四月宫

矩阵研究院[编辑]

附属建筑群,分旧院与新院,旧院在可达尔东北面悬崖附近,新院在纽菲城郊。

详细信息:AMI

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编辑]

魏启峰十校联盟排名第一的顶尖大学,位于可达尔外,西面花田雪原中央。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 主教学楼

纪念广场[编辑]

位于纽菲西城区中心,正对四月宫正面,中心伫立着传奇元首诺兰的巨型雕像,是帝国几乎每个重大典礼的举办场地。

这个广场始终是商业和帝国文化的中心:周边街道均被指定经营某一种生意如鞋匠、裁缝、弓弩匠、铁匠等传统手工艺店铺,以及咖啡厅、餐厅、旅馆等服务业场所。除此之外还有诺兰元首亲自开辟的新街道。这个广场作为国会大厦和老城商业街之间的必经之路,从而给该地区带来了财富:一个繁荣的赛马场即久负盛名的纽菲赛马场,每周不定时举行两次常规赛事,以及大量的旅馆和商店纷纷开设在纪念广场。

但与之相对的是,死刑也通常在纪念广场公开进行:在广场中心设有高耸的永久绞架(虽然进入魏启历21世纪后,这里就再也没有公开处决过犯人)。

郝丽安时代,纪念广场扩建,拆除了一个街区。自从魏启历1898年以后,此处每天早晨都开辟为蔬菜和鱼类市场。古代的喷泉“甘露泉”甚至一度用来饮牛,直到魏启历1920年才另择新址,改为纪念市场。蒙大拿曾为其题词:WELL, LET THEM TALK(“做好,让他们谈论”)正适合人多嘴杂的市场。下午,当地的赛马比赛让位给户外的咖啡馆。到夜晚,纪念广场又成为受到各国年轻人欢迎的聚会场所。

纽菲赛马场[编辑]

胡意志帝国最大最久负盛名的赛马场,也是全大陆最大和最知名的赛马场之一。

纽菲赛马场的雏形形成于魏启历12世纪初的埃塞克斯·德·修斯执政期间,但当时的纽菲赛马场十分之简陋,仅有一条沙土跑道,且没有看台,人们是直接站在围栏旁观赛。直到魏启历16世纪左右,纽菲赛马场终于迎来了一次大规模扩建,不仅新增了一条草地跑道,还增加了障碍赛马跑道并增加了赛道的坡度起伏,第一座看台也在此时间内建成。魏启历19世纪初的德·凡·赫特执政期间,受到同时期联邦赛马业的影响,纽菲赛马场又一次迎来了大规模改建,不仅扩建翻新了看台,扩大了赛马场面积,还将草地和沙地跑道均扩建到了两条,障碍赛跑道也增加了更多样的障碍形式。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纽菲赛马场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翻新,看台主体建筑扩建到了4大层。魏启历21世纪初的德·阿丽安·艾洛拉执政时期,纽菲赛马场的看台再次扩建,扩建到了现如今的6大层。

纽菲赛马场位于寸土寸金的西城区中心,邻近著名的纪念广场和四月宫。除日程上已明确规定的赛事外,纽菲赛马场每周还不定时举行两次常规赛事。在没有赛事举行的日子,赛马场会开放公众参观甚至让位给户外的咖啡馆(当然有关方明确规定了不允许踩踏草坪,否则会被处以巨额罚款)。纽菲赛马场有13,000个坐位,最多可容纳180,000名观众。

详细信息:纽菲赛马场

老城商业街[编辑]

纽菲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位于北城区靠近可达尔中心部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数百年前的市井风貌。在老城商业街你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小吃、小玩意儿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等等。老城商业街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昼夜不息,无论是什么季节,这里永远都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每年夏季的8月份中旬,老城商业街会举办盛大的祭典,人们相聚于此,欢度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刻,觥筹交错,共襄盛举。

晶石反应塔[编辑]

纽菲的晶石反应塔是“诺登”,外观生硬冰冷,高704米,就像一根依附在天坑可达尔南部坑壁、有棱有角的黑铁棒。

“诺登”是它的年代最宏伟的反应塔,但其后被迅速超越。“诺登”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也没有经过像样的扩建与更新,在魏启历19世纪下半叶更是因为帝国的衰退停运三十年,魏启历20世纪初,老旧且少被“疼爱”的诺登发生过数起小故障,但由于战争紧迫,“诺登”只经过简单的修修补补就继续运行。魏启历1950年后,“诺登”从最初的骄傲成为了一个巨大、冒着黑烟、隆隆作响、外观丑陋的铁柱子。

每一位新元首都想彻底解决诺登的问题,或是进行升级——诺登1820年代的设计图纸从未更新过,早就在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切换的动荡中不翼而飞——不可能。或是拆了重建——数十年的工程周期和上千亿伊尔的开销、与“充满历史气息”的复杂能量网络的兼容问题堆在一起,更是令人望而却步。尽管没人知道这个喘息的大家伙何时会彻底报废,所有人最后都选择维持现状。

“诺登”于其他晶石反应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附属建筑——它不拥有任何附属建筑,毕竟群众都讨厌它无休止的噪音。没人直到“诺登”还能撑多久,但除去噪音、黑烟、塔顶滴下的不明粘稠黑色液体,“诺登”确实运行得不错,而它已经“不错”地运行了上百年,成为了纽菲——这座曾经的重工业之都——的特点之一。

“你看见一座垃圾山,那么你的任务不是改造它,或是重建它,你能做的——只是为它添砖加瓦。”

“纽菲之星”,纽菲的新晶石反应塔,为接替“诺登”而建。高1350米,额定输出功率20Maw。

历史[编辑]

霜狼天灾[编辑]

很久很久以前,在胡意志帝国的东面,有一个同名的“纽菲”——古无理城,它庞大而繁华,是古北帝国仅剩的遗孤——而如今却已难寻踪迹。“清算”将它推平为废墟,而魏启历170年开始的一场暴风雪,更是将它彻底地摧毁,剩余的人艰难地向西迁徙,在德·拉·缇比斯的带领下,在可达尔内建立了新纽菲,并度过了这场灾难。而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元首”——胡意志帝国的第一位元首。

魏启历140年 霜狼天灾

“地下之城”[编辑]

可达尓原本是一个巨大死火山坑,内城即为可达尓坑内,地势平坦,四周环绕着灰烬纪元地质活动翻起的黑色岩石组成的近千米高的断崖,它们帮助人们挡下一年一度的极端寒流,令内城即使处于深冬,气温也罕有跌破零下五度。

魏启历881年,随着帝国的第一全盛期到来,可达尓内城人口剧增,日益繁华。但可达尓的大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内城拥挤不堪。可达尔外(外城)与内城之间的运输一直依靠的远古升降机逐渐难以支持,人们从四面八方汇入城市却难以落脚,极少数居民选择居住在城外,利用黑石就地搭建堡垒一般的半地下建筑,但每年冬天,外城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温仍然令他们难以忍受。

魏启历900年 旧城贫民窟

魏启历908年,四月宫起建,但狭窄的内城已经不能容下一座皇宫。德·奥菲斯涅元首下令寻找“能够扩大内城容积的方法。”工程师们经过计算,最后确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用雪原上散布的昂贵耀晶石清理出上百万方黑岩,特别制造了两台新的巨大的升降机依附于可达尓峭壁内侧,将废渣运至洞外,皇宫最终将凌空坐落在大冰湖和由此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到了夏天,瀑布解冻后落下的大冰块砸断了悬挂在峡谷中段的桥,并造成了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工程师们于是决定继续发挥炸药的威力,将冰湖瀑布的瀑布口炸塌一半,令冰湖瀑布变成了二级瀑布,问题由此解决。

魏启历925年,国情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向元首提议,元首批准了日后闻名遐迩的“可达尔扩张工程”(也被人称为“挖坑工程”),是世界上最为奇葩的城市扩建工程。建筑者们每年分春夏两次对可达尔西侧坑壁进行爆破作业,炸出约五十万方的黑岩并通过可达尔西侧的强力升降机输送至洞外,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魏启历966年,“可达尔扩张工程”被新元首奥朗·德·修斯认定为“耗时费力不讨好的荒谬计划”,工程终止。

魏启历1411年,随着帝国的再次繁荣,可达尔内拥挤不堪,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排污系统几乎与坑外刺骨的寒风同样难以忍受,“可达尔扩张计划”重新开始,但本次,工程师们并不从可达尔底部开始扩张,而是选择在其周围清理出相对浅的空间作为“第二台阶”,同时利用挖出的黑岩于天坑北侧堆积成高达数十米的防风墙。

魏启历1767年,帝国日渐困顿,可达尔内冷冷清清,“可达尔扩张计划”再次被暂停。

魏启历1859年,元首诺兰曾表明有意再次开始扩大可达尔,但于他在1861年失踪前,计划都没得以实施。

在那之后,帝国先经历了议会掌权下沉默的三十年,又经历肖尔元首执政中改革的二十余年,经济结构逐渐好转时恰遇冷杉战争,肖尔元首在指责声中不久就离位了。

蒙大拿元首继位,世界形势逐渐紧张,“可达尔扩张计划”被更多的军事提案与同盟协定挤出了舞台,大战结束,帝国的威望与国力站在世界顶峰,可达尔疯狂外拓,于十余年间向南几乎延拓了两倍之大,相对可达尔北侧的老城,这片繁荣的地区被称为“新城”。

“机遇之地”[编辑]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西联盟诸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欢欣之中,获胜者中的诸多强权短时间内占据了世界体系的中央。胡意志帝国从这场大战中获得了空前的国际地位和无数新的机遇,而纽菲,这座在战争中压抑已久的首都迅速搭上了浪潮。它不仅保持着稳定与完好的基础设施,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还吸纳了不少胜利的红利,同时留住了一部分战时撤退至纽菲的诸国人才。

南方,徐意志境内动荡,而更东部的铁桶帝国也一蹶不振,资本与人才继续源源不绝地从天南海北注入纽菲,它一路高歌着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可达尔也为此疯狂外扩,从魏启历1945年到魏启历1960年,可达尔内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外城扩大了四倍,到登记在案的人口增加了五成。资本与优惠,投机者与劳动力,下岗的士兵,所有的资源倾注在这座古老而特别的的城市之中。纽菲充满了新的活力,成为了闻名帝国的机遇之城,但野蛮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可达尔内的诸多被称为“裂隙”的底层人民聚居地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它们大多是扩建可达尔时坑壁崩塌出的窄缝,里面充斥着违规建造的小平房,并被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无数从乡村与县城里来到可达尔打拼的民工们——可达尔内无处不在的建筑工程为他们提供了岗位,而这类人数量众多且往往不会被登记为市民,他们与身份不明的冰晶石族分享着这些裂隙,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态系统。

魏启历1950年 东侧临壁贫民窟

“现代城市”[编辑]

直到魏启历1980年代,纽菲的野蛮生长速度一再放缓,同时在上一时期遗留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发生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大新闻(比若“发光体”事件1.14集会千人游行事件等等)。为此,帝国完善了对裂隙的管理,通过各种手段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高层也逐渐将纽菲的经济重心向可达尔外转移——天坑起初虽然保护了第一批帝国子民,但现在它更像都市发展的掣肘。上个时代所建设的可达尔外的现代化新城逐渐完善,玻璃幕墙大厦间夹着新的火车站与新的机场,胡意志帝国理工大学AMI等机构也搬迁到了新城。到世纪之交,纽菲的商业与经济中心已经完全迁移到了外城,而内城也再不如曾经一般拥挤与嘈杂,堆满诺兰时代建筑的古老内城的生活逐渐放缓,成了文化与政治中心。

魏启历1980年 西侧可达尔外新城

“根除问题”[编辑]

魏启历2022年,纽菲晶石反应塔诺登的工作状态似乎更差了,四月,全城的能量供应都不稳定,灯泡会闪烁,一些老街区的变电驱动被烧毁,部分一些未安装稳流器的民居的家用电视被烧坏。六月21日发生了一次导能网络事故,整个纽菲的导能网络跟着一起暴毙了三个小时。事后市政府对诺登进行了“一次检修”(至少报纸上是这么报道的),诺登似乎又一次恢复了正常。但到了冬天,纽菲导能网络的负载因为供暖逐渐提升——糟糕的事情发生了,10月1日,诺登的顶端腾起滚滚黑烟,火灾摧毁了细长的诺登高处的13个反应房,让其总能量输出减少了一半。因此,纽菲中断了当年的内城供暖,煤炉这种老古董又一次成了内城居民的必备品。第二年春,在可达尔外新建晶石反应塔的提案被通过,在新反应塔漫长的数十年的建设周期中,内城的居民们大概只能使用煤炉与苟延残喘的诺登补充冬天的热量了。

急速扩张[编辑]

随着德·阿丽安·艾洛拉以及尤其是伊尔斯凡·岚·赫特经济改革的进行,胡意志帝国的经济形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好转。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大程度好转、政府的各种支持政策以及盟友的大力支持(主要是联邦的投资),胡意志帝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魏启历2020至2070年间一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13%(包括冰晶石族)。以及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克达尔外的冬季严寒已经不再对人们的居住构成威胁,人们开始大规模拓张已有的外城,掀起了一股大基建的热潮,并吸引了来自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以及大旷帝国的基建团队来此承包各项工程。在魏启历2070年末,纽菲外城已经相比2050年扩张了近2倍,是内城的20倍大小,容纳了95%以上的纽菲居民。

魏启历2032年8月,新的反应塔“纽菲之星”正式竣工,比预期的十年工期提早了一年多。这座耗时九年的巨型晶石反应塔是由帝国和联邦共同建造的。联邦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相比于旧一代的反应塔而言更安全也更可靠。“纽菲之星”有着1350米的高度,是全大陆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同时它拥有着20Maw的巨大输出功率,既可以满足民用也可以满足庞大的工业需求。而在“纽菲之星”落成的同时,诺登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艾洛拉元首为它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退役典礼,数万人在现场观看了典礼。后来,诺登被改造成了一个工业博物馆,专门用来展出有关纽菲历史中的各种有独特价值的工业品和历史物品。

新城的规划相比于拥挤的旧城更加合理,也有各种先进的设施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克达尔内的旧城早已被UPW评为魏启文化遗产,成为了古老历史的一部分。

  1. 德·诺兰·胡德雷克夫时期。
  2. 只有导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