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瑞欧斯级战列舰:修订间差异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3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背景=
=总览=
魏启历1892年,元首[[肖尔]]推动帝国海军装备升级,加强帝国可调用军力,以应对南方逐渐增涨的威胁。
赫瑞欧斯级战列舰(Hurios-class Battleship),是魏启历1892年,元首[[德·肖尔·郝利安]]为推动帝国海军装备升级、加强帝国可调用军力,以应对南方逐渐增涨的威胁所下令研制的一款重型战列舰。


随着其他国家的驱动技术不断发展,战舰规模越来越大,火力越来越猛,抗击装甲也越来越厚。帝国为顺应发展趋势,设计出一批新的超高吨位战列舰,装配令人敬畏的大口径火炮和装甲,冠以“赫瑞欧斯”这一曾经的海上堡垒<ref>查阅:[[Hurios战舰]]</ref>之名,这也是新时代战列舰的一个早期标志。
随着其他国家的驱动技术不断发展,战舰规模越来越大,火力越来越猛,抗击装甲也越来越厚。帝国为顺应发展趋势,设计出一批新的超高吨位战列舰,装配令人敬畏的大口径火炮和装甲,冠以“赫瑞欧斯”这一曾经的海上堡垒<ref>查阅:[[Hurios战舰]]</ref>之名,这也是新时代战列舰的一个早期标志。


=总览=
=历史=
赫瑞欧斯级战列舰与1899年设计完成,1901年,第一艘该级战列舰下水。在其后两年内帝国又生产了三艘同等级战列舰。
魏启历1892年,元首[[德·肖尔·郝利安]]为推动帝国海军装备升级、加强帝国可调用军力,以应对南方逐渐增涨的威胁下令研制一款重型战列舰。
 
魏启历1899年,赫瑞欧斯级战列舰设计完成。
 
魏启历1901年,第一艘该级战列舰下水。在其后两年内帝国又生产了三艘同等级战列舰。
 
赫瑞欧斯级战列舰的特点包括高射程主炮、强大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胡意志帝国特有的给力动力输出,其宽阔的船身和高质量的舰体令其在各方面的性能都均匀优良。


赫瑞欧斯级战列舰的特点包括高射程主炮、强大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胡意志帝国特有的给力动力输出。其宽阔的船身和高质量的舰体令其在各方面的性能都均匀优良,魏启历1905年,帝国对该种类战列舰设计进行了二次升级,大量生产,前后共制造十五艘之多,成为了帝国战列舰主要型号。
魏启历1905年,帝国对该种类战列舰设计进行了二次升级,大量生产,前后共制造十五艘之多,成为了帝国战列舰主要型号。


“赫瑞欧斯”是那个年代的领风者,也是当时海上的最强战斗力。几年间,各国纷纷效仿,开始制造大动力、火力强的钢铁巨舰,科技快速更迭,设计日新月异,“赫瑞欧斯”尽管经过多轮改装,却仍赶不上时代的脚步。
“赫瑞欧斯”是那个年代的领风者,也是当时海上的最强战斗力。几年间,各国纷纷效仿,开始制造大动力、火力强的钢铁巨舰,科技快速更迭,设计日新月异,“赫瑞欧斯”尽管经过多轮改装,却仍赶不上时代的脚步。
第15行: 第21行:
大战结束,和平到来。四十五年,十七艘赫瑞欧斯仍有六艘幸存,其中三艘被拆解,其后又有一艘于1988年被拆解,余下两艘(赫瑞欧斯III,光学II改装型)穿过百年风雨,留存至今。
大战结束,和平到来。四十五年,十七艘赫瑞欧斯仍有六艘幸存,其中三艘被拆解,其后又有一艘于1988年被拆解,余下两艘(赫瑞欧斯III,光学II改装型)穿过百年风雨,留存至今。


赫瑞欧斯是战列舰中服役周期最长的型号,几乎经历了20世纪以来的所有海战。而事实证明,赫瑞欧斯级也是最经得起折腾的战列舰,没有之一。帝国前前后后对该种类战列舰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改造,其中两艘赫瑞欧斯被改造成光学级航空母舰,一艘被改造成超大型运输舰,两艘于魏启历1938年将火炮更换为从联邦进口的伊休级主炮。魏启历1940年,赫瑞欧斯III号战列舰被加装[[应力枢纽]],<del>拆掉部分主炮后</del>加强防空火力,改装成了[[胡意志号]]的专属作战队友。
赫瑞欧斯是战列舰中服役周期最长的型号,几乎经历了20世纪以来的所有海战。而事实证明,赫瑞欧斯级也是最经得起折腾的战列舰,没有之一。帝国前前后后对该种类战列舰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改造,其中两艘赫瑞欧斯被改造成光学级航空母舰,一艘被改造成超大型运输舰,两艘于魏启历1938年将火炮更换为从联邦进口的伊休级主炮。
 
魏启历1940年,赫瑞欧斯III号战列舰被加装[[应力枢纽]],<del>拆掉部分主炮后</del>加强防空火力,改装成了[[胡意志号]]的专属作战队友。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
第29行: 第37行:
*极限航速:19节/32节
*极限航速:19节/32节
*续航:不尽相同。
*续航:不尽相同。
*推进驱动:“KRENZ”动能驱动两座,二轴输出/“北极霜(原型)”动能驱动一座(一次改装)/“北极霜(II)”动能驱动一座(三次改装)
*推进驱动:“K-04”动能驱动两座,二轴输出/“北极霜(原型)”动能驱动一座(一次改装)/“北极霜(II)”动能驱动一座(三次改装)
 
==装甲防护==
==装甲防护==
*装甲:5971吨/6110吨(二次改装
*装甲:5971吨/6110吨(二次改装)
*配比:混合拟钢/硬化钢/防雷鼓包(一次改装)
*配比:混合拟钢/硬化钢/防雷鼓包(一次改装)
==武器系统==
==武器系统==
*233mm“伊德利”舰炮:双联装八门,后有部分舰艇改装为伊休级360mm或三联“风暴”防空炮。
*203mm“伊德利”舰炮:单双联装四座六门,后有部分舰艇改装为四门伊休级360mm或三联“风暴”防空炮。
*感应器:“波动”对海感应系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舰载感应器/“波动(改)”(二次改装)
*感应器:“波动”对海感应系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舰载感应器/“波动(改)”(二次改装)
*副武器系统根据不同改装有很大变化。
*副武器系统根据不同改装有很大变化。
==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
二次改装后的舰载辅助系统包含一条弹射轨道以及两只侦察机。
二次改装后的舰载辅助系统包含一条弹射轨道以及两只侦察机。
第48行: 第59行:
可惜的是,胡意志帝国在魏启历1917年爆发的[[冷杉战争]]就损失了包括第二舰队旗舰郝瑞欧斯V号在内的4艘郝瑞欧斯级战列舰。
可惜的是,胡意志帝国在魏启历1917年爆发的[[冷杉战争]]就损失了包括第二舰队旗舰郝瑞欧斯V号在内的4艘郝瑞欧斯级战列舰。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接受另类改装的赫瑞欧斯III号,它于1900年下水,参与过“冷杉战争”,在海上航行了数十万里,经过全部的三次改装,自1940年元旦来就与新生的[[胡意志号]]形影不离,担任她的防空官以及在她开火时启动[[应力枢纽]],作为“炮基”承受应力武器的万吨后坐力。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接受另类改装的赫瑞欧斯III号,它于1900年下水,参与过“冷杉战争”,在海上航行了数十万里,经过全部的三次改装,自1940年元旦来就与新生的[[胡意志号]]形影不离,担任她的防空官以及在她开火时启动[[应力枢纽]],作为“炮基”承受[[应力武器]]的万吨后坐力。


魏启历1940年冬末,在[[第三次魏启大战]]中被称为“血海之战”的[[光学港大撤退]]中,在[[胡意志号]]附近的赫瑞欧斯III级战列舰负责拖住[[启明星号]],双方交火,启明星成功破坏了她的一座炮塔。
魏启历1940年冬末,在[[第三次魏启大战]]中被称为“血海之战”的[[光学港大撤退]]中,在[[胡意志号]]附近的赫瑞欧斯III级战列舰负责拖住[[启明星号]],双方交火,启明星成功破坏了她的一座炮塔。
第69行: 第80行:
书写祭奠你的绝唱。
书写祭奠你的绝唱。
}}
}}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