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总览= | =总览=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Euebonnie),旧称远碟帝国<ref>全盛时期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被称之为“远碟帝国”。这一时期大约是魏启历1782年平冰协调后至1945年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为止的163年间。</ref>(Distant Land Empire),是一个位于魏启大陆东北部的由三个主岛构成的政治实体和附属的数百个小岛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曾是[[东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是一个发达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教育体系完善,国民福利高,经济实力优秀,轻工业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陈意志帝国]]比肩,现代船舶制造技术非常先进,甚至远超[[胡意志帝国]]。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曾是[[东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是一个发达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教育体系完善,国民福利高,经济实力优秀,轻工业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陈意志帝国]]比肩,现代船舶制造技术非常先进,甚至远超[[胡意志帝国]]。 | ||
第26行: | 第26行: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议会(The Parliament of United Kingdom of Euebonnie)''',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议会为两院制,由上议院或贵族院 (House of Lords)、下议院或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君主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上议院可以起草并通过法案,但必须经过下议院审议才能完全通过,权力限制较大。平民议院拥有300个席位,均由国民投票产生,多数党派领袖即为首相和平民议院议长,下议院可以起草法案,但不需要上议院的审议和批准就可通过,权力较大。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议会(The Parliament of United Kingdom of Euebonnie)''',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议会为两院制,由上议院或贵族院 (House of Lords)、下议院或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君主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上议院可以起草并通过法案,但必须经过下议院审议才能完全通过,权力限制较大。平民议院拥有300个席位,均由国民投票产生,多数党派领袖即为首相和平民议院议长,下议院可以起草法案,但不需要上议院的审议和批准就可通过,权力较大。 | ||
'''内阁(Cabinet)''' | '''内阁(Cabinet)''',是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渊源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由贵族组成的枢密院,原为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魏启历1782年,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进行了民主改革,即“平冰协调”,创立并实行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享有有限的特权,君主的权利被大幅度削弱。“平冰协调”后,国王[[伦斯道二世·奥菲斯涅]]任命少数议员为枢密院成员,又选出议会中最有势力一派的领袖负责,共商政务,该组织被称为内阁。魏启历1946年,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进行了第二次民主改革,史称“破冰协商”,废除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改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利几乎毫无保留,内阁也逐渐摆脱国王控制,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组织。 | ||
'''君主(King/Queen)''',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宪法规定的世袭的国家元首,但不是政府首脑。君主同时也是立法、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和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等。但自魏启历1946年“破冰协商”后,君主的权利几乎毫无保留。至此以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虽有在皇室内世代继承的君主,但君主只拥有名义上的实权,实际最高领导人为首相。现在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皇室为奥菲斯涅王朝,是统治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最久的王室。 | '''君主(King/Queen)''',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宪法规定的世袭的国家元首,但不是政府首脑。君主同时也是立法、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和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等。但自魏启历1946年“破冰协商”后,君主的权利几乎毫无保留。至此以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虽有在皇室内世代继承的君主,但君主只拥有名义上的实权,实际最高领导人为首相。现在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皇室为奥菲斯涅王朝,是统治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最久的王室。 | ||
=== | |||
===国家格言=== | |||
“无愧于我们脚下的土地。” | “无愧于我们脚下的土地。” | ||
=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 | ||
===区域位置=== | ===区域位置===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建立在无尽之海东部的远碟群岛上,勤劳的[[胡意志族]]人没有辜负资源丰富的海域以及优良的港湾,依靠着群岛丰富的魏启晶石储量,将自己的国度建设得欣欣向荣。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主岛为三座岛屿,分别是最北端的晶石开采地[[平海]],主岛[[远碟]]和南端的岛屿[[茨威格]],在领海上与[[胡意志帝国]]界限模糊并争端不断。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主岛为三座岛屿,分别是最北端的晶石开采地[[平海]],主岛[[远碟]]和南端的岛屿[[茨威格]],在领海上与[[胡意志帝国]]界限模糊并争端不断。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对[[伯内海峡]]中垂线朝外500海里处的[[塔克岛]]宣称主权,即使现在被胡意志帝国实际控制。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对[[伯内海峡]]中垂线朝外500海里处的[[塔克岛]]宣称主权,即使现在被胡意志帝国实际控制。 | ||
===气候特征=== | ===气候特征=== | ||
本应气候寒冷,但是因为其夺天造化的特殊地形和平海的[[魏启脉]]活动,远碟主岛的气候却反常地宜居——这儿有着[[冉青人民共和国]]朦胧而湿润的春天、[[胡意志帝国]]生机盎然的怡然夏日,[[长空高原]]上干燥清爽的秋风与[[大旷帝国]]冬日的暖阳。远碟主岛四季分明,而且每个季节都有着最好的那一种气候。 | |||
===地形地貌=== | ===地形地貌=== | ||
第49行: | 第51行: | ||
=人口民族= | =人口民族=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2015年人口普查显示国内常住人口共12,771,526人,其中主岛[[远碟]]居住了帝国超过60%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2015年人口普查显示国内常住人口共12,771,526人,其中主岛[[远碟]]居住了帝国超过60%的公民。魏启历2070年普查显示国内常住人口为18,338,749人。 | ||
民族以[[胡意志族]]为主,约占95%,[[映日河族]]约占4%。 | 民族以[[胡意志族]]为主,约占95%,[[映日河族]]约占4%。 | ||
第80行: | 第82行: | ||
=文化= | =文化= |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
远碟的官方语言为纯正的北大陆语,与[[胡意志帝国]]人可以无障碍交流,与其他北大陆语国家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模糊地阅读大部分北大陆国家的文字。 | |||
===宗教=== | ===宗教===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宪法规定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宪法规定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 ||
第88行: | 第91行: | ||
约15%的居民信奉其他教派或不信教。宗教对日常生活有一些影响,但自[[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开始,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受宗教约束。 | 约15%的居民信奉其他教派或不信教。宗教对日常生活有一些影响,但自[[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开始,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受宗教约束。 | ||
=== | ===习俗=== |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都,远碟人以其特有的礼貌优雅而著名。 | 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都,远碟人以其特有的礼貌优雅而著名。 | ||
第132行: | 第135行: | ||
===历任君主=== | ===历任君主=== | ||
{{折叠文字|折叠文字标题=历任君主|文字标题=历任君主|折叠内容= | |||
君主称号:民众和议会根据君主为政举措给予君主的称号。 | |||
====王政时代(1292-1545)==== | |||
魏启历1292年上台:[[杰尔斯·忒休斯]] | 魏启历1292年上台:[[杰尔斯·忒休斯]] | ||
魏启历1353年上台:[[希尔·瓦尔特]] | 魏启历1353年上台:[[希尔·瓦尔特]] | ||
魏启历1770年上台:[[伦斯道二世·奥菲斯涅]] | 魏启历1452年上台:[[伊莎贝拉一世·阿莱西亚]](女) | ||
====阿莱西亚王朝(1545-1782)==== | |||
魏启历1545年上台:“圣乔治”[[乔治一世·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578年上台:[[亚克·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591年上台:[[卡拿·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619年上台:[[伊莎贝拉二世·阿莱西亚]](女) | |||
魏启历1638年上台:[[阿贝纳·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644年上台:[[杰尔斯二世·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685年上台:“哲人王”[[伦斯道一世·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723年上台:“圣女”[[希黎雅一世·阿莱西亚]](女) | |||
魏启历1756年上台:[[乔治二世·阿莱西亚]] | |||
魏启历1770年上台:[[杰尔斯三世·阿莱西亚]] | |||
====奥菲斯涅王朝(1782-)==== | |||
魏启历1782年上台:[[伦斯道二世·奥菲斯涅]] | |||
魏启历1811年上台:[[乔治三世·奥菲斯涅]] | |||
魏启历1842年上台:[[潘奕尔恩·奥菲斯涅]] | 魏启历1842年上台:[[潘奕尔恩·奥菲斯涅]] | ||
魏启历1887年上台:[[希黎雅二世·奥菲斯涅]](女) | |||
魏启历1966年上台:[[ | 魏启历1913年上台:[[乔治四世·奥菲斯涅]] | ||
魏启历1966年上台:[[希尔瓦娜斯·奥菲斯涅]](女) | |||
魏启历1989年上台:[[伦斯道三世·奥菲斯涅]] | |||
魏启历2012年上台:[[简丝娅·奥菲斯涅]](女) | 魏启历2012年上台:[[简丝娅·奥菲斯涅]](女) | ||
}} | |||
===历任首相=== | ===历任首相=== | ||
{{折叠文字|折叠文字标题=历任首相|文字标题=历任首相|折叠内容= | |||
魏启历1688年上台:[[静冰·卡洛斯]] | 魏启历1688年上台:[[静冰·卡洛斯]] | ||
第160行: | 第196行: | ||
魏启历2018年上台:[[米洛·赫拉帕德]] | 魏启历2018年上台:[[米洛·赫拉帕德]] | ||
魏启历2030年上台:[[梭伦·克列先]] | |||
魏启历2228年上台:[[克莉薇娅·欧加登]](女) | 魏启历2228年上台:[[克莉薇娅·欧加登]](女) | ||
}} | |||
===人形权益=== | ===人形权益=== | ||
===地缘政治=== | ===地缘政治=== | ||
第197行: | 第235行: | ||
* [[远碟城]] | * [[远碟城]] | ||
* [[蒂卡]] | * [[蒂卡]] | ||
* [[圣露西亚]] | |||
|- | |- | ||
! scope="row"|平海郡 | ! scope="row"|平海郡 | ||
第242行: | 第281行: | ||
</div> | </div> | ||
|} | |} | ||
===主要城市=== | ===主要城市===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第283行: | 第323行: | ||
=历史= | =历史= | ||
魏启历1250年前后,就有记录显示来自[[胡意志帝国]]的远洋舰队已经发现了远碟主岛及其附属诸岛并绘制了相关海图,但他们并没有过多停留而是标记后就离开了。此时的胡意志帝国处于国力强盛期的末尾,因此贵族联席会议对此展开了长时间多次的会议,以讨论决定是否应该登陆远碟主岛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后来有多次自远碟群岛回来的舰队报告说那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而且生态与资源十分丰富。这些信息被汇报给元首、贵族联席会议和帝国议会后,帝国决定殖民占领该群岛。 | |||
魏启历1275年4月,元首[[提丰·赫特]]批准了有关登陆远碟主岛的计划书,随后开始在国内征集志愿者。志愿者成分鱼龙混杂,一部分是国内虔诚、希望传播正统派福音的[[魏启圣教]]正统派教徒,一部分是怀着赤忱热血的冒险者,但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普通人和落魄贵族。 | |||
魏启历1276年9月25日,载有1200人的12艘大帆船自[[冷杉镇]]启航,这批冒险者也被称之为“第一批开拓者”。10月24日,在经历了缺水、断粮、风浪等种种严峻考验和整整一个月的漂泊之后,远碟主岛的海岸线映入人们的眼帘。本来,他们的目的地是气候温暖的远碟北部的[[伯内角]],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使他们错过了预定的目的地,只得在伯内角东北方的[[塔兰]]港湾抛锚,好在塔兰虽然更靠北但气候却似乎仍然比较温暖,而此时除了一艘船因风暴而下落不明外,几乎所有人都幸存了下来。靠岸后,按照帝国的航海传统,船上的人们首先登上了一块大礁石,欢呼新生活的开始。 | |||
上岸前,11艘船上的528名成年男子讨论着如何管理未来的新世界的问题,究竟依靠什么:领袖的权威?军队的威力?还是元首的恩赐?他们要将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再上岸。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团体,他们决定共同签署一份公约,这份公约是新大陆移民重要的政治性契约,后世称——《塔兰公约》。 | |||
在这份后来被称为《塔兰公约》的文件里,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并且将依法治理这块土地上的一切事务。这份公约由第一批开拓者的每一个成年男子所签署,因为那时的胡意志帝国妇女还没有政治权利。魏启历2000年的《魏启大陆年鉴》评价该公约是“自动同意管理自己的一个协议,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的第一套成文法”,这份著名的文件也被人们称为“联合王国的出生证明”。而后来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政府也以此认为这是自己与胡意志帝国“分家”的最佳证据。 | |||
当第一批开拓者们登陆后,在公约上签字的528名成年男性理所当然成为塔兰殖民地第一批有选举权的自由人,这批人中有一半未能活过6个月,剩下的一半就成为殖民地的政治的核心成员。他们每年举行一次大会,通过法律,选举总督和总督助理,并在魏启历1277年8月通过了“统一基本法”,对殖民地的政治结构和居民权利作了文字上的规定。魏启历1277年后,殖民地代表大会变成了殖民地议会,包括成年女性在内的殖民地自由人的也可以被选入议会,这是相较于当时帝国国内而言极为先进的一步,联合王国的历史由此发端。 | |||
魏启历1285年,移民规模越来越大,约有1万人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远碟主岛上并形成了包括[[塔兰]]、[[特佛伦]]、[[蒂卡]]、[[远碟城]]和[[伯内角]]在内的多个定居点。然而随着帝国胡意志帝国国力持续衰竭,帝国对移民的热情逐渐冷却,原先承诺的自帝国本土运来的工业品补给迟迟未到,岛上移居的殖民者们不得不自立门户。人们试图以其他方式获得必要的物资,这其中就包括开始与当时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芙洛若尼]]港进行贸易,即使当时因为两国的关系紧张而帝国政府禁止殖民者从联邦进口物资以及出口原材料以赚取外汇。 | |||
魏启历1291年11月,随着帝国彻底停止了对远碟主岛的补给并宣布要提高自远碟殖民地的贸易税以此“惩罚殖民地与宿敌进行贸易的行为”,殖民地人民的不满集中爆发了。第三批移民中一位名叫[[杰尔斯·忒休斯]]的年轻人率先挑起了反抗胡意志帝国的旗帜。他带领着现在位于远碟城的殖民地附近的两千居民率先宣布独立,尔后各殖民地云集响应。翌年1月1日,来自各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远碟城签署了《独立宣言》,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正式宣布成立。此时的胡意志帝国因为国力衰微而且外加宫廷贵族内斗、朝政混乱因此分身乏术,无法对联合王国进行有效的干涉。 | |||
魏启历1352年,临终前杰尔斯将权利交给了他的后辈希尔。此时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十几万人的小型王国。 | |||
魏启历1434年,[[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选择了中立。 | 魏启历1434年,[[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选择了中立。 | ||
魏启历1691年6月,以[[胡意志帝国]]为首的[[西联盟]]成立。同年,[[大旷帝国]]与[[欧兰古谭斯帝国]]缔结条约,建立了[[东联盟]]。得知东联盟成立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随即加入东联盟,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与胡意志帝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 魏启历1691年6月,以[[胡意志帝国]]为首的[[西联盟]]成立。同年,[[大旷帝国]]与[[欧兰古谭斯帝国]]缔结条约,建立了[[东联盟]]。得知东联盟成立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随即加入东联盟,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与胡意志帝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 ||
魏启历1775年8月22日,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现在一般将其称之为[[远碟帝国资产阶级革命]]。 | |||
魏启历1781年11月13日,革命军攻入首都[[远碟城]],俘虏了国王[[杰尔斯三世·阿莱西亚]]。11月17日,国王杰尔斯三世被革命军公开处死。随后革命者邀请胡意志帝国的奥菲斯涅家族来到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成为新一任的王室。 | |||
魏启历1782年1月1日,[[伦斯道二世·奥菲斯涅]]抵达首都远碟城,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并于2月16日加冕登基。3月9日,在伦斯道二世的授意下,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进行了民主改革,即“[[平冰协调]]”,创立并实行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享有有限的特权,君主的权利被大幅度削弱。“平冰协调”后,新国王伦斯道二世·奥菲斯涅任命少数议员为枢密院成员,又选出议会中最有势力一派的领袖负责,共商政务,该组织被称为内阁。 | |||
魏启历1860年春,胡意志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关于平海岛的归属发生了严重争执并爆发了局部战斗。事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皇室力主接受胡意志帝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并议和,但民情激愤,议会也坚决不允许。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因此在与胡意志帝国谈判的同时开始广泛的作战准备。 | 魏启历1860年春,胡意志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关于平海岛的归属发生了严重争执并爆发了局部战斗。事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皇室力主接受胡意志帝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并议和,但民情激愤,议会也坚决不允许。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因此在与胡意志帝国谈判的同时开始广泛的作战准备。 | ||
第311行: | 第363行: | ||
魏启历1944年末,西联盟海军陆战队完全占领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全部领土,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被迫宣布投降,并且被迫接受给以胡意志帝国为首国家的巨额赔款,由此一来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经济濒临崩溃。 | 魏启历1944年末,西联盟海军陆战队完全占领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全部领土,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被迫宣布投降,并且被迫接受给以胡意志帝国为首国家的巨额赔款,由此一来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经济濒临崩溃。 | ||
魏启历1970年,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成功当选[[ | 魏启历1946年,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进行了第二次民主改革,史称“[[破冰协商]]”,废除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改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利几乎毫无保留,内阁也逐渐摆脱国王控制,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组织。 | ||
魏启历1970年,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成功当选[[魏启大陆联合议会]]常任理事国,但被某国卡死。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议会正在考虑是否应该采取松弛的政治立场。 | |||
魏启历1974年1月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首相选举,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新任首相白赫格尔·名德上任,白赫格尔选择改变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强硬的外交策略,决定与西联盟诸国进行合作。8月,白赫格尔与胡意志帝国元首[[德·肖尔·谢德]]举行了历史上首次双边会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 魏启历1974年1月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首相选举,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新任首相白赫格尔·名德上任,白赫格尔选择改变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强硬的外交策略,决定与西联盟诸国进行合作。8月,白赫格尔与胡意志帝国元首[[德·肖尔·谢德]]举行了历史上首次双边会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