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计划:修订间差异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4个用户的33个中间版本)
第7行: 第7行:
参与计划的国家有:[[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魏启联邦合众国]],[[猩猩帝国]],[[文黄共和国联盟]],[[铁桶共和国]],[[邬石联合王国]]。
参与计划的国家有:[[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魏启联邦合众国]],[[猩猩帝国]],[[文黄共和国联盟]],[[铁桶共和国]],[[邬石联合王国]]。


参与该计划的国家政府同意将八国公民分成四组,在[[“终焉”]]降临前三个月,将他们分别安置于[[化学市]]、[[几何市]]、[[南孚市]]、[[维音]]四个城市的各个庇护点。四个城市将利用[[菲尔德大陆]]支援的[[澈晶石]],以诸国的共同力量来建成四个巨型的魏启能量吸收护盾“南孚-南十字”、“几何-象限仪”、“化学-天琴”、“维音-经纬仪”。
参与该计划的国家政府同意将八国公民分成四组,在[[“终焉”]]降临前三个月,将他们分别安置于[[化学市]]、[[几何市]]、[[南孚市]]、[[维音]]四个城市的各个庇护点。四个城市将利用[[菲尔德大陆]]支援的[[澈晶石]]和AWFD回收的澈晶石,以诸国的共同力量来建成四个浮空的巨型庇护所“南孚-南十字”、“几何-象限仪”、“化学-天琴”、“维音-经纬仪”。
 
=构造=
在正常烈度的“清算”中,大陆的板块会崩离蒸发,大海会沸腾,唯一相对安全的地方只有天空。四个庇护所的直径都达到了三千米,凭借着大量紫晶石悬浮在地表,同时拥有利用建造[[卡赦兰]]时的类似技术吸附的厚达百米的晶石甲壳和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场能疏导盾——由于技术限制,护盾容量存在上限,于是每一个庇护所都建造了多层相同的护盾。
 
按照计划,在清算前夕,这些庇护所会纷纷移动到[[边际]]的火墙附近,以此尽量减少第一次爆发对于这些庇护所的冲击。在接下来的数个月中,庇护所将升高到足够的高度以降低被能量足够的巨型晶石喷射物击中受损的风险。而对于能量流,使用人造[[红晶石]]建造的护盾偏导层将负责把冲刷在庇护所上无穷无尽的魏启和庞大的场能疏通进入[[边际]],[[澈晶石]]层则作为内衬,维持着庇护所内部魏启环境的稳定以保证[[载灵体]]的完好。庇护所将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凭借着魏启冲流和边际火墙的膨胀热力继续悬浮在边际附近的某个平衡点上,就如同喷泉上漂浮的塑料小球。散热则通过一套白晶石冷却机将热量转化为魏启势能,然后将魏启输送到边际消融完成。
 
每个庇护所内至少包含九亿只休眠仓(它们紧密堆叠,占据了庇护所内的大部分空间)以容纳一部分人类难民(另一部分则通过[[灵]]的移接转移到了其它更容易保存的[[载灵体]]上),还包括少量空间容纳休眠的[[冰晶石]]与[[天冰晶石]]和大量的动植物基因种子与数据磁碟。


=天琴=
=天琴=
位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化学市及其坐落的[[星耀平原]],预计将收容来自[[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及约一半的[[铁桶共和国]]国民。
位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化学市及其坐落的[[星耀平原]],预计将尽可能收容来自[[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及约一半的[[铁桶共和国]]国民。


“天琴”由[[里德·查尔斯]]负责。
“天琴”由[[里德·查尔斯]]负责。
第22行: 第29行:


“南十字”由[[华伦尼亚·卡方]]负责。
“南十字”由[[华伦尼亚·卡方]]负责。
=经纬仪=
=经纬仪=
位于文黄共和国联盟的首都之一的维音及其周围的大平原,预计将收容来自[[文黄共和国联盟]]、[[邬石联合王国]]以及约一半的[[猩猩帝国]]国民。
位于文黄共和国联盟的首都之一的维音及其周围的大平原,预计将收容来自[[文黄共和国联盟]]、[[邬石联合王国]]以及[[猩猩帝国]]国民约一半的国民。


“经纬仪”由[[安·托贝斯]]负责。
“经纬仪”由[[安·托贝斯]]负责。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