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1个用户的3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居中|{{文字框|如果想查阅一个在魏启历2067年前的这个国家的页面,请转到:[[陈意志帝国]]}}}} | {{居中|{{文字框|如果想查阅一个在魏启历2067年前的这个国家的页面,请转到:[[陈意志帝国]]}}}} | ||
=总览= | =总览= |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Union of Cecil<ref>原写作“Chenutsch”,但其后塞联政府将其定为非官方写法。所以现在仍然习惯将其称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而非“塞西尔人民共和国联盟”。但简称以“塞联”为准。</ref>People's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Union of Cecil<ref>原写作“Chenutsch”,但其后塞联政府将其定为非官方写法。所以现在仍然习惯将其称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而非“塞西尔人民共和国联盟”。但简称以“塞联”为准。</ref>People's Republics),简称“塞联”或“联盟”,是一个位于[[魏启大陆]]南方、由四个自治共和国和一个中央直辖州组成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 ||
塞联是全大陆最富裕的国家,物质资源极其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全国范围内的阶级界限模糊,社会福利高,人民幸福指数位列全大陆第二。 | |||
经济层面,塞联是南大陆最大的金融中心和沟通南北大陆最重要的贸易枢纽,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极其发达。工业上则继承了[[陈意志帝国]]的首屈一指的微电子和计算技术,同时在与[[冉青人民共和国]]的合作下拥有了一定的重工业基础,并正飞速发展着。 | |||
==国家信息== | ==国家信息== | ||
===国旗与国徽=== | ===国旗与国徽=== | ||
第27行: | 第25行: | ||
'''苏维埃制(Soviet System)''',意为“代表会议”或“委员会”,是陈意志共产党于魏启历2061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联合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企业家等阶级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随时更换。魏启历2067年陈意志解放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制成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政权的根本政治制度,城市和乡村的最基本生产单位都成立了苏维埃,苏维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可以立法,还可以直接派生行政机构。 | '''苏维埃制(Soviet System)''',意为“代表会议”或“委员会”,是陈意志共产党于魏启历2061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联合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企业家等阶级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随时更换。魏启历2067年陈意志解放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制成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政权的根本政治制度,城市和乡村的最基本生产单位都成立了苏维埃,苏维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可以立法,还可以直接派生行政机构。 | ||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 |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通过科学方法和实践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 | ||
'''集体领导制(System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是在政治学意义上的一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在塞联指由13人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及其集体领导机制,意即在决策上由一个集体或机构整体负责,而非一人决定。 | |||
{{折叠文字|文字标题=更多内容|折叠文字标题=更多内容|折叠内容= | |||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Presidium of the Supreme Soviet)''',简称“主席团”,是组织最高苏维埃的工作机构。主席团共13人,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实质相当于已撤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也被认为是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实行集体领导制的一个象征。 | |||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Chairman of the Presidium of the Supreme Soviet)''',简称“国家主席”(President),是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国家领袖和政府首脑,行使最高权利,任期与每届最高苏维埃一致,一般为5年一届,最多可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一般也兼任陈意志共产党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即所谓的“三位一体”。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Socialist Market Economy)''',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Socialist Market Economy)''',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 ||
'''苏维埃(Soviet)''',即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各级议会,其中最高级别为'''最高苏维埃(Supreme Soviet)''',两院制,共400个席位。《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宪法》规定,陈意志最高苏维埃从陈意志人民代表中选举产生,并向陈意志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它由权利平等的联盟院和共和国院组成。联盟院从按地区划分的选区的人民代表和社会团体的人民代表中,根据四个自治共和国和一个中央州的选民人数选举产生,共300个席位共和国院从民族地区的选区的人民代表和社会团体的人民代表中,按照每个自治共和国和中央州均拥有20个席位进行选举,共100个席位。陈意志最高苏维埃每年更新两院1/5的成员。 | '''苏维埃(Soviet)''',即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各级议会,其中最高级别为'''最高苏维埃(Supreme Soviet)''',两院制,共400个席位。《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宪法》规定,陈意志最高苏维埃从陈意志人民代表中选举产生,并向陈意志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它由权利平等的联盟院和共和国院组成。联盟院从按地区划分的选区的人民代表和社会团体的人民代表中,根据四个自治共和国和一个中央州的选民人数选举产生,共300个席位共和国院从民族地区的选区的人民代表和社会团体的人民代表中,按照每个自治共和国和中央州均拥有20个席位进行选举,共100个席位。陈意志最高苏维埃每年更新两院1/5的成员。 |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s)''',陈意志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第一,陈意志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第二,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陈意志共产党的领导。第三,陈意志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四,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s)''',陈意志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第一,陈意志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第二,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陈意志共产党的领导。第三,陈意志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四,陈意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 ||
}} | }} | ||
第45行: | 第45行: | ||
=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 | ||
===地理位置=== | ===地理位置=== | ||
塞联坐落于[[魏启大陆]]西南部沿海,南部与[[魏启联邦合众国]]接壤,东部邻国为[[大旷帝国]]和[[欧兰古谭斯帝国]],北接[[冉青人民共和国]],与[[逑龙帝国]]隔海相望。 | |||
塞联拥有众多良港和大量附属岛屿,其中[[艾叶岛]]为全国最大岛屿,全国第三大城市[[艾叶]]坐落于其上。 | |||
===地形地貌=== | ===地形地貌=== | ||
塞联整体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美丽的[[清风草原]]横跨整个国家中部,并从东部一直延伸到西部沿海。 | |||
北部与[[冉青人民共和国]]交界的部分地势较高,多丘陵和山峰,为界山。南部与[[魏启联邦合众国]]交界的部分亦多山地丘陵,并形成界山。与[[欧兰古谭斯帝国]]交界地多雨林,森林资源丰富。 | |||
===气候条件=== | ===气候条件=== | ||
塞联的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温和多雨,四季交替明显,气候宜人。受海洋调节作用影响,塞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塞联的四季变化明显,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 | |||
塞联坐落于魏启大陆西南部沿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共同塑造了其独特的气候特点,为海洋气候的影响提供了条件。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塞联的气候相对温和,四季变化明显但不极端。 | |||
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深入,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享受到温和湿润的气候。然而,北部与冉青人民共和国交界的部分地势较高,这些山地丘陵对气候产生了一定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使得北部地区的气候相对较为凉爽,且降水较多。 | |||
南部山地丘陵对来自南方的气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南部地区的气候相对较为温和且湿润。与欧兰古谭斯帝国交界地的雨林地区气候湿润且炎热,降水充沛,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 | |||
塞联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不仅为塞联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其旅游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
===水系分布=== | ===水系分布=== | ||
母亲河[[清风河]]流经塞联全境。 | |||
=人口民族= | =人口民族= | ||
第94行: | 第109行: | ||
[[汽车]]工业是塞联仅次于芯片产业的第二大出口支柱产业。其开发的传统晶石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均常年在南大陆占据着第一的宝座。 | [[汽车]]工业是塞联仅次于芯片产业的第二大出口支柱产业。其开发的传统晶石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均常年在南大陆占据着第一的宝座。 | ||
魏启历23世纪初,尤其是[[双大陆战争]]开战前夕,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已经一跃成为全大陆第三大工业生产国,仅次于大旷帝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而在北大陆的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沦陷后,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更是成为全大陆第二大工业国。 | |||
双大陆战争期间,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所迸发出的恐怖生产力震惊了全大陆。平均每60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下生产线,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辆坦克奔赴战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在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将近500亿发子弹,15万辆坦克,20万架各型飞机,5000艘各式战舰,其中就有60多艘航空母舰和空天母舰。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富裕的,不愿意参与大陆政治的中立国家,直到时任国家领袖[[切尔斯特·劳伦斯]]将这个国家全部的潜力爆发出来时,她的真正实力才最终震惊了世人。 | 双大陆战争期间,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所迸发出的恐怖生产力震惊了全大陆。平均每60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下生产线,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辆坦克奔赴战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在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将近500亿发子弹,15万辆坦克,20万架各型飞机,5000艘各式战舰,其中就有60多艘航空母舰和空天母舰。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富裕的,不愿意参与大陆政治的中立国家,直到时任国家领袖[[切尔斯特·劳伦斯]]将这个国家全部的潜力爆发出来时,她的真正实力才最终震惊了世人。 | ||
第101行: | 第116行: |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服务业非常发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服务业非常发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 | ||
主要包括商业、电信、金融、保险、旅游和技术服务等。塞联是南大陆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最大的南北大陆贸易枢纽。旅游业是塞联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魏启历2070年旅游业收入2289亿南方元,年均外国游客超过3800万人。 | |||
主要旅游点有[[南孚市]]的[[南孚宫]]、[[阿卡亚市]]的阿卡亚故居以及著名的[[艾叶港]]和泯南旧城等。 | 主要旅游点有[[南孚市]]的[[南孚宫]]、[[阿卡亚市]]的阿卡亚故居以及著名的[[艾叶港]]和泯南旧城等。 | ||
第121行: | 第136行: | ||
虽然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政府对宗教仍然采取开放态度,承认宗教自由,但仍然潜移默化地推行无神论教育。新生代公民中信仰[[魏启圣教]]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无神论者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 | 虽然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政府对宗教仍然采取开放态度,承认宗教自由,但仍然潜移默化地推行无神论教育。新生代公民中信仰[[魏启圣教]]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无神论者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 | ||
===习俗=== | ===习俗=== | ||
塞西尔人十分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若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塞西尔人的尊重与友谊。 | |||
和其他[[映日河族|映日河人]]一样,塞西尔人的性格也比较随意。一般情况下,塞西尔人只有在参加商业活动和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塞西尔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 | 和其他[[映日河族|映日河人]]一样,塞西尔人的性格也比较随意。一般情况下,塞西尔人只有在参加商业活动和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塞西尔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 | ||
第130行: | 第145行: | ||
塞西尔人的姓名一般都很长,普遍有三四节甚至更多,姓在后,名在前。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相似,“陈”常作为分界词分隔开姓和名,但也有时放在末尾仅表示民族属性。一般人们互相称呼时,仅称呼最前和最后的名和姓,在帝国时期和联盟早期,称呼中也常常加上“陈”。 | 塞西尔人的姓名一般都很长,普遍有三四节甚至更多,姓在后,名在前。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相似,“陈”常作为分界词分隔开姓和名,但也有时放在末尾仅表示民族属性。一般人们互相称呼时,仅称呼最前和最后的名和姓,在帝国时期和联盟早期,称呼中也常常加上“陈”。 | ||
===节日=== | ===节日=== | ||
1月1日,元旦节。 | 1月1日,元旦节。 | ||
第153行: | 第169行: | ||
===卫生=== | ===卫生=== | ||
“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 |||
——沐恩·赫尔辛 | |||
社会主义革命后,80% | 社会主义革命后,80%的大型私立医院被改造为公立医院,其余私立医院和外资医院均有国家财政参股。塞联的医疗体系为五级医疗系统,即卫生院、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大区级医院和国家级医院系统。市民若在无重大情况时需诊断治疗,需首先在低级医疗系统评估,若评估治疗难度较大则进行上转治疗。因此塞联有全大陆最为庞大的公共卫生系统,卫生院的分布范围之广甚至遍及了每个社区。同样的,医生也为终身公务员,必须受过本科以上医学高等教育且获得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 |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社会福利冠居全大陆首位,每年政府财政预算的约15%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社会福利冠居全大陆首位,每年政府财政预算的约15%被用于卫生方面的支出。得益于国库充盈,塞联的各级公立医院都实行常见病完全免费的政策。除此之外,塞联政府还提倡全民健身运动,通过日积月累的宣传和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使国内的体育水平和国民身体素质大幅提高。结合以上多点,塞联人均寿命有大幅度提高,魏启历2150年人均预期寿命高达83.7岁,位居全大陆首位。 | ||
=政治= | =政治= | ||
第201行: | 第218行: | ||
===选举=== | ===选举=== | ||
====苏维埃议员的选举==== | ====苏维埃议员的选举==== | ||
陈意志最高苏维埃的议员,自治共和国、州、大区、市的苏维埃的议员,由下一级苏维埃选举。市辖区、县、乡、镇的苏维埃的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 |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 ====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 ||
根据《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宪法》,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主席和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可连任两届。宪法同时规定:主席和副主席的候选人必须是年满45周岁并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的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公民。 | |||
国务院总理是由已经先选举产生的国家主席提名,然后人大对主席的总理人选提名进行投票表决。然后根据总理的提名,表决国务院的其他成员如副总理等。 | 国务院总理是由已经先选举产生的国家主席提名,然后人大对主席的总理人选提名进行投票表决。然后根据总理的提名,表决国务院的其他成员如副总理等。 | ||
第299行: | 第317行: | ||
=行政区划= | =行政区划= | ||
塞联共分为五个政治实体,分别是一个中央直辖州和四个自治共和国,被称之为联盟主体。自治共和国和州各自拥有平等的权利。联盟主体向下再分为大区、市级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县及以下)。 | |||
联盟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中央州]]下辖3个大区;[[泯南共和国]]下辖4个大区;[[南山共和国]]下辖4个大区;[[清风共和国]]下辖3个大区;[[广藿共和国]]下辖4个大区。 | |||
自治共和国和州都拥有自己的宪法(自治宪法和州宪法),但都不能与联盟宪法相违背,即联盟宪法高于一切。自治共和国和州都拥有自己的苏维埃,人民通过各级选举选出自己行政区的议员和政府首脑。各联盟主体都为两院制,自治共和国为人民院和共和国院,中央州为人民院和州院。 | |||
州和自治共和国政府首脑的官方名称是“州长”和“行政长官”。 | |||
===区划详情=== | ===区划详情===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第330行: | 第355行: | ||
* [[桦卞]] | * [[桦卞]] | ||
* [[桡尺]] | * [[桡尺]] | ||
* [[珞镜]] | |||
* [[琼林]] | |||
* [[风华]] | |||
|- | |- | ||
! scope="row"|广藿共和国 | ! scope="row"|广藿共和国 | ||
第357行: | 第385行: | ||
| 泯南 || 泯南共和国 || 泯南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泯南 || 泯南共和国 || 泯南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 | |- | ||
| 叶摩 || 泯南共和国 || | | 叶摩 || 泯南共和国 || 明珠大区 || 市 || 区府 || - | ||
|- | |- | ||
| 绫方 || 泯南共和国 || | | 绫方 || 泯南共和国 || 明珠大区 || 市 || - | ||
|- | |- | ||
| 北瀚 || 泯南共和国 || 青年城大区 || 市 || 区府 || - | | 北瀚 || 泯南共和国 || 青年城大区 || 市 || 区府 || - | ||
第380行: | 第408行: | ||
|- | |- | ||
| 三角 || 清风共和国 || 劳动者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三角 || 清风共和国 || 劳动者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 | |||
| 珞镜 || 清风共和国 || 劳动者大区 || 市 || - || - | |||
|- | |- | ||
| 桦卞 || 清风共和国 || 先锋者大区 || 市 || 区府 || - | | 桦卞 || 清风共和国 || 先锋者大区 || 市 || 区府 || - | ||
|- | |||
| 琼林 || 清风共和国 || 先锋者大区 || 市 || - || - | |||
|- | |- | ||
| 桡尺 || 清风共和国 || 友谊大区 || 市 || 区府 || - | | 桡尺 || 清风共和国 || 友谊大区 || 市 || 区府 || - | ||
|- | |||
| 风华 || 清风共和国 || 友谊大区 || 市 || - || - | |||
|- | |- | ||
| 广藿 || 广藿共和国 || 广藿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广藿 || 广藿共和国 || 广藿大区 || 市 || 首府,区府 || - | ||
第403行: | 第437行: | ||
据考察,早在[[神代]]时期,广阔的[[清风平原]]上便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 据考察,早在[[神代]]时期,广阔的[[清风平原]]上便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 ||
魏启历145年,[[泯南国]]首次见于史籍,是一个很小的城邦国家,以[[泯南]] | 魏启历145年,[[泯南国]]首次见于史籍,是一个很小的城邦国家,以[[泯南]]为中心。在早期的几个世纪,泯南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只是仅次于艾叶这个大城市,此时的艾叶已经成立了商人共和国。泯南的重要贸易遍布逑龙海,它的主要对手是艾叶共和国。 | ||
魏启历3世纪,[[南孚市|南孚共和国]]和[[广藿王国]]的争夺清风平原南部控制权的时候,泯南的商人们幸运地选择了胜出的一方,并全副精力主导南孚经济、给予统治阶级贷款、及组织和控制糖和丝绸的生产。除此之外,因南孚当地是无粮食出产的,所以南孚要依赖泯南谷物去支持它的人口。因此泯南商人们也垄断了南孚的谷物进口,但艾叶也需要泯南的谷物,所以泯南以谷物与艾叶作交换,得到了艾叶从南方带回来的黄金。泯南因跟广藿王国进行大规模战争及经历了魏启大陆南方3世纪晚期及4世纪的经济紧缩而开始衰落。冒升中的南孚共和国夺取了泯南在逑龙海的商业活动,而远至[[无尽之海]]的贸易亦被挤压。在这段时间泯南在大部分都被南孚共和国占领。 | |||
魏启历388年,艾叶共和国最终被泯南国打败,泯南国从它的手中夺取了[[艾叶港]]并最终灭亡了艾叶共和国。 | |||
魏启历467年,泯南国被南孚共和国正式吞并,被它一起吞并的还有泯南占领的艾叶。 | |||
魏启历471年,经过四年战争,广藿王国也被南孚共和国在海战中击败并吞并,从此南孚共和国占领了西南魏启大陆的大量领土和控制了大量的交通和贸易要道,一跃成为魏启大陆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 | 魏启历471年,经过四年战争,广藿王国也被南孚共和国在海战中击败并吞并,从此南孚共和国占领了西南魏启大陆的大量领土和控制了大量的交通和贸易要道,一跃成为魏启大陆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 | ||
第417行: | 第449行: | ||
魏启历479年,统一全境的南孚共和国宣布成立陈意志共和国并颁布第一部法典,这是魏启大陆第一部成文法典。 | 魏启历479年,统一全境的南孚共和国宣布成立陈意志共和国并颁布第一部法典,这是魏启大陆第一部成文法典。 | ||
魏启历483年,陈意志共和国与[[欧兰古谭斯帝国]] | 魏启历483年,陈意志共和国与[[欧兰古谭斯帝国]]发生战争,雇佣军指挥官南赫伯·陈受雇于南孚市的共和派,向欧兰古谭斯帝国进军。然而早在之前南赫伯便已经迎娶了曾经的广藿王国国王的女儿,他因此将军队调离战场,向广藿城进军,索取自己的王位。懦弱的共和派无力解围,被围城三个月后打开城门投降,而南赫伯把本来就属于广藿城人民的粮食还给了他们,愚蠢的广藿人便把王冠戴在了南赫伯的头上。随后南赫伯与欧兰古谭斯帝国结盟,攻击陈意志共和国剩下的城市。 | ||
魏启历496年,南赫伯率军夺取全境,正式将陈意志共和国改国号为[[陈意志帝国]]。虽然欧兰古谭斯帝国在战争胜利后按条约占领了陈意志帝国南方的两个城市,但这个时候南赫伯撕毁了条约并率军大败欧兰古谭斯帝国军队,将他们赶出了自己的国家,从此陈意志帝国迎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和平。 | |||
魏启历1078年,[[欧兰古谭斯帝国]]和[[陈意志帝国]]通过[[《贝拉拉条约》]],决定两国合并成立[[南大陆帝国联邦]],以应对[[大旷帝国]]的威胁,史称[[贝拉拉联合]]。 | |||
魏启历1336年,一场关乎独立、改革与联合的战争爆发,史称“大宪法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大陆帝国联邦]]与[[大旷帝国]]激烈交战,却遭到盟友[[燃炙帝国]]的背叛,最后被反对宪法的南联权贵和无地贵族构成的联盟所击败了。 | |||
魏启历1339年,因在大宪法战争中失利,[[维音-萧伯共和国联盟]]被迫被南大陆帝国联邦割让与大旷帝国成为仆从国。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南大陆帝国联邦的实质性解体与南方国家力量地位的浮动,同时间接地引爆了[[燃炙帝国]]与[[天涯王国]]的革命,催生了下一世代的政治体制。 | |||
魏启历1424年,[[合众国独立战争]]直接促成了南大陆帝国联邦解体。原帝国联邦分裂为了今日的陈意志帝国、魏启联邦合众国和欧兰古谭斯帝国。 | |||
魏启历1434年至魏启历1456年,[[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陈意志帝国为中立国。 | |||
魏启历1848年2月至12月,魏启大陆爆发[[1848年经济大崩溃]],陈意志帝国亦遭受重创。帝国政府在十个月的时间内赈灾不力,高官和富商反而囤积居奇,普通市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 |||
魏启历1850年5月,[[塞西尔共和运动]]爆发。这是一场爆发在陈意志帝国国内的全面内战,内战双方是以皇室为首的保皇派以及以帝国议会领袖[[萨菲亚·陈]]为首的共和派。 | |||
魏启历1852年11月,经历两年内战,共和派攻入皇城,逼迫保皇派达成协议。但萨菲亚却临阵反水,在谈判时极力要求保留皇室,最终达成了一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协议。而萨菲亚在谈判结束后被极端民族主义者刺杀身亡。虽然塞西尔共和运动最终因为重重阻力和各方因素并没有使得陈意志帝国走向共和,但仍然使得陈意志帝国迈出了走向宪政体制的第一步。塞西尔共和运动的结束是陈意志帝国转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标志,而帝国议会、内阁、自由市的权力也空前提高。陈意志帝国迎来了一段新的发展时期。 | |||
魏启历1860年6月10日,[[第二次魏启大战]]爆发。 | |||
魏启历1861年8月23日,陈意志帝国加入[[东联盟]]阵营并正式向[[西联盟]]宣战。 | |||
魏启历1868年10月14日,战争双方在[[卡盛威尔]]正式签定停战协议,第二次魏启大战正式落下了帷幕。 | |||
魏启历1885年5月,一场空前惨烈的大规模内战[[黄白百合战争]]爆发,内战双方分别是代表放弃传统中立立场、转而全面投靠以大旷帝国为首的东联盟的帝国皇室及其激进派支持者,以及坚决反对改变立场、拒绝帝国卷入其他国家争端、甚至还有部分对皇室不满者组成的保守派势力。 | |||
魏启历1891年8月,内战以保守派于魏启历1891年8月占领[[南孚宫]],迫使皇帝[[欧斯利·陈]]签署[[《永久中立协定》]]而告终。而欧斯利皇帝也于魏启历1892年在宫廷斗争中被迫退位,其子[[查夫科·陈]]继承了皇位。 | |||
魏启历1940年3月,大旷帝国军队开进中立国[[陈意志帝国]]国境,双方于[[三角]]郊外的平原进行了并不激烈的战斗。由于军事实力悬殊,陈意志帝国军队只能紧急后撤回防。 | |||
魏启历1941年9月5日,大旷帝国大军军临城下,陈意志帝国军队选择拒不投降。直至陈意志帝国国王[[查夫科·陈]]战死,陈意志帝国也没有投降。但何时何地都会有叛徒,10月8日,一些陈意志帝国叛军打开了城门,[[南孚市]]陷落。 | |||
魏启历1945年3月10日,大旷帝国代表在[[冉青人民共和国]]边境城市[[冉德拉宫]]签署冉德拉宫协定,宣告了大旷帝国的正式无条件投降,[[第三次魏启大战]]正式结束。 | |||
魏启历2055年,陈意志帝国的社会形态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从抗议,到示威,到大规模游行与集会,到暴动,伴随着被打破的技术壁垒,自动化,下降的福利待遇与资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贪欲,改良乃至改革都积重难返,人们迫切需要更激烈的手段改变现状。 | |||
魏启历2056年,[[2056大经济危机]]爆发。这场经济危机重创了陈意志帝国的经济,加深了阶级矛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 | |||
魏启历2061年6月19日,一场针对资本的社会主义革命在陈意志帝国爆发。这次革命的成功唤醒了世界各地的红色思潮,同时推进了各国政府进行新的改革。 | |||
魏启历2067年3月5日,[[陈意志解放战争]]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封建专制的陈意志帝国被推翻,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成立。 | |||
魏启历2245年6月,塞联赞同[[里德·查尔斯]]的计划并同意加入[[黎明计划]]。 | |||
=其他= | =其他= | ||
第456行: | 第514行: | ||
}} | }} | ||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