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研究院: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6个用户的107个中间版本) | |||
第11行: | 第11行: | ||
=机密= | =机密= | ||
内研究院(IAMI),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战后矩阵研究院的真正继承者,[[矩阵科技]]继承者,“[[矩阵]]”唯一研发机构,独立于[[胡意志帝国]]政府,IAMI的伪装外壳是“AEHI尖端科技研究所”,实际保护者和代言人是[[艾恩萨]],但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独立的行动部门和强大的自保能力。其存在目的是保护与看管矩阵科技,同时完成[[矩阵]]给出的模糊的终极任务:“保护 构建 [[M-245]]”。 | |||
=历史= | |||
{{折叠文字|折叠内容= | |||
"[[矩阵]]"于魏启历1167年在极北荒原北部海边洞穴中被发现, 那时的文明水平尚不足以解析矩阵的秘密。 | |||
魏启历1731年, “矩阵研究院”作为一个普通的研究组织成立,当时,人们对矩阵的尚且理解停留在神秘学、占星术层面,学者们发现了矩阵自旋周期与辉光天象之间的某种联系,除此之外无任何进展。 | |||
[[ | 魏启历1921年,可巧,矩阵研究室的研究员们通过稿纸和钢笔手动记录,从矩阵生成的[[传递场]]<ref>矩阵能够生成传递场,详情查阅矩阵页面。</ref>中解读出[[标志]]<ref>这是一个很老的页面,大家可能都忘记了。</ref>的序列化表示,这个发现将科学、文明与宗教联系在了一起,让矩阵更加神秘。通过相同方法,对接近魏启历元年的古籍、第一批可达尔移民遗物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从矩阵中单向读取信息的方法。 | ||
研究室成员一致人为这是某种充满了“信息”的古遗物,鉴于矩阵太过反常理的性能与形态,这些信息很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当时,世界局势日益紧张,研究室选择将这一发现优先告知政府,并未对外界宣扬,只表明“可能初步解析了矩阵的运行原理”。 | |||
= | 魏启历1922年,研究室已经厌倦了通过草稿纸与钢笔记录矩阵输出的各种无法解码的信息,相信简单暴力的方法会更加有效。来自[[铁桶帝国]]的科学家们准备使用气割热刀切开矩阵,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但最终,气割枪离开矩阵外壳时,没能留下一点伤痕。后来,研究室还尝试过化学腐蚀、电极、使用强磁场和应力场对外壳施加影响、甚至用武器射击的方法,无一成功。研究室认为这是一种“难以理解且机械性能强硬,化学性质难以想象地懒惰的物质外壳。” | ||
魏启历1924年春,矩阵的研究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突破,一位年轻、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员——伊佐诺——似乎破解了一个数学游戏,他从上十张写满数字的草稿纸上看出了某种规律,几经尝试,发现如果使用纵横交错的线条表示谐振场在不同时刻的状态,然后对线条的转折、交点等位置进行类似文字游戏的编码和转化,找到了一种将传递场信号解码为古北大陆文的“规律”,而解码后的古北大陆文“恰好”能够被通顺地阅读。 | |||
“矩阵”一直在说话。 | |||
这本是光耀古今的巨大发现,即将发表的论文与“来自矩阵的信息”原文却被刚刚登台的新元首[[蒙大拿]]的突然来访给打断了。 | |||
[[蒙大拿]]命令矩阵研究室不可向外界发表任何信息,并第一时间将所有发现上交帝国政府,同时提供了资金支持。原因是:直觉。 | |||
是年夏,矩阵的研究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可喜可贺的突破,研究员们先是发现矩阵一直使用伊佐诺发现的简单“规律”,“说”着某些稍稍复杂“规律”的定义,然后复用这些稍稍复杂的“规律”表达新的、更加复杂的“规律”,如此往复,“规律”越来越紧凑,一代更比一代复杂,矩阵似乎在和他们玩一个奇妙的逻辑游戏。伊佐诺居然对这种“游戏”情有独钟,一个月后,他的办公桌上遍布着纵横的线条纸张,成为了研究组长,同时,用最后“规律”表示的文本的意义也被解释: | |||
“寻找安全的地点。” | |||
这是一条没来由的指令,矩阵研究室将发现上报,没想到却得到元首的亲笔函作为回应:“矩阵现在收归军队所有,转移到极北荒原的6号军事驻地。”研究员们压根没想过要在军事基地里继续矩阵的研究,其中一些没有意愿的研究员离开了研究组,另一些热爱矩阵研究的成员则随矩阵迁往6号军事驻地。 | |||
秋,装载有矩阵的轮船在[[辉光]]的照耀之下停泊在[[光学港]],吊车在军队的护送中把矩阵运往6号军事驻地。研究员们很快发现这里的安保更加严密——严密到让人不适,期间,又有部分研究员或是耐不住军事基地的环境,或是对那些虎视眈眈的站岗士兵和悬空的神秘矩阵产生了某种不祥的预感,离开了矩阵研究。也有研究员在离开前警告伊佐诺:“矩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他或许拥有智慧,或许拥有意识,盲目地相信一个来路不明、我们无法理解的神秘个体可能酿成灾难。 | |||
管理者们表示这是元首的指令,没人理会,伊佐诺也当然不会听。 | |||
是年九月,仍然留在矩阵身边的研究员们收到了一张保密协定——实际上,签署协定的研究员只有三十七人,而那时还留在矩阵身边的狂热的研究员也只剩下三十七人。 | |||
伊佐诺与矩阵的游戏仍然没有结束,他桌上交错的线条越来越复杂,矩阵“说话”的内容也不断变化。花(Mono)是矩阵的第一句话,伊佐诺用一些简单的猜想看出了矩阵对话语编码的规律。他将矩阵的语言称为“[[莫诺密码]]”,时至今日,矩阵不断使用旧的莫诺密码规则陈述着新的密码规则,莫诺密码已经复杂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有时,一句话,伊佐诺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去推演、解码。为了加快速度,参与研究的数名机械工程学家们造出了简陋的“莫诺密码机”原型。 | |||
冬天,帝国宣布解散了“矩阵研究室”,沉溺于与矩阵斗智斗勇的研究员们当然什么都不会关心。 | |||
魏启历1929年,矩阵“说话”的内容似乎从不断迭代更新变为不断重复,伊佐诺破解了最后的密码符号,莫诺密码体系至此终于稳定,矩阵再无任何变化,研究员们找不到任何突破口,过了三个月,矩阵仍然没有放送新的信息。 | |||
但他们并不沮丧,毕竟,破解密码的过程是这些疯子最为享受的内容。十一月的一个正午,所有的研究员们在一起吃午饭,用北方粗陋的甜根草酒充当佳酿,庆祝研究的失败。 | |||
矮壮的普罗是一位数学家,他正咀嚼着土豆,开玩笑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如果除开咖啡的十三种烹饪方法,可能就只剩下这套无比复杂的莫诺密码了。” | |||
有人发表意见:“我觉得这并不只是一种‘密码’,它可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语言’,你没发现莫诺密码的信息密度比我们现存的任意一门语言都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吗?” | |||
“搞不懂那个胖胖的元首为什么会支持我们继续研究,不过我倒是不反对,我喜欢破译那些语言” | |||
另一个研究员指正:“这种工作并不能算‘破译’语言,而是‘建构’,矩阵在从易到难地指导我们‘建构’一套语言体系。而今天的‘莫诺密码’——它根本没法破译!” | |||
普罗补充,“虽然厉害,但没人有能力用这么复杂的语言。它就像一个厉害的数学教授——如果矩阵真的拥有‘意识’——教授我们高深且一无是处的知识。唉,话说你们真的相信矩阵拥有...” | |||
“或许帝国正需要这种语言密码!”,另一个醉醺醺的研究员打断普罗,“呵呵,可惜,这套密码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台解码机——我们露天放置的那个巨无霸,叫做‘呆瓜’的鬼东西——经过无数校正依然错误频发,编码方式除了手算以外别无他法...” | |||
这很明显引起了机械工程师的不满,“嘿,‘呆瓜’可没你说的那么差劲,它还能自动监听矩阵的信息,如果没出错——还能自动向外面吐字条” | |||
“‘呆瓜’吐字条了!”,伊佐诺突然推门而入,地下餐厅里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伊佐诺身上,他乱糟糟的头发披在他的肩膀上:“难以置信!” | |||
“它说什么?”,恰然一个拿着面包往嘴里塞的研究员问伊佐诺。伊佐诺说:“它让我绕着它逆时针转匀速连续17.7圈,然后触摸它的底角。”,他激动地挥舞双臂:“你们难道不觉得这是启动某些东西的仪式吗?” | |||
“额嗯...”。餐厅再次安静,普罗看着开心但精神似乎不太正常的伊佐诺,探问:“...这,对...正是如此,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要启动什么玩意儿,所以得慎重考虑。” | |||
“又是一条神秘的命令”,一个研究员发表看法:“但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得先向上面报告...” | |||
报告什么,我已经摸过了!伊佐诺喊,他兴奋得像一个刚刚挖到泥鳅的小孩,这让普罗一下子吞掉了半个土豆,“它‘打开’了!还给了我这个!”,不待众人反应,他从大衣里面不知道什么地方掏出一个闪着蓝色光路、拳头大小的深黑机械造物:“诺,就是这个...” | |||
餐厅炸了锅,研究员们从各自的座位上弹起,有人不小心撞到了低矮的天花板,有人踩到了椅子角,仰面摔倒在地,“等等!等等!”,普罗比划着退后:“那个方方的家伙是**怎么‘给’你这****的玩意的?” | |||
“它‘打开’了呀!” “你**说打开,它是**怎么能‘打开’啊!” | |||
“它自己‘打开’了”,伊佐诺似乎对研究员们惊恐的表情感到不解:“嗡嗡地叫,如果非得描述——可能,像一只‘八爪鱼’一样‘打开’?” | |||
普罗还没能回答,地下餐厅的大门再次被撞开,跑进来两名全副武装的卫兵:“天哪...先生们,快上地面,你们得看看!” | |||
研究员们急匆匆地踏着迈向地面的台阶,而地面之上正刮着暴风雪,‘呆瓜’劈里啪啦地吐着一串串崭新的字条,天穹之上,美丽的辉光——这些数千年来无法解释的奇异天象——正虹吸一般涌入地表。 | |||
}} | |||
{{折叠文字|折叠内容= | |||
魏启历1929年十一月七日是一个奇异的日子,这一天,居住在北方的不少人看见了天空中莫名涌出的大量辉光,向南方汇聚,流入一个未知的地点。有流言称,前往此地的车辆都被军方拦了下来,因为一颗辉光中凝聚的宝石砸中了一只雪兔,而雪兔因此拥有了某种可以利用的神秘力量。 | |||
流言的前半段基本不差,而后半段根本就是胡扯。实际上,1929年11月7日正午辉光的强度穿透了雪云,超越了太阳。‘矩阵’的确如同八爪鱼一样张开了它的触须,所有人都记得那震撼的一天:耀目的光芒并不是汇入矩阵高扬的触手,反却喷涌而出,矩阵的自旋一直与辉光天象互相联系,不错,但错在因果。矩阵为因,辉光为果。 | |||
七分钟内,辉光散尽,触手缩进矩阵,变回了那个恬静的大立方体。‘呆瓜’吐出一串文字:“保护 程式 构建 M 245 自检 错误 修复 损坏 需求 M 103 M 1...” | |||
尚未完成,黑烟从巨大的‘呆瓜’内腾腾升起,‘呆瓜’也坏掉了。 | |||
‘呆瓜’的修复与改进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直到1935年才基本完成。研究的收获远远高出想象,矩阵不断用信息密度极高的莫诺密码向外输出着数以万记的信息,信息经过翻译则化为崭新的基本理论、晦涩艰深的推导证明和一批批难以想象的设计图纸,以及一个不断重复的信号: | |||
“保护 程式 构建 M 245 自检 错误 修复 损坏 需求 M 103 M 104 M 719” | |||
紧随而至的是一大堆工艺信息,工艺需要许许多多其他的M开头机械,M开头的机械又需要其他许许多多的工艺才能完成。 | |||
伊佐诺拿到的那个样本——M-2矩阵核心,古老的知识体系,久远的智慧结晶,全部蕴含在‘呆瓜’吐出的一串串字条之中。成千上万的新发现,每一个发现都足以颠覆魏启学界,他们的收获远超想象,但——所有的成果都不能发表。 | |||
战争即将来临,6号军事基地开始戒严,那些疯狂的科学家们逐渐明白了蒙大拿的用意,以及他们即将承担的责任。 | |||
魏启历1934年,“灰色计划”在6号军事基地展开,其产物被运用于战争,魏启历1941年,一部分“灰色计划”的成果向“复仇者计划”开放,由于缺乏一栋在古北大陆文写作“计算机”<ref>那时,计算机的概念尚不普及</ref>的强大设备,人们只能通过实验探明一些矩阵核心生产中的‘魔法常量’,许多“复仇者计划”参与者死在高剂量魏启辐射之中。 | |||
魏启历1942年,M-103研制成功。 | |||
魏启历1944年,大战结束,矩阵研究工作并未终止,但是蒙大拿却开始执行奇怪的决断,包括转移“灰色计划”相关人员,撤出常驻在研究基地的高级军官等。帝国与“灰色计划”的联系越来越少。 | |||
魏启历1953年,IAMI成立,并拥有了它的使命。IAMI需要以绝对的理智面对一切事物,它在最优秀的人群中安插眼线,它猎捕有能力且足以信赖的人才,但很多时候它猎获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它,它于是唤醒更有天分的冰晶石。IAMI内不存在歧视,个体在集体目标的强压下被极大地削弱了,无论人类,或者冰晶石,无论部长,还是研究员,或者“黑影”行动队伍成员,不是“个体”,而是等价的“资源”。 | |||
它发明了简陋的记忆“疗法”,将自己存在的证明从世界的每个角落擦除干净,让选择“退役”的部员忘记IAMI的一切。 | |||
战争已经过去,蒙大拿却反手一把按住了自己统领并效忠的帝国,帝国雄鹰不情愿地吐出它占有的一点点矩阵科技——就算只有一点,也足以让帝国称雄称霸。 | |||
[[蒙大拿]]为初代部长,将IAMI从帝国体系中剥离,把战时矩阵科技的半成品沉入大海深渊。世界上无人知悉他的用意,或许是伊佐诺离奇的自杀提醒了他什么,或许是他预见了矩阵科技的危险,又或者是因为矩阵不断重复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尚未完成的任务: | |||
保护 构建 M 245 | |||
}} | |||
=技术与组织= | |||
<strong>这些技术都是未公开(世界上没有组织<font style="color:red;">公开宣布</font><ref>这意味着可能存在某些组织暗中拥有</ref>掌握或使用)的技术,但IAMI持有。</strong> | |||
===技术=== | |||
* [[矩阵科技]],人造晶石技术和矩阵核心。 | |||
* 弱矩阵工艺:一部分[[驱动器]]制造与控制工艺 | |||
** 灵的识别(存在,不存在,以及保留指纹) | |||
** 初等[[莫诺密码]] | |||
** 各类性能不错的驱动器 | |||
* 强矩阵工艺:利用矩阵科技,反常理、划时代的驱动器制造 | |||
** [[矩阵核心|M-2]],矩阵核心 | |||
** M-3<ref>指一类利用矩阵科技操纵应力场的机械装置和其衍生产物(引擎、工具、武器等),[[胡意志号]]主炮M-3-1是一个例子。</ref> | |||
** 记忆读取与操纵 | |||
** 中等[[莫诺密码]] | |||
* 尖端矩阵工艺:尽可能利用所有已经掌握的科技,矩阵科顶点装备的制造 | |||
** 晶石定制,性能超越自然极限的晶石制造 | |||
** 精密[[应力刀]],随意切割、操纵晶石物理形态,魏启历1980年,IAMI就掌握了领先时代两个世纪的CDC技术,但这一差距在后日不断缩小。 | |||
** “灵”移接 将意识从能够拥有灵的生物体移接到冰晶石上(没有能力从冰晶石移接到冰晶石上,或者从冰晶石移接到其他载灵体上) | |||
** 完整[[莫诺密码]] | |||
====技术管理,反技术泄露与回收==== | |||
IAMI使用矩阵科技极为谨慎,内部更有着严密的监督体系,'''这意味着IAMI将利用矩阵科技作为最后手段,不会轻易使用'''。 | |||
* 技术使用 | |||
一般而言,除非发现了威胁IAMI使命的事件(比如强矩阵工艺以上技术遭到泄露),IAMI更倾向于通过各地的代理人或者其它不牵涉矩阵科技的手段进行处理。 | |||
制造、装备、使用强矩阵工艺以上的设备都需要管理人员批准。 | |||
除非批准,IAMI成员无权携带所有矩阵科技相关产物。其中的唯一特例是为每位人类成员定制的M-704。 | |||
* 回收原则 | |||
** 弱矩阵工艺:IAMI会尽量避免弱矩阵工艺的泄露(实际上他们的行动很少,基本不会泄露),如果发现市场上有初阶矩阵工艺相关制品,如果不能简单地用“钞能力”回收,一般都不会理睬。 | |||
** 强矩阵工艺:在发现强矩阵工艺现世时(比如某些刚出土且还能运作的古遗物),IAMI往往会主动出击,回收产品并将扰动减少到最小,因此它们总会优先使用最温和的方式(如钞能力),如果失败,则考虑偷窃、制造意外让目标遭到破坏或失去效能等其他手段,尽量避免占据第二天的新闻版面。 | |||
** 尖端矩阵工艺:承载尖端矩阵工艺的物件是优先回收的目标,但截止今天,除开[[冰耀晶石]],IAMI并没有发现能够列入尖端矩阵工艺制品行列且需要回收的物件。 | |||
===组织和人员管理=== | |||
====组织==== | |||
IAMI组织相对简单,其拥有四个部门,科研部,行动部,组织运营部与情报部。其中,科研部负责继续深入扩展矩阵科技体系(同时满足一些其他部门的要求,进行装备或产品开发等等),这个是整个IAMI中规模最大的部门。行动部是IAMI的独立行动机构,规模较小,负责处理一些保密等级较高的任务,在早期,[[艾恩萨]]为其分担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时间推移,IAMI对行动部的建设日臻完善,对[[艾恩萨]]的依赖和信任也日渐降低。组织运营部是整个IAMI的管理层,其重要任务还包括为永远填不饱的科研部通过任何手段搞到足够的资金。情报部是IAMI内最微型的部门,IAMI信任艾恩萨,而艾恩萨也总愿意为IAMI提供所有情报——至少最初是这样的。 | |||
魏启历2006年,由于制造M-245的项目多次失败,“神的右手”特别研究组被成立,其并不下属于科研部而与之平级,专门服务于通过其它可能的、与[[冰晶石]]和[[灵]]相关的非正常手段完成“构建M-245”。 | |||
在魏启历2023年的改组之前,IAMI内部组织实际上并不是特别严谨,大部分项目、资源与人员管理实际上相当松散,项目的推进和保密程度高度依赖于组织运营部的监督特派员本人的严谨与项目组成员的自觉。在改组之后,监督特派员大换血,并且设立了更严格的监督机制以及之前一直缺失的追责机制,IAMI内部从此变得军事化且更加压抑。 | |||
====人员构成==== | |||
IAMI初创时,主要成员均为人类,总人数接近千人,拥有简陋的行动部门,绝大部分人员都是科学家和知识分子。 | |||
但从魏启历1965年起,长时间未补充人员的IAMI开始唤醒大量的冰晶石,并扩充了他们的行动部门——这令IAMI内部冰晶石成员比例日渐上升。另一方面,IAMI也在社会上寻找令它满意且可靠的人类成员。一般而言,IAMI的第一层伪装是“AEHI尖端科技研究所”,新人员会反复接受心理评测,如果被认为“不合适”则会令其接受简单的药物记忆消除,补偿一笔客观的现金后离开,实际上这些药物的质量、记忆消除的效果都不好。 | |||
如果被IAMI认为是“可信赖、能理解并接受IAMI,且有能力”的个体,“AEHI尖端科技研究所”会向新成员提供一个“选择”,接受者会正式成为IAMI成员,并了解到IAMI的存在信息,接受初阶莫诺密码培训,在IAMI监视下定时接受心里评测,也从此没有了回头之路。 | |||
魏启历1971年后给予部分贡献卓越的成员“退役”的权利,成员可以选择接受药物记忆消除并离开IAMI,后来,药物记忆消除似乎带来了很多难以接受的严重副作用,“退役”名存实亡。 | |||
魏启历1999年起,知觉强大的“琳”承担了所有记忆消除的任务。 | |||
魏启历2007年,IAMI发生的信息泄露事件让它进一步加强人员控制,IAMI提高了心理评测的频率,并暂停收纳新的人类成员,转而唤醒更多冰晶石。 | |||
此时,在IAMI内,冰晶石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人类的三倍,现任部长“冰蓝”也是冰晶石,IAMI甚至拥有两名逑龙部员。 | |||
在魏启黎2022年发生的阿瓦凡失窃事故后,IAMI对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撤,管理也严格了许多。 | |||
IAMI向新唤醒的冰晶石灌输它理智到无懈可击的理念。不像后天才能认可IAMI理念的人类,冰晶石灵自诞生伊始就接受IAMI推崇的价值观,IAMI就是教育他们的父母,这也让他们成为了IAMI最信赖的一份子。 | |||
一般来说,IAMI的人类成员被建议减少外出并随身携带M-704。每一粒M-704都记忆了主人的基因,主人摄入后,会在七分钟内没有痛苦地死去,十三分钟后,运行在主人血液中的M-704会完成对尸体的病理伪装并自我销毁。非M-704的主人摄入M-704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 |||
====相关人员列表==== | |||
* [[伊佐诺]] | |||
* [[琳]] | |||
* [[柯姆斯基]] | |||
* [[欧沃]] | |||
* [[雷恩]] | |||
* [[五果·艾因特]] | |||
====莫诺密码==== | |||
[[莫诺密码]]是IAMI内部使用的语言,莫诺密码被人为划分为三个层次:初阶、中阶、完全。密码的层次划分基于矩阵解释密码的顺序。使用中阶乃至完全莫诺密码的思维模式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一定的天赋。 | |||
所有与矩阵科技相关的文档都使用莫诺密码编写,低层次莫诺密码不能解码高层次莫诺密码编写的文件,低阶莫诺密码往往用于日常交流与编写财务档案等意义较小的文档,中阶莫诺密码编写了大部分矩阵科技档案和少量不太重要的密钥。完全莫诺密码编写M-2,M-103,M-245一类重要矩阵科技档案。而如果能掌握完全莫诺密码,就能阅读所有IAMI内部文档,掌握接近全部的IAMI内部资源。 | |||
=档案与装置= | |||
装置命名法则:M-xxx | 装置命名法则:M-xxx | ||
* [[矩阵|M-1]] 矩阵 | |||
* [[矩阵核心|M-2]] 能源装置 | |||
* [[M-3]] 应力武器原型 | |||
* P-9改进型机体,简单而可靠的普通机体,无特别功能,由IAMI内部使用。 | |||
* [[103计算系统|M-103]] 退役晶体计算机 | |||
* [[艾纳|M-245 (残次品)]] | |||
1942-8-7-[[伊佐诺被未知人员毒杀]] | |||
2007-3-4-[[2007-3-4-对话记录]] | 2007-3-4-[[2007-3-4-对话记录]] | ||
[[2007-9-9-人员调整通知]] | |||
2008-1-3-[[新春清洗]] | |||
[[2009-10-11-人员调整通知]] | |||
2023-6-13-[[内部改组的通知]] | |||
[[2023-9-12-琳的电子邮件]] | |||
[[2023-9-14-人员调整通知]] | |||
2201-6-5-[[艾恩萨已不可信任]] | |||
2209-4-6-[[2209-4-6-对话记录]] | |||
[[M-245再造计划]] | |||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