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几度开》: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33行: | 第33行: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背景= | =背景= | ||
在[[卡拉别克·克米什]]开启的“恐怖的二百年”统治下,[[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成为了一个极权主义寡头政治体制国家,它推崇“双重思想”,人们被分为三个阶层,底层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底层党员也受到严密的监控和压迫。政府大搞恐怖统治,秘密警察无孔不入,思想犯罪被提到比故意杀人更为严重的地步,人们毫无言论自由,也毫无隐私,政府甚至禁止人们私下书写任何文字,笔和纸不允许公开售卖,自由恋爱也被取缔,一切服从党和组织的安排。 | |||
但是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的人民并没有妥协,而是不断地反抗着政府的恐怖统治,据统计在两百年的时间内,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全境共发生超过一万起暴动或起义,其中绝大部分为底层无产者,但是也不乏大量的底层党员起身反抗政府的极权主义恐怖统治。 | 但是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的人民并没有妥协,而是不断地反抗着政府的恐怖统治,据统计在两百年的时间内,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全境共发生超过一万起暴动或起义,其中绝大部分为底层无产者,但是也不乏大量的底层党员起身反抗政府的极权主义恐怖统治。 | ||
菲尔德历4461年7月2日,底层党员[[格林诺·卡泰尔]]偷偷在一张他在办公室偷来的纸上写下了这首诗,然后在一个深夜将它贴在了办公大楼的门前,引发轰动——因为在这样一个极权主义国家中,人们是不能写诗,甚至不能用纸和笔写任何东西,更不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最终引发了45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之一——“4461年革命”,革命持续了整整两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格林诺·卡泰尔也被秘密警察逮捕入狱,经历酷刑的摧残,他也没有低头认输,而是呼吁人们继续抗争,相信光明的未来一定会降临。 | |||
菲尔德历4463年10月15日,格林诺·卡泰尔被处决,同日全国大范围也爆发了激烈的暴动和起义。 | |||
“4475年革命”以成功告终,反抗军推翻极权主义政府,新成立的[[薇尔芙拉共和国联盟]]宪法规定,配上音乐的《蔷薇几度开》,将正式成为这个新生国家的国歌,“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对过去两百年内,为了自由而抗争的人们的不屈的精神的赞歌。” | |||
---- | |||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