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空军百科:修订间差异

X.Zero留言 | 贡献
X.Zero留言 | 贡献
 
(未显示3个用户的48个中间版本)
第18行: 第18行:
==第一代==
==第一代==
===SRF“日升”战斗机===
===SRF“日升”战斗机===
SRF战斗机(Sunrise Fighter,代号“日升”,简称SRF),由[[大旷帝国]][[曜日皇立工程学院]]设计,[[光明工业集团]]于[[第三次魏启大战]]前夕为战争而制造的、搭载晶石动力的一款新式战斗机。
SRF战斗机(SRF Sun-rise,代号“日升”,简称SRF),由[[大旷帝国]][[曜日皇立工程学院]]设计,[[光明工业集团]]于[[第三次魏启大战]]前夕为战争而制造的、搭载晶石动力的一款新式战斗机。


由于运用了在当时最先进的设计,日升式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前期大幅度压制了[[西联盟]]的空军主力,甚至影响了西联盟的海军力量,可谓真正的战争机器。战争后期,日升式战斗机战斗力愈来愈显得疲乏,被西联盟士兵戏称为“蛇二虎”。
由于运用了在当时最先进的设计,日升式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前期大幅度压制了[[西联盟]]的空军主力,甚至影响了西联盟的海军力量,可谓真正的战争机器。战争后期,日升式战斗机战斗力愈来愈显得疲乏,被西联盟士兵戏称为“蛇二虎”。
第106行: 第106行:
| 标准翼负荷 || - || 171.5千克/平方米
| 标准翼负荷 || - || 171.5千克/平方米
|-
|-
| 发动机 || 17HIGC“胜利”SL-01F-S || 1台
| 发动机 || 17HIGC“胜利”SL-02F-S || 1台
|-
|-
| 功率 || - || 846千瓦
| 功率 || - || 846千瓦
第118行: 第118行:


===XF-3“海葵”战斗机===
===XF-3“海葵”战斗机===
XF-3战斗机(XF-3 Fighter,代号“海葵”),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徐意志联邦重工]]研制并生产的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舰载战斗机,是联邦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在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之际最主要的舰载战斗机。
XF-3战斗机(XF-3 Actiniae,代号“海葵”),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徐意志联邦重工]]研制并生产的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舰载战斗机,是联邦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在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之际最主要的舰载战斗机。


XF-3战斗机的机身结构坚固,能够承受较大的战斗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行员的生存概率和战斗持续性。XF-3战斗机装备了多挺机枪,火力配置较为强大,能够对敌机进行有效的打击。在空战中,这种强大的火力配置往往能够给敌机造成致命的威胁。尽管XF-3战斗机的速度和爬升率在某些方面不如东联盟的SRF战斗机,但其机动性仍然相对较好,能够在空战中进行灵活的机动和规避。更重要的是,XF-3战斗机相对易于操控,使得飞行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并熟练掌握其性能。这为联邦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期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
XF-3战斗机的机身结构坚固,能够承受较大的战斗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行员的生存概率和战斗持续性。XF-3战斗机装备了多挺机枪,火力配置较为强大,能够对敌机进行有效的打击。在空战中,这种强大的火力配置往往能够给敌机造成致命的威胁。尽管XF-3战斗机的速度和爬升率在某些方面不如东联盟的SRF战斗机,但其机动性仍然相对较好,能够在空战中进行灵活的机动和规避。更重要的是,XF-3战斗机相对易于操控,使得飞行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并熟练掌握其性能。这为联邦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期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
第222行: 第222行:
| 机炮 || AEHI“漩涡”12.7毫米 || 8挺
| 机炮 || AEHI“漩涡”12.7毫米 || 8挺
|-
|-
| 航弹 || AEHI“地狱”火箭弹 || 8枚
| 航弹 || AEHI“地狱”55毫米火箭弹 || 8枚
|}
|}


==第二代==
==第二代==
===飞龙系列战斗机===
===PAFF-18“行星”战斗机===
服役于冉青人民共和国空军的系列战斗机,其总设计师曾被[[飞龙系列]]搞破防。
PAFF-18战斗机(PAFF-18 Planet,代号“行星”),是一款魏启历2042年由[[冉青人民共和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飞行器设计师[[冉瑛士]]亲自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由[[第十七重工业集团]]负责生产。“行星”战斗机凭借其良好的性能使得其获得“共和国空中卫士”的荣誉称号。


===“行星”战斗机===
“行星”战斗机是全大陆第一种将主动相控阵<ref>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ref>雷达投入服役的战斗机型号,搭载由[[第一重工业集团]]设计的PRR/APG-1相控阵雷达,该型雷达由冉青人民共和国率先独立研制生产。但该型雷达在服役初期由于冉国在软件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其性能不稳定,也被经常诟病。这在之后改进的PRR/APG-2雷达应用之后才有所改观,PRR/APG-2整体性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制的CSK/APG-14相控阵雷达相当,后者主要装备联邦海军航母编队的“海星”战斗机。
“行星”战斗机("Planet" Fighter,简称PF),是一款魏启历2042年由[[冉青人民共和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飞行器设计师[[冉瑛士]]亲自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由[[第十七重工业集团]]负责生产。“行星”战斗机凭借其良好的性能使得其获得“共和国空中卫士”的荣誉称号。
 
“行星”战斗机是全大陆第一种将主动相控阵<ref>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ref>雷达投入服役的战斗机型号,搭载由[[第一重工业集团]]设计的PRR/APG-1相控阵雷达,该型雷达由冉青人民共和国率先独立研制生产。但该型雷达在服役初期由于冉国在软件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其性能不稳定,也被经常诟病。这在之后改进的PRR/APG-2雷达应用之后才有所改观,PRR/APG-2整体性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制的CSK/APG-14相控阵雷达相当,后者主要装备联邦海军航母编队的“心”战斗机。


“行星”战斗机初期的主要任务为对地与反舰等航空支援任务,因此[[冉青人民空军]]将其划为支援战斗机。换装PRR/APG-2之后“行星”战斗机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雷达,其在空对空作战中也很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冉青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魏启历2053年的国防大纲中废止支援战斗机和拦截战斗机分类,将“行星”战斗机划为多用途战斗机。
“行星”战斗机初期的主要任务为对地与反舰等航空支援任务,因此[[冉青人民空军]]将其划为支援战斗机。换装PRR/APG-2之后“行星”战斗机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雷达,其在空对空作战中也很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冉青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魏启历2053年的国防大纲中废止支援战斗机和拦截战斗机分类,将“行星”战斗机划为多用途战斗机。


===“心”战斗机===
===XF-9“海星”战斗机===
“心”战斗机(Heart Fighter,简称HF),是一款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发并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列备于联邦海军航母编队。
XF-9战斗机(XF-9 Starfish,代号“海星”),是一款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发并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列备于联邦海军航母编队。


==第三代==
==第三代==
===Beta战斗机===
===AEF-Alpha“寒潮”战斗机===
[[双大陆战争]]中胡意志帝国前期大量使用的高性能战斗机。
AEF-Alpha战斗机(AEF-Alpha Cold Wave,代号“寒潮”),是[[胡意志帝国]]首架第三代战斗机。
 
详细信息:[[AEF-Alpha战斗机]]
 
===AEF-Beta“霜暴”战斗机===
AEF-Beta战斗机(AEF-Beta Frost Storm,代号“霜暴”),[[双大陆战争]]中胡意志帝国前期大量使用的高性能战斗机,是AEF-Alpha“寒潮”战斗机的迭代版本。


详细信息:[[Beta战斗机]]
详细信息:[[AEF-Beta战斗机]]


===Sigma-T战斗机===
===PAFF-SigmaT“天极”战斗机===
冉青人民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PAFF-SigmaT战斗机(PAFF-SigmaT Sky Pole,代号“天极”),是冉青人民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详细信息:[[Sigma-T战斗机]]
详细信息:[[PAFF-SigmaT战斗机]]
===Eu-12战斗机===
===Eu-12“空中斗士”战斗机===
远碟帝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Eu-12战斗机(Eu-12 Air Fighter,代号“空中斗士”),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详细信息:[[Eu-12战斗机]]
详细信息:[[Eu-12战斗机]]
===“斯宾塞”战斗机===
===XF-60“斯宾塞”战斗机===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XF-60战斗机(XF-60 Spencer,代号“斯宾塞”),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详细信息:[[“斯宾塞”战斗机]]
详细信息:[[“斯宾塞”战斗机]]
===“阿曼萨”战斗机===
===SRF-188“阿曼萨”战斗机===
大旷帝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SRF-188战斗机(SRF-188 Amantha,代号“阿曼萨”),是大旷帝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战斗机。


详细信息:[[“阿曼萨”战斗机]]
详细信息:[[“阿曼萨”战斗机]]
===“深空”战斗机===
===Eu-18“深空”战斗机===
远碟帝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后研制的新型舰载路基两用型战斗机,主要被部署于[[卡赦兰]],也被用作支援机。
Eu-18战斗机(Eu-18 Deep Space,代号“深空”),是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后研制的新型舰载路基两用型战斗机,主要被部署于[[卡赦兰]],也被用作支援机。


详细信息:[[“深空”战斗机]]
详细信息:[[“深空”战斗机]]


===“逆风”战斗机===
===CPAF-20“逆风”战斗机===
由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阿卡亚设计局]]设计,专为[[空天母舰]]设计的喷气式舰载机。
CPAF-20战斗机(CPAF-20 Dead Wind,代号“逆风”)由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阿卡亚设计局]]设计,专为[[空天母舰]]设计的喷气式舰载机。


是[[双大陆战争]]中生产数量最多的舰载机,性能可靠,火力凶猛,被称为“逆风飞翔的凤凰”。
是[[双大陆战争]]中生产数量最多的舰载机,性能可靠,火力凶猛,被称为“逆风飞翔的凤凰”。
第282行: 第284行:


详细信息:[[“数列”鱼雷机]]
详细信息:[[“数列”鱼雷机]]
===PAFDB-1“坐标”俯冲轰炸机===
PAFDB-1俯冲轰炸机(PAFDB-1 Coordinate,代号“坐标”),是[[冉青人民共和国]]研制的第一款俯冲轰炸机,也是魏启大陆的第一款俯冲轰炸机。
魏启历1925年,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委托[[第十七重工业集团]]的设计人员为刚组建不久的人民空军研制了一款路基的、可以有效攻击水面舰艇的轰炸机的原型机。由十七重工制造的这款原型机最终演化成为了PAFDB-1,代号为“坐标”,原因是该款轰炸机可以相比同时期的其他轰炸机更加精确地命中目标。它的生产数量众多,但是到共和国进入第三次魏启大战时,该机型已退居二线。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2人
|-
| 机长 || - || 9.3米
|-
| 翼展 || - || 11.4米
|-
| 机高 || - || 3.41米
|-
| 机翼面积 || - || -
|-
| 整体空重 || - || 1516千克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2960千克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309千米/小时
|-
| 实用升限 || - || 6980米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927千米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
|-
| 标准翼负荷 || - || -
|-
| 发动机 || 17HIGC“胜利”SL-01DB || 1台
|-
| 功率 || - || 534千瓦
|-
| 载油量 || 航空燃油 || -
|-
| 机枪 || 17HIGC“金河”SL-01 7.7毫米 || 3挺
|-
| 炸弹 || 250千克 || 1枚
|-
| 炸弹 || 30千克 || 2枚
|}
===PAFDB-2“函数”俯冲轰炸机===
===PAFDB-2“函数”俯冲轰炸机===
PAFDB-2俯冲轰炸机(PAFDB-2 Function,代号“函数”,简称FDB),是[[冉青人民共和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俯冲轰炸机。
PAFDB-2俯冲轰炸机(PAFDB-2 Function,代号“函数”,简称FDB),是[[冉青人民共和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俯冲轰炸机。
该款机是在PAFDB-1“坐标”俯冲轰炸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的,这款研制于魏启历1938年的俯冲轰炸机安装了更强劲的“胜利”SL-02DB发动机,并具有流线形的挡风玻璃和轮罩。


详细信息:[[“函数”俯冲轰炸机]]
详细信息:[[“函数”俯冲轰炸机]]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2人
|-
| 机长 || - || 10.2米
|-
| 翼展 || - || 14.36米
|-
| 机高 || - || 3.35米
|-
| 机翼面积 || - || 34.97平方米
|-
| 整体空重 || - || 2390千克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3650千克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381.5千米/小时
|-
| 实用升限 || - || 8070米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1472千米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
|-
| 标准翼负荷 || - || 104.38千克/平方米
|-
| 发动机 || 17HIGC“胜利”SL-02DB || 1台
|-
| 功率 || - || 787千瓦
|-
| 载晶量 || 暗晶石 || -
|-
| 机枪 || 17HIGC“金河”SL-02 7.7毫米 || 3挺
|-
| 炸弹 || 250千克 || 1枚
|-
| 炸弹 || 60千克 || 2枚
|}
===AEDB-4“电位器”俯冲轰炸机===
===AEDB-4“电位器”俯冲轰炸机===
AEDB-4俯冲轰炸机(AEDB-4 Potentiometer,代号“电位器”,简称PDB),是[[胡意志帝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俯冲轰炸机。
AEDB-4俯冲轰炸机(AEDB-4 Potentiometer,代号“电位器”,简称PDB),是[[胡意志帝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俯冲轰炸机。
第298行: 第398行:


详细信息:[[“电磁”鱼雷轰炸机]]
详细信息:[[“电磁”鱼雷轰炸机]]
===SRTB-2“铁雨”鱼雷轰炸机===
SRTB-2“铁雨”鱼雷轰炸机(PAFTB-2 Steel Rain,代号“铁雨”),是[[大旷帝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鱼雷轰炸机。
详细信息:[[“铁雨”鱼雷机]]
===SRDB-2“烈雨”俯冲轰炸机===
SRDB-2“烈雨”俯冲轰炸机(PAFDB-1 Fire Rain,代号“烈雨”),是[[大旷帝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新型晶石能源舰载俯冲轰炸机。
详细信息:[[“烈雨”俯冲轰炸机]]


==第二代==
==第二代==
第324行: 第432行:


=截击机=
=截击机=
截击机(Interceptor)是专门用于在空中截击入侵的敌方轰炸机、侦察机或巡航导弹的军用飞机。其任务是保卫重要城镇、战略要地、交通枢纽等不被空袭。截击机通常由地面雷达站或预警机导引至目标区,再用雷达截获并跟踪目标,当飞机处于有效攻击位置时对目标实施攻击。
截击机(Short Range Interceptor)是专门用于在空中截击入侵的敌方轰炸机、侦察机的军用飞机。其任务是保卫重要城镇、战略要地、交通枢纽等不被空袭。截击机通常由地面雷达站或预警机导引至目标区,再用雷达截获并跟踪目标,当飞机处于有效攻击位置时对目标实施攻击。


在魏启历22世纪下半叶,截击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搭载有强大的火力,同时拥有相对低廉的造价与维护成本,较弱的航电、较小的体积与较短的航程,是[[空天母舰]]在中距离上作战或拦截敌方飞行器(包括轰炸机与飞雷)的最佳搭档。它们同时还执行夺取制空权后的对地压制任务。
在魏启历22世纪下半叶,截击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搭载有强大的火力,同时拥有相对低廉的造价与维护成本,较弱的航电、较小的体积与较短的航程,是[[空天母舰]]在中短距离上作战或防御[[飞雷]]的最佳搭档。它们同时还执行夺取制空权后的对地压制任务。


详细信息:[[截击机]]
详细信息:[[截击机]]
===“死神”截击机===
===AEF-D“死神”截击机===
从“[[复仇者系列|复仇者计划]]”中退出,[[胡意志号]]装配高空高速侦察机演变而来,于1941年投入战场的高航速喷气式战斗机,生产价格高昂。
AEF-D截击机(AEF-D Death,代号“死神”),是从“[[复仇者系列|复仇者计划]]”中退出,原计划为[[胡意志号战列舰]]装配的高空高速侦察机经大改而来,于魏启历1941年投入战场的高航速喷气式战斗机,也是魏启大陆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它抛弃了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装备了最新研制的晶石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气动布局,被部署在[[几何]]城以西的机场中,拦截并确保能追上其击毁进入几何一带空域内的轰炸机。其惊人的航速与爬升率给予了它可观的反应速度和截击能力。事实证明,“死神”的服役是对东联盟的轰炸机编队的毁灭性打击,因为它的飞行速度比当时的速度之神SRF还要快。“死神”不仅能够快速接近目标并发起攻击,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敌方追击。而且“死神”配备了特别研制的6门30毫米机炮,30毫米机炮的威力远远大于普通战斗机装备的12.7毫米口径机枪弹,对东联盟的重型轰炸机造成了严重威胁。此外,它还可以在机翼下加挂多达24枚火箭弹或其他挂载,攻击能力十分恐怖。但“死神”为了增加火力,是用机身结构作为牺牲的,其防护性能非常差,非常容易被敌方火力摧毁。
 
与当时的主流——活塞式战斗机相比,“死神”在机动性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喷气式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虽然突出,但在低速状态下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却不如一些活塞式战斗机。例如,在近距离格斗或复杂的空战环境中,其机动性的局限可能会影响作战效能。而且作为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死神”存在诸多没有完全解决的技术性问题,例如发动机可靠性差、油耗大、翻修寿命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最终经常因发动机或其他故障直接坠机,甚至比东联盟击落的架数还要多。


详细信息:[[“死神”截击机]]
详细信息:[[“死神”截击机]]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1人
|-
| 机长 || - || 10.6米
|-
| 翼展 || - || 12.5米
|-
| 机高 || - || 3.5米
|-
| 机翼面积 || - || 21.7平方米
|-
| 整体空重 || - || 4000千克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7045千克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870千米/小时
|-
| 实用升限 || - || 11500米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1050千米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20米/秒
|-
| 标准翼负荷 || - || 324.65千克/平方米
|-
| 发动机 || AEHI“冰山”IM-40X || 2台
|-
| 功率 || - || 2×900千瓦
|-
| 载晶量 || 暗晶石 || -
|-
| 机炮 || AEHI“天雷”30毫米 || 6挺
|-
| 机枪 || AEHI“旋涡”12.7毫米 || 2挺
|-
| 航弹 || AEHI“地狱”55毫米火箭弹 || 24枚
|-
| 炸弹 || 250千克 || 2枚
|}


===“战鹰”截击机===
===“战鹰”截击机===
一种冰晶石机体,诞生于魏启历2196年,查阅:[[机体]]
一种冰晶石机体,诞生于魏启历2196年,可以在30秒内从空天母舰上弹射进入战斗状态,仅重七吨,携带有至多两枚短距离格斗弹和1800发机炮弹药,作战半径仅280千米。它有着无与伦比的机动能力,机体能承受超过30G全向加速度,用于拦截接近空天母舰的大型[[飞雷]]、进行短程地面压制或与来犯的歼击机与截击机接战,查阅:[[机体]]
 
===卫士截击机===
一种无人的、价格低廉的截击机,UPW在2185将这种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承包给了LIGC。这种截击机搭载有装填1440发装填高爆弹药的35毫米机炮。它们在机腹配备有额外一门喷气引擎以提供悬停能力,并能在悬停装态下灵活转向和射击。它们十六只为一组被安置在一个重达250吨的整备、遥控、弹射一体化的空天母舰舱段里。卫士截击机在停入舱段后,自动化设备可以在十二分钟里完成燃料加注、弹药装填等整备任务,并马上弹射参与到新的任务中。它们主要被用于近距离防御低级的的飞雷和高效率的对地压制。


=歼击机=
=歼击机=
歼击机(intercepter Fighter),属于战斗机的一种,即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它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
歼击机(Intercepter Fighter),属于战斗机的一种,即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它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


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的武器,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
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的武器,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


歼击机早期分为制空和截击两种主力机型,后来专用截击机单独分出成为截击机,制空截击机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要求高空高速性能,主要用于空中格斗,争制空权,拦截敌方轰炸机或者远距离拦截飞雷。
歼击机早期分为制空和截击两种主力机型,后来专用截击机单独分出成为截击机,制空截击机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要求高空高速性能,主要用于空中格斗,争制空权,拦截敌方轰炸机或者远距离拦截大型[[飞雷]]。在[[空天母舰]]时代,昂贵的大型的歼击机是这些浮空庞然大物机组内的中坚战斗力。
===Sigma-H歼击机===
===Sigma-H歼击机===
冉青人民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歼击机。
冉青人民共和国于双大陆战争爆发前研制的高性能歼击机。
第358行: 第520行:


按遂行任务范围,分为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战略侦察机一般具有航程远和高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略情报,多是专门设计的。战术侦察机具有低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役战术情报,通常用歼击机改装而成。
按遂行任务范围,分为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战略侦察机一般具有航程远和高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略情报,多是专门设计的。战术侦察机具有低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以获取战役战术情报,通常用歼击机改装而成。
===“死神”水上侦察机===
===AERA-D“死神”水上侦察机===
[[胡意志号]]装配的高空高速水上侦察机,装备了世界上首款应力引擎。
AERA-D水上侦察机(AERA-D Death,代号“死神”),是专为[[胡意志号战列舰]]设计装配的高空高速水上侦察机,装备了世界上首款应力引擎。


至于为什么区区侦察机要被称之为“死神”,现在连[[AEHI]]那帮人自己也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区区侦察机要被称之为“死神”,现在连[[AEHI]]那帮人自己也不知道。


[[复仇者计划]]中,此侦察机只为[[胡意志号]]所设计,仅生产了七架,由于其激进且不成熟的设计在一年内坠毁了两架。此侦察机配备有最初的魏启测距仪,能多架协同盘旋在目标高空,通过三点定位精准确认装配了大功率晶石引擎敌舰的位置,指引着远方的胡意志号进行精准的远距离打击,一旦命中,战舰有很大概率失去战斗力。
此侦察机具有相当的实验意义,在着水后需要上岸进行重新养护才能再次起飞,局限性较大,在[[复仇者计划]]中,此侦察机只为[[胡意志号]]所设计,仅生产了七架,由于其激进且不成熟的设计在一年内坠毁了两架。此侦察机配备有最初的魏启测距仪,能多架协同盘旋在目标高空,通过三点定位精准确认装配了大功率晶石引擎敌舰的位置,指引着远方的胡意志号进行精准的远距离打击,一旦命中,战舰有很大概率失去战斗力。


详细信息:[[“死神”侦察机]]
详细信息:[[“死神”侦察机]]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
|-
| 机长 || - || -
|-
| 翼展 || - || -
|-
| 机高 || - || -
|-
| 机翼面积 || - || -
|-
| 整体空重 || - || -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
|-
| 实用升限 || - || -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
|-
| 标准翼负荷 || - || -
|-
| 发动机 || 实验性航空应力引擎 || 1台
|-
| 功率 || - || -
|-
| 载晶量 || 暗晶石 || -
|-
| 机炮 || - || -
|-
| 机枪 || - || -
|-
| 感应器 || 实验性魏启测距仪 || 1套
|}
===XRA-1“环礁”水上侦察机===
XRA-1水上侦察机(XRA-1 Atoll,代号“环礁”),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第一款水上侦察机,为宽翼双翼飞机,由[[次斯克-桑科公司]]于魏启历1929年4月研发并制造,被认为是联邦水上侦察机的鼻祖。
该型侦察机主要装备于大型水面舰艇,具备出色的远程飞行能力,其航程可达数千公里,这使得它能够在广阔的海洋和海岛之间执行往返运输任务。这一特点对于联邦海军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支持海军在远离本土的战场上进行作战,其不仅可用于运输人员和物资,还可用于海上巡逻侦察、对水面或陆上目标进行轰炸等任务。这种多用途性使得XRA-1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前期成为了联邦海军的重要装备之一。除此之外,XRA-1装备了机枪和机炮等自卫武器,并可以挂载炸弹或鱼雷进行攻击。这使得它在面对敌方空中和水面威胁时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但XRA-1的缺点非常明显,其飞行速度相对较慢,这使得它在面对高速的敌方战斗机时处于劣势。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开战初期,随着东联盟战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XRA-1的这一缺点愈发明显。由于XRA-1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其机动性相对较差,这使得它在执行复杂任务或面对紧急情况时可能难以迅速做出反应。尽管XRA-1装备了自卫武器,但由于其体积庞大且飞行速度较慢,它仍然容易受到敌方攻击。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XRA-1曾多次遭到东联盟战斗机的击落,损失十分惨重。
尽管如此,XRA-1仍然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时期水上飞机的一个重要代表,对于研究第三次魏启大战时期的海上战争和航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9人<ref>正/副驾驶员,随机工程师,无线电操纵员,导航员,机身、背部、机尾和翼梁处炮手。</ref>
|-
| 机长 || - || 25.6米
|-
| 翼展 || - || 40米
|-
| 机高 || - || 6.27米
|-
| 机翼面积 || - || 170平方米
|-
| 整体空重 || - || 11707千克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17000千克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385千米/小时
|-
| 实用升限 || - || 9610米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4940千米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16.67米/秒
|-
| 标准翼负荷 || - || 100千克/平方米
|-
| 发动机 || TS“阿卡兰特”BY-20U || 4台
|-
| 功率 || - || 4×956千瓦
|-
| 载油量 || 航空燃油 || -
|-
| 机炮 || TS-20MK1 20毫米 || 1挺
|-
| 机枪 || TS-77MK1 7.7毫米 || 4挺
|-
| 炸弹/鱼雷 || 800千克 || 2枚
|}


===XRA-2“珊瑚”水上侦察机===
===XRA-2“珊瑚”水上侦察机===
XRA-2水上侦察机(XRA-2 Coral,代号“珊瑚”),是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发并制造的一款水上侦察机,被认为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最重要和最知名的水上侦察机之一。
XRA-2水上侦察机(XRA-2 Coral,代号“珊瑚”),是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发并制造的第二款水上侦察机,被认为是[[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最重要和最知名的水上侦察机之一。


魏启历1937年8月,面对胡意志帝国和大旷帝国新型水上飞机“死神”和“朝霞”的服役,次斯克-桑科公司接到研发大型水上侦察机的订单。新飞机的首要要求是超越潜在敌机的速度、航程和载弹量。同时,它还必须具备独自抵御战斗机攻击和承受战斗损伤的能力。魏启历1938年12月29日,首架XRA-2式在次斯克-桑科公司[[爱克莱尔]]工厂附近组装完毕,并于次日首次进行试飞。尽管方向舵经过了重新平衡,飞机的整体操纵性尚可接受,但其水动力特性却不尽如人意。
魏启历1937年8月,面对胡意志帝国和大旷帝国新型水上飞机“死神”和“朝霞”的服役,次斯克-桑科公司接到研发大型水上侦察机的订单。新飞机的首要要求是超越潜在敌机的速度、航程和载弹量。同时,它还必须具备独自抵御战斗机攻击和承受战斗损伤的能力。魏启历1938年12月29日,首架XRA-2式在次斯克-桑科公司[[爱克莱尔]]工厂附近组装完毕,并于次日首次进行试飞。尽管方向舵经过了重新平衡,飞机的整体操纵性尚可接受,但其水动力特性却不尽如人意。
第374行: 第635行:
在最初的试飞中,飞机遇到了水花问题。即使在低速滑行时,水花也会溅到螺旋桨上,导致螺旋桨叶片弯曲甚至断裂。水花还会进入化油器进气口,影响发动机工作。另一个意外发现是,飞机在起飞速度下会发生跳跃现象,俗称“海豚跳”。经过试飞员的努力,他们发现增加攻角4-5度可以消除跳跃现象。为了解决水花问题,工程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并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因此改进内容包括:修改机身底部形状;在机身两侧加装防溅板;将化油器进气口移至发动机顶部等。经过改进后,飞机于魏启历1939年3月25日正式交付给联邦海军航空兵,主要被部署于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上担任侦查任务。
在最初的试飞中,飞机遇到了水花问题。即使在低速滑行时,水花也会溅到螺旋桨上,导致螺旋桨叶片弯曲甚至断裂。水花还会进入化油器进气口,影响发动机工作。另一个意外发现是,飞机在起飞速度下会发生跳跃现象,俗称“海豚跳”。经过试飞员的努力,他们发现增加攻角4-5度可以消除跳跃现象。为了解决水花问题,工程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并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因此改进内容包括:修改机身底部形状;在机身两侧加装防溅板;将化油器进气口移至发动机顶部等。经过改进后,飞机于魏启历1939年3月25日正式交付给联邦海军航空兵,主要被部署于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上担任侦查任务。


经多次演戏和实战检验,联邦海军认为XRA-2侦察机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这使得它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能够迅速接近目标并快速撤离,减少了被敌方拦截的风险;且该机型采用了厚装甲设计,增强了其抗打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敌方炮火的攻击。除此之外,XRA-2侦察机拥有较长的航程,这使得它能够执行远程侦察任务,扩大了其作战范围。与其他侦察机不同,XRA-2侦察机装备了多门机炮和机枪,具备强大的火力,不仅能够进行侦察,还能够执行对地攻击和轰炸任务,并能够持续24小时执行任务,具有较高的持续作战能力,满足了长时间侦察和轰炸的需求。
经多次演习和实战检验,联邦海军认为XRA-2侦察机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这使得它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能够迅速接近目标并快速撤离,减少了被敌方拦截的风险;且该机型采用了厚装甲设计,增强了其抗打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敌方炮火的攻击。除此之外,XRA-2侦察机拥有较长的航程,这使得它能够执行远程侦察任务,扩大了其作战范围。与其他侦察机不同,XRA-2侦察机装备了多门机炮和机枪,具备强大的火力,不仅能够进行侦察,还能够执行对地攻击和轰炸任务,并能够持续24小时执行任务,具有较高的持续作战能力,满足了长时间侦察和轰炸的需求。


然而由于XRA-2侦察机是水上飞机,其起飞和降落需要水面或水域作为起降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战灵活性。同时,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由于水面条件的影响,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初始测试中,XRA-2侦察机存在水面滑行时常常窜出水面的毛病,需要对艇身外形进行大幅度修改。尽管最终得到了改进,但这一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性能。而且在使用中,联邦海军航空队发现,水上飞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恶劣天气条件下,XRA-2侦察机的侦察和轰炸任务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无法执行。
然而由于XRA-2侦察机是水上飞机,其起飞和降落需要水面或水域作为起降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战灵活性。同时,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由于水面条件的影响,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初始测试中,XRA-2侦察机存在水面滑行时常常窜出水面的毛病,需要对艇身外形进行大幅度修改。尽管最终得到了改进,但这一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性能。而且在使用中,联邦海军航空队发现,水上飞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恶劣天气条件下,XRA-2侦察机的侦察和轰炸任务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无法执行。


但无论如何,作为[[联邦舰队]]大型水上舰艇的标配,XRA-2水上侦察机在实战中证明了其卓越的价值。魏启历1948年8月,最后一架XRA-2侦察机和搭载它的重型巡洋舰一同退役,在那片曾见证无数风起云涌的海域上,“珊瑚”以一种不屈的姿态,缓缓画下了它辉煌生涯的句点。
但无论如何,作为[[联邦舰队]]大型水上舰艇的标配,XRA-2水上侦察机在实战中证明了其卓越的价值。魏启历1948年8月,最后一架XRA-2侦察机和搭载它的重型巡洋舰一同退役,在那片曾见证无数风起云涌的海域上,“珊瑚”以一种不屈的姿态,缓缓画下了它辉煌生涯的句点。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第413行: 第675行:
| 发动机 || TS“阿卡兰特”BY-40U || 4台
| 发动机 || TS“阿卡兰特”BY-40U || 4台
|-
|-
| 功率 || - || 5520千瓦
| 功率 || - || 4×1380千瓦
|-
|-
| 载油量 || 航空燃油 || -
| 载油量 || 航空燃油 || -
|-
|-
| 机炮 || TS-MK20 20毫米 || 6挺
| 机炮 || TS-20MK3 20毫米 || 5挺
|-
|-
| 机枪 || TS-MK77 7.7毫米 || 4挺
| 机枪 || TS-77MK3 7.7毫米 || 5挺
|-
|-
| 炸弹 || 500千克 || 4枚
| 炸弹/鱼雷 || 800千克 || 2枚
|}
 
===RDRA“朝霞”水上侦察机===
RDRA水上侦察机(RDRA Rosy-dawn,代号“朝霞”),是[[大旷帝国]][[曜日皇立工程学院]]于魏启历1934年4月研发、魏启历1936年10月服役的一款轻型水上侦察机,也是大旷帝国海军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应用最广的一款水上侦察机。
 
该型号侦察机可以搭载在军舰和潜水艇上,这使得它能够在各种水域环境中进行作战,包括在海上和内陆水域,其不仅具备侦察能力,还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如装载小型炸弹进行轰炸,这种多任务能力使得RDRA侦察机在战场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且RDRA侦察机的续航时间相对较长,能够在远离基地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侦察和巡逻任务。由于其水上飞机的特性,RDRA侦察机在执行任务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够在较低的高度飞行,减少被敌方雷达和防空火力发现的风险。
 
但由于RDRA侦察机的机体结构相对复杂,连接浮筒和机身的支柱和张线等部件增加了机体的复杂性和维护难度。同时,这种结构也可能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虽然RDRA侦察机可以装载炸弹进行攻击,但其武器载荷相对较小,无法与专门的轰炸机相比。这限制了其在攻击任务中的效果。而且更致命的问题是RDRA侦察机的防御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装甲和自卫武器来抵御敌方攻击。这使得它在面对敌方战斗机或防空火力时处于劣势。由于RDRA侦察机的设计是为了在水上起飞和降落,其机翼和浮筒等部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的机动性。
 
综合来看,RDRA侦察机的性能并不优异,而且在许多方面存在致命缺陷。随着战争的推进和[[西联盟]]战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RDRA侦察机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使其在战场上的表现逐渐减弱。但即使如此,RDRA侦察机仍然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旷帝国海军提供了宝贵的战场情报和攻击能力。
 
{| class="wikitable"
|-
! 基本信息 !! 型号 !! 数值
|-
| 乘员 || - || 3人<ref>驾驶员,观察员,后部机枪手。</ref>
|-
| 机长 || - || 11.49米
|-
| 翼展 || - || 14.5米
|-
| 机高 || - || 4.7米
|-
| 机翼面积 || - || -
|-
| 整体空重 || - || 2524千克
|-
| 作战荷重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 || 3650千克
|-
| 最大飞行速度 || - || 367千米/小时
|-
| 实用升限 || - || 7950米
|-
| 绝对升限 || - || -
|-
| 最大航程 || - || 2089千米
|-
| 海平面爬升率 || - || -
|-
| 标准翼负荷 || - || -
|-
| 发动机 || LIGC“朝霞”风冷式发动机 || 1台
|-
| 功率 || - || 794千瓦
|-
| 载油量 || 航空燃油 || -
|-
| 机枪 || LIGC“日升”SRF-MG 7.7毫米 || 1挺
|-
| 炸弹 || 250千克 || 1枚
|}
|}


第432行: 第746行:


=空天母舰=
=空天母舰=
一类以舰载机及动能武器、导弹与飞雷、激光武器等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空中活动基地的大型[[浮空船]]。
一类以舰载机及动能武器、导弹与飞雷、激光武器等为主要武器并作为不同飞行器空中活动基地的大型[[浮空船]]。


详细信息:[[空天母舰]]
详细信息:[[空天母舰]]
第438行: 第752行:
=其他=
=其他=
===R75===
===R75===
计划能够于三万米高空以音速飞行的大型飞行器,这是大旷帝国于1944年仓促设计,还未量产的一个破灭的幻想。R75是[[太阳神计划]]的一部分,亦江断层失守后第一只样机诞生,但性能并不达标。太阳神计划解密后,人们并未找到已经被设计或者正在被设计的能与之配套的武器系统。但它所使用的开创性“爆裂式”引擎日后催生了一系列新式武器,发动机以及大型驱动,是[[LIGC]]自豪的特种技术。
计划能够于三万米高空超音速巡航的大型轰炸机,这是大旷帝国于1944年仓促设计,还未量产的一个破灭的幻想。R75是[[太阳神计划]]的一部分,亦江断层失守后第一只样机诞生,但性能并不达标。太阳神计划解密后,人们并未找到已经被设计或者正在被设计的能与之配套的武器系统。但它所使用的开创性“爆裂式”引擎日后催生了一系列新式武器,发动机以及大型驱动,是[[LIGC]]自豪的特种技术。


详细信息:[[R75]]
详细信息:[[R75]]
===飞艇===
===飞艇===
出现于1790s, 借助轻气体来长时间悬停与空中的大气球。为了保证安全, 安装在飞艇上的驱动器不能产生任何火花。
出现于1790s, 借助轻气体来长时间悬停与空中的大气球。为了保证安全, 安装在飞艇上的驱动器不能产生任何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