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意志帝国: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7个用户的29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胡意志帝国(Huutsch Empire),旧译为“艾希塔娜帝国”(Aschtana Empire),简称“北帝国”。胡意志帝国是大陆上除[[大旷帝国]]外另一个拥有顶尖晶石开采技术的国家。
胡意志帝国(Huutsch Empire),旧译为“艾希塔娜帝国”(Aschtana Empire),简称“北帝国”。胡意志帝国是大陆上除[[大旷帝国]]外另一个拥有顶尖晶石开采技术的国家。


胡意志帝国曾是[[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第三次魏启大战]]后,帝国政府大力支持及配合[[魏启大陆联合议会]]的工作。
胡意志帝国的国土面积极其广阔,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终年苦寒之地,并不宜居,开发成本无法接受,因此胡意志帝国的人口分布十分集中。
 
重型工业在胡意志帝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型机械、[[人形]]设备、晶石勘探与开采技术和设备世界一流。胡意志帝国的造船、航运业历史悠久,是魏启大陆最负盛名的航运大国,在海洋工程、特种船舶及其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技术。除此之外,胡意志帝国亦在信息通讯、化工、冶金、生物工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旅游、信息等服务业也独具特色。
==国家信息==
==国家信息==
===国旗与国徽===
===国旗与国徽===
第28行: 第30行:
'''选举君主制(Elective Monarchy)''',不同于世袭君主制,它以选举方式来产生下一任君主,是胡意志帝国的根本选举制度。胡意志帝国在魏启历1107年通过的宪法确立了选举君主制并延续至今,由贵族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时会由上一任元首指定一位他认为的优秀者成为新一任元首(通常并非自己的子嗣),因此有时也被称之为“禅让制”(Abdication System),但仍然需要贵族联席会议的审查和表决通过,因此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制。帝国元首的任期通常为30年左右,非强制限制,但实际上这是贵族间不成文的规定,也因此大部分元首都能自觉遵守。
'''选举君主制(Elective Monarchy)''',不同于世袭君主制,它以选举方式来产生下一任君主,是胡意志帝国的根本选举制度。胡意志帝国在魏启历1107年通过的宪法确立了选举君主制并延续至今,由贵族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时会由上一任元首指定一位他认为的优秀者成为新一任元首(通常并非自己的子嗣),因此有时也被称之为“禅让制”(Abdication System),但仍然需要贵族联席会议的审查和表决通过,因此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制。帝国元首的任期通常为30年左右,非强制限制,但实际上这是贵族间不成文的规定,也因此大部分元首都能自觉遵守。


'''金权自由制(Aurea Libertas)''',又称“贵族民主制”,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Dual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共同是胡意志帝国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其中金权自由制是自魏启历1077年就存续至今的政治制度,它赋予了贵族们相当大的权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是在魏启历2068年宪政改革中确立的制度,它部分限制了元首和贵族的权力,扩大了议会和内阁的权力,使市民与贵族间的权力达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
'''金权自由制(Aurea Libertas)''',又称“贵族民主制”,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Dual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共同是胡意志帝国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其中金权自由制是自魏启历1077年就存续至今的政治制度,它赋予了[[胡意志帝国贵族|贵族]]们相当大的权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是在魏启历2068年宪政改革中确立的制度,它部分限制了元首和贵族的权力,扩大了议会和内阁的权力,使市民与贵族间的权力达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
 
{{折叠文字|文字标题=更多内容|折叠文字标题=更多内容|折叠内容=
'''内阁(Cabinet)''',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元首任命。魏启历2068年前无实权,后取得实权并取代贵族联席会议成为最高行政中枢。
'''内阁(Cabinet)''',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元首任命。魏启历2068年前无实权,后取得实权并取代贵族联席会议成为最高行政中枢。


第37行: 第39行:


'''帝国议会(Imperial Council)''',胡意志帝国立法机构。现帝国议会是魏启历2068年后组建的新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均为150人。但实际上帝国议会与内阁类似,在重大决策上只能向元首提出建议。帝国议会两院虽然均享有平等的起草法律和表决的权利,但是无通过法律的权利,起草的法案需通过元首的批准才能被允许施行。
'''帝国议会(Imperial Council)''',胡意志帝国立法机构。现帝国议会是魏启历2068年后组建的新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均为150人。但实际上帝国议会与内阁类似,在重大决策上只能向元首提出建议。帝国议会两院虽然均享有平等的起草法律和表决的权利,但是无通过法律的权利,起草的法案需通过元首的批准才能被允许施行。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文件:胡意志帝国地图ver1.0.png|thumb|{{居中|胡意志帝国地图}}]]
===区域位置===
===区域位置===
胡意志帝国雄踞于魏启大陆最寒冷的北方,南邻[[冉青人民共和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边疆,北接[[无尽之海]],西邻[[逑龙海]],东部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隔海相望。
胡意志帝国雄踞于魏启大陆最寒冷的北方,南邻[[冉青人民共和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边疆,北接[[无尽之海]],西邻[[逑龙海]],东部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隔海相望。
第48行: 第52行:
极北平原是胡意志帝国境内最大的平原,指[[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平坦地形。极北平原被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针叶林与寒冷平原;第二段是更北端的雪封平原,夹杂着含有成群的永冻冰山的奇异地形,冰棱和冰柱混杂其间,路途陡峭,即使拥有地图也极易迷失方向;第三段是靠近无尽之海,被称为极北荒原的永恒冻土,除开人类(与[[冰晶石]]),只有少量特殊植物与动物能在此长期生存。极北平原涵盖了伊休山脉以北的六成区域,大部分在胡意志帝国境内。
极北平原是胡意志帝国境内最大的平原,指[[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平坦地形。极北平原被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针叶林与寒冷平原;第二段是更北端的雪封平原,夹杂着含有成群的永冻冰山的奇异地形,冰棱和冰柱混杂其间,路途陡峭,即使拥有地图也极易迷失方向;第三段是靠近无尽之海,被称为极北荒原的永恒冻土,除开人类(与[[冰晶石]]),只有少量特殊植物与动物能在此长期生存。极北平原涵盖了伊休山脉以北的六成区域,大部分在胡意志帝国境内。


[[四氧化三铁山脉]]在胡国境内被称为[[伊休山脉]]<ref>古称谓,参考《魏启记·创世记》</ref>。
[[伊休山脉]]东段在胡意志帝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边界处则被称为[[铁锈山脉]]<ref>古称谓,参考《魏启记·创世记》。但今日仍被胡意志帝国以及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使用。</ref>,是两国的天然界山,西部则是伊休山脉的另一段——[[三角山脉]],以及向南延伸的[[沙朗山脉]]


[[文件:Northernmost Plain.jpg|thumb|{{居中|极北冻原}}]]
[[文件:Northernmost Plain.jpg|thumb|{{居中|极北冻原}}]]
===水系分布===
===水系分布===
[[潮江]]是胡意志民族的母亲河,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潮江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蔚为壮观。
[[潮江]]是胡意志民族的母亲河,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潮江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蔚为壮观。
第80行: 第85行:
帝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多个重要方面致命地落后,几乎完全依赖其盟友。
帝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多个重要方面致命地落后,几乎完全依赖其盟友。


帝国的轻工业水准低下,甚至难以追赶文黄共和国联盟,轻工业制品与各种商品几乎全部依赖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进口。
帝国的轻工业水准低下,甚至产业规模只与[[邬石联合王国]]对等,轻工业制品与各种商品几乎全部依赖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


由于人口太少,交通不便,帝国经济总产值在大陆上排行倒数第三<ref>仅高于邬国和逑龙帝国。</ref>,帝国的法定货币为[[伊尔]](§),流通量少,商品可以说是贫乏。但是帝国的人均GDP仍保持在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算可以。
二十世纪初,由于人口太少,交通不便,帝国经济总产值在大陆上排行倒数第三<ref>仅高于邬国和逑龙帝国。</ref>,帝国的法定货币为[[伊尔]](§),流通量少,商品可以说是贫乏。但是帝国的人均GDP仍保持在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算可以。


而帝国食物业一蹶不振,每年都要从南方的[[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大量食物才能满足本国消耗。
而帝国食物业一蹶不振,每年都要从南方的[[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大量食物才能满足本国消耗。
第140行: 第145行:
胡意志帝国长期以判例法系为主要法律体系。这是一种以传统、判例和习惯为判案依据,根据当地的习惯而评定谁是谁非,是法官在地方习惯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在这种法系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序良俗判别谁是谁非,不看重学历威望。但和其他判例法国家不一样的是,胡意志帝国不设陪审团,由法官和其他审判人员判定。
胡意志帝国长期以判例法系为主要法律体系。这是一种以传统、判例和习惯为判案依据,根据当地的习惯而评定谁是谁非,是法官在地方习惯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在这种法系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序良俗判别谁是谁非,不看重学历威望。但和其他判例法国家不一样的是,胡意志帝国不设陪审团,由法官和其他审判人员判定。
===科技===
===科技===
帝国由于继承了神代中“[[古北帝国]]”的极少量远古晶石技术,并且拥有大量的古遗物以供研究,在早年就已经持有着先进的晶石工业技术,能制造许多性能优异的驱动器。从物理市内的古老升降机开始,晶石工业在胡意志帝国的开始远早其他各国的于18世纪,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中古时期和近代,帝国由于继承了神代中“[[古北帝国]]”的极少量远古晶石技术,并且拥有大量的古遗物以供研究,在早年就已经持有着先进的晶石工业技术,能制造许多性能优异的驱动器。从物理市内的古老升降机开始,晶石工业在胡意志帝国的开始远早其他各国的于18世纪,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胡意志帝国重工]]研究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由于对晶石科技的传承和重视,胡意志帝国的晶石科技水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持续领先大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由于劳动力匮乏和人才流失被逐渐追赶而上。
[[胡意志帝国重工]]研究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由于对晶石科技的传承和重视,胡意志帝国的晶石科技水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持续领先大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由于劳动力匮乏、技术扩散、其他国家加大投入被逐渐追赶而上。
 
工程技术方面,胡意志帝国在依赖晶石技术的船舶工业和多个重工业领域长期保存世界一流水准,特殊国情则让帝国在[[机体]]设计和制造上持续领先。但在其他领域,诸如集成电路、石油化工、智能设备制造等方面主要依赖进口与技术引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帝国的民用汽车产业进入了最后的辉煌,在80年代后因为设计落后和晶石引擎技术的扩散而开始衰退,进入新世纪后,则完全被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大旷帝国的产品占领了。


[[胡意志矩阵研究院]]是胡意志帝国的尖端研究所,也是世界上顶尖的晶石学研究所,很多研究项目都是高级机密。
[[胡意志矩阵研究院]]是胡意志帝国的尖端研究所,也是世界上顶尖的晶石学研究所,很多研究项目都是高级机密。
第172行: 第179行:
胡意志帝国海军——[[帝国舰队]],早在古代就拥有着远远领先诸国的高科技武器和高度自动化的驱动器,虽然规模算不上最大,但是战斗实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胡意志帝国海军——[[帝国舰队]],早在古代就拥有着远远领先诸国的高科技武器和高度自动化的驱动器,虽然规模算不上最大,但是战斗实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但是在19世纪之后,[[帝国舰队]]从战舰数量乃至质量和军人素质上都逐渐开始下行,这在20世纪初爆发的[[冷杉战争]]中暴露无遗。[[第三次魏启大战]]是[[帝国舰队]]最后的高光时刻,战争结束后,舰队装备更新缓慢,军事经费让位于经济发展,到了21世纪,[[帝国舰队]]的实力逐渐被其它国家的海军力量反超。
但是在19世纪之后,[[帝国舰队]]从战舰数量乃至质量和军人素质上都逐渐开始下行,这在20世纪初爆发的[[冷杉战争]]中暴露无遗。[[第三次魏启大战]]是[[帝国舰队]]最后的高光时刻,战争结束后,舰队装备更新缓慢,军事经费让位于经济发展,到了20世纪中叶后,[[帝国舰队]]的实力迅速被其它国家的海军力量反超。


{{折叠文字|文字标题=军衔制度|折叠文字标题=军衔制度|折叠内容=
{{折叠文字|文字标题=军衔制度|折叠文字标题=军衔制度|折叠内容=


将官衔级:大将<ref>形式上的最高衔级,但历史上只授予过[[德·胡·蒙大拿]]元首一人,后再无任何人受此殊荣。</ref>、上将、中将、少将
荣誉衔级:元帅<ref>形式上的最高衔级,但历史上只授予过[[德·胡·蒙大拿]]元首一人,后再无任何人受此殊荣。</ref>
 
将官衔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衔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校官衔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衔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
尉官衔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衔级:大士、上士、中士、下士
士官衔级:大士、上士、中士、下士
第212行: 第221行:
禅让元首制规定,胡意志帝国元首由十大贵族家族中选出,即“[[选帝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家选帝侯已经通过联姻和各种外交手段,逐渐形成了如今以三大家族为首的贵族集团。
禅让元首制规定,胡意志帝国元首由十大贵族家族中选出,即“[[选帝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家选帝侯已经通过联姻和各种外交手段,逐渐形成了如今以三大家族为首的贵族集团。


因此,胡意志帝国几千年来一直实行军事独裁政治,新元首通常从[[胡意志帝国三大家族|三大家族]]中通过贵族“投票”选出,由老元首直接任命,在纪念广场上举行即位仪式。元首权力极大,在受到全帝国人敬爱信任的同时也承担难以想象的巨大责任,元首对国家资源的控制能力和统领能力极强, 虽然元首制有很多弊端, 但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非常适应胡意志帝国的特殊国情。
因此,胡意志帝国几千年来一直实行军事独裁政治,新元首通常从[[胡意志帝国三大家族|三大家族]]中通过贵族“投票”选出,由老元首直接任命,在纪念广场上举行即位仪式。元首权力极大,在受到全帝国人敬爱信任的同时也承担难以想象的巨大责任,元首对国家资源的控制能力和统领能力极强, 虽然元首制有很多弊端, 但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非常适应胡意志帝国的特殊国情。<ref>请务必注意帝国的一切行动,表面上,元首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尽管这种控制权随着时代不断弱化,但仍非常重要。--[[用户:Hineven|Hineven]]([[用户讨论:Hineven|讨论]]) 2019年2月3日 (日) 16:56 (CST)</ref>
 
请务必注意帝国的一切行动,表面上,元首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尽管这种控制权随着时代不断弱化,但仍非常重要。--[[用户:Hineven|Hineven]]([[用户讨论:Hineven|讨论]]) 2019年2月3日 (日) 16:56 (CST)


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分别150人,议员选举方法并不相同。
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分别150人,议员选举方法并不相同。
第268行: 第275行:
胡意志帝国无最高立法机关,帝国议会仅为元首的咨询机构。
胡意志帝国无最高立法机关,帝国议会仅为元首的咨询机构。


魏启历2068年前,帝国议会共150个席位,且议员皆为贵族。宪法规定只有贵族拥有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且贵族必须服从元首,但实际上贵族与元首的权力斗争从来没有终止,因此这种政治制度也被称之为“贵族民主制”或者“金权自由制”。
魏启历2068年前,帝国议会共150个席位,且议员皆为[[胡意志帝国贵族|贵族]]。宪法规定只有贵族拥有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且贵族必须服从元首,但实际上贵族与元首的权力斗争从来没有终止,因此这种政治制度也被称之为“贵族民主制”或者“金权自由制”。


魏启历2068年“四月风暴革命”后,为平息动乱,元首“破镜者”[[伊尔斯凡·岚·赫特]]许诺在帝国议会开放平民议员准入许可,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平民议员的席位至总席位半数,总席位数提高到300席。同时,伊尔斯凡宣布进行部分民主化改革。
魏启历2068年“四月风暴革命”后,为平息动乱,元首“破镜者”[[伊尔斯凡·岚·赫特]]许诺在帝国议会开放平民议员准入许可,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平民议员的席位至总席位半数,总席位数提高到300席。同时,伊尔斯凡宣布进行部分民主化改革。
第393行: 第400行:
===人形权益===
===人形权益===


胡意志帝国是第一个承认冰晶石完整公民权的国家,在魏启历2012年[[艾洛拉]]元首承认了冰晶石和类灵意识体的完整公民权,并于2013年成立了晶体学镇特别行政区。
胡意志帝国在人形方面的政策是最为激进和开放的,是第一个承认冰晶石完整公民权的国家,在魏启历2012年[[艾洛拉]]元首承认了冰晶石和类灵意识体的完整公民权,并于2013年成立了晶体学镇特别行政区。


由于行政能力不足,胡意志帝国对于冰晶石和机体的交易管制以及有序化的管制仅存在于法令层面,无法实际落实,反而,帝国成立了专业的纠察队打击各地侵害冰晶石权利的行为,这些纠察队的基层人员大多由来自[[晶体学镇]]的冰晶石组成,名义上隶属于胡意志国家警察署,有执法权,但帝国也没能力管太多,寄希望于冰晶石自身能处理好这些事件。
由于行政能力不足,胡意志帝国对于冰晶石和机体的交易管制以及有序化的管制仅存在于法令层面,无法实际落实,反而,帝国成立了专业的纠察队打击各地侵害冰晶石权利的行为,这些纠察队的基层人员大多由来自[[晶体学镇]]的冰晶石组成,名义上隶属于胡意志国家警察署,有执法权,但帝国也没能力管太多,寄希望于冰晶石自身能处理好这些事件。
第404行: 第411行:
胡意志帝国历史上极为强势,四处扩张领土。但在“大团长”[[德·容金根]]逝世后,胡意志帝国勇猛扩张的势头似乎在刹那间消失了。至此以后,胡意志帝国消极参与大陆中部甚至北部的势力斗争以谋求最小损伤。在随后的三次魏启大战中,因为伊休山脉和极地气候,东联盟陆军对帝国威胁微乎其微,因此胡意志帝国秉承利己原则,在战争中几乎不使用军队支援大陆中北部的盟国。
胡意志帝国历史上极为强势,四处扩张领土。但在“大团长”[[德·容金根]]逝世后,胡意志帝国勇猛扩张的势头似乎在刹那间消失了。至此以后,胡意志帝国消极参与大陆中部甚至北部的势力斗争以谋求最小损伤。在随后的三次魏启大战中,因为伊休山脉和极地气候,东联盟陆军对帝国威胁微乎其微,因此胡意志帝国秉承利己原则,在战争中几乎不使用军队支援大陆中北部的盟国。


胡意志帝国是[[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签订有多条长期物资贸易协定和特种设备与武器贸易协定。也因此,胡意志帝国与[[东联盟]]中的[[铁桶帝国]]和[[大旷帝国]]关系不佳,为了抢夺远碟群岛附近的晶石资源,和[[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开战多次,关系较为恶劣。
作为曾经[[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胡意志帝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签订有多条长期物资贸易协定和特种设备与武器贸易协定。而在与盟友签订自由移民条约后,大量胡意志族人则涌入了这两国并安居乐业。也因此,胡意志帝国与[[东联盟]]中的[[铁桶帝国]]和[[大旷帝国]]关系不佳,为了抢夺远碟群岛附近的晶石资源,和[[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开战多次,关系较为恶劣。


魏启历1824年新元首上台后,日渐衰落的帝国为了抑制[[大旷帝国]]发展,外交策略有所改变。魏启历1862年帝国国会代元首行使权力,外交逐渐趋向弱势。魏启历1892年,新元首上任后又有改观。
魏启历1824年新元首上台后,日渐衰落的帝国为了抑制[[大旷帝国]]发展,外交策略有所改变。魏启历1862年帝国国会代元首行使权力,外交逐渐趋向弱势。魏启历1892年,新元首上任后又有改观。
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爆发和[[第三次魏启大战]]后,胡意志帝国虽然有了空前的国际影响力,但整体国力却完全无法跟上时代。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帝国皇室倾向于采取最为激进的策略,他们大力支持及配合[[魏启大陆联合议会]]的工作,并在其中谋求更大话语权。同时,胡意志帝国关于冰晶石的政策也是最为友好(或者说激进)和开放的。帝国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限制和古遗物使用上也相当松散,并吸引了多国的科研人员。胡意志帝国试图凭此保留其在一部分晶石科学技术上的领先。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胡意志帝国国土辽阔而人口稀少。为了有效治理如此广阔的国土,胡意志帝国行政区划分为行省(一级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一级行政区)、贵族领(二级行政区)、自由市(二级行政区)、镇(三级行政区)、村(三级行政区)。
胡意志帝国国土辽阔而人口稀少。为了有效治理如此广阔的国土,胡意志帝国行政区划分为行省(一级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一级行政区)、贵族领(二级行政区)、自由市(二级行政区)、市(三级行政区)、镇(三级行政区)、村(三级行政区)。


一级行政区为帝国政府派遣总督进行统筹管理,总督是元首的代表,在行省内拥有最高权力。贵族领和自由市为二级行政区,贵族或市长听命于帝国政府、元首以及总督。二级行政区拥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如贵族可以在自己的贵族领地内在帝国法律框架内制订地方税法和劳役法;自由市可以自主选举市议会和市长等。三级行政区完全受二级行政区管辖。
一级行政区为帝国政府派遣总督进行统筹管理,总督是元首的代表,在行省内拥有最高权力。贵族领和自由市为二级行政区,贵族或市长听命于帝国政府、元首以及总督。二级行政区拥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如贵族可以在自己的贵族领地内在帝国法律框架内制订地方税法和劳役法;自由市可以自主选举市议会和市长等。三级行政区完全受二级行政区管辖。
第426行: 第435行:
* [[晶体学镇]]
* [[晶体学镇]]
|-
|-
! scope="row"|西南部行省
! scope="row"|西南行省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梅凯尼克斯]]
* [[梅凯尼克斯]]
* [[苏瓦西兰]]
* [[兰布达]]
* [[兰布达]]
* [[陶]]
* [[宇普西龙]]
|-
|-
! scope="row"|西北部行省
! scope="row"|西北行省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伊莱克-麦格尼蒂斯]]
* [[伊莱克-麦格尼蒂斯]]
第438行: 第450行:
* [[泽塔]]
* [[泽塔]]
* [[托斯尼万]]
* [[托斯尼万]]
* [[普希]]
* [[佛爱]]
* [[科塞]]
* [[爱因斯]]
* [[兹维艾]]
* [[德莱]]
* [[菲尔]]
* [[芬芙]]
* [[内恩]]
* [[瑟本]]
|-
|-
! scope="row"|东北部行省
! scope="row"|东北行省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欧普提克斯]]
* [[欧普提克斯]]
* [[修斯列克]]
* [[修斯列克]]
 
* [[奥莉安娜]]
* [[芳缇缪]]
|-
|-
! scope="row"|东南部行省
! scope="row"|东南行省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div style="column-count:3;-moz-column-count:3;-webkit-column-count:3">
* [[冷杉]]
* [[冷杉]]
第451行: 第474行:
* [[塔克]]
* [[塔克]]
* [[卡帕]]
* [[卡帕]]
* [[克西]]
* [[派]]
* [[柔]]
* [[奥密克戎]]
* [[西格玛]]
|-
|-
! scope="row"|中部行省
! scope="row"|中部行省
第458行: 第486行:
* [[塞枫]]
* [[塞枫]]
* [[埃什内]]
* [[埃什内]]
* [[伊普西龙]]
* [[艾塔]]
* [[西塔]]
* [[缪]]
* [[纽]]
|-
|-
! scope="row"|海外行省
! scope="row"|海外行省
第463行: 第496行:
* [[伽马]]
* [[伽马]]
* [[欧米伽]]
* [[欧米伽]]
* [[欧努斯]]
* [[铎]]
* [[忒]]
* [[夸图尔]]
* [[昆克]]
* [[瑟克斯]]
* [[瑟普滕]]
* [[欧克特]]
* [[诺努斯]]
* [[德昆]]
|-
|-
</div>
</div>
第468行: 第511行:


===主要城市===
===主要城市===
'''特别行政区'''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一级行政区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纽菲 || New Physics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拉公爵领 || 市
|-
| 花田 || Flower Field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德·拉公爵领 || 镇
|-
| 晶体学镇 || Crystallography Town || 晶体学特别行政区 || 晶体学自由市 || 镇
|}
'''西南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梅凯尼克斯 || Mechanics || 岚公爵领 || 市
|-
| 苏瓦西兰 || Suvasiland || 爱·岚侯爵领 || 村
|-
| 兰布达 || Lambda || 赫特公爵领 || 镇
|-
| 陶 || Tau || - || 村
|-
| 伊普西龙 || Upsilon || - || 村
|}
'''西北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 城市名 !! 所属一级行政区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行政级别 !! 2015年人口<ref>包含人形。</ref>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伊莱克-麦格尼蒂斯 || Electromagnetism || 阿丽安公爵领 || 市
|-
| 贝塔 || Beta || 德·阿丽安公爵领 || 镇
|-
|-
| 纽菲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 自由市 || 约50万
| 德尔塔 || Delta || 尼亚罗德·阿丽安伯爵领 ||
|-
|-
| 花田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 镇 || 约2万
| 泽塔 || Zeta || 德·伊扎克斯侯爵领 ||
|-
|-
| 梅凯尼克斯 || 西南部行省 || || 市 || 约45万
| 托斯尼万 || Tosnivan || 赫特·义侯爵领 ||
|-
|-
| 兰布达 || 西南部行省 || || 镇 || 约5万
| 普希 || Upsilon || - ||
|-
|-
| 伊莱克-麦格尼蒂斯 || 西北部行省 || || 市 || 约32万
| 佛爱 || Phi || - || 村
|-
| 科塞 || Xi || - || 村
|-
| 爱因斯 || Eins || - || 村
|-
| 兹维艾 || Zwei || - || 村
|-
| 德莱 || Drei || - || 村
|-
| 菲尔 || Vier || - ||
|-
| 芬芙 || Funf || - || 村
|-
| 内恩 || Neun || - || 村
|-
| 瑟本 || Seiben || - || 村
|}
'''东北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欧普提克斯 || Optics || 修斯公爵领 || 市
|-
| 修斯列克 || Schiotzleck || 古佩·修斯侯爵领 || 镇
|-
| 奥利安娜 || Oriana || 诗菲·修斯侯爵领 || 村
|-
| 芳缇缪 || Fontemew || 芳缇缪·修斯伯爵领 || 村
|}
'''东南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冷杉 || Fir || 伊扎克斯公爵领 || 镇
|-
| 塔克 || Tak || 赫特·伊扎克斯伯爵领 || 镇
|-
| 斯瓦德斯 || Swades || 肖尔公爵领 || 镇
|-
| 埃尔利希 || Ehrlich || 岚·赫特侯爵领 || 村
|-
| 卡帕 || Kappa || 德·肖尔侯爵领 || 村
|-
| 克西 || Chi || - || 村
|-
| 柔 || Rho || - || 村
|-
| 派 || Pi || - || 村
|-
| 奥密克戎 || Omicron || - || 村
|-
| 西格玛 || Sigma || - || 村
|}
'''中部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阿尔法 || Alpha || 义公爵领 || 镇
|-
| 约塔 || Iota || 伊扎克斯·赫特伯爵领 || 村
|-
| 塞枫 || Sephon || 胡公爵领 || 镇
|-
| 埃什内 || Eschner || 德·胡侯爵领 || 村
|-
| 伊普西龙 || Epsilon || - || 镇
|-
| 艾塔 || Eta || - || 村
|-
| 西塔 || Theta || - || 村
|-
| 缪 || Mu || - || 村
|-
| 纽 || Nu || - || 村
|}
'''海外行省'''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 贝塔<ref>位于贝塔岛东部沿海,距大陆有一湾浅浅的海峡。因为常年冰封,因此非常荒凉。该地村民大多以捕鱼为生。想要前往其他地区,该地居民只能通过船运先抵达光学镇或电磁学镇,才能通过铁路去往其他地区。2025年,在元首艾洛拉的批准下,纵北铁路被开辟了一条支线,以及在冉青人民共和国工程队的支援下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桥,最终连通了贝塔镇。</ref> || 西北部行省 ||  || 镇 || 约2万
!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 德尔塔<ref>虽然隶属于西北部行省,但德尔塔镇实际位于帝国中南部,稍偏西侧,背靠三角山脉。德尔塔镇气候相对而言比较温暖,夏季时间更长。德尔塔镇是一个商业贸易枢纽,是冉青人民共和国商人进入胡意志帝国的一个重要门户,大量货物运输都需要通过此处。</ref> || 西北部行省 || || 镇 || 约4万
| 伽马 || Gamma || 伽马自由市 ||
|-
|-
| 泽塔<ref>人口很少,是铁路运输的一个贸易中转站。</ref> || 西北部行省 || || 村 || 约1000
| 欧努斯 || Unus || 伽马自由市 || 村
|-
|-
| 欧普提克斯 || 东北部行省 || || 市 || 约24万
| || Duo || 铎自由市 ||
|-
|-
| 冷杉 || 东南部行省 || || 镇 || 约5万
| || Ter || 忒自由市 || 镇
|-
|-
| 塔克<ref>位于胡意志帝国东部的塔克岛,几乎位于胡意志帝国和奥薇邦妮联合王国的正中间。早在九世纪左右,塔克岛就被胡意志帝国发现并占领。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成立后,在一系列与胡意志帝国的争斗中占领了该岛,曾占有该岛长达数个世纪,两国甚至为此发生了[[冷杉战争]]。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胡意志帝国重新占领该岛,而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则一直否认胡意志帝国对塔克岛的主权,两国之间对这座岛的争议从未停止。</ref> || 东南部行省 || || 镇 || 约1万
| 诺努斯 || Nonus || 忒自由市 ||
|-
|-
| 埃尔利希 || 东南部行省 || || 镇 || 约4万
| 德昆 || Decem || 忒自由市 ||
|-
|-
| 卡帕<ref>人口数量很少,环境较为恶劣,是一个猎人聚集地。</ref> || 东南部行省 || || 村 || 约300
| 夸图尔 || Quattuor || 夸图尔自由市 ||
|-
|-
| 阿尔法<ref>中部行省首府,位于帝国较为温暖的中南部,主城区面积不大,人口数量不多,主要以农业为主。</ref> || 中部行省 || || 镇 || 约2万
| 昆克 || Quinque || 昆克自由市 || 镇
|-
|-
| 约塔<ref>位于中部行省中部稍靠北,人口数量很少,是一个猎人聚集地。</ref> || 中部行省 || || 村 || 约500
| 瑟克斯 || Sex || 瑟克斯自由市 ||
|-
|-
| 伽马 || 海外行省 || || 市 || 约12万
| 瑟普滕 || Septem || 瑟普滕自由市 ||
|-
|-
| 欧米伽<ref>位于伽马岛南部的欧米伽岛,是一个普通的小贸易中转站。</ref> || 海外行省 || || 镇 || 约1万
| 欧克特 || Octo || 瑟普滕自由市 ||
|-
|-
| 晶体学镇 || 特别行政区 || || 镇 || 约2万
| 欧米伽 || Omega || 欧米伽自由市 || 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