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志解放战争:修订间差异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未显示3个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 |||
=总览= | =总览= | ||
陈意志解放战争(Liberation War of Cecil,2061.6.19-2067.3.6),是发生于[[陈意志帝国]]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陈意志解放战争历时约6年,是魏启历21世纪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之一<ref>另一场为魏启历2048年4月至2051年6月发生于[[铁桶帝国]]的[[第四次铁桶内战]]。</ref>。 | |||
与其他社会主义革命不同,陈意志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战争以[[陈意志共产党]]所领导的“民主同盟”的胜利和[[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告终。这场战争对局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想在南大陆诸国乃至全大陆进行了难以置信的广泛传播。 | |||
=背景= | =背景= | ||
第14行: | 第9行: | ||
从抗议,到示威,到大规模游行与集会,到暴动,伴随着被打破的技术壁垒,自动化,下降的福利待遇与资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贪欲,改良乃至改革都积重难返。 | 从抗议,到示威,到大规模游行与集会,到暴动,伴随着被打破的技术壁垒,自动化,下降的福利待遇与资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贪欲,改良乃至改革都积重难返。 | ||
=== | ===社会治理与政治的双重失败=== | ||
陈意志帝国仍然施行着君主专制,这在现代社会的世界中是少见的。随着时代发展,复杂的社会管理即便再贤能的君主也无法一人统领全局,君主专制的优势被削弱,而其风险则更加显著:大权旁落造成宦官、外戚、权臣的独断专权,政治陷于衰败;骄傲奢侈、刚愎自用之心滋长,容易出昏君暴君;禁锢思想创造,不利于社会思想的进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
陈意志帝国虽然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君主专制国家,近代以来,它依赖着数代优秀的君主短暂地延续了帝国的稳定,但是君主制仍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 |||
政府的“失能”问题是从坎农·帕伊·陈时期开始的,而在未名·陈时期的陈意志帝国在科技与生产方面仍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政府早已陷入深度腐败。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未名不理朝政——他一方面没有重视政府现行体系的下行腐化,另一方面也没有高明的手段去处理政府的低效与腐败问题。为名对已看到以及可以预见的腐败现象熟视无睹,不理不睬。这一方面助长了政府效率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加深了民众的怨气。从数据上看,陈意志帝国的经济在魏启历21世纪仍维持着稳定的增长,但实际上大部分国民的民生在缓慢萎缩,这一坠落速度从魏启历2024年后开始加速。在基础教育邻域,由于严重的贪腐和一系列问题,由皇室分拨的大量基础教育经费被公报私囊,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从业人员流失等一系列恶果。从千禧年开始,帝国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素质稳定下降,在魏启历2020年后基础教育则开始雪崩式的坍塌——大量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过去的九年时间里没有掌握任何一项生存技能,甚至没有掌握基础的文化常识、交流技术、逻辑思维、数理能力——而这些问题需要在2040年老一辈社会生产主力退场时才会直接暴露出来。另一方面,政府对资本的监管开始瘫痪,资本与当地政府勾连,它们在享受着陈意志帝国旧时积累所提供的优秀社会资源的同时忽视它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它们裁撤岗位、污染水源、操弄物价、与政府勾结公用商品化基础公共服务:食物、交通、水电、法律、医疗,甚至司法与治安——也必须提供足够的“警察慰问金”才会提供。 | |||
同时,陈意志帝国政府为了分化瓦解民众的团结,曾使用过“竖切社会”方案,将人们分为不同的团体,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女权主义者”、“男权主义者”、“同性恋者”、“种族主义者”等等,以期民众进行内斗,而不会威胁到上层建筑的统治根基。但他们遗忘了的是,陈意志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横切社会”,是以阶层为界的国家,人们对阶层壁垒的痛恨远超于对不同标签的痛恨。虽然陈意志帝国的人均GDP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国内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了全国50%的财富,而最贫困的20%的人却只有1%的财富。陈意志帝国是全大陆最富有国家的同时,基尼系数也是全大陆最高的,在卡帕塔统治末期,基尼系数高达史无前例的0.8。 | |||
成也集权,败也集权,陈意志帝国社会治理的失败的恶果在卡帕塔掌权时期集中爆发。卡帕塔并不具备他的父亲[[未名·陈]]精通理学和工业生产、崇尚科技与科学思维的优点,但缺点却变本加厉地继承了下来——他顽固、不善管理、不理朝政。卡帕塔没有魅力也没有能力,却拥有远超常人的贪欲。他沉溺于南孚宫的财富之中,和他的后宫佳丽过着纸醉金迷的腐败生活。卡帕塔比他的父亲更甚,对几乎所有行政事务都不管不顾。而近侍和大臣也投其所好,凡事报告皆报喜不报忧,因此卡帕塔甚至一直认为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歌舞升平,是一个太平盛世。他不知道的是,本就严峻的社会问题,在自己的放纵之下走向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而卡帕塔皇室对帝国的控制能力更是在他无能的引领下逐渐被其它派系和资本分割、撕裂、瓦解,他政治上的失败让皇室成员在帝国濒临崩溃时只能束手无策。 | |||
===2056年大经济危机=== | |||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没有规则和法律限制的资本则是洪水猛兽。资本之间虽然存在着竞争,但实质上则趋于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 | |||
当劳动者创造的产品被资本家占有,且成为资本家进一步奴役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自我确认和自我满足,而变成了迫于生计的负担;资本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时,由于其基本矛盾,在资本家扩大生产的同时,人民的购买力却在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商品来说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资本家为了对抗这种趋势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就会采取提高劳动剥削程度和降低工资等措施,而这使得人民购买力下降。因此,占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劳动者的收入买不回其生产的全部产品,商品在市场经济下无法实现“惊险的跳跃”而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最终爆发经济危机。 | |||
陈意志帝国是[[魏启大陆]]南大陆极为重要的经济体,未名时期远超各国的经济水平和异常富裕的表象掩盖了陈意志帝国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问题曾显露了出来,比如[[冰晶石族]]和[[天冰晶石族]][[人形]]的权益,陈意志帝国政府是最后一个承认人形权利的国家,且执行情况相当糟糕。国内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以相当恶劣的工作条件来压榨人形,以获取更多的利润——陈意志帝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可以说就是建立在这种畸形的“奴隶制”上。 | |||
政治和经济环境却在魏启历2054年新皇帝上任后剧烈动荡,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开始失去信用。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就在眼前,而帝国政府对此充耳不闻,政府也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 |||
魏启历魏启历2056年6月3日,[[为民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因主要劳动力[[人形]]的罢工抗议等导致产值剧烈下降已逾数月,导致大量国内支柱产业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陈意志帝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魏启历2056年7月3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个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2056年大经济危机]]开始进入总爆发阶段。 | |||
[[南孚宫皇家大学]]经济学教授[[汉柏·陈]]对陈意志帝国政府表达了极度的失望:“……陈意志帝国商业银行体系把它的烂账转移至帝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帝国政府再把资产负债表上的烂账转移至每个纳税人的家庭资产……而这一切最终以国债的形式来体现……这些国债谁来买?如果最后卖不动,最后的购买者是谁?……” | |||
从2055年开始的三年之内,大量公司和个人申请破产,帝国国内的失业率飙升至38%。这场经济危机重创了陈意志帝国的民生,加深了阶级矛盾,成为了引燃陈意志社会主义革命的间接或直接因素。 | |||
=时间线= | |||
=== | ===游行示威=== | ||
反抗怒潮!工人罢工和群众集会几乎覆盖了陈意志帝国的所有地区。 | |||
魏启历2061年6月14日,陈意志帝国内阁和东部省政府共同决定,因为经济危机和政府财政紧张,将于7月起取消东部地区的工人最低工资,该法令将在该处试点并最后推行至全国。东部省多地的居民和工人对此感到极为愤怒。随后,群众将集会和道路封锁,并在首府[[三角市]]组织了起来。 | |||
魏启历2061年6月16日,在东部省的[[桡尺县]]开始罢工之后,工人在[[桦卞市]]中心地区组织了一次无限期集会。随后,这场集会覆盖了全国多个地区,[[山金县]]的矿工以及[[摩卡县]]和[[翰南县]]的[[陈意志远南矿业公司]]的矿工工人们也加入了罢工。同时,[[阿卡亚市]]的集会发生了冲突,武装警察和[[陈意志帝国国家内务部]]特殊警察试图阻止工人队伍通过。随后,集会继续进行,并被参与者宣布为无限期。 | |||
随后,魏启历2061年6月17日,在[[三角市]],陈意志帝国当局试图安抚罢工者和抗议者,称他们已决定将东部地区工人的最低工资上涨1000南方元。但在东部省副省长和劳工部长在三角市中央广场宣布这一决定之前,抗议者就将他们赶下讲台并将他们踢出集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都在遭到殴打。而该省的省长则试图逃出三角市,但愤怒的罢工工人和无产者们不会允许他逃走,因为工人们已经封锁了一切通往机场的道路。 | |||
[[ | 此外,当天在陈意志帝国的[[南孚市]]、[[艾叶市]]、[[神阁市]]、[[泯南市]]、[[叶摩市]]、[[南木市]]、[[广藿市]]、[[敏卡县]]等城市和地区的工人和居民开始走上街头。其中泯南市举行了一场封锁住了道路的集会,卡车司机们封锁了泯南市的部分街道。 | ||
魏启历2061年6月16日深夜,山金县的矿工和摩卡县以及翰南县的陈意志远南矿业公司的矿工工人们举行了罢工,罢工的矿工工人们封锁了位于[[山金金矿]]附近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陈意志帝国当局随后试图驱散桡尺县、桦卞市、三角市、山金县、摩卡县和翰南县的集会。与此同时,警方使用了震撼弹、警棍和特殊设备。在山金县,带着许多带着孩子参加和平集会的母亲和记者都被大规模拘留。 | |||
但最大的冲突和大规模抗议席卷了三角市,起初驾车者封锁了道路,然后开始聚集并从不同的方面走到三角市市中心,在那里他们试图夺取行政大楼。警方还使用了闪光弹、催泪瓦斯、警棍和橡皮子弹。但年轻人并没有退缩,甚至在一些中心街道上将警察赶走。为阻止抗议者的努力得到协调,当局封锁了互联网、移动通信,实际上还封锁了一些电子媒体。 | |||
与此同时,陈意志帝国首相[[诺提亚·塔克]]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时间为6月17日到7月17日。他还宣布,他将于6月20日召集政府讨论所有棘手的社会问题。但随后保皇党的[[推博]]散布了谣言,称当天整个内阁都将辞职,因为他们未能遵守皇帝卡帕塔的指示。帝国政府和担任首相的诺提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些社会紧张局势。但这不太可能奏效,因为抗议活动的规模已经扩大,并且首都圈附近的神阁市和艾叶地区的罢工继续进行,另外一些城市也正在举行无限期的集会。尽管试图用武力驱散山金县和三角市的集会,但那里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 | |||
群众运动将如何以及在何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6月16日发生的同样大规模的集会是否会重演,届时将会一目了然。不过人们是清楚一件事的,那就是现在没有人相信首相和政府的话,如果民众的愤怒浪潮平息,那么人们就将面对的是如同魏启历2032年电子厂工人被枪杀事件后那样,席卷而来的逮捕、镇压和酷刑。 | |||
===革命!=== | ===革命!=== | ||
人们需要更激烈的手段改变现状。 | |||
得知起义消息的陈意志帝国高层震惊不已,但他们经过讨论决定先把消息压下来,且没有告诉皇帝卡帕塔。首相紧急召见了国防大臣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要求他们领兵镇压起义。但是陈意志帝国军方高层分歧不断,有的人认为应该出兵;有的人认为根本不需要中央军队出动,地方军队就可以解决叛乱;有的人认为这是当地的问题,和中央没关系;有的人甚至提出要[[ | 六月中旬的事件彻底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推向了对立面,保皇党和大资产阶级为保权,调和矛盾,同意开放帝国议会的准入门槛并答应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条款,但仍然无力解决人们最强烈要求的“和平、土地和面包”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现在看来,这个让步来得太晚了,罢工工人们已经提出了提高工资、建设新企业、改善工作条件、审判垄断资本家以及成立全国总工会的要求,而以青年工人为主的最激进的[[陈意志共产党]]则要求皇帝退位和国家改制。 | ||
魏启历2061年6月19日,一场针对资本的大规模革命终于在陈意志帝国东部省的[[三角市]]、[[桦卞市]]和[[桡尺县]]等地爆发。忍无可忍的当地工农阶级在一部分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很快便夺取了市政厅、警察局、医院等公共设施,还从警察局里缴获了大量枪支和防爆盾。很快,因为长时间克扣军饷而早已心生不满的当地驻军也宣布起义,加入了起义者的队伍。 | |||
得知起义消息的陈意志帝国高层震惊不已,但他们经过讨论决定先把消息压下来,且没有告诉皇帝卡帕塔。首相紧急召见了国防大臣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要求他们领兵镇压起义。但是陈意志帝国军方高层分歧不断,有的人认为应该出兵;有的人认为根本不需要中央军队出动,地方军队就可以解决叛乱;有的人认为这是当地的问题,和中央没关系;有的人甚至提出要[[大旷帝国]]介入……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军方却一直没有做出最终的决策。 | |||
当这些老家伙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起义军推进迅猛,多个军方据点都加入了起义军一方,起义军势头越来越猛。 | 当这些老家伙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起义军推进迅猛,多个军方据点都加入了起义军一方,起义军势头越来越猛。 | ||
6月23日,效率极低的军方高层终于做出了决策。但命令落实到军队里时又遇到了问题。因为已经一百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陈意志帝国军队纪律懒散。而且由于陈意志帝国实行强制募兵制和长时间克扣军饷的缘故,士兵们大都非常抵触上战场,其中也不乏因为害怕和本来就对政府不满的士兵。 | |||
而与此同时,起义军已经基本上占领了整个东部省,省内几乎所有军事基地都被控制,人们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其中不乏许多外省闻讯赶来的民间武装和政府军。 | 而与此同时,起义军已经基本上占领了整个东部省,省内几乎所有军事基地都被控制,人们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其中不乏许多外省闻讯赶来的民间武装和政府军。 | ||
眼看纸包不住火,陈意志帝国外交部发言人才对外宣称这是“一场政变” | 眼看纸包不住火,陈意志帝国外交部发言人才对外宣称这是“一场政变” ,而且声明“这是陈意志帝国的内政”。 | ||
占领了整个东部省之后,起义军高层举行了一次会议,决定将起义军名称正式定为“民主同盟”。这是一个由陈意志共产党领导的、以解放整个陈意志为目标的政治军事组织。 | |||
7月1日,陈意志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燃柯恩主义和冉德刚思想在全军中传播,并指派大量知识青年担任政委,指导从军到班的政治工作。 | 7月1日,陈意志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燃柯恩主义和冉德刚思想在全军中传播,并指派大量知识青年担任政委,指导从军到班的政治工作。 | ||
第74行: | 第79行: | ||
===对峙=== | ===对峙=== | ||
魏启历2061年12月,民主同盟军与政府军于[[桡尺县]]爆发大规模战斗,桡尺战役爆发。民主同盟军不敌政府军被迫放弃桡尺城而后撤,政府军追击却惨遭埋伏,被迫停止行动。 | |||
魏启历2062年3月,政府军进攻[[三角市]],因为军事力量差距过大,民主同盟军被迫弃城。5月,[[桦卞市]]丢失,东部省主要城市大部分都落入敌手。芙兰达决定大量建立农村根据地,与敌人打游击战。 | |||
魏启历2062年4月21日,民主同盟军同时炸毁了通向桦卞市、三角市和桡尺县的铁路,桦卞市守军补给中断。民主同盟军同时埋伏偷袭了企图修复铁路的政府军工程队和士兵,最终迫使政府军改为空投物资,大幅度降低了政府军的补给效率和提高了补给成本。 | |||
魏启历2062年8月,民主同盟军发动城市大规模工人罢工起义,政府军大量工厂基本完全瘫痪,大量人形叛逃。 | |||
民主同盟故技重施,说服了大量人形从西方叛逃至根据地,组建了一支“人形同盟军”,配备了冉青人民共和国提供的“洪流-37”机体,战斗力十分客观。与此同时,因为帝国工厂大量依靠人形维持生产,因此大量人形的离开使得帝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急剧下降,天平开始向民主同盟一侧倾斜。 | 民主同盟故技重施,说服了大量人形从西方叛逃至根据地,组建了一支“人形同盟军”,配备了冉青人民共和国提供的“洪流-37”机体,战斗力十分客观。与此同时,因为帝国工厂大量依靠人形维持生产,因此大量人形的离开使得帝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急剧下降,天平开始向民主同盟一侧倾斜。 | ||
魏启历2063年1月,民主同盟军收复桡尺县,8月,收复桦卞市。 | |||
魏启历2064年2月,民主同盟军再次收复三角市,东部省基本解放。 | |||
===向西部进军=== | ===向西部进军=== | ||
魏启历2064年5月,来自[[冉青人民共和国]]、[[魏启联邦合众国]]、[[文黄共和国联盟]]、[[铁桶共和国]]四国的国际纵队到达了战场,他们的加入让形势得到了彻底逆转。 | |||
魏启历2064年6月,民主同盟军兵分两路,对北方省的[[叶摩市]]和南方省的[[摩卡县]]同时展开进攻。7月,摩卡县解放,8月,叶摩市解放。 | |||
魏启历2064年10月,[[山金县]]解放,11月,[[南木市]]解放。 | |||
魏启历2065年3月,阿卡亚城围城战,6月,[[阿卡亚市]]解放。 | |||
魏启历2065年4月,泯南围城战,冉青人民共和国海军协助封锁了泯南城港口,切断了守军的补给供应,最后守军于8月投降。 | |||
魏启历2065年10月,南方省全境解放,12月,北方省全境解放。 | |||
魏启历2066年2月,民主同盟军进攻西部省,并在3月攻占了[[敏卡县]],4月,[[广藿市]]守军宣布起义,广藿市和平解放。6月,西部省全境解放。 | |||
魏启历2066年7月,民主同盟军开始北上进军中央省。9月,攻占[[神阁市]]。 | |||
魏启历2066年9月,在进攻[[艾叶市]]时出现了困难,因为民主同盟军缺乏海军,横渡[[艾叶海峡]]存在困难。但是冉国海军给予了至关重要的帮助,在冉国海军的帮助下,民主同盟军在11月强登上了[[艾叶岛]],守军宣布起义,艾叶岛和平解放。 | |||
到此为止,陈意志除首都[[南孚市]]外的全部疆域和城市都处在民主同盟军的掌握之下。 | 到此为止,陈意志除首都[[南孚市]]外的全部疆域和城市都处在民主同盟军的掌握之下。 | ||
===红旗飘扬=== | ===红旗飘扬=== | ||
魏启历2066年11月20日,民主同盟军包围了保皇党的最后一个城市——[[南孚市]],帝国的心脏。民主同盟指挥部决定以最小的代价占领这座城市,尽量不破坏城市,尽量不伤及平民百姓。因此民主同盟军决定以围城来迫使保皇党投降。 | |||
民主同盟军切断了城内的供水、供电和通信,出动了大量的火炮和飞机对城内的驻军基地和工厂进行了轰炸,并通过无线电装置向城内居民和军队高强度发送大量劝降文稿。 | 民主同盟军切断了城内的供水、供电和通信,出动了大量的火炮和飞机对城内的驻军基地和工厂进行了轰炸,并通过无线电装置向城内居民和军队高强度发送大量劝降文稿。 | ||
魏启历2066年1月3日,南孚市东部城防司令部宣布起义,加入了民主同盟军。东部城防司令部的投诚导致的雪崩效应使南孚市民惴惴不安,大量市民开始从城内逃亡。而民主同盟军都妥善安置了来自城内的难民,给予了食物和住宿。难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难民开始外逃,加入了民主同盟。很快,1月15日,北部城防司令部投降。2月4日,南部城防司令部投降。2月21日,西部城防司令部投降。 | |||
2月22日,民主同盟军正式进驻南孚市城区。在进占南孚市区的过程中,民主同盟军指战员模范地执行党的城市政策,露宿街头,不进民房,保护外侨,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南孚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 2月22日,民主同盟军正式进驻南孚市城区。在进占南孚市区的过程中,民主同盟军指战员模范地执行党的城市政策,露宿街头,不进民房,保护外侨,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南孚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 ||
第122行: | 第127行: | ||
3月1日,城中心的皇帝卡帕塔和他的保皇党军队拒绝接受民主同盟提出的忠告,不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内战的问题,并准备死守南孚宫,继续抵抗。 | 3月1日,城中心的皇帝卡帕塔和他的保皇党军队拒绝接受民主同盟提出的忠告,不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内战的问题,并准备死守南孚宫,继续抵抗。 | ||
3月2日,民主同盟军集结完成,正式发起了对皇城的猛攻,为了保护城内的人民,民主同盟军没有使用重型武器,而是依靠敢死队一个街道一个街区地与保皇党军队战斗,一栋房屋一栋房屋地争夺…… | |||
3月6日下午,民主同盟军彻底攻克了保皇党军队的最后一个据点——[[南孚宫]],并俘虏了拒绝投降的皇帝[[卡帕塔·卡米·陈]]。南孚宫的陷落和皇帝的俘虏彻底宣告了陈意志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 3月6日下午,民主同盟军彻底攻克了保皇党军队的最后一个据点——[[南孚宫]],并俘虏了拒绝投降的皇帝[[卡帕塔·卡米·陈]]。南孚宫的陷落和皇帝的俘虏彻底宣告了陈意志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 ||
第137行: | 第142行: | ||
审判长和法官说的,卡帕塔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只是木然地看着天空。他只是隐隐约约听到了台下人们的叫喊声,以及警察阻止人们向他扔石块。 | 审判长和法官说的,卡帕塔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只是木然地看着天空。他只是隐隐约约听到了台下人们的叫喊声,以及警察阻止人们向他扔石块。 | ||
“……人民公敌,卡帕塔·卡米·陈,因犯叛国罪、战争罪、反人类罪、贪污受贿罪、包庇罪……” | |||
卡帕塔没听清楚中间的,他只是听到了最后的那句话。 | 卡帕塔没听清楚中间的,他只是听到了最后的那句话。 | ||
“在此宣判……人民公敌——卡帕塔·卡米·陈,绞刑,立即执行!” | |||
他被两个强壮的宪兵拖到了审判台前的绞刑架前,一名宪兵往他的脖子上套上绳子,另一名命令他站到凳子上去。卡帕塔看清了那两个人的表情,厌恶就写在他们的脸上。 | 他被两个强壮的宪兵拖到了审判台前的绞刑架前,一名宪兵往他的脖子上套上绳子,另一名命令他站到凳子上去。卡帕塔看清了那两个人的表情,厌恶就写在他们的脸上。 | ||
卡帕塔哀叹一声。 | |||
凳子被踢掉了,卡帕塔被绞死了。 | 凳子被踢掉了,卡帕塔被绞死了。 | ||
第151行: | 第156行: | ||
===制度改革=== | ===制度改革=== | ||
为了适应新共和国联盟,原先帝国的数个省份分别进行了拆解和重组,最终组成了由四个自治共和国和一个中央直辖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 为了适应新共和国联盟,原先帝国的数个省份分别进行了拆解和重组,最终组成了由四个自治共和国和一个中央直辖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 ||
=国际地缘政治= | =国际地缘政治= | ||
===冉青人民共和国=== | ===冉青人民共和国=== | ||
第168行: | 第174行: | ||
这时的伊尔斯凡算是彻底明白了前几任元首的痛苦。 | 这时的伊尔斯凡算是彻底明白了前几任元首的痛苦。 | ||
===魏启联邦合众国=== | ===魏启联邦合众国=== | ||
战争发生后,合众国魏启联邦委员会主席对卡帕塔政府进行了大肆的批判,称陈意志帝国“是魏启大陆的耻辱”,“毫无任何民主可言的专制独裁国家,迟早会灭亡”……看起来魏启联邦合众国对这个邻居早有不满。 | |||
战争中期,魏启联邦合众国派遣了一支约1000人的志愿军加入了以冉青人民共和国志愿军为首的“国际纵队”,支援芙兰达领导的民主同盟军。 | 战争中期,魏启联邦合众国派遣了一支约1000人的志愿军加入了以冉青人民共和国志愿军为首的“国际纵队”,支援芙兰达领导的民主同盟军。 | ||
[[分类: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