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ero留言 | 贡献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18行: 第18行:
魏启历2233年夏,[[双大陆战争]]爆发。12月8日,邦联方强袭登陆诫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冉青人民共和国士兵坚守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最后在2234年3月29日,在损失巨量士兵的情况下,邦联军以近乎摧毁了整个城市的方法占领了诫济。诫济陷落这件事在冉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开始在国内蔓延。
魏启历2233年夏,[[双大陆战争]]爆发。12月8日,邦联方强袭登陆诫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冉青人民共和国士兵坚守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最后在2234年3月29日,在损失巨量士兵的情况下,邦联军以近乎摧毁了整个城市的方法占领了诫济。诫济陷落这件事在冉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开始在国内蔓延。


魏启历2234年10月初,几何城保卫战爆发。此时的冉德志只是一名小小准将,他领导的城北守城军在郊外数次击溃了进攻的邦联方军队,并击毁一架赫尔普共和国岛舰。12月底,邦联方摧毁了供应几何市能源的晶石反应塔,导致几何市陷入能源危机。2235年3月底,几何城最终还是陷落了,爆发举世震惊的[[几何大屠杀]],邦联军动用“灭绝令”毁灭了整座城市和所有居民。
魏启历2234年10月初,几何城保卫战爆发。此时的冉德志只是一名小小准将,他领导的城北守城军在郊外数次击溃了进攻的邦联方军队,并击毁一架赫尔普共和国岛舰。12月底,邦联方摧毁了供应几何市能源的晶石反应塔,导致几何市陷入能源危机。


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强烈的悲观情绪之中,人们都认为,面对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邦联军队,是绝无获胜希望的。因此大量的冉国官员和军官决定妥协,加入一个由邦联主导的冉国政府。只有冉德志,这个小小的准将决定率领最后的不到十万残军撤离至冉德拉宫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继续抵抗。
魏启历2235年3月底,几何城最终还是陷落了,爆发举世震惊的[[几何大屠杀]],邦联军动用“灭绝令”毁灭了整座城市和所有居民。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强烈的悲观情绪之中,人们都认为,面对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邦联军队,是绝无获胜希望的。因此大量的冉国官员和军官决定妥协,加入一个由邦联主导的冉国政府。3月29日,[[冉伯达]]告诉冉德志:准备离开几何,直接与菲尔德人议和。冉德志大吃一惊,与冉伯达争论很久。不到一天,冉伯达再次告诉冉德志:“冉国国力已不能再战”,“假使敌人再度南下,我们便要亡国。”此时,冉伯达的代表已与邦联代表在诫济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冉伯达等高层决定向邦联投降已成定局。
 
冉德志怀着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在“跟”与“不跟”之间选择。考虑再三,国家、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还是在他脑海中占了上风。他不能接受国破家亡、成为亡国奴的痛苦以及忍受自己在伪政府中处于任人欺压的屈辱难堪境地。这个小小的准将最终下定决心,率领最后的不到十万残军撤离至冉德拉宫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继续抵抗。


“他带领残余士兵撤退时候,我看到他的脸上满是尘土。他的眼睛失去了以往的色彩,他坐在颠簸的车上,和那些败退的残兵们一起。他看着首都的方向,那里早已是一片火海。”
“他带领残余士兵撤退时候,我看到他的脸上满是尘土。他的眼睛失去了以往的色彩,他坐在颠簸的车上,和那些败退的残兵们一起。他看着首都的方向,那里早已是一片火海。”


===准将和他的士兵===
===异国的将军===
即使[[长空战役]]暂时牵制住了邦联军的攻势,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联盟军一败再败的现实。2236年5月,冉德志最终带领军队从[[长空高原]]撤到了[[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境内。
即使[[长空战役]]暂时牵制住了邦联军的攻势,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联盟军一败再败的现实。
 
魏启历2236年5月,冉德志最终带领军队从[[长空高原]]撤到了[[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境内。


[[切尔斯特·劳伦斯]]得知一个冉国军官要求来见自己,他惊讶于冉国军队竟然还在抵抗,于是亲自接见了冉德志。
[[切尔斯特·劳伦斯]]得知一个冉国军官要求来见自己,他惊讶于冉国军队竟然还在抵抗,于是亲自接见了冉德志。
第60行: 第64行:
只是这时,冉德志这个“大元帅”称号已非徒具虚名。
只是这时,冉德志这个“大元帅”称号已非徒具虚名。


魏启历2241年5月11日,切尔斯特到达[[诫济]],由冉德志陪同检阅由数十万[[冉青人民解放军]]和[[陈意志人民解放军]]组成的联军部队,他们即将开赴首都[[几何市]]与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
魏启历2241年1月30日,冉德志抵达[[冉德拉宫]],他在这片被解放了的冉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
 
第二天,他俩乘专用火车进行视察,切尔斯特后来在日记中写到火车上的这段情景时说:“尽管冉德志的军服上只有一颖星,而其他六个高级将军却有好几颗,但他们都对冉德志那么敬重甚至畏俱,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魏启历2241年1月30日,冉德志抵达[[冉德拉宫]],他在这片被解放了的冉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
魏启历2241年5月11日,切尔斯特到达[[诫济]],由冉德志陪同检阅由数十万[[冉青人民解放军]]和[[陈意志人民解放军]]组成的联军部队,他们即将开赴首都[[几何市]]与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5月12日,冉德志和切尔斯特乘专用火车对联盟军进行视察,切尔斯特后来在日记中写到火车上的这段情景时说:“尽管冉德志的军服上只有一颗星,而其他六个高级将军却有好几颗,但他们都对冉德志那么敬重甚至畏惧,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魏启历2241年7月26日,[[冉克己]]率领装甲师彻底扫除了残余的邦联军势力,解放了[[几何市]]。而冉德志也于7月26日下午重回了几何市的指挥部,这是他在2235年3月底之前曾工作过的办公室。他以此强调[[冉伯达]]政权只是一段插曲,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停止存在过。随后,他来到人民大会堂的遗址上发表了演说,在讲话中他强调了冉国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7月27日,冉德志凯旋地穿过人民大会堂前的国会大道,几何市民众向他热烈欢呼。
魏启历2241年7月26日,[[冉克己]]率领装甲师彻底扫除了残余的邦联军势力,解放了[[几何市]]。而冉德志也于7月26日下午重回了几何市的指挥部,这是他在2235年3月底之前曾工作过的办公室。他以此强调[[冉伯达]]政权只是一段插曲,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停止存在过。随后,他来到人民大会堂的遗址上发表了演说,在讲话中他强调了冉国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7月27日,冉德志凯旋地穿过人民大会堂前的国会大道,几何市民众向他热烈欢呼。
第81行: 第83行:


魏启历2242年12月26日凌晨4时,与冉德志并肩作战长达六年的战友[[切尔斯特·劳伦斯]]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性出血逝世。得知切尔斯特逝世的消息,冉德志错愕万分。这个和自己并肩战斗六年的老朋友啊!尽管在流亡塞联的日子里,为了维护冉国的尊严和利益,他在切尔斯特面前始终保持了高傲而倔强的态度,甚至多次与之激烈地争吵。但在他孤独的内心里,切尔斯特仍是这个世界上他唯一可以称为“朋友”的人,除此以外,都是敌人、对手或下属。冉德志在惊讶和悲痛之余,下令全国降半旗以悼念这位他最信任的南大陆联盟军领导人。
魏启历2242年12月26日凌晨4时,与冉德志并肩作战长达六年的战友[[切尔斯特·劳伦斯]]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性出血逝世。得知切尔斯特逝世的消息,冉德志错愕万分。这个和自己并肩战斗六年的老朋友啊!尽管在流亡塞联的日子里,为了维护冉国的尊严和利益,他在切尔斯特面前始终保持了高傲而倔强的态度,甚至多次与之激烈地争吵。但在他孤独的内心里,切尔斯特仍是这个世界上他唯一可以称为“朋友”的人,除此以外,都是敌人、对手或下属。冉德志在惊讶和悲痛之余,下令全国降半旗以悼念这位他最信任的南大陆联盟军领导人。
===伟人逝世===
===伟人逝世===
魏启历2248年7月,冉德志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回到了故乡诫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魏启历2248年7月,冉德志以身体原因为由主动辞去了国家主席等职务,回到了故乡诫济颐养天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的尼尼卡老去了,他伟岸的肩膀不再挺拔。
  我们的尼尼卡老去了,他伟岸的肩膀不再挺拔。
第108行: 第111行:
  他安慰地笑了起来。<ref>出自索赛罗(约瑟夫·斯大林)《老去的尼尼卡》</ref>
  他安慰地笑了起来。<ref>出自索赛罗(约瑟夫·斯大林)《老去的尼尼卡》</ref>


魏启历2253年,冉德志逝世,享年86岁。
魏启历2253年6月11日,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冉德志在自家花园中的躺椅上安然逝世,享年86岁。


这位小小的准将的遗体被安葬在诫济港口附近的一块墓地,同另一个小小准将[[冉东方]]的遗体放在一起。
冉德志逝世后,根据其要求,没有举行国葬。这位小小的准将的遗体被安葬在诫济港口附近的一块墓地,同另一个小小准将[[冉东方]]的遗体放在一起。


=关系=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