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意志联邦大学:修订间差异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9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徐意志联邦大学(The X Federal University),坐落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化学市|化学]],是魏启大陆最古老的工业大学之一。


徐意志联邦大学的系科设置主要基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另外还设有医学院以及徐意志心脏研究中心,体育科学院,以及设立于[[生物化学市]]的营养学,土地规划与环境科学中心。这些系科的结合使得徐意志联邦大学享有在北大陆众多大学的独特优势。魏启大陆联合议会([[UPW]])在徐意志联邦大学建立了12个研究站点,其中很多的研究项目世界闻名。人文科学设立于位于徐意志的另一所大学:[[UPW联合大学]]。
教学质量点:{{数值|93}}


=校内设施=
科研质量点:{{数值|84}}
==图书馆==
徐意志联邦大学由于其分布三地的校区,其图书馆拥有10个分馆,总藏书量超过50万册,但一般来说不存在中心图书馆(总馆),通过电子检索可以在任意分馆预定所有图书馆的图书。


==体育馆==
难度系数点:{{数值|82}}
徐意志联邦大学的体育馆是魏启大陆最大的校园体育馆,拥有各种体育项目设施。


=交流合作=
<center>'''光明引导自由'''
徐意志联邦大学和众多北大陆著名核心企业有着紧密的科研,生产,教育,经济联系,为科研知识尽快流入实践领域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比如知名的[[徐意志联邦日化公司]])。自魏启历2006年起,徐意志联邦大学得到来自企业合作项目的资助(第三方经费)一直名列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各界徐意志联邦大学校友的回馈。


{{折叠文字|折叠文字标题=政治考研资料|文字标题=政治考研资料|折叠内容=
LUX LIBERTATEM DUCIT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采取总统共和制,由全国7个主要党派进行在各个自治共和国选举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接着可以进入首都进行全国选举,胜任者在议会表决同意后可以成为总统。总统任期7年,最多连任3届,不限最多连任届数。
</center>


(1)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又是三军总司令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总览=
徐意志联邦大学(Eckes Federal University,XFU),简称“联邦大学”,[[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顶尖学府,亦是魏启大陆最知名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联邦大学成立于魏启历1928年,其更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所旧联邦大学时代<ref>徐意志联邦大学是由四所旧联邦大学合并组成的。分别是徐意志联邦理工学院、徐意志联邦艺术学院、徐意志联邦医科大学和徐意志联邦政法大学。</ref>。


(2)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和总统都由全民普选产生。议会与政府完全分立,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员,也不能参与议会立法的讨论和表决。
联邦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其中主校区坐落于首都[[凯米斯崔]]内城西北部,分校区坐落于[[白欧]]学园都市区的新都区北部郊区的一处环境优美的平原上。设立于凯米斯崔的另一所大学——[[UPW联合大学]]与联邦大学互为友好大学和姊妹校。


(3)在总统和议会关系上,总统行使权力时,不对议会负责,而只对国民负政治上的责任。议会不能通过投不信任票来迫使总统和内阁辞职,只有在总统或内阁成员有违法行为时才能提出弹劾案,被弹劾者是否有罪由参院组成审讯法庭进行审理和决定。总统可以对议会通过的议案行使否决权(搁延否决权),议会两院可以用三分之二多数票推翻总统对议会法案的否决,总统也不能解散议会。总统任命政府重要官吏、外交使节和最高法院法官需经议会中的上院或参院同意。
=概况=
联邦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医学、药学、农学、化学以及生物工程等。系科设置主要基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另外还设有医学院以及联邦综合研究中心,以及设立于白欧的法学学院以及文学与哲学学院。这些系科的结合使得徐意志联邦大学享有在北大陆众多大学的独特优势。除此之外,[[徐意志科学院]]以及[[联合科学院]]在徐意志联邦大学建立了12个研究站点,其中很多的研究项目世界闻名。


}}
徐意志联邦大学非常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其科研人员以最高水准从事研究工作,并将科研成果直接融入教学。卓越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以及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实践优势使其成为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实力最强的大学并跻身于魏启大陆著名大学前十名<ref>即[[魏启峰十校联盟]]。</ref>。其毕业生也获得了全大陆人力资源界的广泛赞誉。截止魏启历2070年,徐意志联邦大学两个校区一共拥有约四万名学生以及超过六千名教职工和研究员,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与顶尖科学家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折叠文字|折叠文字标题=历史考研资料|文字标题=历史考研资料|折叠内容=


前帝国(-635)
录取原则采用联邦的“联邦高等学校入学考试”(FCEE)的分数划定。想要考取联邦大学的考生需要参加一年一度的FCEE并取得满分600分中的至少500分才能够获得申请机会。虽然不同的专业分数各有不同,但每年的最低分数线基本都在500分左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氧化二氢与双氧水的河畔开始有人们聚集,直到一位铁腕的统治者将乱如散沙的棋局重新规整,这便是前帝国的终结,徐意志迎来了第一个王朝。


徐意志第一帝国(636-1032)
[[文件:XFU.jpg|thumb|{{居中|老校区 联邦医学院}}]]
徐意志帝国开始向周边进行积极扩张,帝国达到了全盛。


徐意志第一共和国(1033-1389)
=校区=
民主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北大陆,皇帝自愿退位,徐意志迎来了第一个民主国家。
===凯米斯崔校区===
是曾经的徐意志联邦医科大学的原址,现又被称为“老校区”。位于[[凯米斯崔]]内城的[[清河]]河岸,现为联邦医学院校区,占地面积很小,学生老师人数也不多。


徐意志第二帝国(1390-1450)
凯米斯崔校区旁边就是著名的[[凯米斯崔大教堂]]。与学校隔街相望的就是医学院附属联邦中心医院。
1390年,铁腕议会长缪拉夺取了共和国的控制权,建立了第二帝国,对外实行极为激进的扩张。
===星耀校区===
是曾经的徐意志联邦理工学院、徐意志联邦艺术学院的原址,也被称之为“主校区”。位于首都[[凯米斯崔]]北城郊区,占地面积大约6平方千米,聚集了理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和艺术学院三大学院。


1434年早春,猩猩帝国袭击魏启联邦合众国,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而缪拉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原军事工程学院也设于主校区,但随着[[徐意志内战]]的爆发而迁往北方城市[[斐开]],后独立为如今的[[国立北岸国防科技大学]]。


1434年,与胡意志帝国爆发的伊休会战的惨败将帝国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自此以后,帝国一蹶不振。
===白欧校区===
现白欧校区即曾经的徐意志联邦政法大学,位于[[白欧]]学园都市新都区北部,占地面积约5平方千米,聚集了法学院、商学院、文学与哲学学院三大学院。


1450年,首都化学市被攻破,徐意志第二帝国崩溃。
=院系设置=
===联邦理学院===
位于主校区,前身是徐意志联邦理工学院,成立于魏启历1858年。


徐意志第二共和国(1451-1949)
涉及包括纯数学、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是联邦乃至北大陆自然科学领域的先锋。除此之外,徐意志联邦大学理学院经常且长期与[[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是其“友好学院”。
风雨飘摇的徐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魏启大战中倾覆。面临亡国的危机,卡拉维尔拯救了整个徐意志,而他也正是创造了第二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


经历了两次魏启大战的洗礼的共和国也渐渐面临被架空与贪污腐败的问题。
===联邦工程科学学院===
位于主校区,前身是徐意志联邦理工学院,成立于魏启历1858年。


徐意志第三帝国(1950-1999)
研究范围包括车辆工程、材料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众多交叉学科。培养了大量的著名工程师和设计师,因为学生的功底深厚而扎实,而为人们所称赞。
1950年,国防部长福兰德·徐·叶采取政变,武力控制国会大厦,宣布就任“总统”。1950年秋,福兰德宣布建立第三帝国,从此徐意志再次走上独裁的道路。


与旷国的不断边界摩擦,以及旷国对徐意志政局不稳和丰富资源的窥视,帝国风雨飘摇。
===联邦医学院===
位于主校区,历史悠久,实力极为雄厚。徐意志联邦医科大学是曾经的徐意志联邦大学的四所合并大学之一,成立于魏启历1822年。


徐意志第三共和国(1999-)
合并后的联邦大学联邦医学院继承了前医科大学的辉煌,是北大陆的医学研究发展主阵地,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医生和科学家。
1999年,徐意志第三帝国在总理大臣和内政部长科特瓦尔的主持下解散了帝国议会,并最终收回了所有的权利,最后在危急之中建立了第三共和国。


年轻的X.Zero被派往与旷国代表加格勒谈判,借助于胡意志帝国的神秘武器的帮助,成功粉碎了旷国的野心,拯救了徐意志。
魏启历1941年,随着[[第三次魏启大战]]战争烈度的持续扩大,联邦医学院的部分有志之士奔赴尚未沦陷的北方战场成立了战地医院“北岸野战医院”。后来随着战争的结束,野战医院附属的军医学院独立成立了“北岸医学院”,后又改称为“北岸军医大学”,从此扎根于[[斐开]]。[[徐意志内战]]后,军医大学最终改制为如今的[[国立北岸医科大学]]。两校之间同根同源,经常举办联谊活动。


2006年,X.Zero成功当选国家总统[[Acclamator计划|。]]
===联邦法学院===
}}
位于白欧校区,前身是徐意志联邦政法大学,成立于魏启历1897年。
{{折叠文字|折叠文字标题=地理考研资料|文字标题=地理考研资料|折叠内容=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魏启大陆中部,北接胡意志帝国, 南接冉青人民共和国,伊休山脉共和国境内区段被称为四氧化三铁山脉。
法学院历史悠久,是联邦最古老的法学研究机构,历史上的多次宪法及普通法制订与修订都参考了法学院权威的意见。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内部有两条内流河,均发源于四氧化三铁山脉,它们分别是一氧化二氢和双氧水,它们流经徐国全境,一氧化二氢注入冉国,双氧水注入胡国。
联邦国内超过一半的高等法院法官和检察院检察官都毕业于此,诞生的著名法律界和政界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
这里也是全大陆诞生政治家最多的地方。自联邦法学院毕业的政界人物大多身居高位,其中不乏许多外国领导人。


=教学成果=
===联邦艺术学院===
不仅仅是一般研究领域,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学、工程学、神经元网络、导体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学、食品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制造业、建筑学等高端项目。徐意志联邦大学和北大陆乃至魏启大陆很多大学,研究所都有广泛合作。
位于主校区,前身是徐意志联邦艺术学院,成立于魏启历1845年。


徐意志联邦大学同样非常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其科研人员以最高水准从事研究工作,并将科研成果直接融入教学。由于卓越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以及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实践优势,徐意志联邦大学于魏启历2009年获得了徐意志联邦基金会颁发的徐意志“优秀教学”最高奖。徐意志联邦大学的毕业生也获得了徐意志联邦人力资源界的广泛赞誉。
涵盖了所有的艺术类专业,是全国最大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联邦商学院===
全国最有名、最强大和最权威的商学院,成立于魏启历1928年。
 
建校之初就成立的联邦商学院是联邦培养企业人才最著名的学府,被一代又一代联邦人称为培养商人、主管、总经理的“工厂”,包括大陆其他国家的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
 
在联邦国内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约五分之一毕业于这所学院。联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成了权力与金钱的象征,成为许多联邦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
 
===文学与哲学学院===
位于白欧校区,是最年轻的学院,成立于魏启历1946年。
 
文学与哲学学院是联邦大学最大的学院,拥有最多的学生人数,也是北大陆最大的文学类学院。文学与哲学学院致力于培养拥有独立、创新思维的学生。
 
===军事工程学院(已独立)===
现为[[国立北岸国防科技大学]]。
 
魏启历1804年,北岸军事学院建校,因为坐落于北部重镇[[斐开]]而得名;魏启历1928年,被整合为[[徐意志联邦大学]]“军事工程学院”;魏启历1950年,[[徐意志内战]]爆发,重新自联邦大学独立,恢复“北岸军事学院”;魏启历1999年,[[徐意志内战]]结束,改为现用名“国立北岸国防科技大学”。
 
时至今日,国立北岸国防科技大学在其数百多年的历程中,培养了无数的军事人才,拥有极高的国内外声誉。
 
=毕业歌=
徐意志联邦大学没有校歌,只有一首由名为约朗·玛舒的学生作于魏启历1933年的毕业歌。这首歌本来并非官方,也只是在当年的毕业典礼上第一次登台演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唱这首简短的歌曲已经逐渐成为了联邦大学每年的必要仪式。
 
而在[[徐意志内战]]结束后,这首至今也没有名字的毕业歌被记录进了校史馆内。而校领导和学生们也早已经默认这首歌成为了事实上的校歌。
 
<center>再见了母校,再见了
 
是你教会了我们如何分享喜悦
 
从现在启航,向着太阳
 
是你教会了我们不再害怕黑暗
 
在内心深处,点亮光明
 
 
再见了,谢谢你
 
耀眼的光芒,包围着我们
 
向未知的远方,带你我而去
 
这个我们存在过的世界
 
即使有些褪色,或是出现裂缝
 
也会如那天一样继续
 
在同一个地方
 
今日不会再驻足,到再会那日
 
 
再见了,谢谢你
 
以毕业为名之事的起源
 
再见了,谢谢你
 
我们自期待着崭新自我开始
 
歌颂着走上旅程。
 
</center>
 
=学科质量点=
理科质量点:{{数值|79}},B+
 
工科质量点:{{数值|83}},A-
 
文科质量点:{{数值|82}},A-
 
医科质量点:{{数值|93}},A+
 
商科质量点:{{数值|67}},B-
 
法科质量点:{{数值|75}},B+
 
农科质量点:{{数值|91}},A+
 
艺科质量点:{{数值|86}},A
 
军科质量点:{{数值|N/A}},N/A
 
=知名校友=
*1856届:[[凯尔希·拉曼]](本)
*1875届:[[哈森斯·图烈福]](本硕博)、[[斯蒂芬·金德]](本硕博)
*1931届:[[卡岚瑟·古苏]](本)
*1947届:[[安娜·贝宁可]](本硕)
*1950届:[[科特瓦尔·埃克斯]](本硕博)
*1960届:[[冉元素(人物)|冉元素]](本硕博)
*1965届:[[维勒·斯顿]](本)
*1971届:[[木祇·徐·次]](本)、[[木祉·徐·次]](本)
*2000届:[[田铁·桶]](本硕副博)、[[埃克斯·泽尔]](本硕)
*2001届:[[瓦尔纳·徐·次]](本)
*2005届:[[崔立英]](本硕)
*2012届:[[希尔·古苏]](本硕)
*2228届:[[里德·查尔斯]](本)
 
[[分类: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