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普共和国:修订间差异

来自魏启大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樱雪夜曦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4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总览=
=总览=
赫尔普共和国(Republic of Herp),位于[[菲尔德大陆]],是一个发达的议会制国家,[[大菲尔德邦联]]重要成员国。
赫尔普共和国(Republic of Herp),位于[[菲尔德大陆]],是一个发达的议会制国家,[[大菲尔德邦联]]重要成员国,军事实力位居全大陆第二,仅次于[[艾泽林斯共和国]]。
 
赫尔普共和国总体经济实力优秀,是菲尔德大陆第二大经济体。轻重工业比例并不协调,轻工业稍显薄弱,重工业实力格外强大。
 
赫尔普共和国首都为位于岛屿中部的城市[[拉比扬]]。
==国家信息==
===国旗与国徽===
有待补充。
===国歌===
《团结起来,赫尔普人!》
===国花===
柑橘花
===国家象征===
[[天空防线]](Defense Line of Sky),是位于[[赫尔普共和国]]东北部沿海,靠近[[简芙兰琪共和国]]侧的一道由大量悬空[[紫晶石]]为核心组成的防御屏障。
 
天空防线是在菲尔德历4010年5月末,当时归属于赫尔普王国的[[简芙兰琪共和国|简芙兰琪联合省]]发生“[[蒲公英革命]]”时修建的。赫尔普王国最后一任首相下令建造了“天空防线”来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然后利用它来进行了彻底的反击,将简芙兰琪联军赶回了简芙兰琪岛。
 
战争结束后,“天空防线”仍然留在原地,而赫尔普王国也因为菲尔德历4013年,最后一任国王拉里去世而后继无人的原因而将目光转向了国内政局。三年后,赫尔普共和国成立,而“天空防线”则也成为新共和国的象征,象征着共和国的成立和赫尔普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而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即使“天空防线”早已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政治制度===
'''议会共和制(Parliamentary Republic)''',是指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通过议会来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内阁的权力减弱,其权力不仅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且受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及议会的限制。议会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一种形式。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称为议会共和制。
 
'''总理(Prime Minister)''',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负责统领中央政府的行政工作。在赫尔普共和国,总理权力广泛,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职权主要有:①可不经议会批准或同意改组政府,设置部级机构,规定内阁工作程序,划定各部职权范围。②提名各部部长。③制定总的政策指导方针。④如果议会不支持对总理表示信任的提案,则总理可请求总统在21天内解散议会。但议会如选出新的总理,则解散权立即终止。总统是虚位元首,总理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
 
'''总统(President)''',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是象征性职位,真正行使行政职权的是总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为首相)。在这些国家,总统只是国家元首,并不直接领导内阁。赫尔普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为虚位元首,总统不是政府的成员,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总统的职责主要是:签署并公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由总理和有关部长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据议会的决定任免总理,根据总理的提名任免各部部长;主持国家礼仪性活动等。
 
'''议会'''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赫尔普共和国位于菲尔德大陆南端的[[赫尔普岛]]上。
===地形地貌===
岛的东南段被[[大格拉姆山脉]]阻隔,赫尔普岛中部是最著名的[[拉比扬平原]],赫尔普共和国首都[[拉比扬]]坐落于此,并以此得名。再往西走,是[[格拉尼平原]],赫尔普共和国众多大型城市坐落于此,并且临海部分多良港,使得赫尔普共和国外贸发达,经济实力强大。
===气候特征===
赫尔普共和国气候受季风影响,由于大格拉姆山脉阻断了向东北部的冬季寒流,赫尔普共和国冬季较为温暖,可以用四季如春来形容,得益于此,赫尔普共和国的农业非常发达,并且也形成了亮丽的自然景观。
===水系分布===
[[拉比扬河]]自大格拉姆山脉东部发源,流经整个岛屿并拥有众多支流,滋润了整个岛屿的土地。
=人口民族=
赫尔普共和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据赫尔普共和国官方每50年一次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菲尔德历5000年统计的结果表明,当时的赫尔普共和国总人口为135,846,690,是全菲尔德大陆第二大人口大国,仅次于艾泽林斯共和国。
 
赫尔普共和国的民族“非常纯净”,超过99%都是[[赫尔普人]],这来源于他们在历史上在赫尔普岛上大规模发动战争,将非赫尔普族的人驱赶下海的原因。
 
=经济=
赫尔普共和国经济实力雄厚,重工业尤强,轻工业稍显薄弱。
===农牧业===
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发达,得益于两大平原和高农业自动化的缘故,赫尔普共和国主粮产量和副食品产量非常高,居于整个菲尔德大陆第一,领先于第二名艾泽林斯共和国,并可以做到大量出口其他国家。
===工业===
得益于大量的金属矿藏和发达的交通运输,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二产业——金属冶炼工业、船舶工业和军事工业是赫尔普共和国重型工业支柱,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大量出口,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赫尔普共和国的轻工业以日用品为主,能做到基本的自给自足,但是尚不能大量出口。
===服务业===
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发达,在多个海港城市和中心城市,旅游业是最主要的服务业形式,游客人数众多,每年为该国贡献了超过30%的GDP。
 
=社会=
===教育===
赫尔普共和国教育水平很高,国内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是学前教育需要自费。高等教育在赫尔普共和国非常普遍,人均知识水平很高,人们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拉比扬大学]]是赫尔普共和国最高等的学府,也是菲尔德大陆最负盛名的学府之一。
===科技===
赫尔普共和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方面比如船舶制造、冶炼、运输工业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自然科学水平非常高,并已经成功转型成为生产力,体现在高水平的重工业行业中。
===媒体===
=文化=
===语言文字===
===宗教===
赫尔普人信教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7%,其中大多数信仰[[拉斐尔教]],主要聚集在西部和中部;少部分信仰[[圣塔教]],主要聚集在东部。
===习俗===
 
=政治=
=政治=
赫尔普共和国表面上是民主国家,但是实则已经被议会第一大党“前线联盟”垄断长达数个世纪,其他党派议会席位占比不到20%。赫尔普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仅作为国家象征;真正的掌权者是总理,由执政党党首担任。
===政治体制===
=历史=
赫尔普共和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实行责任内阁制,其原理是,公民把立法权和行政权交给议会,议会又把其中的行政权交给以总理为首的内阁政府。而行政权主要由政府、总理和总统来担负。
据史料考证:在菲尔德历0年时,就有人类居住,并发展了早期的文明“尼耶文明”。民族是“赫尔普族”。并在本土上,建立了一个“赫尔普帝国”,这是在菲尔德大陆史上,第一个建立帝国的国家,赫尔普把“国家”的概念,带到了整个菲尔德大陆,加速了菲尔德大陆历史的进程!
 
议会拥有最高权力,政府首脑的人选根据议会选举中占半数以上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来决定。议会除了是立法机构以外,还拥有权力罢免政府首脑。赫尔普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为总统,总统不是联邦政府成员,地位相当于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不直接领导内阁(政府),不负行政责任;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理,一般由执政党党首担任。国家元首是虚位,内阁必须与议会保持某种协调关系。
 
政府的存在以国家与议会的信任为条件,对总理提出“不信任案”是议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
 
首脑是总理,总理拥有组阁权,挑选各部部长和政府主要官员,提出对总统有约束力的任免名单;决定政府的内外方针政策,并对此项议会负责;决定政府的建制;战时直接取代国防部长,担任三军统帅,指挥军队;必要时有权要求议院提前召集全体议会,提请总统解散议会,举行全国大选等大权。
 
内阁会议是赫尔普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会议由总理和各部部长参加,总理(缺席时由副总理)主持。内阁会议实行集体决议,集体负责原则,会议必须有半数部长出席时才能作出决议。依基本法规定,在由总理制定的政治方针范围内,各部部长可独立地负责领导各自主管的部门。各部部长之间出现意见分歧,不是由总理一人说的算,而是要由政府裁决。这就是政府决策的三原则:总理原则、部门原则和集体原则。
 
赫尔普共和国表面上是民主国家,但是实则已经被议会第一大党“民族前线联盟”垄断长达数个世纪,其他党派议会席位占比不到40%。这样做有好处,那就是政策的连续性,但是这种情况在近来有所改变,新的政党在不断试图参与国内政治,“民族前线联盟”的垄断地位有所松动。
 
===历任领导人===
*菲尔德历5140年上台:[[塞西·班图]]
*菲尔德历5155上台:[[?]]
===地缘政治===
赫尔普共和国并不好战,前数千年的血性已经被时光所缓缓磨尽,赫尔普人民追求的是一个平等互惠互利的世界环境,并希望以此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若是有任何胆敢阻挡于此之上,以及万分不得已,赫尔普人愿意以性命相搏。
===人形权益===
 
=军事=
赫尔普共和国正规军称为“赫尔普共和国国防军”。
 
赫尔普共和国'''总统'''兼任赫尔普共和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为军队行政管理机构;国防委员会为三军最高决策机构,主席由国防部长担任;国防军司令为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


在开国皇帝“昵矢·贞德·纽痞”的鲜明领导下,百姓们安居乐业,朝廷纸醉金迷。在这盛世的后面,即将要发生一场暗杀皇帝的“政变”。
赫尔普共和国实行志愿兵役制。国防军由陆、海、空三军组成。菲尔德历5100年度,常规军兵力为561,476人,预备役兵力为169,550人,文职人员为109,506人,总计约84万余人。


菲尔德历39年,由于教皇阶级和军官阶级的日益壮大,军事大臣“史密斯·德尔辛基”变得日益膨胀,史密斯·德尔辛基背地勾结周边的大地主和士官阶层,在昵矢·贞德·纽痞举行“秋季阅兵”之际,发动刺杀皇帝的政变
赫尔普共和国国防军装备先进,拥有[[岛舰]],是菲尔德大陆第二强大的军事大国。
=历史=
===部落时期===
赫尔普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菲尔德历800年左右,生活在大格拉姆山脉的游牧猎人。在菲尔德历1300年左右,他们就开始往赫尔普平原迁徙,到菲尔德历1700年左右时,他们已经到达迁徙到拉比扬河流域附近。在菲尔德历十九世纪中叶爆发了一场民族战争后,他们又迁徙到了远处的格拉尼平原。之后,[[艾泽林斯共和国|艾泽林斯移民者]]在格拉尼平原登陆,迫使他们在菲尔德历2230年又一次进行大迁徙,这一次他们在首领的带领下征服了生活在拉比扬河附近的少数艾泽林斯人——在这里,他们终于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拉比扬公国”。
===公国时期===
拉比扬公国建立的初期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为了团结部落,赫尔普人在菲尔德历24世纪和25世纪期间对整个赫尔普岛发动了多次大量的突袭扫荡。他们的军队主要是由装备了大量反曲复合弓的轻骑兵组成,这种弓是从他们的祖辈就一直流传下来的。赫尔普军队喜欢群射弓箭再迅速袭击敌人。但在菲尔德历2498年大败于艾泽林斯军队后,赫尔普人开始摒弃这种突袭的打法,而采用步兵、轻骑兵和重骑兵相互配合的先进战术,这也使得赫尔普逐渐统一了赫尔普岛——于菲尔德历2687年将艾泽林斯军队彻底赶出了赫尔普岛,并于菲尔德历2689年正式完成了统一,称为“赫尔普王国”。
===王国时期===
对于这种突袭战术的淘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部落之间的联系被弱化了。同时,赫尔普王国的统治者开始参考北面隔海相望的艾泽林斯共和国,企图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而这些消息,被皇帝最忠诚的太监“特伦韩·比尔”听到耳里。之后,特伦韩·比尔将这件事情汇报给皇帝“昵矢·贞德·纽痞”。
最后,由菲尔德历31世纪,一位伟大的国王主动选择政治改革,他选择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这大大推进了赫尔普王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并在此时,赫尔普王国进行了大量的产业革命,一跃成为菲尔德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赫尔普帝国书》记载了他们的这番对话<ref>据著名的赫尔普共和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及历史学教授沃斯尼·巴霸是这么解释的:之所以皇帝陛下要选择自杀放弃国家,是因为当时需要有年轻人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一个即将快入土的领导人来掌握住权利,那样只会把国家带入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暗里</ref>:
菲尔德历4013年,赫尔普王国国王拉里没有留下子嗣,皇位后继无人。他流亡国外的亲兄弟拒绝继承皇位,首相大臣宣布将进行政体改革。


太监: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菲尔德历4016年5月,历时三年的公投结果公布,过2/3的民众同意建立一个以议会为核心的共和政府(这可能源于他们以前君主立宪制政府时,以议会为核心的原因),于4017年1月1日,一份长达900页的国家成立宣言被公布,新宪法也在次日被公布,宣告了赫尔普共和国正式成立。
皇帝:讲!
===共和国时期===
太监:但......我怕被........
皇帝看太监有点怕透露了什么,便叫周边的下属给退下
皇帝:说吧,现在就你我二人
太监:有人要发动政变!要取陛下的首级!
皇帝:唉:-(,果然要来了吗?
太监:那怎么办?
皇帝:我年事已高。大长子好喜圣经,歪门邪道,不可继也;二儿子沉迷男♂色,不可继也;三女儿因女,不可继也!
太监:这.....难道?!
皇帝:嗯,差不多是那个意思了


由于后半段因史料不全,无法考证皇帝最后死因。但可以从前半段的史料可以看出,皇帝陛下最后选择了“自杀”。由于皇帝的被害,赫尔普帝国从此进入到野蛮的“军阀战国时代”!
[[分类:外大陆]]

2025年2月4日 (二) 11:48的最新版本

总览[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Republic of Herp),位于菲尔德大陆,是一个发达的议会制国家,大菲尔德邦联重要成员国,军事实力位居全大陆第二,仅次于艾泽林斯共和国

赫尔普共和国总体经济实力优秀,是菲尔德大陆第二大经济体。轻重工业比例并不协调,轻工业稍显薄弱,重工业实力格外强大。

赫尔普共和国首都为位于岛屿中部的城市拉比扬

国家信息[编辑]

国旗与国徽[编辑]

有待补充。

国歌[编辑]

《团结起来,赫尔普人!》

国花[编辑]

柑橘花

国家象征[编辑]

天空防线(Defense Line of Sky),是位于赫尔普共和国东北部沿海,靠近简芙兰琪共和国侧的一道由大量悬空紫晶石为核心组成的防御屏障。

天空防线是在菲尔德历4010年5月末,当时归属于赫尔普王国的简芙兰琪联合省发生“蒲公英革命”时修建的。赫尔普王国最后一任首相下令建造了“天空防线”来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然后利用它来进行了彻底的反击,将简芙兰琪联军赶回了简芙兰琪岛。

战争结束后,“天空防线”仍然留在原地,而赫尔普王国也因为菲尔德历4013年,最后一任国王拉里去世而后继无人的原因而将目光转向了国内政局。三年后,赫尔普共和国成立,而“天空防线”则也成为新共和国的象征,象征着共和国的成立和赫尔普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而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即使“天空防线”早已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政治制度[编辑]

议会共和制(Parliamentary Republic),是指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通过议会来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内阁的权力减弱,其权力不仅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且受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及议会的限制。议会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一种形式。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称为议会共和制。

总理(Prime Minister),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负责统领中央政府的行政工作。在赫尔普共和国,总理权力广泛,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职权主要有:①可不经议会批准或同意改组政府,设置部级机构,规定内阁工作程序,划定各部职权范围。②提名各部部长。③制定总的政策指导方针。④如果议会不支持对总理表示信任的提案,则总理可请求总统在21天内解散议会。但议会如选出新的总理,则解散权立即终止。总统是虚位元首,总理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

总统(President),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是象征性职位,真正行使行政职权的是总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为首相)。在这些国家,总统只是国家元首,并不直接领导内阁。赫尔普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为虚位元首,总统不是政府的成员,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总统的职责主要是:签署并公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由总理和有关部长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据议会的决定任免总理,根据总理的提名任免各部部长;主持国家礼仪性活动等。

议会

自然环境[编辑]

区域位置[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位于菲尔德大陆南端的赫尔普岛上。

地形地貌[编辑]

岛的东南段被大格拉姆山脉阻隔,赫尔普岛中部是最著名的拉比扬平原,赫尔普共和国首都拉比扬坐落于此,并以此得名。再往西走,是格拉尼平原,赫尔普共和国众多大型城市坐落于此,并且临海部分多良港,使得赫尔普共和国外贸发达,经济实力强大。

气候特征[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气候受季风影响,由于大格拉姆山脉阻断了向东北部的冬季寒流,赫尔普共和国冬季较为温暖,可以用四季如春来形容,得益于此,赫尔普共和国的农业非常发达,并且也形成了亮丽的自然景观。

水系分布[编辑]

拉比扬河自大格拉姆山脉东部发源,流经整个岛屿并拥有众多支流,滋润了整个岛屿的土地。

人口民族[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据赫尔普共和国官方每50年一次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菲尔德历5000年统计的结果表明,当时的赫尔普共和国总人口为135,846,690,是全菲尔德大陆第二大人口大国,仅次于艾泽林斯共和国。

赫尔普共和国的民族“非常纯净”,超过99%都是赫尔普人,这来源于他们在历史上在赫尔普岛上大规模发动战争,将非赫尔普族的人驱赶下海的原因。

经济[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经济实力雄厚,重工业尤强,轻工业稍显薄弱。

农牧业[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发达,得益于两大平原和高农业自动化的缘故,赫尔普共和国主粮产量和副食品产量非常高,居于整个菲尔德大陆第一,领先于第二名艾泽林斯共和国,并可以做到大量出口其他国家。

工业[编辑]

得益于大量的金属矿藏和发达的交通运输,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二产业——金属冶炼工业、船舶工业和军事工业是赫尔普共和国重型工业支柱,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大量出口,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赫尔普共和国的轻工业以日用品为主,能做到基本的自给自足,但是尚不能大量出口。

服务业[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发达,在多个海港城市和中心城市,旅游业是最主要的服务业形式,游客人数众多,每年为该国贡献了超过30%的GDP。

社会[编辑]

教育[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教育水平很高,国内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是学前教育需要自费。高等教育在赫尔普共和国非常普遍,人均知识水平很高,人们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拉比扬大学是赫尔普共和国最高等的学府,也是菲尔德大陆最负盛名的学府之一。

科技[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方面比如船舶制造、冶炼、运输工业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自然科学水平非常高,并已经成功转型成为生产力,体现在高水平的重工业行业中。

媒体[编辑]

文化[编辑]

语言文字[编辑]

宗教[编辑]

赫尔普人信教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7%,其中大多数信仰拉斐尔教,主要聚集在西部和中部;少部分信仰圣塔教,主要聚集在东部。

习俗[编辑]

政治[编辑]

政治体制[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实行责任内阁制,其原理是,公民把立法权和行政权交给议会,议会又把其中的行政权交给以总理为首的内阁政府。而行政权主要由政府、总理和总统来担负。

议会拥有最高权力,政府首脑的人选根据议会选举中占半数以上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来决定。议会除了是立法机构以外,还拥有权力罢免政府首脑。赫尔普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为总统,总统不是联邦政府成员,地位相当于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不直接领导内阁(政府),不负行政责任;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理,一般由执政党党首担任。国家元首是虚位,内阁必须与议会保持某种协调关系。

政府的存在以国家与议会的信任为条件,对总理提出“不信任案”是议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

首脑是总理,总理拥有组阁权,挑选各部部长和政府主要官员,提出对总统有约束力的任免名单;决定政府的内外方针政策,并对此项议会负责;决定政府的建制;战时直接取代国防部长,担任三军统帅,指挥军队;必要时有权要求议院提前召集全体议会,提请总统解散议会,举行全国大选等大权。

内阁会议是赫尔普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会议由总理和各部部长参加,总理(缺席时由副总理)主持。内阁会议实行集体决议,集体负责原则,会议必须有半数部长出席时才能作出决议。依基本法规定,在由总理制定的政治方针范围内,各部部长可独立地负责领导各自主管的部门。各部部长之间出现意见分歧,不是由总理一人说的算,而是要由政府裁决。这就是政府决策的三原则:总理原则、部门原则和集体原则。

赫尔普共和国表面上是民主国家,但是实则已经被议会第一大党“民族前线联盟”垄断长达数个世纪,其他党派议会席位占比不到40%。这样做有好处,那就是政策的连续性,但是这种情况在近来有所改变,新的政党在不断试图参与国内政治,“民族前线联盟”的垄断地位有所松动。

历任领导人[编辑]

地缘政治[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并不好战,前数千年的血性已经被时光所缓缓磨尽,赫尔普人民追求的是一个平等互惠互利的世界环境,并希望以此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若是有任何胆敢阻挡于此之上,以及万分不得已,赫尔普人愿意以性命相搏。

人形权益[编辑]

军事[编辑]

赫尔普共和国正规军称为“赫尔普共和国国防军”。

赫尔普共和国总统兼任赫尔普共和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为军队行政管理机构;国防委员会为三军最高决策机构,主席由国防部长担任;国防军司令为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

赫尔普共和国实行志愿兵役制。国防军由陆、海、空三军组成。菲尔德历5100年度,常规军兵力为561,476人,预备役兵力为169,550人,文职人员为109,506人,总计约84万余人。

赫尔普共和国国防军装备先进,拥有岛舰,是菲尔德大陆第二强大的军事大国。

历史[编辑]

部落时期[编辑]

赫尔普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菲尔德历800年左右,生活在大格拉姆山脉的游牧猎人。在菲尔德历1300年左右,他们就开始往赫尔普平原迁徙,到菲尔德历1700年左右时,他们已经到达迁徙到拉比扬河流域附近。在菲尔德历十九世纪中叶爆发了一场民族战争后,他们又迁徙到了远处的格拉尼平原。之后,艾泽林斯移民者在格拉尼平原登陆,迫使他们在菲尔德历2230年又一次进行大迁徙,这一次他们在首领的带领下征服了生活在拉比扬河附近的少数艾泽林斯人——在这里,他们终于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拉比扬公国”。

公国时期[编辑]

拉比扬公国建立的初期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为了团结部落,赫尔普人在菲尔德历24世纪和25世纪期间对整个赫尔普岛发动了多次大量的突袭扫荡。他们的军队主要是由装备了大量反曲复合弓的轻骑兵组成,这种弓是从他们的祖辈就一直流传下来的。赫尔普军队喜欢群射弓箭再迅速袭击敌人。但在菲尔德历2498年大败于艾泽林斯军队后,赫尔普人开始摒弃这种突袭的打法,而采用步兵、轻骑兵和重骑兵相互配合的先进战术,这也使得赫尔普逐渐统一了赫尔普岛——于菲尔德历2687年将艾泽林斯军队彻底赶出了赫尔普岛,并于菲尔德历2689年正式完成了统一,称为“赫尔普王国”。

王国时期[编辑]

对于这种突袭战术的淘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部落之间的联系被弱化了。同时,赫尔普王国的统治者开始参考北面隔海相望的艾泽林斯共和国,企图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最后,由菲尔德历31世纪,一位伟大的国王主动选择政治改革,他选择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这大大推进了赫尔普王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并在此时,赫尔普王国进行了大量的产业革命,一跃成为菲尔德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菲尔德历4013年,赫尔普王国国王拉里没有留下子嗣,皇位后继无人。他流亡国外的亲兄弟拒绝继承皇位,首相大臣宣布将进行政体改革。

菲尔德历4016年5月,历时三年的公投结果公布,过2/3的民众同意建立一个以议会为核心的共和政府(这可能源于他们以前君主立宪制政府时,以议会为核心的原因),于4017年1月1日,一份长达900页的国家成立宣言被公布,新宪法也在次日被公布,宣告了赫尔普共和国正式成立。

共和国时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