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战争:修订间差异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X.Zero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1行: 第1行:
=总览=
=总览=
爱丽丝战争(Alice War,1007.5-1033.8),又称“徐意志独立战争”。是魏启历1007年5月至魏启历1033年8月的、由[[米兰·格林]]领导的[[海爱派]]农民宗教战争。
爱丽丝战争(Alice War,1007.5-1033.8),又称“徐意志独立战争”。是魏启历1007年5月至魏启历1033年8月的、由[[米兰·格林]]领导的[[海爱派]]农民宗教战争。
战争中,徐意志人拥有一支以战车为核心的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4000—8000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依靠战车,海爱派在一场场阵地战中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战果。


爱丽丝战争最终使[[北大陆帝国联邦]]解体,[[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得以脱离被[[燃炙帝国]]联合统治的命运,得到独立。海爱派借此战争得到了合法地位,从此成为徐意志地区和燃炙地区的最主要[[魏启圣教]]教派并向全大陆其他地区输出影响力。
爱丽丝战争最终使[[北大陆帝国联邦]]解体,[[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得以脱离被[[燃炙帝国]]联合统治的命运,得到独立。海爱派借此战争得到了合法地位,从此成为徐意志地区和燃炙地区的最主要[[魏启圣教]]教派并向全大陆其他地区输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