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桶帝国:修订间差异
第34行: | 第34行: | ||
在魏启元年以前,居住在长空高原上的草原中的桶族部落驯化了牦牛和高原羊,开始以游牧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约魏启100年,居住在高原山脉中的铁族部落意外发现了可以吸取土壤中铁离子而顽强生存于高原上的[[铁稻]]。约魏启200年,居住在草原上的桶族与生活在山脉中的铁族意外相会,两个部落交换了家禽与铁稻的养殖方法,至此,桶族完整的农牧业开始形成。 | 在魏启元年以前,居住在长空高原上的草原中的桶族部落驯化了牦牛和高原羊,开始以游牧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约魏启100年,居住在高原山脉中的铁族部落意外发现了可以吸取土壤中铁离子而顽强生存于高原上的[[铁稻]]。约魏启200年,居住在草原上的桶族与生活在山脉中的铁族意外相会,两个部落交换了家禽与铁稻的养殖方法,至此,桶族完整的农牧业开始形成。 | ||
铁桶帝国曾经拥有辉煌的成就,但是连年的战争对铁桶帝国农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铁桶帝国直至今天也没有成套的农牧业产业链,还保持着传统的刀耕火种,虽然耕种面积非常大,但是效率低下。同时期[[冉青人民共和国]]的耕种面积仅为铁桶帝国耕种面积的1/2,却产出了大约是铁桶帝国2倍的粮食。而且铁桶帝国缺乏相应的农业化工,肥料与农药均需要从邻国如[[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购买,耕种成本非常高,令铁桶帝国农民难以负担。 | |||
综上所述,铁桶帝国的第一产业农牧业发展乏力,基础薄弱,因为人口基数庞大,粮食产量仅能维持自给自足,又因为铁稻的口感非常差,在国际市场中毫无竞争能力。 | 综上所述,铁桶帝国的第一产业农牧业发展乏力,基础薄弱,因为人口基数庞大,粮食产量仅能维持自给自足,又因为铁稻的口感非常差,在国际市场中毫无竞争能力。 | ||
==第二产业== | ==第二产业== | ||
铁桶帝国位于高原地带,但强大的桶族在稀薄的高原上曾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铁桶帝国曾经拥有过辉煌的经济与工业,曾经的铁桶帝国拥有全大陆第二强大的基础工业,但这带来的财富使得国内觊觎这些财富的贵族们和北大陆三国蠢蠢欲动,也因此使得铁桶帝国发生了数十次的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摧残了铁桶帝国的工业体系。而[[第三次魏启大战]]的失败则使得铁桶帝国的工业体系彻底崩溃。 | |||
三战后,[[大旷帝国]]皇室和[[北大陆三国]]的资本家们操纵战后脆弱的铁桶帝国,制造了一次经济雪崩,接着以极低的价格买光了它的大量优质资产<ref>北大陆三大国领导人私下聚会时曾开玩笑表示铁桶帝国的铁桶含碳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但他们忘记了铁桶帝国以人造金刚石桶著称</ref>。 | 三战后,[[大旷帝国]]皇室和[[北大陆三国]]的资本家们操纵战后脆弱的铁桶帝国,制造了一次经济雪崩,接着以极低的价格买光了它的大量优质资产<ref>北大陆三大国领导人私下聚会时曾开玩笑表示铁桶帝国的铁桶含碳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但他们忘记了铁桶帝国以人造金刚石桶著称</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