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1行: | 第11行: | ||
但可惜的是,即便其坚固程度远超钢铁,矩阵仍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刻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它丧失了大部分机能并丢失了极大量的数据,外壳保护性地锁死,直到魏启历20世纪中叶,保护壳由于某种内部错误而彻底失能,人们才得到了一些古北帝国智慧的碎片。矩阵内有一条数据项记录了上千条神秘的坐标,曾经独占矩阵的[[IAMI]]恢复了这些坐标中的一小部分并对它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部分坐标完全没有意义,另一部分坐标处能检测到超过常规量的魏启辐射,在对部分坐标地点的发掘中挖出了一些材质与矩阵外壳类似的碎块。 | 但可惜的是,即便其坚固程度远超钢铁,矩阵仍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刻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它丧失了大部分机能并丢失了极大量的数据,外壳保护性地锁死,直到魏启历20世纪中叶,保护壳由于某种内部错误而彻底失能,人们才得到了一些古北帝国智慧的碎片。矩阵内有一条数据项记录了上千条神秘的坐标,曾经独占矩阵的[[IAMI]]恢复了这些坐标中的一小部分并对它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部分坐标完全没有意义,另一部分坐标处能检测到超过常规量的魏启辐射,在对部分坐标地点的发掘中挖出了一些材质与矩阵外壳类似的碎块。 | ||
=内容= | |||
矩阵内保存着一套可以勉强运行的[[莫诺密码]]的教授系统,并以莫诺密码的形式保存了大量数据和一些样本——可惜的是,这些数据中的绝大部分都因为远古时期的某种损伤而发生了错乱。[[IAMI]]从矩阵中恢复了极少量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建立了[[矩阵科技]]体系。矩阵中还包含着不少记叙历史的资料,不过损毁极为严重,人们很难猜测其原本含义。 | |||
=历史= | =历史= |
2021年8月3日 (二) 05:57的版本
总览
她能感受到温度在上升, "就是这里?" 艾尔恩·徐·次跟随着阿丽安, 她们的靴子踏碎疏松的冰雪, 踩在淅淅沥沥的水流中。 她扶着岩壁, 那儿满是翠色的结晶——高纯度的翠晶石镶嵌在岩壁上。 幽蓝的光芒反射在因雪水融化而潮湿石壁之间, 映射在艾尔恩惊讶的面庞上。 她似乎能感受到晶石的震动, 随着光芒明暗一同起伏。 "就是她, 所谓的'神明遗物'"。 矩阵, 一个完美的正六面体, 恬静地悬浮在她的黑曜石基座上, 旋转着, 深邃的黑,翠晶石的光芒投在她光滑的表面上, 如同夜空的剪影中运转着点点繁星。
矩阵是来自古北帝国的古遗物,有着无比坚实的保护壳,守候着其内浩如烟海的知识数据与各类样本,似乎记述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某个对象,就是矩阵存在的意义。
但可惜的是,即便其坚固程度远超钢铁,矩阵仍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刻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它丧失了大部分机能并丢失了极大量的数据,外壳保护性地锁死,直到魏启历20世纪中叶,保护壳由于某种内部错误而彻底失能,人们才得到了一些古北帝国智慧的碎片。矩阵内有一条数据项记录了上千条神秘的坐标,曾经独占矩阵的IAMI恢复了这些坐标中的一小部分并对它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部分坐标完全没有意义,另一部分坐标处能检测到超过常规量的魏启辐射,在对部分坐标地点的发掘中挖出了一些材质与矩阵外壳类似的碎块。
内容
矩阵内保存着一套可以勉强运行的莫诺密码的教授系统,并以莫诺密码的形式保存了大量数据和一些样本——可惜的是,这些数据中的绝大部分都因为远古时期的某种损伤而发生了错乱。IAMI从矩阵中恢复了极少量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建立了矩阵科技体系。矩阵中还包含着不少记叙历史的资料,不过损毁极为严重,人们很难猜测其原本含义。
历史
"矩阵"于1167年在极北荒原北部海边洞穴中被发现, "矩阵"是一个边长4.3米的黑色立方体, 表面光滑且有光泽, 能够自主悬浮在宽三米的正方形黑曜石基座上, 使用高纯度的贫晶石或氪晶石均无法在其上留下划痕。
魏启历1731年, 德·阿丽安·娜学士发现矩阵能将魏启以某种方式递送至附近物体中(后来证实这是辐射性质第一次被发现)。总而言之, 矩阵源源不断地以恒定速率向外界辐射魏启超过千年之久, 胡意志帝国理工大学成立矩阵研究室, 在此后近两百年间进展甚微。
魏启历1866年,数学家、星象学家德·阿丽安·北芪发现, "矩阵"的自旋周期与极北平原中部的辉光天象有关, 矩阵中隐藏的秘密可能比想象的更多,同年,他找出了更多关于矩阵的细节,诸如矩阵在万有重力[1]方向平面上的投影永远是一个边长比为精确[2]2:2:2:1:1:1的规则六边形,矩阵六角在旋转中的变化轨迹为一个完整精准的弗洛安娜曲线[3]等等。
魏启历1921年,"矩阵研究室"宣布, 可能初步解析了"矩阵"的运行原理。
魏启历1922年, 某国际研究小组获批准使用热刀尝试破坏矩阵外壳, 令人惊讶地失败了, 矩阵完好如初。
魏启历1924年, 胡意志帝国突然解散矩阵研究室, 并封杀一切外国学者接触矩阵的途径, 或许他们发现了什么。
1941年, 一颗来路不明的"矩阵核心"被作为划时代的能量供应系统送上战场, 利用高强度应力场和传递场工作的新式武器“海神戟”M-3-1也被装载在Ashctana号上, 关于矩阵中发现的神秘科技一直是最高机密。
魏启历1944年初, 难以置信的第二代应力武器出现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战场中。
魏启历1944年, 西联盟摧枯拉朽地击败了东联盟,这在某种意义上依赖矩阵科技的支援。战争结束后, 胡意志帝国提供诶各国的诡异武器陆续被帝国回收。
魏启历1944年末, 第三次魏启大战走入最后阶段,战胜五国一致要求帝国将矩阵的研究工作公开, 后者表示矩阵已经与1924年损毁, 但是没有任何证据。
+ 展开折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