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奖:修订间差异
第12行: | 第12行: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 | |- | ||
! 时间 !! 姓名 !! 职业 !! 贡献 | ! 时间 !! 姓名 !! 国籍 !! 职业 !! 贡献 | ||
|- | |- | ||
| 1928年 || [[法尔莎·比拉]] || 晶石学家,矿物学家 || 提出“[[法尔莎魏启浓度]]”,为原矿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鉴别多种不同晶石,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冰晶石]]和[[天冰晶石]]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种类,纠正了前人数百年的错误。 | | 1928年 || [[法尔莎·比拉]] || 魏启联邦合众国 || 晶石学家,矿物学家 || 提出“[[法尔莎魏启浓度]]”,为原矿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鉴别多种不同晶石,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冰晶石]]和[[天冰晶石]]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种类,纠正了前人数百年的错误。 | ||
|- | |- | ||
| 1940年 || \ || \ || 因第三次魏启大战停发。 | | 1940年 || \ || \ || 远碟帝国 || 因第三次魏启大战停发。 | ||
|- | |- | ||
| 1943年 || \ || \ || 因第三次魏启大战停发。 | | 1943年 || \ || \ || 远碟帝国 || 因第三次魏启大战停发。 | ||
|- | |- | ||
| 1985年 || [[尤娜·安斯本]] || 晶石学家 || 对于冰晶石“谐振效应”的巨大贡献。 | | 1985年 || [[尤娜·安斯本]] || 胡意志帝国 || 晶石学家 || 对于冰晶石“谐振效应”的巨大贡献。 | ||
|- | |- | ||
| 1997年 || [[安德比鲁斯·旷]] || 晶石学家,人形工程师 || 提出“意识海假说”,证实多个重要命题。 | | 1997年 || [[安德比鲁斯·旷]] || 大旷帝国 || 晶石学家,人形工程师 || 提出“意识海假说”,证实多个重要命题。 | ||
|- | |- | ||
| 2009年|| [[欧沃|欧沃·徐·洛普]](追授) || 晶石学家 || 关于对[[冰晶石]]“灵”的相关研究的决定性贡献。 | | 2009年|| [[欧沃|欧沃·徐·洛普]](追授)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晶石学家 || 关于对[[冰晶石]]“灵”的相关研究的决定性贡献。 | ||
|- | |- | ||
| 2021年 || [[胤|胤·徐·次]] || 晶石学家 || 发现[[皇晶石]]的“异变反应”。 | | 2021年 || [[胤|胤·徐·次]] ||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 晶石学家 || 发现[[皇晶石]]的“异变反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