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之障:修订间差异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11行: 第11行:
[[《魏启记》]]中,“全知”篇记载,魏启神花费了千年以上的时间思索“最终的问题”,终于得到了“不是答案的答案”——也就是这跟石柱。在面对格里西德的询问时,先是数次回答“不可知”,最后又回答:“石柱之外为可知之真实,石柱之内在为不可知之真实,可知之真实发生在天光之下,不可知之真实被消灭在石柱之中”,故将其命名为“真实之障”。
[[《魏启记》]]中,“全知”篇记载,魏启神花费了千年以上的时间思索“最终的问题”,终于得到了“不是答案的答案”——也就是这跟石柱。在面对格里西德的询问时,先是数次回答“不可知”,最后又回答:“石柱之外为可知之真实,石柱之内在为不可知之真实,可知之真实发生在天光之下,不可知之真实被消灭在石柱之中”,故将其命名为“真实之障”。


魏启历2235年,据传[[旷可]]问了魏启神同样的问题(执着地问了数十次),魏启神给出的回答是(翻译为日常用语的大概意思):“它他妈就是一根普通的石柱,记载不可知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不可知,你不可知,但如果利用这根石柱记录一些痕迹,让这些知识对我保持在不可知但又可利用的特殊状态下,我就能在不了解这些知识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知识导出的成果。”,其后旷可询问这些“不可知的知识是什么”,魏启神沉默了很久,躁狂地答:“我特码不知道”,旷可进一步询问“那如何在不知道某些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它们呢?”具体方法的时候,魏启神回答:“你不需要理解,也不可能理解,也不应该理解,除非你想变成疯子。所以别TM再来烦我了。”
魏启历2235年,据传[[旷可]]问了魏启神同样的问题(执着地问了数十次),魏启神给出的回答是(翻译为日常用语的大概意思):“它他妈就是一根普通的石柱,记载不可知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不可知,你不可知,但如果利用这根石柱记录一些痕迹,让这些知识对我保持在不可知但又可利用的特殊状态下,我就能在不了解这些知识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知识导出的成果。”,旷可再问“为什么用石柱这种原始的载体记载这些东西呢”,魏启神答“这是记录极简单信息的最可靠方式。”其后旷可询问这些“不可知的知识是什么”,魏启神沉默了很久,躁狂地答:“我特码不知道”,旷可进一步询问“那如何在不知道某些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它们呢?”具体方法的时候,魏启神回答:“你不需要理解,也不可能理解,也不应该理解,除非你想变成疯子。所以别TM再来烦我了。”


  查阅:[[基本约定]]第一和第二条。
  查阅:[[基本约定]]中的和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