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114行: | 第114行: | ||
黑夜漫长如斯,白昼遥不可及。但是正是为了踏破黑暗,无数人融化了自身,将生命赠予了他人。即使这个选择,终将让我们在破晓来临前消逝,我们也未曾后悔。只要有人能够到达我们所期盼的未来,我们在长夜中消逝的生命,遗憾的泪水,就会化作祝福与送别的微笑吧。 | 黑夜漫长如斯,白昼遥不可及。但是正是为了踏破黑暗,无数人融化了自身,将生命赠予了他人。即使这个选择,终将让我们在破晓来临前消逝,我们也未曾后悔。只要有人能够到达我们所期盼的未来,我们在长夜中消逝的生命,遗憾的泪水,就会化作祝福与送别的微笑吧。 | ||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 | |||
我们深爱着,黑暗中摇曳的生命——灯火。 | '''我们深爱着,黑暗中摇曳的生命——灯火。''' | ||
=后日= | =后日= |
2022年4月24日 (日) 17:49的版本
在终焉前夜中,璀璨着,点燃破晓于苍茫
即使会,物换星移后灭亡
光年飞溅陨落,蔚蓝色,书写祭奠你的绝唱总览
“终焉”(Finis),即魏启大陆于魏启历2257年6月21日爆发的“清算”。
魏启历2257年6月14日,亦江断层内亮起第一粒火花,“清算”将在七天后降临,大陆的故事将走向最后的终点。
第一天
希望苏醒后,陷入迷惘
不可触碰的光,在哪个远方“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你总会有自己的方式发光——如果生命不息,那么希望就不会消逝。所以,请你好好地活下去。我回不去的地方,还有千千万万的士兵可以回去......在那里,有着他们所爱的一切在等待他们。”
第二天
八千里直上,蔽日尘扬
呐喊与咆哮,在极夜里回荡第三天
疼痛感层层叠加,也击穿坚强
在面具上不断加固城防
豁口密密麻麻平静虚像
下一个明天,新生曙光第四天
在痛苦废墟上,放声的歌唱
即使火种微茫,仍会有光亮
终将点燃的远方,梦,都被释放热火朝天的天穹施工现场鲜少能看见鲜花,珍贵的资源不允许被浪费在用于观赏的花草上,那些如梦似幻的东西,只存在于画册上,存在于剧本中。
如果可以的话——
“她想要亲眼看看,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
“她想要亲眼看看,黑夜将繁星撒满苍穹的样子。”
“她想要亲眼看看,雨水落地、最后汇聚成江河的景色。
“她想要亲眼看看,雪花纷飞、将大地银装素裹的景色。”
季节的轮转,月亮的圆缺,春日的雷鸣,冬日的松涛——已记不清楚了。
种满了各样谷物的膏田,羊群所游息的茂草山坡。
铺满着刍草的光坡平原,和生长着立金花的堤岸。
金雀花的岐丛,牵藤的葡萄园,荒瘠斥卤的海滨。
“存在于那些剧本中的东西,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她真的,非常非常地,想去亲眼看看。”
第五天
期望着充满未知的前方
下一个明天,新生曙光第六天
记忆中那双手,颤抖着,触碰心底的回响
原谅我,不肯被历史遗忘
子弹划过枪膛,宣告着,胜利前最后激昂终焉
在终焉前夜中,璀璨着,点燃破晓于苍茫
即使会,物换星移后灭亡
光年飞溅陨落,蔚蓝色,书写祭奠你的绝唱待拂晓之时,魏启峰之火柱如一指落下,天地顿时无光,星河崩碎,风暴所到之处莫不沸然。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耗尽所有,面临无法逃避的死别吧。但是,请不要为生命的短暂而悲伤。我们从大地中得到了生命的馈赠,也将会把生命交还给大地。只要还有留有记忆,一瞬的绽放亦会成为永恒。
正如那朵被七根“花蕊”刺穿的折纸昙花,承载我们短暂生命留下的记忆,和我们心中的七份“悲伤”。
其一名为“悲欢”,伤痕与填补它的歌声——格里西德
其二名为“自由”,遗弃自我所追逐的天空——奥薇邦妮
其三名为“施舍”,将一切赠予他人的母亲——塞西莉亚
其四名为“载舟”,无尽的旅途与短暂的相聚——歌莉娅
其五名为“言别”,随风离去后归还的雨滴——艾希塔娜
其六名为“死亡” ,被大地拥抱的记忆——埃文斯
其七名为“爱” ,为祈愿融化的自我——欧米
黑夜漫长如斯,白昼遥不可及。但是正是为了踏破黑暗,无数人融化了自身,将生命赠予了他人。即使这个选择,终将让我们在破晓来临前消逝,我们也未曾后悔。只要有人能够到达我们所期盼的未来,我们在长夜中消逝的生命,遗憾的泪水,就会化作祝福与送别的微笑吧。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
我们深爱着,黑暗中摇曳的生命——灯火。
后日
灰烬是铭刻流浪的伤
当湮灭在浩瀚斑驳之前
当文明被启动新的篇章
又会由谁咏唱过往?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恐惧和未知斗争的历史。
起初人类畏惧野兽,后来人类畏惧火焰,再后来人类畏惧神明......可是人类赶走了野兽,驾驭了火焰,用科学解释了神明永远不会告诉他们的秘密。
所有人都会惧怕惩罚和死亡,是但没有人就此停下,就此收手。
没有从天而降的神明,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如果那样做了,也许人类现在还相信魏启大陆是千千世界的中心,还相信火和雷电是神明的愤怒,甚至还在树上瑟瑟发抖的躲避捕食者。
德·阿修恩·琳说人类是站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但也许人类更像站在黑暗中,恐惧远方的未知事物,可我们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驱使我们将火把举的更高,照的更远。
这是最纯粹,最原始的勇敢,也是无数时光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攀上巅峰的冲动一定会胜过对跌落深谷的恐惧。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人类依旧会选择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