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撒·邬: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26行: | 第26行: | ||
由于经济上的绝望,大量的邬国人选择逃离。1981年10月第四期[[《联邦晚报》]]就称,超过50万人已经逃到了[[大旷帝国]]或者[[欧兰古谭斯帝国]],一些有创业精神的邬国人开始将不值钱的邬元钞票编织成手提包卖,卖到5光明元(约合54标准晶)。 | 由于经济上的绝望,大量的邬国人选择逃离。1981年10月第四期[[《联邦晚报》]]就称,超过50万人已经逃到了[[大旷帝国]]或者[[欧兰古谭斯帝国]],一些有创业精神的邬国人开始将不值钱的邬元钞票编织成手提包卖,卖到5光明元(约合54标准晶)。 | ||
导致当时如此令人感到绝望的境地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邬国领导人许诺的不切实际的社会福利。邬石联合王国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得到了大陆诸国的大量援助,而大量的援助则在领导人为稳定民心的一个个大饼中一举成为福利甚至超过文黄共和国联盟的国家,这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二是领导人的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邬元增值运动”使得邬国国内经济形势混乱不堪,经济结构处于极端不稳定的状态。第三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即80年代大陆诸国再也不愿意对邬国进行无底洞式的国际援助,导致邬石联合王国的财政储备迅速枯竭,国家信用跌至谷底。 | 导致当时如此令人感到绝望的境地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邬国领导人许诺的不切实际的社会福利。邬石联合王国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得到了大陆诸国的大量援助,而大量的援助则在领导人为稳定民心的一个个大饼中一举成为福利甚至超过文黄共和国联盟的国家,这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二是领导人的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邬元增值运动”使得邬国国内经济形势混乱不堪,经济结构处于极端不稳定的状态。第三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即80年代大陆诸国再也不愿意对邬国进行无底洞式的国际援助,导致邬石联合王国的财政储备迅速枯竭,国家信用跌至谷底。 | ||
第33行: | 第32行: | ||
在此背景下,政府印越来越多的钱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使得物价快速上升,而钱也越来越不值钱。 | 在此背景下,政府印越来越多的钱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使得物价快速上升,而钱也越来越不值钱。 | ||
而在切撒上台后,通过推动一系列经济措施。直到魏启历1985年底,邬国该年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到百分之一百万,为该国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到切撒任期的最后一年时,该国通胀率已经连续数月保持在100%以下,尤其是自该年9月以来,通胀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下。 | |||
在邬石联合王国自1984年起,近10年多来第5次发行新版货币之后,标准晶对该国货币邬元的汇率已经持续数月稳定在1200标准晶兑1邬元左右。 | |||
[[陈意志帝国]]经济学家对此评价说:“邬国政府终于放弃了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国有企业的赤字融资,公共开支水平多年来第一次有所下降。政府推行开放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对各种进口产品免征关税,此举大幅降低了成本。政府还制定了新的汇率政策,并放弃了过去管控汇率的战略。” | |||
===教育改革=== | ===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