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与海渊:修订间差异

Hineven留言 | 贡献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6行: 第6行:
当然,任何猛兽都不敢靠近边际,那儿的水在高压高热无法蒸发的作用下已经发生了大量电离<ref>这也是[[浩瀚之洋]]被称为“瓦解洋”的原因之一,靠近边际的水质酸碱度会发生陡变,腐蚀船体</ref>,少数不小心触及死线的海兽则化为了一具具尸体。
当然,任何猛兽都不敢靠近边际,那儿的水在高压高热无法蒸发的作用下已经发生了大量电离<ref>这也是[[浩瀚之洋]]被称为“瓦解洋”的原因之一,靠近边际的水质酸碱度会发生陡变,腐蚀船体</ref>,少数不小心触及死线的海兽则化为了一具具尸体。


在一千米之后,阳光已经难以穿透沉重的海絮,这些庞大的尸体,便静滞在几乎凝固的海水之中,缓缓下沉。这下沉的过程可能持续数百年,因为——海渊''没有已探明的深度上界''。
在深度超过一千米之后,阳光已经难以穿透沉重的海絮,这些庞大的尸体,便静滞在几乎凝固的海水之中,缓缓下沉。这下沉的过程可能持续数百年,因为——海渊''没有已探明的深度上界''。


从距离亦江断层中央约11400千米开始,海床的平均深度便开始了离奇的陡峭剧增,从两千米,到四千米,到一万米以上,目前探明的距亦江断层11503.3千米之外最浅的海域也有一万三千零七十米深。每当新的深潜器突破其前辈的极限之时,学者们感叹万千,在奇妙的海渊被发现之前,根本没人胆敢料想大海竟能如此之深<ref>而另一部分人则庆幸是大陆下[[亦江断层]]提供的充沛地质能量让魏启大陆变得“如此之高”从而不至于“沉没与海中”,这与海深是一体两面的。</ref>。
从距离亦江断层中央约11400千米开始,海床的平均深度便开始了离奇的陡峭剧增,从两千米,到四千米,到一万米以上,目前探明的距亦江断层11503.3千米之外最浅的海域也有一万三千零七十米深。每当新的深潜器突破其前辈的极限之时,学者们感叹万千,在奇妙的海渊被发现之前,根本没人胆敢料想大海竟能如此之深<ref>而另一部分人则庆幸是大陆下[[亦江断层]]提供的充沛地质能量让魏启大陆变得“如此之高”从而不至于“沉没与海中”,这与海深是一体两面的。</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