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江断层: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44行: | 第44行: | ||
亦江断层作为重要的魏启脉,也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之一。 | 亦江断层作为重要的魏启脉,也是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之一。 | ||
亦江断层最初由[[胡意志帝国]] | 亦江断层最初由[[胡意志帝国]]“联合”三国,主导开发,[[魏启晶石]]的批量生产从1719年开始,是最早被开发的魏启脉。 | ||
最初,实际开采由[[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掌握,根据四国(加上[[胡意志帝国]])签订的《亦江断层开采协约》,[[胡意志帝国]]尽管在地理上和矿脉没有干系,但是由于国力强大,并以提供昂贵的开采设备为条件能获得百分之三十(截止十八世纪初期,共和国和合众国逐渐将次数值压低到了百分之八)的矿物产量,而[[旷国]]通过支付巨额"开采费"可以获得百分之十五的矿物产量。 | 最初,实际开采由[[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掌握,根据四国(加上[[胡意志帝国]])签订的《亦江断层开采协约》,[[胡意志帝国]]尽管在地理上和矿脉没有干系,但是由于国力强大,并以提供昂贵的开采设备为条件能获得百分之三十(截止十八世纪初期,共和国和合众国逐渐将次数值压低到了百分之八)的矿物产量,而[[旷国]]通过支付巨额"开采费"可以获得百分之十五的矿物产量。 | ||
第54行: | 第54行: | ||
魏启历1940年,[[伊休工业区]]被占领,联邦陆军于撤退时炸毁了重型开采设备,暂时失去运转能力的亦江断层被[[旷国]]夺取。 | 魏启历1940年,[[伊休工业区]]被占领,联邦陆军于撤退时炸毁了重型开采设备,暂时失去运转能力的亦江断层被[[旷国]]夺取。 | ||
魏启历1943年,伊休工业区被夺还,工业区遭到二次破坏,西联盟再一次占领亦江断层。 | |||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为了彻底解决战争火种,各国都做出了让步,联邦签署《新亦江断层开采协约》,将亦江断层大面积区域的处分权转交给UPW,令UPW各国能出资开采分成断层矿产资源。 |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为了彻底解决战争火种,各国都做出了让步,联邦签署《新亦江断层开采协约》,将亦江断层大面积区域的处分权转交给UPW,令UPW各国能出资开采分成断层矿产资源。 | ||
魏启历1973年,随着大陆最后几国加入UPW,《亦江断层扩大开采协约》被签署,UPW获得了无限期无限制的自由开采权,联邦保有自己的专有开采区。 | 魏启历1973年,随着大陆最后几国加入UPW,《亦江断层扩大开采协约》被签署,UPW获得了无限期无限制的自由开采权,联邦保有自己的专有开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