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意志帝国:修订间差异
第452行: | 第452行: | ||
=历史= | =历史= | ||
魏启历140年左右,大寒潮袭来,这段时间后日被称为大灾难[[霜狼天灾 | 魏启历140年左右,大寒潮袭来,这段时间后日被称为大灾难[[霜狼天灾]],原住民“胡意志人”不得不舍弃自己原来的家园,向西迁徙以躲避严寒。 | ||
魏启历146年冬,是Viok上古老记叙文段“从废墟中重新崛起”的记录时间,他们建立了新物理市,并度过了那年冬天的寒冬。 | 魏启历146年冬,是Viok上古老记叙文段“从废墟中重新崛起”的记录时间,他们建立了新物理市,并度过了那年冬天的寒冬。 | ||
第462行: | 第462行: | ||
有待补充。 | 有待补充。 | ||
魏启历857年,元首[[海·德·格里斯托克]]谢位,此时帝国疆土抵达伊休山脉,与[[冉青人民共和国]]接壤,成为大陆国土面积和领海面积最大的国家,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帝国的影响力左右着世界。 | |||
魏启历1107年,胡意志帝国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宣告了法制制度下的“胡意志帝国”的诞生,一般被称之为“胡意志第二帝国”。 | 魏启历1107年,胡意志帝国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宣告了法制制度下的“胡意志帝国”的诞生,一般被称之为“胡意志第二帝国”。 | ||
魏启历1517年,帝国的生产力、经济量和人口均开始缓慢负增长。 | |||
魏启历1691年,帝国作为成员国加入了[[西联盟]]。 | |||
魏启历1791年,帝国虽然仍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国力空虚,前途困顿。 | |||
魏启历1854年,新元首诺兰上任,对外态度非常强硬,整备军队积极扩张,带领舰队击败了[[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并控制了重要矿区[[平海]],帝国略有起色。 | |||
魏启历1860年,在无尽之海的利益博弈上占优势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与帝国矛盾升级,同时[[第二次魏启大战]][[映日河闪击战]]爆发,两国正式宣战,胡意志帝国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帝国国际地位地位一落千丈,国内更是陷入困境。 | |||
帝国与[[ | 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双双宣布退出[[第二次魏启大战]]。诺兰回到帝国,在下达一系列扩大国会能力的命令后失踪,国会并没有选出新的元首,这样的状态持续了31年。 | ||
魏启历1892年,前内阁总理大臣[[辛德·加兰]]政变失败后,新上任的元首“指路人”肖尔暂时软化帝国强硬的外交策略,牺牲部分利益换取帝国喘息的时间。议会被改组,宪法增加了修正案,新帝国成立,即“胡意志第三帝国”。 | |||
魏启历1911年,新种族[[冰晶石族]]诞生。 | |||
魏启历1917年,胡意志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关于领海的归属的矛盾不断激化。5月中旬,胡意志帝国海军舰队向入侵胡意志领海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海军舰队开火,持续时间长达2年的[[冷杉战争]]爆发。 | |||
魏启历1940年,[[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胡意志帝国]]作为[[西联盟]]一员参战。 | 魏启历1940年,[[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胡意志帝国]]作为[[西联盟]]一员参战。 | ||
魏启历1944年,[[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军队联合帝国与共和国,率先攻下大旷帝国首都[[狄库]],一路南下,[[西联盟]]战胜。 | |||
魏启历1946年,[[《共同发展法案》]]由[[蒙大拿]]元首颁布,作为战后对帝国冰晶石问题的暂行方法。 | 魏启历1946年,[[《共同发展法案》]]由[[蒙大拿]]元首颁布,作为战后对帝国冰晶石问题的暂行方法。 | ||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帝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成为了[[UPW]]三大常任理事国<ref>详情参见[[三大常任理事国]] |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帝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成为了[[UPW]]三大常任理事国<ref>详情参见[[三大常任理事国]],[[番外:三大流氓]]</ref>之一,同时享有当下无二的国际地位。 | ||
魏启历1955年,蒙大拿元首宣布退位。 | 魏启历1955年,蒙大拿元首宣布退位。 | ||
魏启历2012年,元首[[德·胡·瓦氏拿]]宣布继任者[[艾洛拉]]并退任,艾洛拉续写了[[《共同发展法案》]]。 | |||
魏启历2013年,艾洛拉宣布元首令,成立冰晶石特别行政区以及给予[[晶体学镇]]行政编制。 | 魏启历2013年,艾洛拉宣布元首令,成立冰晶石特别行政区以及给予[[晶体学镇]]行政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