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经济: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83行: | 第83行: | ||
魏启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北大陆和南大陆的部分国家<ref>典型代表为北大陆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以及南大陆的[[大旷帝国]]和[[陈意志帝国]]。值得注意的是,[[胡意志帝国]]因国力衰退而只能进行重工业领域的工业革命;而[[燃炙共和国]]则深陷国内矛盾乃至内战之中,因而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最佳时机;[[铁桶帝国]]、[[欧兰古谭斯帝国]]等则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或不完全进行工业革命。</ref>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需求一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已无法满足。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原来一国内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和对立,开始转化为世界范围内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对立。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国际分工的范围,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各国经济开始建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初步形成。 | 魏启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北大陆和南大陆的部分国家<ref>典型代表为北大陆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以及南大陆的[[大旷帝国]]和[[陈意志帝国]]。值得注意的是,[[胡意志帝国]]因国力衰退而只能进行重工业领域的工业革命;而[[燃炙共和国]]则深陷国内矛盾乃至内战之中,因而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最佳时机;[[铁桶帝国]]、[[欧兰古谭斯帝国]]等则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或不完全进行工业革命。</ref>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需求一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已无法满足。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原来一国内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和对立,开始转化为世界范围内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对立。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国际分工的范围,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各国经济开始建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初步形成。 | ||
魏启历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以高效率[[晶石反应塔]]和电力的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规模巨大的重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交通运输的长足进步,使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个时期,垄断的形成加速了生产扩张和资本积累,出现了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溶合。势力庞大的金融资本必然要对外扩张、输出资本。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展开了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这样,不仅交换关系国际化空前发展,而且生产过程也国际化了。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形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最终形成。这一阶段的世界经济主要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构成。 | |||
魏启历1871年4月[[燃炙共和国]]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伟大革命]]。魏启历1889年7月,伴随着新生的[[冉青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经济开始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的旧格局。特别是魏启历2067年3月[[陈意志解放战争]]结束,南大陆最富裕的国家成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因而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不但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联系,而且要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在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发展本国经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在与他国互利合作中发展壮大。 | 魏启历1871年4月[[燃炙共和国]]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伟大革命]]。魏启历1889年7月,伴随着新生的[[冉青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经济开始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的旧格局。特别是魏启历2067年3月[[陈意志解放战争]]结束,南大陆最富裕的国家成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因而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不但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联系,而且要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在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发展本国经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在与他国互利合作中发展壮大。 | ||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以[[CDC]]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的魏启历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自魏启历21世纪40至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剧,出现了停滞膨胀长期存在的局面。同时,[[冉青人民共和国]]所实现的结合能反应塔开启了下一代能源革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际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后初期胡意志帝国一家独霸的局面,逐渐演变为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大旷帝国三足鼎立的局面。魏启历21世纪以后,国家资本和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投资战等日益加剧;它们之间经济往来和互相依赖也同时加强,所有这些已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 | |||
以[[邬石联合王国]]、[[魏启联邦合众国]]、[[欧兰古谭斯帝国]]、[[铁桶帝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畸形发展。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条件逐步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国际分工的束缚,在全面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一些国家还受到债务问题的困扰。这些国家都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开展相互合作和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以[[邬石联合王国]]、[[魏启联邦合众国]]、[[欧兰古谭斯帝国]]、[[铁桶帝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畸形发展。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条件逐步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国际分工的束缚,在全面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一些国家还受到债务问题的困扰。这些国家都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开展相互合作和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