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空军百科:修订间差异
第226行: | 第226行: | ||
==第二代== | ==第二代== | ||
=== | ===PAFF-18“行星”战斗机=== | ||
PAFF-18战斗机(PAFF-18 Planet,代号“行星”),是一款魏启历2042年由[[冉青人民共和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飞行器设计师[[冉瑛士]]亲自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由[[第十七重工业集团]]负责生产。“行星”战斗机凭借其良好的性能使得其获得“共和国空中卫士”的荣誉称号。 | |||
“行星”战斗机是全大陆第一种将主动相控阵<ref>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ref>雷达投入服役的战斗机型号,搭载由[[第一重工业集团]]设计的PRR/APG-1相控阵雷达,该型雷达由冉青人民共和国率先独立研制生产。但该型雷达在服役初期由于冉国在软件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其性能不稳定,也被经常诟病。这在之后改进的PRR/APG-2雷达应用之后才有所改观,PRR/APG-2整体性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制的CSK/APG-14相控阵雷达相当,后者主要装备联邦海军航母编队的“海星”战斗机。 | |||
“行星”战斗机是全大陆第一种将主动相控阵<ref>即有源电子扫描阵列。</ref>雷达投入服役的战斗机型号,搭载由[[第一重工业集团]]设计的PRR/APG-1相控阵雷达,该型雷达由冉青人民共和国率先独立研制生产。但该型雷达在服役初期由于冉国在软件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其性能不稳定,也被经常诟病。这在之后改进的PRR/APG-2雷达应用之后才有所改观,PRR/APG-2整体性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制的CSK/APG- | |||
“行星”战斗机初期的主要任务为对地与反舰等航空支援任务,因此[[冉青人民空军]]将其划为支援战斗机。换装PRR/APG-2之后“行星”战斗机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雷达,其在空对空作战中也很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冉青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魏启历2053年的国防大纲中废止支援战斗机和拦截战斗机分类,将“行星”战斗机划为多用途战斗机。 | “行星”战斗机初期的主要任务为对地与反舰等航空支援任务,因此[[冉青人民空军]]将其划为支援战斗机。换装PRR/APG-2之后“行星”战斗机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雷达,其在空对空作战中也很有不错的表现,因此冉青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魏启历2053年的国防大纲中废止支援战斗机和拦截战斗机分类,将“行星”战斗机划为多用途战斗机。 | ||
=== | ===XF-9“海星”战斗机=== | ||
XF-9战斗机(XF-9 Starfish,代号“海星”),是一款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次斯克-桑科公司]]研发并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列备于联邦海军航母编队。 | |||
==第三代== | ==第三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