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战斗机
几何式战斗机(Geometric Fighter,简称GF),是冉青人民共和国于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研制的最新型晶石能源舰载机,进口自胡意志帝国的八挺晶石速射机枪使其拥有强大的对空火力。
研发背景
魏启历1934年前后,第三次魏启大战正打得白热化,由于西联盟武器装备整体落后于东联盟,西联盟面临着被东联盟吊着打的局面。冉青人民共和国总司令冉德军非常着急,决定紧急联合胡意志帝国研制一款能够适用于海军航母的舰载战斗机。
技术参数
GF机身为全金属硬壳式结构,铝合金蒙皮使用了埋头铆接技术。低中单翼以最小角度安装在机身上以利于将飞行阻力减小到最低水平,引擎的安装没有沿着推力线的方向而是略低于推力线安装,这样就可以使引擎获得相当大的向下攻角——这个设计有利于改善前下方的视野以方便在航母甲板上起飞。飞机所有的控制面均有织物覆盖。GF发动机安装了三叶标准诺兰式螺旋桨。发动机、油冷器和冷却油箱都安装在由大量挡板保护着的引擎罩内部。所有机内油箱均为自封闭设计。飞机的主油箱有两个,肩并肩的安装在机体中部,每个容积332升,此外还有一个282升容积的油箱安装在紧贴着飞行员座位后下方的位置,引擎启动使用火药式启动方式。飞机拥有一个宽敞的驾驶舱,由于飞行员居于飞机最高点的驼背式机身设计以及整流罩倾斜向下的机鼻设计,即使是坐在驾驶舱内的地面视野也是不错的。
三战中典型战斗机的翼载都在150至220千克/平方米之间,其中日升式SRF战斗机仅有107.5 千克/平方米。而GF可以说是完全针对SRF战机研制的一种制空武器。SRF发动机功率不大,但机身轻、翼载低,机动性很好。在GF的设计中同样引入了这种概念,其翼面达到31平方米,翼面积的增大势必会增加阻力,所以AEHI为GF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然而发动机体积不大,这使得GF座舱到机头有3度的下倾角,对舰载战斗机而言,良好的前下方视野非常有利于舰上起降。同时GF的发动机剩余功率大,做剧烈的机动动作后能量损失小。而SRF战斗机虽然有极低的翼载,但是发动机马力太小,限制了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为了进一步降低阻力,GF机身蒙皮使用平头铆钉铆接,机身外表光洁,合众国进口使用的地狱几何式(GF-H)甚至进一步进行了蒙皮抛光。这样这种低翼载大马力的战斗机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极佳的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