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览 编辑
为民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almTech Co.Ltd.Inc.,ETI),简称“为民电子”,是一家总部位于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泯南的以高水平集成电路设计、先进芯片全产业链制造[1]、芯片代工、信号处理和光通信[2]、先进基础软件与规范开发为主业的高新科技公司[3]。ETI在其主要营业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从软件到硬件都是无可比拟的计算行业巨擘,是一家超级垄断企业。
ETI同时也有一个“为民互联”子公司处理终端业务,此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民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绝对领先地位,一年约有9亿台内建ETI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大陆各个国家上市。
魏启历1953年,ETI于泯南成立,随后得到了帝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逐渐取得领先地位。魏启历2067年3月,新成立的塞联政府通过赎买手段逐渐收购其51%的股份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至此,ETI成为了一个公私合营股份制企业。
产品 编辑
普通系统级芯片 编辑
一般说来, 系统级芯片即我们常说的SoC,也有称片上系统,意指它是一个产品,是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同时它又是一种技术,用以实现从确定系统功能开始,到软/硬件划分,并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
ETI掌握完整的系统级芯片从设计到生产的全套技术,其产品性能优良,广销全大陆。几乎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和五分之四的其他智能设备都使用ETI的系统级芯片。
中央处理器 编辑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拥有着最强的通用计算能力。
ETI一直是设计和生产CPU的开拓者和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它占有大约80%的市场份额。
ETI是目前业内唯一一个可以提供高性能CPU的半导体公司。其实质上主导着CPU乃至计算机领域的一系列规范,包括PCIE标准、内存规格、用于不同领域的CPU指令集等。其控制的指令集包括在桌面端前向兼容完整的x86/64体系,以及面向高性能计算和低功耗计算的EIS(Extensible Instruction Set),均非常流行,占据超过95%的市场份额。
魏启历2200年最新推出的RS9-1145H已经成为个人电脑的CPU首选。
TPU 编辑
张量加速器,顾名思义,为张量计算设计的计算单元,包含大量的VRAM/HBM和相对简单但数量巨大的算数器,用于一次性执行长达数万的各种张量计算。ETI在2014年开启了TPU设计制造项目,目前为止,TPU主要被使用在其服务器集群或超级电子计算机中,TPU板载数据中心网卡,可以实现上千张上万张TPU的互联,共同处理PB级的数据。
神经元微处理器 编辑
神经元微处理器指加上了可变电阻计算模块的先进微处理器,并封装了HBM与忆阻器,支持存上计算。这类处理器只能运行有限的ESI程式,可以以非常高的效率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矩阵运算,做出基础的决策。
相较于TPU,神经元微处理器的扩展性较差,成本更高,适用范围更窄,但它相对轻量且性能更好,适合于配备到一线生产设备/军工领域或个人使用。
类脑计算机 编辑
非常前卫的计算系统,被认为有希望进行深刻的逻辑推断,和普通计算机协同运行。
2057年,第一代试作机在ETI诞生,被命名为“Joke King”。
- JK-1。强大的第一代类脑计算机,性能强大,可以进行超频,但是总体运行不稳定,容易宕机。
但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类脑计算机始终没能实现与人类或冰晶石同水准的学习,逻辑与创造能力——或许这些特定是载灵体系统才能提供的。
先进微处理平台 编辑
集成了千亿晶体管的先进计算集合体,支持ESI大量扩展,使用三维封装技术,包含至少32个的通用计算核心,两个高频实时处理核心,图形与张量加速器,SIMD程式加速器与各种环境感知信息处理的ASIC,乃至片上的FPGA子芯片以及大量缓存,它提供了不同的内存通道,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内存(片上SRAM,HBM封装DRAM,标准DRAM)进行任何可能的运算,当然,这些都需要软件支撑。
先进微处理平台实际上是超高集成的系统级芯片,同时是未来电脑发展的高级形态,虽然在少部分方面弱于某些更前卫的协处理器,但它是最为可靠且最通用的协助人类和冰晶石的处理系统,而其最大的缺陷则是高功耗和需要非常大功率的散热系统(往往重达十公斤),且相当娇贵,不方便在恶劣环境或电磁干扰下工作。
先进微处理平台对于一个公司对整个计算系统各门各类芯片的设计水准是全面的考验,同时如此高的集成度和晶体管数目对于生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ETI是则唯一有能力生产它并能进行盈利的组织,芯片良品率维持在97%以上。魏启历2029年,初代先进微处理平台被ETI发布,虽然尚不完善,但日后这类计算设备将占领世界。
图形处理核心 编辑
以图形处理核心(GPU)为中心的显卡是个人计算机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将计算机系统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的重要设备之一[4]
目前ETI仍然是全大陆最大的GPU设计生产厂家,其生产的GPU支持ESI中的图形扩展指令集。魏启历2028年,伴随着ETI同系列第6代GPU的发布和各大软件厂商的跟进,纯光追的渲染管线已经实用化,光栅化开始淡出历史舞台,用户能在个人电脑上体验到电影特效同类渲染技术实时生成的真实画面。
可编程加速器 编辑
FPGA是此类加速器的前身。文明对于计算性能的需求无休止地增大,但最大功率密度、量子效应尺度、光速三大量对于计算密度上限的制约不变,而新材料、新计算体系的开发遥遥无期,人们只能寻找其他手段来提升硅基电子芯片的算力。可编程加速器相对昂贵,一片可编程加速器上配备十万到千万个可编程逻辑门,能够在软件控制下在几秒内烤制任何电路逻辑,从而以接近ASIC般的极高的效率处理接下来软件输入的海量数据。从魏启历2032年起,可编程加速器逐渐铺开进入个人民用市场,此列加速器用于加速往往用于加速虚拟世界相关的物理计算,或者协助TPU进行神经网络运算。
先进芯片代工 编辑
只有ETI能做到。
通用开源软件基础工具集 编辑
通用开源软件基础工具集(Universal Computing Building Blocks,UCBB),是一整套由各种编译器、驱动、数据库、网络库、媒体库、数学库……构成的庞大的、大部分开源的软件生态体系,并提供了针对x86/64和ESI的全方位支持。世界上几乎每一款软件背后都有着无数UCBB的指令全速运行。ETI凭借着UCBB完全占领了魏启大陆几乎全部的的软件基座。
在早年,UCBB层被ETI作为价格高昂的商品进行销售并尝试攫取大量利润。但魏启历80年代兴起轰轰烈烈的开源运动让ETI感受到了危机,这迫使ETI也先后开源了大量软件工具集并最终组建了UCBB。这一举措显然是明智的,UCBB很快受到开源热捧,功能在自由程序员的贡献下日新月异,且帮助ETI守好了底层计算软件生态的话语权,尽管UCBB无法直接为ETI带来商业收益,但其对生态的控制在日后为ETI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效益。
在魏启历2023年开始的一系列风波中,ETI通过其在UCBB中埋入的后门破解了推博官方服务器和一些邮件服务器,窃取了一部分攻击ETI种种行径的媒体记者的私人信息用于包括收买、起诉、上门恐吓一系列的“商业形象修复行动”。事情败露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并导致UCBB生态被惊恐的开源程序员们撕裂成了几个分支且进行了细致审查,其中FBB(Free Building Blocks)是最有希望的一组生态,不仅功能相对完整,摒弃了大量ETI未完全开源的组件,还对起初源于ETI的大量安全敏感代码进行了重构和重新审查。魏启大陆诸国高层纷纷开始注重电子世界的主权保护与建设——天知道ETI在日用手机的芯片、个人电脑的软件,甚至军方导弹发射程式通过UCBB编译的二进制代码里藏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后门。
争议 编辑
魏启历2018年2月,一篇曝光ETI工厂内部唤醒并培养冰晶石族,并使其从事机械一般的封闭式高强度劳动的推文在社交平台推博上疯传。然而陈意志帝国未承认冰晶石族的人权与公民权,ETI的做法于法理上并无问题,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一时间,ETI被大陆各地的网友和政客声讨。虽然ETI的总负责人出来“澄清‘这一切都是友商恶意中伤的谣言’”,但人们并不买账。
魏启历2018年第二季度,ETI订单总量同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迫于压力,ETI董事长于7月宣布将彻底停止这些不人道的措施,并安置这些未经过正常教育的冰晶石,但具体实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网友们似乎也不打算继续追查下去。晶体学镇的冰晶石代表团来到了ETI,经过数个月的交涉,他们带走并接纳了这些冰晶石。
- ↑ 微结构设计、芯片模拟设计工业软件、高纯硅、光刻胶、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封装、工艺整合与芯片制造……ETI并购且控股了几乎所有先进芯片产业链上有最强软硬件技术的企业,因此真正地完全垄断了先进芯片的制造,无人能与之抗衡。
- ↑ 在无线电子通信和光通信领域,ETI同样断层式领先,并构筑了无法逾越的专利墙。
- ↑ ETI启动或资助了所有现有主流编译器的开发,并在LLVM(通用编译器工具集)项目中占主导地位。它同样深度参与和推进了视频编码、网络协议、PCIE等诸多标准的定制与构建。
- ↑ 科学计算和在现实社会中爆火的AI计算实际上在魏启大陆中并未通过显卡的计算能力完成。作为电子计算产业的超级垄断企业,ETI早早地看到了这片市场,并使用支持大量浮点扩展的众核ESI服务器满足了这些计算需求。随着AI的兴起,在魏启历2009年,ETI就开发了专用的TPU进行AI计算,并在后来将AI计算相关指令作为一个扩展加入到了ESI中。这实际上是相当高明且具有远见的布局并提供了比现实世界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只有几乎完全垄断了电子计算的ETI能协同整个产业的全生态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