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桶大瘟疫
总览
铁桶大瘟疫(Great Plague in Kyeton,2016.8 - 2017.10),指2016年8月初,急性致死性奥维斯胃肠炎(Acute Fatal Orvis Gastroenteritis,AFOG,“阿法戈”)在铁桶帝国首都铁桶市大规模爆发,这场恐怖的大规模瘟疫被人们称之为“铁桶大瘟疫”。
橄榄叶医学联盟警告称,因为该国的常年战乱和几乎为零的医疗系统,这场大流行将造成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2017年10月,大流行接近尾声时,该病已经造成该国接近20亿人感染,超过3亿人死亡。
这场瘟疫大流行,使铁桶帝国元气大伤,政府占领区病死病伤者不计其数,饿殍遍地,直接导致了持续七十年的第三次铁桶内战再次于2019年大规模爆发,直接促成了南星行动以及间接导致了2048年第四次铁桶战争的爆发。
疾病背景
急性致死性奥维斯胃肠炎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病原泰纳于1966年被徐意志联邦临时政府北岸军医大学教授、生物学家爱兰·徐·奥维斯发现,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泰纳——“奥维斯泰纳”。
奥维斯泰纳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奥维斯泰纳能产生大量的肠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急性致死性奥维斯胃肠炎的典型特征。
- 泻吐期。泻吐期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呕吐多不伴有恶心,喷射样,其内容物与大便性状相似。少部分的患者腹泻时不伴有呕吐。
- 脱水虚脱期。脱水虚脱期患者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
- 恢复期。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