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之障

来自魏启大陆
Hineven留言 | 贡献2022年1月9日 (日) 17:25的版本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我一向认为它应被直译为“真实之障”,无论从语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意译成“坚实的墙”或者“世界之墙”都是不恰当的,“现实壁垒”或许能够接受。
——《魏启记》现代文版翻译组副组长

总览

真实之障(Shelter of Reality)是位于天涯,与承载天涯宫殿天涯十三碑的古塔相对的,高三十九米,宽十一米的橘红色石柱,其上有着粗糙的淡色纹路。《魏启记》中称“真实之障”“背对丛林,面朝大海”,“在立夏的白天的三分一时刻,影子与本体同高”,这些特征恰好与这根石柱符合,此石柱因此得名。

在南方数千年的历史和上百次的纷争之中,真实之障幸运地屹立不倒,在第三次魏启大战后,被魏启联邦合众国UPW认定为魏启大陆神话遗产,受到特殊保护。


《魏启记》中,“全知”篇记载,魏启神花费了千年以上的时间思索“最终的问题”,终于得到了“不是答案的答案”——也就是这跟石柱。在面对格里西德的询问时,先是数次回答“不可知”,最后又回答:“石柱之外为可知之真实,石柱之内在为不可知之真实,可知之真实发生在天光之下,不可知之真实被消灭在石柱之中”,故将其命名为“真实之障”。

魏启历2235年,据传旷可问了魏启神同样的问题(执着地问了数十次),魏启神给出的回答是(翻译为日常用语的大概意思):“它他妈就是一根普通的石柱,记载不可知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不可知,你不可知,但如果利用这根石柱记录一些痕迹,让这些知识对我保持在不可知但又可利用的特殊状态下,我就能在不了解这些知识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知识导出的成果。”,旷可再问“为什么用石柱这种原始的载体记载这些东西呢”,魏启神答“这是记录极简单信息的最可靠方式。”其后旷可询问这些“不可知的知识是什么”,魏启神沉默了很久,躁狂地答:“我特码不知道”,旷可进一步询问“那如何在不知道某些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它们呢?”具体方法的时候,魏启神回答:“你不需要理解,也不可能理解,也不应该理解,除非你想变成疯子。所以别TM再来烦我了。”

查阅:基本约定中的和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