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意志帝国重工
总览[编辑]
胡意志帝国重工(Ashctana Empire Heavy Industry,AEHI),简称“帝国重工”,是由胡意志帝国政府组建并管理的巨型国有企业,下属数十个子公司。其前身是“阿修恩重型机械公司”,由德·阿修恩·琳于魏启历1861年捐献给元首,改为现名。总部位于首都纽菲,在梅凯尼克斯和伊麦设有分部。
尽管设计能力差,但是帝国重工依赖胡意志晶石硬技术以及成熟老道的工业生产技术,经营着粗暴但强力有效的大功率机械。伊休山脉以北的国家常常可以见到标记着“AEHI®荣誉出品”的大型机械,而北方诸国的重工业企业虽然多为自主企业,限于成本和技术问题,超大功率核心驱动仍需要从AEHI进口。但由于魏启脉和地域以及温度的差异, 驱动器在南方性能会变差, 同时,AEHI的产品一律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容易进沙,尤其是在大旷帝国。所以,南大陆的国家很少使用帝国重工的产品。
帝国重工只生产大型机械,产品单一,没有民用轻工业产品,帝国重工曾在二十世纪末尝试以高调的姿态,用大量资金尝试打入轻工业领域,与徐意志联邦日化公司和光明工业集团竞争。不出意料,他们很快因为各种原因血本无归,从此帝国重工负责人再也没尝试进行这种傻瓜行为。除此之外,帝国重工也负责承包(或者合作参与)了大量北大陆城市的晶石反应塔工程。
工业级驱动[编辑]
帝国重工的顶梁柱当属各类工业级驱动,大功率驱动制造上AEHI是绝对的领头人。
尽管帝国重工各类机械设备性能优异,但出于工程师AEHI尿性化粗枝大叶的设计,在效能以及可用度方面较世界顶尖的光明工业集团仍略逊一筹。然而AEHI依然霸占大陆重工业龙头,设备开价也高过光明工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驱动。
魏启历18世纪,各国都更加偏好使用燃煤燃油的热机作为工业设备的动力输出原,魏启历十九世纪中叶,柴油机则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秀,被广泛应用在邮轮等各工业产品以及矿物开采等领域中,而以魏启能工作的驱动一向不被看好。LIGC的第一款晶石能提取驱动和动能转换驱动“太阳”于魏启历1891年才面世,价格高昂工艺复杂,性能也只比先进的电机好一点点。主要被用于潜艇、炮塔等需要精准可控动力输出或内燃机工作困难的地方。
胡意志帝国的工业发展道路剑走偏锋,距古籍记载,原“胡意志人”在近两千年前建立物理市时就已经掌握了至今未知的“先人”所遗留的相当的晶石工业技术,后尽管由于各种事故,最初的“遗产科技”只有很少部分流传至今,但仍非常可观。魏启历9世纪末,帝国已经可以制造出运转落差近千米攀附于可达尔坑壁上巨型升降机的驱动器[1],古老的升降机至今仍能运作,而制造百煳魏(hv)级别驱动器的技术LIGC于魏启历1995年才勉强“掌握”,驱动效果并不好。魏启历十八世纪,工业机械大量涌现,南方诸国纷纷奔向热机而胡意志帝国与远碟帝国由于在晶石驱动方面拥有相当技术沉淀,继续发展晶石驱动,于热机方面涉足反而较浅。二战乃至三战中,两国的各类载具大都由晶石驱动供给能量,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三战结束,帝国所开发的应力武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国才纷纷投巨资杀入驱动器领域,经过数十年发展以及间谍活动,都培育出了不错的民用乃至中小型驱动器生产公司。
微型与小型驱动器是善于设计的LIGC的优势领域,但大型乃至超大型以及特殊尖端驱动器研制有着高不可攀的技术屏障,是绝对的制高点,没有百年乃至千年的陈厚技术积淀休想攻克。LIGC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战争结束后才零零星星在工业级驱动领域有了几款略像样的产品。魏启历2005年,LIGC推出流星III——她的第一款应力式单兵武器,大受好评,“太阳”系列驱动也在快速进步,但即便是最LIGC最先进的驱动,仍与远碟帝国制品稍有差距,于晶石反应塔制造和Maw(兆旷魏)级别驱动器制造方面与AEHI之间更是有着难以赶超的天堑。
“北极”系列驱动[编辑]
专门提供给超大型设备使用的一体化魏启能提取和动能转化设备,分为北极霜,北极雪,北极冰三个系列,北大陆诸国不少货运船、民用客运飞机都使用北极雪等驱动。
超规模驱动[编辑]
AEHI是最先研制出MaW级别驱动的企业,这种驱动一座便能消耗掉为整座城市供能的晶石反应塔一成的出力。
魏启历1944年后北极冰又派生出超北极冰系列,专门提供给断层晶石开采设备(旋挖机或者先进采掘机)使用。目前世界上唯二之一超越Maw级别的1.02Maw超北极冰驱动由先进采掘机“联合”使用[2]。
魏启历2005年交付UPW的超级应力枢纽“心脏”也来自AEHI,该枢纽的功率达到了可怖的1.9Gaw,协助大紫晶石托举整个卡赦兰岛体。
断层晶石开采设备[编辑]
成套复杂贵重的高科技晶石开采设备, 内容包含钻探开采设备, 散热换气设备, 能量与后勤供给设备等, 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完整系统, 专门用于在亦江断层日夜不停地开采晶石。
据说,开采设备的钻头驱动器, 控制系统, 乃至拟钢外壳配方都吸收了不少古遗物的研究成果, 被视为机密保存。
目前,于亦江断层运行的两套旋挖机中有一套由AEHI建造,另一套则为LIGC的天梯旋挖机,而余下的先进采掘机“联合”由AEHI提供核心的应力枢纽。
人形机体[编辑]
由于技术含量高,帝国重工各类人形机体的价格稳定在数十万伊尔之上。尽管AEHI最擅长的是制造又大又重的家伙们,但由于在人形诞生的初期,没有公司想参手冰晶石的事情,AEHI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向“较小”(但并不轻)的产品做出妥协。各类机体AEHI都有制造,有着不小的技术积淀。
军用工业产品[编辑]
帝国重工是世界上出口额第三大,但净利润常年最高的军火销售商。
AEHI的武器生产成体系成规模,在生产武器方面积淀深厚(毕竟胡意志)。除了各门各类的武器生产,AEHI还拥有并维护着一套完成度世界顶尖的综合信息化武器系统,统筹调配与控制各种武器,并将这套系统作为服务出租给它的客户。
魏启历1997年,AEHI与数个国际知名军火生产商(如LIGC,第三重工等)中标了UPW为应对新时代反恐作战提出的“通用轻型武器支撑平台”的开发项目。整个项目在2009年完结,成果包含一整套用于城市作战的指挥系统,兼容多国支援武器的控制系统和可量产的“卫士”通用机体。
民用工业产品[编辑]
该种类产品于魏启历1985年前后陆续进入市场,虽然小家电等大部分于魏启历1991年左右退市,但大型民用产品在国内仍然卖的很好。
欢迎补充 --Hineven(讨论) 2019年2月2日 (六) 21:24 (CST)
音响[编辑]
音响设备,目前已经退市。
+ 展开折叠文字
冰箱[编辑]
帝国国产冰箱,能够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冬里提供零上四度的保鲜温度。
+ 展开折叠文字
K型汽车[编辑]
帝国重工为汽车与一般工程机械提供的驱动是K系列,因此这个系列的汽车也被人们简洁明了地称之为“K型车”。
与其他部门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死脑筋不同,汽车部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大多都是从南方留学归来,而事实也证明K型车确实是民用轻工领域卖得最好的产品之一。
K型车有很多个不同的型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独立的可能和更多的机遇,而且价格也很合理,其中魏启历1985年推出的基础版K-L1985的最终售价仅为998.95伊尔(约合40,627标准晶),成为全国第一辆普通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北帝国也自此真正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而时至今日,基础版K-L的定价也并没有怎么改变,仍然是胡意志帝国的国民级汽车,甚至已经成为了帝国国内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魏启历1990年,帝国重工正式推出了第一款豪华汽车:豪华版K-Ex1990,定价为9998.95伊尔(约合406,657标准晶),装配了最先进的K系列驱动,拥有炫酷的氙灯、可定制的外观和内饰,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具备可靠的防弹功能。
虽然整个K型车系列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北帝国汽车市场,而且在北大陆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及冉青人民共和国车企打的有来有回,但在南大陆市场不大。
“暴风雨”系列客机[编辑]
秉承着“大力出奇迹”和“够用就行”的朴素理想,正如它名字一般的Rainstorm系列客机于魏启历1990年问世,并如暴风雨般迅速列装了包括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帝国航空在内的数家航空公司。
但很快,它就成为了全大陆最不受欢迎的客机。原因不是它本身的安全性不够,而是它带给乘客的感觉就是这架飞机安全性不够。刺耳的噪音,即使没有气流影响也微微颤动的机身,还有那钢筋混凝土一般硬核的内饰,无处不体现着这架飞机恰如其名:暴风雨。即使如此,时至今日包括帝国航空在内的胡意志帝国国有航空公司仍然在使用“暴风雨”系列客机,当然,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投诉和修改的最新版本。
“暴风雪”系列货机[编辑]
“大大大,更大更大更大!”
然后这个机长可达84米,从左到右的机翼长度则为88.74米,货舱能极限运载250吨货物,而最多可以运载640吨依然能够起飞的怪物就此诞生了。
“暴风雪”系列货机的载重几乎是普通货机载重的10倍,也就是说使用这一运输机运送货物一趟就能抵得上普通货机的十趟。当然,它们也完全可以当作军用货机使用,只是帝国军方明确表示没有这个需要。
浮空船[编辑]
照抄了LIGC设计的7000吨级浮空船,用于在内陆运输工业生产所需物资,由皇室采购用于扶持国内民用运输业,提供铁道线高成本维护和运营。
其他[编辑]
AEHI©19项严苛测试[编辑]
A·E·H·I 坚钢品质 至强性能
每一个标记着这段话的产品在走向市场前都通过了所有测试!这是AEHI骄傲的宣言,质量的保障!
测试步骤包括:
打开设备。
节能与续航测试:除非特殊说明,在以下所有测试中不会为受测设备必须自供应能源,除非特殊说明不可充能。
性能测试:测试设备能否在150%的荷载下稳定运行3小时。为了通过这个测试,工程师们常常会给产品预留极大的性能空间,然后将(仍然巨大的)标准功率下调。这也导致南边的某些个人用户为了好玩尝试突破工程师们为产品设置的性能限制——这样有时会烧坏设备,AEHI也不会赔付。但总有人乐此不疲,他们称之为“超频”[7]。
疲劳测试:测试设备能否在满负荷下不停机稳定运行72小时,在更重要产品(比如北极冰以上驱动、旋挖机等)上进行测试时,这个标准可能会延长到最高四十五天。
冲击测试:使整台设备在瞬间承受高达200G的加速度,反复数次。
震荡测试:把设备固定放在震荡实验室内,使用不同频率进行24小时的疲劳测试,这可能是帝国车辆(标记有A·E·H·I 坚钢品质 至强性能的罕见品种)窗户直径不超过十五英寸的主要原因。
腐蚀测试:使用含有活跃离子的化学试剂冲刷设备,并再次运行,然后将设备放在较低浓度盐溶液中一周进行疲劳测试。
漏电测试:把设备侵泡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持续运行,或者尝试用液金渗入设备的缝隙之间,并继续运行,这让工程师们把每个缝隙都填上了橡胶。
EMP与魏启能场抗性:使用从大旷帝国购入的(外售军用型)电磁脉冲发生器与场爆器对设备进行毁伤实验,这迫使工程师们往各种东西的外壳里加入更多驱动石粉末,以及编织的细密铜网。
防水能力:在5atm压力下的水中连续浸泡48小时,如果是关键动力设备还需要额外再10atm的咸海水中多运行6小时。
耐寒与耐高温能力:火车会把产品运向光学港,世界上没有比这里更寒冷的地方了,然后设备会获得一次在此环境中充电的机会,接着在此环境中重复一遍一、二、三、五、六、七号测试,如果防水测试中水结冰了就向水里加入更多的盐溶液。接着,在伊休山脉北边的地热火山口处,用吊车吊装设备承受超过五百度的高温,然后设备会获得一次在此环境中充电的机会,接着在此环境中重复一遍一、二、三、五、六、七号测试,接着,如果存在散热系统,将散热系统手动关闭后再重复一遍以上测试。
天灾测试:工程师们会使用磁暴线圈模拟雷击,使用七种强酸模拟大雨,使用藏匿于仓库里冬眠的大白熊模拟藏匿于仓库里冬眠的大灰熊,对设备进行各个层面的毁伤测试。
人祸测试:工程师们会模拟一次普通的胡意志夫妻吵架,然后使用巴掌、拳头、乃至矛盾升级的玻璃杯、板凳、菜刀,接着是12mm口径霰弹,手雷,反坦克步枪,最终还会有夫妻打闹中的坦克(或许吧)攻击设备,或者尝试为它灌一瓶莫洛托夫鸡尾酒。
意外测试:使用高功率晶石灯照射设备,使用魏启辐射照射设备,使用AEHI生产的民用音响调满音量对着受测设备循环播放柴可夫斯胡的交响曲一百零三遍,然后把整个设备放在“A·E·H·I © P1988-1877294 WAX ECC 代号 “藏在老板鞋子里的臭鼬” Project 3773.1.105 研发品 K5621-Ex 量产冰箱”的冷冻室里三十秒。
负压测试:将设备安置在绝对真空中运行六小时。
电子战测试:如果设备包含电子系统,工程师们会呼唤国防部的电子战团队对系统进行攻击,这之后——他们会将设备暴露在世界网络上,大喊“远蝶的叛徒们,你们皇帝丑死了!”,然后让设备接受远蝶网路爱国青年无休止的轰炸。
口味测试:询问一位冉国的炊事兵,“你能用这台设备为原料做一道美味的菜肴么?”,如果炊事兵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那么前功尽弃——设备回炉重造。毕竟,任何一台能被炊事兵炒成小菜的设备都不是好设备。
挤压测试:使用直升机将设备运输到逑龙帝国腹地,在逑龙堆中放置一周后,观察设备是否仍完好且还在运行。
鲁棒性测试:打开设备的所有装甲,任意拆除五个零件(如果空间足够还需要放入一只逑龙)后重新组装,观察是否仍然能稳定运行,设备会获得充能的机会,并重复以上所有测试。
如果到这一步,设备仍然在顽强地运转,那么它终于来到了终极测试!
终极测试:走到这一步的设备少之又少!现在,设备会被充能,然后被搬上“魏启通讯社”的舞台,接着,徐丰收与何菊座会为这台设备进行评定:
徐丰收:我听说AEHI©19项严苛测试无比苛刻,许多产品都没能走过“意外测试”中坦克的那一关。
何菊座:哈哈哈!笑话!这些测试听着严苛,实则华而不实,现实中——任何东西都可能让他们的设备瞬间报废。依我看呐,这十九项测试能够证明的唯一一件事,可能就是AEHI的设备不会在旷国进沙吧,哈哈!
于是,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们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
除开旷国的风沙,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它了。
A·E·H·I 坚钢品质 至强性能
+ 展开我们的理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