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计算机
总览[编辑]
晶体计算机(Spar Automaton)是一类使用魏启晶石(往往是高品质红晶石)依赖光刻与蚀刻或CDC制成的晶体芯片所制造的计算机的总称。
晶体计算机的优势在于稳定性和高频率,晶体芯片往往以多层红晶石和耀晶石组成,依赖红晶石线路上晶体内的魏启浓度高低来表示逻辑真或假,并与蚀刻后的否晶石层组成基本的逻辑门——然后接下来就是普通的电子计算机的构架了。
晶体芯片的核心部件并不消耗电能,而消耗魏启罐(内的高浓度魏启)来维持所有逻辑门的运作,一般来讲,晶体计算机往往需要在隔绝的魏启环境下运行,但其运行相较电子计算机更加稳定,同时,由于晶体逻辑门的门先天地低延迟(在飞秒级别),晶体芯片的时钟频率和处理单线程工作的速度可以达到电子芯片无法企及的水准。同样的,用晶体计算机制成的寄存器和缓存的响应速度也与同时代电子设备的水准不在一个量级。
但晶体芯片的致命弱点在于门电路微型化困难,而即使完成微型化,魏启流转产生的魏启场又会让红晶石产生大量热量难以解决。这让二十世纪下半叶,晶体芯片的集成度大幅落后于电子计算机,于21世纪上半叶,电子芯片在单平方厘米内已经可以集成超过数百亿乃至上千亿晶体管,但晶体芯片只能在相同面积内集成数千万晶体管——且价格昂贵。
这些致命缺点让晶体计算机最终败在电子计算机手中,并没能民用化。不过晶体计算机仍有其用武之地,它们往往在工控乃至军事领域与电子计算机协作,处理一部分对快速响应和实时性要求极高的任务。在21世纪下半叶,先进的点防御系统往往配备有晶体芯片,用于执行追踪导弹并控制应力刃发生器的进程——这让这些点防御系统的计算甚至能响应并跟上速度接近十马赫的目标,它们成了导弹退居武器榜二线的间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