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几度开》

183.227.136.207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4:2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Blooming again the rose.

蔷薇再度绽放

Color changed of the world with it.

世界的颜色随之改变

Flying in wind and mind.

飞舞于风中,随心而去

Fading into air and dust.

消弭于空中,化作尘土

Exist or not this rose never die.

永不飘零的蔷薇是否存在

Viovelans, future lies front of thee.

薇尔芙拉人,你们的未来

Praying for thou being chaste and in eudaemonia as rose.

愿如蔷薇一般纯洁和幸福

Next time when rose blooming.

在下一个蔷薇绽放的日子

背景 编辑

卡拉别克·克米什开启的“恐怖的二百年”统治下,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成为了一个极权主义寡头政治体制国家,它推崇“双重思想”,人们被分为三个阶层,底层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底层党员也受到严密的监控和压迫。政府大搞恐怖统治,秘密警察无孔不入,思想犯罪被提到比故意杀人更为严重的地步,人们毫无言论自由,也毫无隐私,政府甚至禁止人们私下书写任何文字,笔和纸不允许公开售卖,自由恋爱也被取缔,一切服从党和组织的安排。

但是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的人民并没有妥协,而是不断地反抗着政府的恐怖统治,据统计在两百年的时间内,薇尔芙拉民主共和国联盟全境共发生超过一万起暴动或起义,其中绝大部分为底层无产者,但是也不乏大量的底层党员起身反抗政府的极权主义恐怖统治。

菲尔德历4461年7月2日,底层党员格林诺·卡泰尔偷偷在一张他在办公室偷来的纸上写下了这首诗,然后在一个深夜将它贴在了办公大楼的门前,引发轰动——因为在这样一个极权主义国家中,人们是不能写诗,甚至不能用纸和笔写任何东西,更不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最终引发了45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之一——“4461年革命”,革命持续了整整两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格林诺·卡泰尔也被秘密警察逮捕入狱,经历酷刑的摧残,他也没有低头认输,而是呼吁人们继续抗争,相信光明的未来一定会降临。

菲尔德历4463年10月15日,格林诺·卡泰尔被处决,同日全国大范围也爆发了激烈的暴动和起义。

“4475年革命”以成功告终,反抗军推翻极权主义政府,新成立的薇尔芙拉共和国联盟宪法规定,配上音乐的《蔷薇几度开》,将正式成为这个新生国家的国歌,“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对过去两百年内,为了自由而抗争的人们的不屈的精神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