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旷帝国

国家信息
- 国旗、国徽 - 有待补充
- 国歌 - 《辉曜映日》
- 国花 - 向日葵
- 国家象征 - 战争之神格里西德
总览
旷国(The Kuangland),全称大旷帝国(The Great Kuangland Empire),是与西联盟"正义联盟"所对立的"东联盟"的首席成员国, 是魏启大陆中南部强国,领土面积接近冉青人民共和国。
旷国的工业生产量雄居大陆第一, 甚至大于第二名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第三名远碟帝国的总和。
而旷国的经济总产值也相当惊人, 位居诸国榜首,数值上几乎接近第二名与第三名总和。
旷国也是大陆唯一两个持有先进的晶石开采技术的国家之一, 不同于胡意志帝国, 旷国通过完全自主研发, 掌握了相当先进的晶石开采技术,其开采设备提供给东联盟诸国。
旷国常备军队数量庞大并且战斗力极强, 其装备优良且训练有素的陆军实力位于大陆顶端, 被称为"无敌之师"。
地理位置
旷国位于魏启大陆中部的以太沙漠和以太荒漠之上, 与大陆上除最南端魏启联邦合众国和最北端胡意志帝国外的全部国家都有领土接壤。
人口与民族
1824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旷国人口总量约为254,370,000人。
199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旷国人口总量约为411,132,000人。
旷国人口众多, 国民有不少来自东联盟诸国, 民族方面映日河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旷国原住民进取心极强且民族自信心高。他们对南大陆各国居民少有抵触, 对北大陆三大国国民特别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人不是很欢迎。
工业与经济
旷国是当之无愧的大陆老牌强国,工业积淀雄厚,产业链完善严密,技术与创新能力都非常强。
旷国工业机械结构设计水准位于世界顶端,仅仅用别具一格的优异驱动结构,就力压矿产质量高、晶石与驱动技术积淀雄厚的北大陆三大国,曜日皇立工程学院的工程专业标注着世界机械设计制造的最高水准。
科勒是全大陆著名的工业之城,被称赞为"世界工房",全城汇聚了接近百家中型以上企业产房,并拥世界上第二第三两大晶石反应塔,每三年举办的机械艺术博览会总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机械设计师和工程师。
光明工业集团是又旷国国家支持,下辖近四百个子公司的巨无霸企业,其经销面涵盖民用军工等诸多方面,产品输出到了世界各地。
文化,教育及科学
旷国位于大陆中心, 各种文化交融混杂, 丰富多彩, 强大有力的旷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因此带来的种种冲突。
旷国的官方语言为映日河语, 映日河语同时也被东南诸国广泛使用,读音语法字形都与北大陆文相差甚远。部分旷国人能使用简单的北大陆文尤其是其变种"联邦语", 不少旷国人也略懂古老的天涯文字, 在旷国的大都市内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语言。
旷国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内容广泛而丰富,国内共有三所顶尖学府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名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曜日皇立工程学院。
旷国的最高考试为两年一度,由皇室直接负责的“大旷帝国最高考试”。最高考试分为18科,考生可自主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1],总分为1800分,考试持续三天,每天8小时。考试结束后12天内公布考试成绩。如获大学成功录取,其选择的科目即为其在大学中进修的课程,不能更改。
军事
旷国的陆军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军团, 军队总计135万人, 不仅规模大, 且平均素质高, 军团作战能力强, 战斗力举世无双。
其中被誉为"无敌之师"的第一军团曾经于1865年在北面国境上一战击败反攻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二国联军主力, 阻止了联军继续向南进攻的步伐。
旷国的海军虽然装备较差但是数量庞大, 战斗力同样惊人, "太阳舰队"的实力次于胡意志帝国麾下帝国舰队和远碟帝国的远碟舰队, 比冉青人民共和国海军稍强。
政治
旷国实行与胡意志帝国类似的寡头政治, 不同的是,旷国的四名“将军”由国家少数精英选举而出, 拥有极大的权力, 并可以在生前一直执政,而大元帅则作为帝国皇帝终生任职,同样拥有巨大的权利。
因此旷国国家权力集中, 政府的执行力非常强, 行政效能高, 在本国复杂国情下发挥出了巨大优势。
旷国由于其政治体制、地理、人文等多方面原因, 倾向于通过强硬手段来提升本国国力。
为了与西联盟争夺亦江断层, 旷国带领东联盟挑起并全程参与了第二、三次魏启大战, 和胡意志帝国, 远碟帝国同为魏启大陆最不安定的国家。
历代大元帅
行政区划
狄库邦(Dea-Kum)
旷国最大和最发达的邦国,位于旷国最中心。
狄库(Dea-Kum)
位于帝国中部沙漠之中的首都, 是旷国的政治和 文化中心。
阿扎克斯(Ah-Zacks)
位于帝国中北部的一个重工业城市。
科勒邦(Kerler)
旷国第二大邦国,临近狄库邦,工业极其发达。
科勒(Kerler)
位于旷国西部, 映日河畔, 亦江断层下段的巨大工业城市, 能源充足, 人口众多, 极其发达。
克莱文邦(Klein)
旷国面积第二大邦国,占据了旷国东北部的大部狭长领土。军事实力极为强大,军队人数不多,但是个个都是精锐,甚至可以与旷国抗衡。在旷国南征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今的克莱文主城已转型成了巨大的经济化大都市。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克莱文首先摒弃了对北部徐意志联邦的敌视态度,开始与徐意志联邦南部的卡盛威尔开始了广泛的经济交流。
继往开来,克莱文始终引领着旷国的开放。就如同克莱文邦国王所说的:“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只有自大和无知。”截止魏启历2015年,克莱文邦出口了旷国42%的重工业产品。
奥森邦(Orson)
旷国的一个邦国,以机械自动化农业为主。
关系
旷国和猩猩帝国, 远碟帝国签署有东联盟协约, 旷国和铁桶帝国有诸多贸易协定, 并在1833年第二次魏启大战开始前签订了长期的互不侵犯条约。
其相较弱小的邻国文黄共和国联盟为了求得安全, 于魏启历1491年主动成为了旷国的仆从国, 成为旷国的出海口。
魏启历1900年代,因为争夺魏启大陆中部的重要魏启脉"亦江断层", 旷国与西北面的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其北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关系极其恶劣, 与胡意志帝国关系不佳。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在新任皇帝的带领下,旷国与领国的关系逐渐好转,但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北方诸国的边境摩擦时常有发生。魏启历1990年左右,最后一次边境争端结束,旷国与北方各国的关系正式完成正常化。
魏启历2003年,在魏启大陆联合议会的年度大会中,旷国克莱文邦率先提出了发行南北大陆自由通行证的建议。虽然此建议因为各种理由没有通过,但是克莱文此举也说明了旷国参与国际事物的积极性也已经日益提高。
历史
旷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代后的残存诗篇元年,也正是映日河族的首次出现揭开了魏启大陆最为精彩的一页。
魏启历元年,映日河族首次被记载出现在以太沙漠东部的原野上,那里拥有一条名为“Rwins”的河流,即为后来的映日河。
魏启历173年,映日河族东支以相当快的速度完成统一,将部落命名为“科勒”。次年,南部的映日河部落也被合而为一,以“奥森”作为其部落之名,意为“智慧之族”。
魏启历243年,科勒发生内乱。部分被驱逐离开科勒的人们沿着映日河向西行走。当他们面对着有别于日复一日看到的沙漠的绿洲时,他们明白那便是他们的归宿。绿洲丰富的资源使得他们建立的聚居地迅速壮大,很快便聚集了来自其他部落各种被驱逐之人。这便是狄库,它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起来的。
魏启历281年,北部的克莱文部落完成统一。
魏启历330年,狄库发起了对奥森的战争。因为狄库人极高的战斗素质[2],奥森人手无缚鸡之力,随即被征服,狄库帝国自此建立。
魏启历358年夏,狄库帝国展开了对科勒帝国的猛烈进攻。
乌云在天际嘶鸣着划破雷电,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死寂片刻又喧闹的废墟之上。刚刚消散的哀鸣和剑影又在风中绽开,堆积的残体狰狞而可怖,浓重的气息让人几乎窒息。此刻,双方的余兵都已陨半,两边阵前对峙着的头领疲惫而决绝,狄库帝国和科勒帝国的终极决战,已是血流成河的惨烈和劫难。
在极具报复性的破坏中,科勒主城被焚毁殆尽,科勒人几乎被全部赶尽杀绝,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在天幕倒映之中的那些士兵,已经是一片破碎的残体的平原,余下的人已然忘却了生的眷恋,忘了襁褓中的嗷嗷待哺的孩儿,耕作在田间勤恳的妻子,和渐渐的枯萎了年华的老母亲。他们眼中什么也没有留下,已然困兽般咆哮,要与那恶敌同归于尽。也不知已有多久,烟尘四起间,残留的烽火终于在那一场倾盆大雨之后默默熄灭了。
魏启历359年春,狄库正式兼并科勒,狄库帝国国力达到极盛,对外号称“大狄库帝国”。
魏启历401年春,狄库帝国与克莱文帝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随即狄库帝国便撕毁了条约,大军随即跨过以太沙漠向克莱文进发。
魏启历401年秋,以太大战爆发,克莱文军重创不可一世的狄库军,克莱文军随即乘胜追击直达狄库。冬,狄库宣布投降,宣布承认克莱文的政治实体,宣布两国永久停战。不久两国完成等权合并,大旷帝国正式成立。
有待补充
魏启历1434年,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野心勃勃的旷国加入战争,与北大陆各国激烈交火,甚至一度占领了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化学市,然而旷国仍然不敌北大陆联盟,最后在1456年与其签订和平条约不了了之。
相较弱小的邻国文黄共和国联盟为了求得安全,于魏启历1491年主动成为了旷国的仆从国,成为旷国的出海口。
魏启历1691年,东联盟由旷国主持组建。其主要目的是震慑和对抗同年六月组建的西联盟,谋求东方各国的联合发展。东联盟各国将在战争时立场上保持一致,并组建训练强大的联合军队,联盟成立后,各国之间在军事和经济上也做出了不少统一与调整。
有待补充
魏启历1858年冬,苆就任旷国大元帅、皇帝。
魏启历1859年春,苆开始进行种族清洗,逾年,超过500万冉德刚族、徐意志族、胡意志族人被驱逐出境或被杀害。
魏启历1859年4月,魏启脉被发现,旷国帝国议会开始了对此方面的讨论。
魏启历1860年6月,旷军渡过映日河,进入文黄共和国联盟领土,联盟无任何反抗。秋,联盟和旷国签订合并条约,文国和黄国正式成为旷国的两个邦国,联盟军被整编入旷军。
魏启历1860年7月,旷军进入猩猩帝国领土但遭到民众抵抗,旷军不得不放慢脚步,以期与猩猩帝国谈判。8月,猩猩帝国在旷国的军事威胁下被迫同意加入即将打响的战争。
魏启历1860年11月,旷国正式开始对冉青人民共和国的攻势。同时,旷国联结猩猩帝国和铁桶帝国分别发起了对魏启联邦合众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攻势。
魏启历1860年11月底,旷军越过卡盛威尔防卫区,联邦与共和国大片土地沦陷。
魏启历1868年,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护国军将披靡的旷国军队赶出了被占领区, 旷国内部动乱, 宣布投降并接受了巨额赔偿条款, 此次作战为第二次魏启大战拉下帷幕。
魏启历1921年, 新上任的旷国元帅莪推崇极端民族主义, 疯狂扩充军力, 代表东联盟向西联盟要求亦江断层开采权, 实力较弱的西联盟不予同意。
魏启历1925年, 旷国连结铁桶帝国, 文黄共和国联盟侵略猩猩帝国, 后者随即失去了国家主权。
魏启历1926年, 邬国沦为旷国保护国, 1927年, 远碟帝国被迫签署"晶石贸易法案", 每年以低廉的价格为东联盟提供大量平海出产的晶石。
魏启历1930年, 旷国的国力达到极盛, 三大晶石富集地有二被东联盟控制, 1930年, 旷国, 铁桶帝国, 文黄共和国联盟三国对北大陆三大国的全面侵略开始。
魏启历1932年,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沦陷, 同年, 旷国的大军毫无顾忌地驶入了中立国陈意志帝国国境。
魏启历1935年, 陈意志帝国宣布投降成为旷国附属国, 秋季,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全境沦陷。
魏启历1936年, 冉青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花园之城"几何市外升起了战火,几和保卫战展开。两军于此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同时投入巨量的兵力,战况非常惨烈。
魏启历1936年夏,光学港大撤退,旷国军队攻下胡意志帝国所属光学镇。
魏启历1936年冬, 几何市久攻不下, 猩猩帝国出现叛军,陈意志帝国内部发起革命,转而把矛头对准东联盟,三大国之间矛盾不断,对西联盟的进攻脚步大幅放慢。
魏启历1936年冬,旷国和铁桶帝国发生摩擦,两国同时停止对几何市的进攻,在极北平原上的战线因为补给和极度严寒等原因推进非常缓慢。
魏启历1937年春,大批东联盟陆军进攻部队被回调,仍有大量军士积压在冷却的几何市外围战线,不敢贸然进攻。
魏启历1939年,西联盟重振海军,开始夺取海上优势。
魏启历1940年,猩猩帝国国内叛军被平定。
魏启历1941年,旷国大元帅一举击败了陈意志帝国主力军,随后带主力重新讨伐几何市。
魏启历1941年冬,几何市外的多重防线战火重燃,经过重新整备的西联盟多国联合陆军战斗力逐渐赶上了旷国的无敌之师,双方紧张交战,几乎势均力敌。
魏启历1942年夏,魏启联邦合众国偷袭了猩猩帝国,威胁旷国境内,大元帅不得不再次从主力中抽调兵力,同时在西联盟联合军队与新式武器的打击下,战线逐渐不支。
魏启历1942年冬,几何反攻作战,西联盟联军成功击溃东联盟包围圈,战线从此反转,东联盟内部兵力调配混乱,局势危险。
魏启历1943年夏,徐意志复国作战,东联盟北面战线全线崩溃,南面战线的威胁无法解决,东联盟大势已去。
魏启历1944年春,西联盟军队跨越了铁桶帝国国境线,文黄共和国联盟宣布投降,狄库受到大量空袭,对东联盟的最后一场硬仗,狄库保卫战打响。
魏启历1944年,莪首先被国内人民推翻下台,其次于1948年,莪被UPW联合法院审判,判处终身监禁。1967年莪死于软禁其的家中。
魏启历1952年,旷国展开大改革,旷国整体国力开始从战争后的衰落迅速回转。
有待补充
其他
+ 展开国家数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