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炙共和国: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2行: | 第2行: | ||
=总览= | =总览= | ||
燃炙共和国(Ranzhi Republic,1420- | 燃炙共和国(Ranzhi Republic,1420-1889),是位于北大陆西侧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冉青人民共和国]]的前身。 | ||
燃炙共和国是[[西联盟]]的首席成员国,前身是封建的[[燃炙帝国]]。 | |||
==国家信息== | ==国家信息== | ||
*国旗、国徽 - 有待补充 | *国旗、国徽 - 有待补充 | ||
第25行: | 第20行: | ||
十九世纪中叶的燃炙共和国的左右双方恰恰是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民主游戏也就肯定运作不下去,从政治对抗开始,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所有的人都被拖向两端,中间地带反而无法生存。当最后是内战决出胜负的时候,不论哪一方赢,民主游戏都只能刹车。走到这一步,只能说燃炙共和国注定要有一段要么独裁政权,要么社会主义革命的命运。 | 十九世纪中叶的燃炙共和国的左右双方恰恰是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民主游戏也就肯定运作不下去,从政治对抗开始,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所有的人都被拖向两端,中间地带反而无法生存。当最后是内战决出胜负的时候,不论哪一方赢,民主游戏都只能刹车。走到这一步,只能说燃炙共和国注定要有一段要么独裁政权,要么社会主义革命的命运。 | ||
=历史= | |||
燃炙共和国后期,大资产阶级和买断阶级形成康采恩<ref>德语Konzern的音译,原意为多种企业集团。这是一种规模庞大而复杂的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它以实力最雄厚的大垄断企业或银行为核心,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范围包括十个以至数百个矿业、工业、贸易、银行、保险、运输等企业,是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最高组织形式。金融寡头通过大银行或大工业企业,采用参与制掌握股票控制额,使其他参与者从属于自己,从而得以控制比其本身资本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本,在经济上占据更有力的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ref>,对内通过垄断大肆剥削本国人民,对外肆意干涉国际经济,使国内阶级对立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国外政府也对燃炙共和国不怀好意。随着十九世纪初[[燃柯恩]]等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团体甚至政党的出现,燃炙共和国的统治根基被深深地松动了。而且国内资产阶级左右翼分歧很大,难以形成共识,国会甚至出现处于一派当权后就打压另一派的现象。导致国家基层治理效能很低,政党政治混乱,贪污腐败横行,底层人民生活极为贫苦,无产阶级怨声载道。形成这一切的燃炙共和国已经积重难返,政治体制已经无法承受摇摇欲坠的国家,只差最后将其压倒的一根稻草。 | |||
十九世纪初期,时代风云巨变,共产党异军突起,资产阶级政府居心叵测,新旧势力交互碰撞,变古易俗势在必行。传统必将告别舞台,正如历史所言,旧仇宿怨正处于一触即发的边缘。最终在1871年,社会主义革命——[[伟大革命]],在[[冉东方]]的带领下最终爆发了。 | |||
魏启历1889年7月,冉青人民解放军已经基本解放冉国全境,为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扫清了障碍。1889年10月1日,革命委员会主席、临时国家主席冉东方在几何市高大洁白的城墙上宣布:“今天,冉青人民共和国自此诞生了!”冉东方的宣告宣布了燃炙共和国的存在彻底成为历史。冉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人民共和国时期。 | |||
[[分类:正传]] |
2023年9月25日 (一) 11:18的最新版本
总览[编辑]
燃炙共和国(Ranzhi Republic,1420-1889),是位于北大陆西侧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冉青人民共和国的前身。
国家信息[编辑]
- 国旗、国徽 - 有待补充
- 国歌 - 《冉之青青》
- 国花 - 青草
- 国家象征 - 大国民议事厅
- 政体 - 总统共和制
- 语言 - 北大陆语 - 冉语
- 文字 - 北大陆文
- 格言 - 有待补充
政治[编辑]
燃炙共和国虽然是共和国,通过选举,左右都执掌过政权,也都在自己执政的时候,无法消除敌对,也无法免除暴力。燃炙人当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是在反对派可存在的状态下运作。他们忽略了这一点,就是在民主政治下,任何一方执政,反对方都必须有现实意义上的平等地位。选举得胜的一方,是获得包容对方、主导建设国家的机会,而不是获得一个利用民众给予的国家资源,去消灭对方的有利位置。在野一方,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也应该是出于对全民有利的考量,同样不可以有那种恨不能要消灭对方的仇恨和行动。它的前提,就是双方要认同一个核心价值。这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先决条件,否则,民主制度就变成没有规则约束的游戏。
十九世纪中叶的燃炙共和国的左右双方恰恰是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民主游戏也就肯定运作不下去,从政治对抗开始,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所有的人都被拖向两端,中间地带反而无法生存。当最后是内战决出胜负的时候,不论哪一方赢,民主游戏都只能刹车。走到这一步,只能说燃炙共和国注定要有一段要么独裁政权,要么社会主义革命的命运。
历史[编辑]
燃炙共和国后期,大资产阶级和买断阶级形成康采恩[1],对内通过垄断大肆剥削本国人民,对外肆意干涉国际经济,使国内阶级对立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国外政府也对燃炙共和国不怀好意。随着十九世纪初燃柯恩等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团体甚至政党的出现,燃炙共和国的统治根基被深深地松动了。而且国内资产阶级左右翼分歧很大,难以形成共识,国会甚至出现处于一派当权后就打压另一派的现象。导致国家基层治理效能很低,政党政治混乱,贪污腐败横行,底层人民生活极为贫苦,无产阶级怨声载道。形成这一切的燃炙共和国已经积重难返,政治体制已经无法承受摇摇欲坠的国家,只差最后将其压倒的一根稻草。
十九世纪初期,时代风云巨变,共产党异军突起,资产阶级政府居心叵测,新旧势力交互碰撞,变古易俗势在必行。传统必将告别舞台,正如历史所言,旧仇宿怨正处于一触即发的边缘。最终在1871年,社会主义革命——伟大革命,在冉东方的带领下最终爆发了。
魏启历1889年7月,冉青人民解放军已经基本解放冉国全境,为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扫清了障碍。1889年10月1日,革命委员会主席、临时国家主席冉东方在几何市高大洁白的城墙上宣布:“今天,冉青人民共和国自此诞生了!”冉东方的宣告宣布了燃炙共和国的存在彻底成为历史。冉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人民共和国时期。
- ↑ 德语Konzern的音译,原意为多种企业集团。这是一种规模庞大而复杂的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它以实力最雄厚的大垄断企业或银行为核心,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范围包括十个以至数百个矿业、工业、贸易、银行、保险、运输等企业,是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最高组织形式。金融寡头通过大银行或大工业企业,采用参与制掌握股票控制额,使其他参与者从属于自己,从而得以控制比其本身资本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本,在经济上占据更有力的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