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圣教:修订间差异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
第28行: | 第28行: | ||
一神派的信仰人数位居榜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铁桶帝国民众,铁桶帝国几乎人人信教,而90%的信徒都信仰一神派,导致一神派总信徒人数异常之多。 | 一神派的信仰人数位居榜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铁桶帝国民众,铁桶帝国几乎人人信教,而90%的信徒都信仰一神派,导致一神派总信徒人数异常之多。 | ||
== | ==海洛尔-爱丽丝派== | ||
海洛尔-爱丽丝派(海爱派)是魏启历十一世纪前叶于北大陆帝国联邦<ref>由[[燃炙帝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徐意志帝国]]组成的联合统治体。</ref>(简称北联)形成的新教派。 | |||
===历史=== | |||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北大陆,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北联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 |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北大陆,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北联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 | ||
====海洛尔==== | |||
其中[[海洛尔·徐]]是徐意志帝国西部的一位教士,他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同时海洛尔也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北大陆帝国联邦,要拒绝承认燃炙帝国和徐意志帝国的联合。 | 其中[[海洛尔·徐]]是徐意志帝国西部的一位教士,他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同时海洛尔也是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北大陆帝国联邦,要拒绝承认燃炙帝国和徐意志帝国的联合。 | ||
第43行: | 第41行: | ||
海洛尔在农村的活动,更加激起了教会和世俗统治者对他的仇恨。他们采取威胁利诱、禁止传教、开除教籍,甚至使用宗教裁判等手段,一步紧逼一步地迫害海洛尔。然而海洛尔始终不屈服。他说,“我宁愿死去,也不会沉默。就是要帮助人民——就是为了这个”。 | 海洛尔在农村的活动,更加激起了教会和世俗统治者对他的仇恨。他们采取威胁利诱、禁止传教、开除教籍,甚至使用宗教裁判等手段,一步紧逼一步地迫害海洛尔。然而海洛尔始终不屈服。他说,“我宁愿死去,也不会沉默。就是要帮助人民——就是为了这个”。 | ||
1006年6月3日,海洛尔被召参加在几何市举行的宗教会议。这次会议是北联皇帝[[燃钦灼]]阴谋策划陷害海洛尔的一着。海洛尔不顾城乡老幼劝阻,坚决赴会。他认为可利用这次大会申述自己的主张。但会议拒绝听取他的申诉,并强令他撤销自己的主张。海洛尔拒绝这样做,庄严地宣称,自己因然不免一死,但是真理“将从墓穴里站起来,发展壮大,得到永恒的胜利”。 | |||
1006年7月6日,在几何市的广场上,海洛尔被统治者以异端的罪名处以火刑,活活烧死。 | |||
海洛尔被处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北大陆帝国联邦,人们无法想象自己敬爱的领袖就这样死在了背信弃义的皇帝的手上。但是帝国政府强有力的镇压使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不满压在心里。 | |||
====爱丽丝战争==== | |||
1007年4月13日,不满沉重教税的农妇爱丽丝仅仅因为一句抱怨,就被判处火刑处死。爱丽丝的死彻底点燃了人们的怒火。 | |||
1007年5月2日,愤怒的人们从西徐意志和东燃炙的广大农村地区揭竿而起,他们拿起武器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和堡垒。 | |||
这场因为农妇爱丽丝的死而掀起的战争被称之为“爱丽丝战争”。 | |||
爱丽丝战争拥有一支以徐意志人为核心的常备军,其军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4000—8000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 | |||
依靠战车,海爱派有在一场场阵地战中站稳了脚跟并不断扩大战果。 | |||
1033年3月,海爱派攻破北大陆帝国联邦首都之一的几何市,并在5月攻破另一首都[[化学市|凯米斯崔]]。8月,徐意志宣布退出联邦并独立,成立徐意志联邦共和国。9月,北大陆帝国联邦正式解散,从此两国的联统关系正式终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