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刃:修订间差异

来自魏启大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Hineve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7行: 第7行:


因此,“应力刃武器”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应力光炮]]”
因此,“应力刃武器”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应力光炮]]”
应力刃的另一个实用发展分支是牵引光束。这些无法小型化的耗能大户一般被安置在码头、大型生产车间、浮空船码头和大型浮空船上,搬弄货物或协助浮空船停靠与对接。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
[[分类:正传]][[分类:设定]]

2024年12月16日 (一) 16:14的最新版本

总览[编辑]

应力刃(Carving via Driver Crystal,CDC)是一种高等的加工技术,该技术概念与2057年由陈意志帝国科学家丹奇·陈提出。技术原理在于使用驱动器生成不同大小、强度、方向的可调控的应力场,操控应力场之中含有魏启的物质的形态。随着应力场控制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成应力场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力刃技术常常用于在晶石内部无创雕刻微小的机械结构,或者无创加工立体电路以及三维打印技术。

随着应力刃技术日益成熟,应力刃设备逐渐小型化,魏启历2079年,大旷帝国军方宣布试验性武器“应力刃武器”测试成功。该种类武器基于大旷帝国一直研发的不断进步的场爆器和CDC技术,在短时间内生成剧烈变化的束状应力场作用在目标上,使用能量传递带来的高温摧毁目标。

“应力刃武器”与已经相当成熟的应力武器不同,它不需要弹丸,能无视应力场可以穿透的任何装甲。由于魏启大陆的空气中常驻较为稀薄的魏启,“应力刃武器”在开火时,其生成的束状应力场会与空气产生交互。小功率“应力刃武器”会将空气烧得炙热,留下一条折射光线的通路,大功率“应力刃武器”则会在空中形成一条炙热的光路。

因此,“应力刃武器”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应力光炮

应力刃的另一个实用发展分支是牵引光束。这些无法小型化的耗能大户一般被安置在码头、大型生产车间、浮空船码头和大型浮空船上,搬弄货物或协助浮空船停靠与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