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光炮
总览[编辑]
应力光炮是一类通过生成极细长的快速变化的高强度应力场穿透目标,传导能量造成杀伤的武器统称。
无论是热武器,还是应力武器,都依靠投射质量,而应力光炮是一种特别的定向能武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历史[编辑]
从魏启历22世纪初开始,激光武器第一次超过了应力武器,成为近距离拦截导弹的新秀。而到了魏启历22世纪中叶,人们逐渐发现应力刃武器或许相比高昂的激光武器更靠谱——尤其在破坏机械这方面。激光武器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坏增强增厚的导弹外壳,但是应力刃武器则能轻松胜任,它可以穿透应力场响应较弱的普通拟钢和塑料等各种材料,直接破坏导弹内的装药——装药往往以晶石为载体存储了大量魏启,这让它们对应力场的响应水准大大提升。同时,应力刃武器的另一好处是不需要长时间的充能和成吨的电容(虽然在大量射击后需要长时间冷却,但短时间内能进行任意多次发射),同时它不需要高精度电机或驱动器来帮助武器进行瞄准——只需要调整输入用于生成应力场的驱动石的魏启的量,就能控制应力场的拉长方向,也就能控制应力刃武器的打击目标。
但由于魏启大陆大气中存在稀薄魏启,应力刃武器生成的应力场会随着距离不断损耗,在数千米外就会完全失去打击能力。不过这可以通过提高功率解决。
魏启历22世纪末期,应力刃武器蓬勃发展,很快被做小做强,相应的,导弹则不再那么吃香了,突防能力与以量取胜的廉价制造以及拦截鱼雷的能力成了导弹,制导炮弹与榴弹开发的热点。
但总体而言,导弹逐渐退居二线,而由在导弹离场后缺乏远距离摧毁敌人的手段,飞行器的隐身能力不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火力。破坏力强大且弹丸更加廉价的应力武器以及具有比导弹更强防御能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拥有厚实装甲的飞行鱼雷成为了重点开发的对象。
到魏启历23世纪,军队逐渐发现阉割版的应力刃武器可以被用来制成定向破坏各类驱动器的武器,是场爆器更可控的版本。而很快的,随着军备的进步,应力刃武器的功率进一步提升。尽管应力刃武器对驱动器与充满魏启的晶石杀伤力远远强于不太含魏启的生物组织。但基于功率,步兵配装的应力刃武器也能烧热空气,烤焦血肉,烧坏敌人的内脏了。而之后出现的更大功率的应力光炮则专门用来高效地摧毁那些能装载对等强大火力的机械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