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览 编辑

冉德志(RQdezhi,2167-2253),冉青人民共和国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与政治家,民族英雄,冉青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北大陆联盟军总司令,双大陆战争期间任冉青人民共和国临时国家主席,战后被选为正式国家主席。双大陆战争期间的卓越领袖,带领他的人民度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光。对于冉国人民而言,冉德志不仅是冉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父亲。在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关头,他站到斗争最前列,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和冉国乃至大陆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冉德志是与恒斯·徐·维尔德德·肖尔·可弗兰切尔斯特·劳伦斯以及斯德尔·日兰并立的“五大巨人”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当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在2235年的那个血腥的三月,从没有人告诉冉德志应该怎么做,也从没有人指望他做些什么。他位卑言轻、名不显时,冉国本不应由他来拯救,冉国也轮不到他来拯救。他大可以像无数冉国军官那样,听从上级指示放下武器,在邦联控制的新政府里谋个一官半职。或是像一些人那样,辞官归隐、不问世事。但冉德志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他孤身一人挑起了命运未曾托付给他的重担,纵使单枪匹马也要去拯救他的祖国。

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魏启历2167年3月28日,冉德志出生于诫济的一个军人家庭,其父亲是陆军的一名中级军官,母亲是后勤部队的管理人员,两人都是共产党员。闲暇时,冉德志的父母经常会和他一起讨论时政和科普一些军事知识,这激发了冉德志自小的兴趣。冉德志在他后退休后撰写的回忆录里面写道:“我的父亲是个有见解、有学问、思想正统、视国家和民族尊严高于一切的人。是他让我对军事和政治产生了兴趣。”

年轻的冉德志在诫济的一所公立学校读书,成绩优秀。魏启历2179年,冉德志考入诫济第一中学,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并准备以考入国家军事学院为目标。

魏启历2185年,冉德志被国家军事学院录取,与未来的冉克己将军为同窗。军校的学生首先应了解军队,于是冉德志选择了步兵,认为步兵在战争中最直接接受战火的洗礼,因此最具有“军事”味道。于是,他来到驻几何市的第33步兵团,在当时的冉凛义上校手下担任学生军官。

魏启历2189年6月,冉德志从军校毕业,考试名列第十三,得到的评语是:“一个未来的优秀军官”。毕业后他重返几何市第33步兵团。

战争初期 编辑

魏启历2233年夏,双大陆战争爆发。12月8日,邦联方强袭登陆诫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冉青人民共和国士兵坚守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最后在2234年3月29日,在损失巨量士兵的情况下,邦联军以近乎摧毁了整个城市的方法占领了诫济。诫济陷落这件事在冉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开始在国内蔓延。

魏启历2234年10月初,几何城保卫战爆发。此时的冉德志只是一名小小准将,他领导的城北守城军在郊外数次击溃了进攻的邦联方军队,并击毁一架赫尔普共和国岛舰。12月底,邦联方摧毁了供应几何市能源的晶石反应塔,导致几何市陷入能源危机。

魏启历2235年3月底,几何城最终还是陷落了,爆发举世震惊的几何大屠杀,邦联军动用“灭绝令”毁灭了整座城市和所有居民。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强烈的悲观情绪之中,人们都认为,面对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邦联军队,是绝无获胜希望的。因此大量的冉国官员和军官决定妥协,加入一个由邦联主导的冉国政府。3月29日,冉伯达告诉冉德志:准备离开几何,直接与菲尔德人议和。冉德志大吃一惊,与冉伯达争论很久。不到一天,冉伯达再次告诉冉德志:“冉国国力已不能再战”,“假使敌人再度南下,我们便要亡国。”此时,冉伯达的代表已与邦联代表在诫济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冉伯达等高层决定向邦联投降已成定局。

冉德志怀着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在“跟”与“不跟”之间选择。考虑再三,国家、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还是在他脑海中占了上风。他不能接受国破家亡、成为亡国奴的痛苦以及忍受自己在伪政府中处于任人欺压的屈辱难堪境地。这个小小的准将最终下定决心,率领最后的不到十万残军撤离至冉德拉宫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继续抵抗。

“他带领残余士兵撤退时候,我看到他的脸上满是尘土。他的眼睛失去了以往的色彩,他坐在颠簸的车上,和那些败退的残兵们一起。他看着首都的方向,那里早已是一片火海。”

异国的将军 编辑

即使长空战役暂时牵制住了邦联军的攻势,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联盟军一败再败的现实。

魏启历2236年5月,冉德志最终带领军队从长空高原撤到了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境内。

切尔斯特·劳伦斯得知一个冉国军官要求来见自己,他惊讶于冉国军队竟然还在抵抗,于是亲自接见了冉德志。

“将军阁下,你觉得你一个人能代表冉国吗?”当时任准将的冉德志逃亡至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向切尔斯特请求利用塞联广播电台向冉国发表一份抗战号召书时,作为塞联国家主席的切尔斯特半开玩笑地质疑道。冉德志的脸上出现了不快,思考了很久后,从容地说:“当然能!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合法地出卖它的国家和人民。现在,冉国遭邦联入侵,政府成员中只有我坚持抵抗。一旦现任政府宣布投降时,我就将代表冉国人民执掌战时政权。”

魏启历2236年6月1日,冉德志在南孚市向全大陆发表了一场电视演讲,呼吁大陆各地的冉国人继续战斗。

“许多年来指挥冉青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领袖们,已经成立了政府。”

“这一政府断定我国军队失败,已经开始和敌人进行交涉,以便停止敌对行动。完全可以肯定,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天空,我们过去和现在都被敌人的先进部队所压倒。迫使我国军队撤退的是菲尔德人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而远远不是我们人数不足,正是菲尔德人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提供了袭击的因素,才使我国的领袖们落到现在这种不幸境地。”

“但这是最终的结局吗?我们是否必须放弃一切希望呢?我们的失败是否已成定数而无法挽救了呢?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

“我是根据对于事实的充分了解在说话,我说冉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我请求你们相信我。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

“因为,你们要记住,冉国不是孤单的。它没有被孤立。在它的后面是一个广大的联盟,并且它还可以和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远碟帝国、邬石联合王国、魏启联邦合众国结成同盟!远碟帝国仍然控制着北方的海洋和天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和魏启联邦合众国控制着西南大陆的广袤土地,邬石联合王国控制着东南海域的海洋和天空,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军人们仍然正在坚持不懈地继续斗争!我们要加入他们,和其他盟国一样,冉国还能够充分地利用盟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这场战争并不局限于我们这个不幸的国家。解析几何之战、几何之战都没有决定斗争的结局!这是一场两个大陆之间的大战。错误是犯过的,曾经有过迟延和说不尽的苦难;但是事实仍旧是,我们来日、来日粉碎敌人所需要的一切依然在世界上存在着。今天我们被来自另一个大陆的无情力量击败了,但是我们还能够瞩望未来,更加强大的实力将给我们带来胜利。世界的命运正处在危急关头。”

“我是冉德志将军,我现在在南孚市,我向目前在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土地上的持有武器的冉青人民共和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冉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明天我将再次从南孚市广播。”

就这样,这次对话使两个国家的伟人开始了双大陆战争中的正式合作,也开始了因国家利益而产生的分歧与争吵。

双大陆战争中,冉德志的不妥协态度和独立姿态让切尔斯特感到厌烦。同样,冉德志也经常指责切尔斯特,认为他过于强势,策划军事行动过于鲁莽。两人也常常互相嘲弄对方的语言水平。冉德志的映日河语说得非常差,他刚到塞联的时候,开始努力用映日河语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他的发音实在是糟糕。切尔斯特总是嘲笑他的映日河语,而冉德志反过来也奚落切尔斯特的北大陆语。最后两人还得通过翻译来用母语来交谈。

复国作战 编辑

从魏启历2236年开始,人们就一直习惯地称他“将军”;至于他自己,过去在南孚市向冉国发表的广播讲话,也总是自称“我,冉德志将军”。实际上他的最高军衔是准将,才勉强够个将军的资格。

在双大陆战争中,冉德志流亡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寄人篱下”,别有有一种滋味在心头。但他还是老脾气,每当他同切尔斯特发生争吵,也从不退让,最后迫使切尔斯特妥协。因此,切尔斯特也曾笑称冉德志是一个令出必行的“大元帅”。

只是这时,冉德志这个“大元帅”称号已非徒具虚名。

魏启历2241年1月30日,冉德志抵达冉德拉宫,他在这片被解放了的冉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

魏启历2241年5月11日,切尔斯特到达诫济,由冉德志陪同检阅由数十万冉青人民解放军陈意志人民解放军组成的联军部队,他们即将开赴首都几何市与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5月12日,冉德志和切尔斯特乘专用火车对联盟军进行视察,切尔斯特后来在日记中写到火车上的这段情景时说:“尽管冉德志的军服上只有一颗星,而其他六个高级将军却有好几颗,但他们都对冉德志那么敬重甚至畏惧,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魏启历2241年7月26日,冉克己率领装甲师彻底扫除了残余的邦联军势力,解放了几何市。而冉德志也于7月26日下午重回了几何市的指挥部,这是他在2235年3月底之前曾工作过的办公室。他以此强调冉伯达政权只是一段插曲,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停止存在过。随后,他来到人民大会堂的遗址上发表了演说,在讲话中他强调了冉国人民在自身解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天,7月27日,冉德志凯旋地穿过人民大会堂前的国会大道,几何市民众向他热烈欢呼。

魏启历2241年7月27日,在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中,冉德志重新走上了几何市的街头。六年前,他怀着一腔孤勇逃离了这座城市;六年后,他回来了,带着数百万大军回来光复他的祖国。他从城南的废墟一路走到残缺的人民大会堂遗址,数百万冉国民众沿途迎接了他。

“我激动而又镇静地走着,努力看清这人潮中的每一个浪头,想把所有人的形象都映入眼帘。”

那一天,他记住了眼前的人民,正如人民记住了他。

魏启历2242月8月3日,由他主持的人民政府成立。从魏启历2242年1月30日起恢复了选举权的冉国人民于魏启历2242年8月至9月期间首次参加了市政公民普选投票。

魏启历2242年12月15日,即冉青人民共和国全境解放后的第二个月,召开自解放后的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魏启历2242年12月20日,冉德志正式被选举为冉青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魏启历2242年12月26日凌晨4时,与冉德志并肩作战长达六年的战友切尔斯特·劳伦斯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性出血逝世。得知切尔斯特逝世的消息,冉德志错愕万分。这个和自己并肩战斗六年的老朋友啊!尽管在流亡塞联的日子里,为了维护冉国的尊严和利益,他在切尔斯特面前始终保持了高傲而倔强的态度,甚至多次与之激烈地争吵。但在他孤独的内心里,切尔斯特仍是这个世界上他唯一可以称为“朋友”的人,除此以外,都是敌人、对手或下属。冉德志在惊讶和悲痛之余,下令全国降半旗以悼念这位他最信任的南大陆联盟军领导人。

伟人逝世 编辑

魏启历2248年7月,冉德志以身体原因为由主动辞去了国家主席等职务,回到了故乡诫济颐养天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的尼尼卡老去了,他伟岸的肩膀不再挺拔。
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真的曾经拥有钢铁一般的力量?

啊,母亲啊!到底有多少次,
他挥舞着镰刀,
袒胸露背,在麦田的尽头
突然大声地咆哮。

他肯定搬移过大山,把它们并排而列。
他那滴汗的脸上,喷射着火焰和浓烟。

可他现在连膝盖都动不了,岁月割去了它们。
他只能躺下,或者做梦,或者告诉
他子孙的子孙
他曾经的过往。

他偶尔会听见,附近麦田传来的歌声。
他那曾经坚硬的心,开始愉悦地跳动。

他颤抖地走出了门,
他拄着拐杖往前走了几步,
当他看到年轻的小伙,
他安慰地笑了起来。[1]

魏启历2253年6月11日,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冉德志在自家花园中的躺椅上安然逝世,享年86岁。

冉德志逝世后,根据其要求,没有举行国葬。这位小小的准将的遗体被安葬在诫济港口附近的一块墓地,同另一个小小准将冉东方的遗体放在一起。

关系 编辑

切尔斯特·劳伦斯:冉德志最好的朋友和坚定的战友,冉德志最尊敬的人。切尔斯特曾在冉国和冉德志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刻给予了他们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支持。

恒斯·徐·维尔德:战友。

德·肖尔·可弗兰:冉德志虽然并不喜欢可弗兰,但他对于可弗兰的评价非常中肯:“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可弗兰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帝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对可弗兰的一生进行总结,可弗兰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古典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1. 出自索赛罗(约瑟夫·斯大林)《老去的尼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