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斯特·劳伦斯

来自魏启大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趁着我还没死,我要再和这该死的世界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你们的面前低了头,那么请将我枪毙!”

总览[编辑]

切尔斯特·陈·卡尔佩·劳伦斯(Cherst Chen Karlpe Lawrence,2159-2242),男,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国家主席,陈意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陈意志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主席、战时总指挥。

切尔斯特是双大陆战争期间南方联盟军当之无愧的最卓越领袖,是与冉德志德·肖尔·可弗兰恒斯·徐·维尔德以及斯德尔·日兰并立的“五大巨人”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双大陆战争时的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孤立主义盛行,绝大部分的人们都认为战争不会波及到自己的国家。切尔斯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场战争不仅会波及到自己的祖国,甚至还会摧毁整个大陆,彼时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人将幸免于这场悲剧。

切尔斯特同时是一名雄辩家,以其口才而著称。他经常在战况焦灼的前线亲自演讲以鼓舞士兵的士气。他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前线主席”。

为政举措[编辑]

切尔斯特带领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领导着南大陆进行战斗,在他的带领下,陈意志人民解放军最高峰达到了500万人,平均每60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下生产线,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辆坦克奔赴战场。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所迸发出的恐怖生产力震惊了全大陆。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在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将近500亿发子弹,15万辆坦克,20万架各型飞机,5000艘各式战舰,其中就有200多艘航空母舰空天母舰。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富裕的,不愿意参与大陆政治的中立国家,直到切尔斯特将这个国家全部的潜力爆发出来时,他真正的实力才最终震惊了世人。

可以说,没有切尔斯特,南方大陆就会如北方大陆一般在邦联军队的猛烈攻势下溃败,更不会在最后发动反攻。在他的带领下,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在战争前期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沦陷之后,真正替代它们,成为了最重要的联盟国家兵工厂,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在他的号召和鼓舞下,500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士兵同南大陆联盟军盟友一起,前赴后继,在装备远不如敌人的劣势下用身躯和血肉组成了不可逾越的长城,抵挡住了邦联军的南下之路,为联盟军的生存留下了最后一口气,把战争拖成了持久战,最终耗竭了敌军的兵力、装备以及士气,使天平得以朝联盟军方倾斜。

经历[编辑]

早年经历[编辑]

魏启历2159年,切尔斯特出生于南部联合自治共和国阿卡亚市远离市区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务农。切尔斯特从小学习十分努力,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做题家。

魏启历2177年,高中毕业,切尔斯特考入国立阿卡亚大学修读燃柯恩主义、冉德刚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魏启历2184年,切尔斯特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最后成为了一个村官,在清风共和国的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子里担任村支书。村支书一当就是五年,在此期间,他在当地积累了广泛的支持。

魏启历2200年,切尔斯特调往南山共和国山金担任副县长。魏启历2203年担任县委副书记,魏启历2205年任县委书记。

魏启历2214年,切尔斯特担任阿卡亚市副市长,2216年升任市长。魏启历2223年担任市委书记并担任南部联合自治共和国常务委员会委员。

魏启历2229年,切尔斯特调往中央,担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并在魏启历2230年被任命为国家副主席。

力挽狂澜[编辑]

魏启历2235年,76岁的切尔斯特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为新一任总书记、国家主席以及军委主席。此时的双大陆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敌人就近在眼前,而此时的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孤立主义盛行,而前任领导人推行的绥靖以及宣而不战政策更是让人们对参加战争嗤之以鼻。与此相对应,陈意志军队应战热情并不高,高层军官们似乎更喜欢隔岸观火,认为战火会以那些弱小国家的沦陷而终结。

切尔斯特比谁都清楚,当全面战争来临,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2235年2月初,切尔斯特来到人民大会堂做了一场公开的电视演讲。他亲切而温和的声音激励着士兵们走上前线。

“......一个士兵会怀疑他所做的事是否真的值得,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所要求的牺牲是正当的吗?我们真得能要求你们冒着风险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吗?”

“现实总是不幸的,但是我们只能生活在我们出生的时代。命运已经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战争中保护我们的自由,我们的家园,我们陈意志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并没有选择这场战争,这是敌人强加于我们的!你们都知道,如果我自己都不愿意去做,我同样也不会强加于你们;而我唯一知道的是,你们会尽一切努力来取得胜利!”

切尔斯特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为人大代表们在自发的欢呼声中沸腾了,而士兵、工人毫无怨言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这场演讲被全程直播,人们被切尔斯特的话所鼓舞了。从此刻开始,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正式参与了这场守卫家园的战争中。

在海边,军舰和空天母舰如同下饺子一样下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加西亚·加利德这才发现,塞联的实力深不见底。它不仅可以在以太沙漠中打垮艾泽林斯,还可以同时向所有盟国输送海量物资。它甚至还能腾出手来,在解析几何给邦联军一记重拳。加西亚后来向总统拉法·利加承认,塞联是一个他根本不知道怎样去战胜的对手。

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切尔斯特一直陪伴在人民的身边,他知道很多父母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他就带头让自己的四个孙子全部去参军;他知道人们关心前线的战况,他就在广播中请大家拿出一张地图,他指着地图向大家讲解当时的世界局势。人们注视着眼前的地图,在自己亲人所在的位置上放下一个图钉。切尔斯特的地图上也有这么一个图钉,那是他的小孙子所在的位置。在这一刻,人民和主席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分享着同样的忧愁和喜悦,共同度过那些最难熬的岁月。

黎明前奏[编辑]

“2240年,当我听到大会堂里人们近乎疯狂地高呼着‘切尔斯特!’‘我们需要切尔斯特!’的声音时,我就知道我们必然将赢下这场战争。”他的战友,上将、南方联盟军总司令瓦罗沙·格拉尼曾如此说道,“这位已经81岁的老人在狂热的气氛中以全票连任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我们看不到他衰老的痕迹,他似乎仍然精神矍铄,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他仍然是一位巨人。”

在战况逆转之时,人们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人们对未来也逐渐有了希望,然而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领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切尔斯特的脑动脉血管瘤正在不断地扩大,他的病情已经没有任何好转的可能......主席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在切尔斯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的私人医生这样对主席团的成员们说道。但是大家都坚信,这个强大的巨人绝不会就这样死去,曾有无数次预言他死亡的宣告都被他顽强的生命力所有力驳回。

巨人陨落[编辑]

当战争逐渐进入尾声时,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他们大笑、拥抱、庆祝,没有人发现,他们的主席已经掉队了。

但切尔斯特的私人医生看出了端倪,他发现切尔斯特“病得很重”,“有早期脑血管硬化的所有症状”,“我估计他只能再活几个月”。医生是对的,而切尔斯特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一直在对外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强撑着虚弱不堪的身体,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他的国家所希望他扮演的角色。

在数年的繁重的工作之后,切尔斯特的身体终于垮了,他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性出血而去世。对于所有塞联人而言,这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切尔斯特虽然只当了仅仅7年的主席,但对于那一代人来说,他就是他们记忆里唯一的主席。

魏启历2242年12月26日凌晨4时,切尔斯特逝世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这个在大家眼前的巨人,曾经让人认为是坚不可摧的巨人——切尔斯特,在签署停战协议《逑拉拉协定》后的第二天因突发脑溢血在逑拉拉逝世。战争结束的第二天,巨人永远地倒下了。他撑了太久,他太累了,他需要休息,谁知这竟是长眠。

12月26日凌晨3时,切尔斯特弥留之际,说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唯一阻碍着我们实现明天目标的就是对今天的疑虑......让我们怀着坚强而积极的信心奋勇前进吧!”

他领导下的南方联盟军领袖瓦罗沙·格拉尼总司令听闻切尔斯特逝世的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痛哭流涕,他颤抖着抱着自己的脑袋跪倒在地上泣不成声。宸·旷听说后十分震惊,他不断地询问周围人们消息的真实性,直到确认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后,才难掩悲怆地说道:“我们失去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巨人。”魏启联邦合众国战时委员会主席何箬听闻后赶忙从他所在当地的旅店来到切尔斯特遗体的跟前紧紧握住这个他最亲密战友的双手。

北联盟军领袖冉德志在惊讶和悲痛之余,下令全国降半旗以悼念这位他最信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恒斯·徐·维尔德克莉薇娅·欧加登德·肖尔·可弗兰此时正在旅店中睡觉,紧急电讯传来后,他们连正装都来不及穿,连夜赶到了切尔斯特的遗体面前。

清晨,魏启通讯社向全大陆报道了切尔斯特去世的消息。人们这时才如梦初醒,陈意志的人们发现自己曾经视若巨人般的领袖竟会以这种方式离他们而去,甚至没有撑过剩余的任期!当日的全国人大会议暂停一日,以表达对他的深切哀悼。数以百万的陈意志人民聚集在人民大会堂前,向这位曾经的领袖敬献花圈。

12月26日,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大旷帝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胡意志帝国,远碟帝国,魏启联邦合众国,文黄共和国联盟,邬石联合王国,铁桶共和国,逑龙帝国宣布降半旗,向这位南大陆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致以最深的敬意。

一艘巡洋舰和一列火车载着他的遗体,把他送回家乡。沿路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送别他们的主席,他们站满了铁轨旁的每一寸土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悲伤。那是战争结束后塞联最宁静的一个下午,收音机和电视机停止了播放,汽车停在了路边,百货公司挂上了黑布,歌剧院取消了演出,整个国家都在为一个人的离去而哀悼。他最终以自己的遗嘱,被安葬在了故乡阿卡亚市郊外的英雄墓地——那里同样埋葬了数十万名阿卡亚市籍的、曾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为这个国家牺牲自己的烈士。

瓦罗沙·格拉尼的悼词最为贴切,他将切尔斯特比作“一位面带笑容的公交司机”,“他总是知道如何安全地驶向下一个转角”,“现在他走了,车也停了,离终点站还很远,乘客们紧紧地拽着彼此,不知如何成功转过下一个弯道。”这句话写尽了切尔斯特离世时塞联人心中的迷茫。

战争结束了,不会再有人牺牲了。当塞联人翻看过去的档案,试图搞清楚他们是怎么拥有了这样的武器时,他们会在很多份文件里都看到同一个人的签名——切尔斯特·陈·卡尔佩·劳伦斯。

是他批准了研制“■■■■”的计划,并赋予了这个计划“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对于这个秘密,切尔斯特藏了一辈子。

“在思想经受过磨练和彻底净化的人心里,你看不到任何溃烂、脓肿和疮疤;哪怕命运突然将他带走,他的生命也是完满无缺的。没有人能说他尚未演完自己的角色、没有念完台词便退场。此外,他没有一点奴性,没有任何矫饰。他不过分依赖别人也不孤高自许,他心里也没有任何不可告人、见不得光的念头。”

而如今,这位曾为祖国奉献自己直到最后一刻的坚定战士,与他的战友们,共同长眠于他们为之奋斗的祖国的怀抱之中。

关系[编辑]

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