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恩菲利亚
总览
塔恩菲利亚圣国(Holy Empire of Tarnphylia),是唯一一个位于塔恩菲利亚大陆的国家,科技发达但社会和政治十分封建。
国家信息
- 国旗 - 有待补充
- 国徽 - 有待补充
- 国歌 - 《有待补充》
- 国花 - 佩里卡兰
- 国家象征 - 有待补充
- 政体 - 神权君主制
- 语言 - 塔恩菲利亚语
- 文字 - 塔恩菲利亚文
- 格言 - “圣祖在上。”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塔恩菲利亚独占一整块塔恩菲利亚大陆,分为主大陆和南部突出部的次大陆,两者通过一个狭长的陆桥相连。
除主大陆外,塔恩菲利亚大陆周围还有数千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大多数都无人居住,较大的几个岛屿有渔民定居或军队驻扎。
地形地貌
大陆南端紧邻汹涌的罗莎海,气候恶劣;中部至东北部临海是肥沃的平原和大量人口稠密的城镇;西部和东部分别由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隔断,周边多为丘陵地带,矿藏丰富。
气候特征
总的来说,塔恩菲利亚全大陆的气候都较为温和适宜。西部和东部因为山脉阻挡导致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干旱少雨,气温较高,温差大;中部和北部为开阔的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位于罗莎海周边的塔恩菲利亚南部罗莎边疆区的气候十分恶劣,雷暴天气天数约占全年的65%,降雨量大且洪涝灾害频发,罗莎海及其附近海域海啸频发,几乎完全不适合船只和飞行器通行。受此极端天气影响的国土面积约为25%。
水系分布
全大陆有多条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
人口民族
全塔恩菲利亚大陆约有18.63亿人,其中塔恩菲利亚人是塔恩菲利亚大陆的主体民族,约占90%。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是在塔恩菲利亚人征服大陆时幸存下来的其他种族后羿。
塔恩菲利亚人主要被分为神职人员、贵族、自由民和奴隶四个大阶层,而每个大阶层又细分为数个小阶层,等级森严。塔恩菲利亚是一个封建国家,仍然在施行奴隶制,无论是贵族还是自由民,甚至是某些神职人员都普遍蓄奴。奴隶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少数民族几乎全是奴隶。神职人员和贵族占比不到2%,余下约68%都是自由民。
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差异,中部和北部地区以令华考州为代表的人更显具有现代民族的文明、更有教养、懂礼貌、温文尔雅,平静友好地向各地人民敞开心扉;而炎热的东部、西部以及气候恶劣的南部地区则以兰顿自治区和罗莎边疆区为代表的人则更显出具有加勒比人粗犷、勇敢、尚武和不屈的性格,大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那种民族精神。因此,那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文化
宗教
几乎所有的塔恩菲利亚人都信仰塔恩菲利亚教,而塔恩菲利亚教也是塔恩菲利亚的国教。
《塔妮莎圣书》是塔恩菲利亚教唯一的经典,简称《圣书》,描绘了圣神塔妮莎将曾经“布满熔岩和瘴气”的塔恩菲利亚大陆改造成宜居的家园、抵御二十四次天灾、化作凡人游历四方、惩恶扬善、阻止战争主持和平等诸多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塔妮莎确实存在但只以凡人形态现身,因此圣主常常自称得到了塔妮莎的祝福但实际是否是真的得到了祝福也不得而知。
习俗
塔恩菲利亚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长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称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荣誉职称;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和塔恩菲利亚人谈话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运动;不要谈论政治、宗教。塔恩菲利亚人忌讳交叉握手,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如果要送花,可以送给他们国花佩里卡兰,而一定要绝对记住忌讳送给塔恩菲利亚人菊花,因为菊花一般用在葬礼,而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他们扫墓的时候。
另外,当着塔恩菲利亚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据说是因为塔恩菲利亚曾有过多次因大型瘟疫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所以感冒在塔恩菲利亚人眼中也十分恐怖。
在所有正式场合和大部分私人交往中,第一次见面要互换名片。和朋友约会,一定要准时。应邀到塔恩菲利亚人家中做客,在咖啡和葡萄酒未端上来之前,客人一般不要吸烟,免得引起主人反感。到当地人家里做客,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带上一束鲜花。注意衣着,在办公室、餐馆吃饭或在街上行走都要穿外衣。相见时多以握手为礼。
社会
阶层
塔恩菲利亚分为神职人员、贵族、自由民、奴隶四大阶层。
神职人员内部阶层分明。分为主教、司铎、执事三大阶层。按照塔恩菲利亚教会阶层表,从上到下共有主教9级,司铎4级,执事2级。主教阶层分为圣主、宗主教、大总主教、枢机主教、首席主教、都主教、总主教、教区主教、主教。司铎阶层分为副主教、总铎、主任司铎、副本堂。执事阶层分为执事、修生。一般按照等级将神职人员分为15级,上级如圣主为I级,总主教为VII级,执事为XIV级。若贵族想成为神职人员则需放弃贵族头衔,但贵族成为神职人员的起点一般也较自由民更高,如伯爵将从主教开始,男爵可以从副本堂开始,而一般自由民则需要从修生开始。
贵族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公爵、侯爵、伯爵统称为勋爵(Lord),子爵和男爵统称为爵士(Sir),爵位世袭;而骑士是贵族中最底层,爵位无法由后代继承。
自由民是数量最多的塔恩菲利亚公民,他们从事着这个国家的各行各业。他们可以拥有土地,这些人被称之为自耕农;有的人依附于贵族的土地,这些人被称之为佃农。他们中有的人进入城市成为市民阶级并成为自由市的统治者。自由民还是塔恩菲利亚军队的主要构成者。
奴隶是塔恩菲利亚最底层的一部分人,他们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塔恩菲利亚政府官方承认并认可奴隶的存在,他们受到社会的唾弃、剥削和压迫,他们都是没有土地的雇农和从事“不洁行业”的人。自由民可以通过欠债、卖身等原因沦为奴隶。奴隶可以被自由买卖,除非主人愿意给予他们自由,否则奴隶一辈子也无法逃脱被奴役的枷锁。
教育
塔恩菲利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涵盖小学到初中。学校可以因开办者不同而大致分为教会学校、市民学校以及私立学校。
教会学校在塔恩菲利亚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新兴的市民学校开始挑战它们的地位。教会学校除了教授塔恩菲利亚教圣书内容外,还教授数学、写作、地理、历史以及博物学等等。而市民学校则减少了圣书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的教学。私立学校教授范围宽广而丰富,注重精英教育,入读学生多为社会名流和贵族之子。
高等教育在塔恩菲利亚属于精英教育。在这里,古典科学不受重视,魏启科学被认为是一切的一切而被广泛推崇。
科技
塔恩菲利亚的科技水平高得令人敬畏,虽然这是一群信仰神明的科学家。塔恩菲利亚人很早便有能力探索千千世界的其他大陆。他们探索的成果斐然,在康格历2289年(魏启历473年)发现了魏启大陆(但暂时无法穿越边际),并在康格历2572年(魏启历756年)发现了菲尔德大陆。但塔恩菲利亚人十分谨慎,没有与之进行任何程度的交流,而是不断将其置之监视之下。
虽然塔恩菲利亚人不使用传统的战争机器——坦克、战斗机、航空母舰等等,但塔恩菲利亚人却懂得如何利用复合晶石材料产生“阳灼射线”、“冻结射线”甚至“奇异射线”。他们制造的大量装备有强效应力护盾、射线发生器的一种名为“圣驾”的机动装甲战车,不仅移动速度相较于坦克快得多,且威力和防御力更是无与伦比。类似的还有塔恩菲利亚的“金圣鸢”、“圣鳍”等,无一不是超出常识的非同寻常战争机器。
但是因为神权君主制限制古典科技研究的原因,似乎塔恩菲利亚的科技发展终点也就到此为止了。
媒体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塔恩菲利亚迎来资产阶级革命时的媒体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
康格历1805年,塔恩菲利亚的第一份报纸在自由市泽斐林问世。此后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塔恩菲利亚的报纸在18个自由市、2个自治区中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一开始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贵族、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塔恩菲利亚的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随着媒体传播如雪崩般的加快、城市资产阶级的扩大,教廷再也无法控制日益庞大的市民阶级和言论管控,最后随着教廷和市民矛盾的不可调和,有关“自由媒体”的第八次塔恩菲利亚内战爆发。最后以教廷军的失利、市民阶级的“自由媒体”进军全大陆甚至24个大主教区以及首都令华考而告终。但是资产阶级仍然和统治阶级达成了妥协,有关教廷、宗教以及政治的言论仍然是禁区,时至今日仍然是。
经济
农牧业
工业
服务业
军事
塔恩菲利亚不存在对外战争,因此军队仅用于对内镇压。由于各地军阀领主林立,因此军队只是各地领主用于争权夺利的工具。在陆续发现其他大陆后,塔恩菲利亚国家体系下的军队才开始建设。在此之前,军队是由各地领主、总督、大主教掌控,圣主拥有其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政治
塔恩菲利亚是一个神权君主制国家,是封建专制君主政体的一种形式。其最显著特征是政教合一,君主不仅为世俗政权首脑,而且是宗教机构的领袖,集最高政治和宗教权力于一身。在这种制度下,宗教是维系政治统治的重要支柱,君主被视为神的化身或代表,并直接操纵宗教机构。
塔恩菲利亚的最高领袖是“圣主”,他既是“圣神”塔妮莎在人间的代表和全大陆塔恩菲利亚教的最高宗教领袖,又是世俗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大主教们是虔诚而有威望的信徒,既负责宗教事务也负责政务。
塔恩菲利亚是一个封建国家,既没有议会也没有政党,圣主和他的大主教们控制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枢密院是一个起着准内阁作用的决策中心,由十几位德高望重而有能力的枢机大主教担任,负责与圣主共商国是。
圣主非世袭制。在前任圣主去世后,在枢密院的主持下,由大主教们推举一位德高望重而富有才能的大主教成为新任圣主。圣主在去世前可以一直任职,除非他主动选择退位。大主教也是终身制,除非他选择退休或成为新一任圣主。
塔恩菲利亚在全国各地除南部的土地按照肥沃至贫瘠的程度被分为七个等级。圣主和教廷的保留地占有其中最肥沃的30%;其次40%按照爵位高低依次分封给了大大小小2600多个贵族作为采邑;最后的30%属于自由民的自耕地。位于大陆南部、约占全国25%面积的罗莎边疆区因为气候条件恶劣,圣国政府许诺“谁开采属于谁”,但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积极性。
历任圣主
地缘政治
塔恩菲利亚大陆只有塔恩菲利亚一个国家,不存在狭义的地缘政治概念。但圣国国内并非铁板一块,贵族间的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地方和中央间的矛盾等等仍然困扰着这个国家。
几个州和大主教区阳奉阴违,自由市和自治区各自为政,中央似乎越来越难以掌控这个国家。贵族林立,膨胀的野心;市民权力的扩大,进一步索取更多的权力;工人阶级的兴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塔恩菲利亚历史上爆发了十几次严重内战。虽然这个国家并没有因此分裂,但表面的和谐并不能掩盖深层的暗流。
人形权益
塔恩菲利亚人因为宗教原因很厌恶人形,人形被认为是违反人的自由意志的邪恶产物。在塔恩菲利亚,冰晶石和天冰晶石是绝对的违禁品,圣国政府定期会集中收集并予以销毁。私藏冰晶石或天冰晶石在塔恩菲利亚是重罪,若被发现私藏冰晶石或天冰晶石,会被处以20年以上监禁甚至死刑。
行政区划
塔恩菲利亚全国一共被分为50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4个大主教区、2个自治区、18个自由市、5个中央直辖州和1个边疆区。首都为东北部沿海中央直辖州令华考州的海滨城市令华考(Rinwakau)。
大主教区由枢密院推荐、圣主批准的大主教管理,大主教在职期间可以一直担任。
自治区和自由市由市民选举产生行政长官,但候选人名单是由枢密院提供。胜选者须向圣主发誓效忠,待圣主批准后才可上任,任期十年一届。
中央直辖州和边疆区类似于大主教区,行政长官的上任须由枢密院推荐、圣主批准,但通常非神职人员。
每个行政区都含有大小数量不等的采邑,这些采邑由省级行政区分别管理,再由圣国政府对行政区实行集中统治。
省级行政区
大主教区 | |
---|---|
自治区 | |
自由市 | |
中央直辖州 | |
边疆区 |
主要城市
历史
康格历2013年,宗教战争如火如荼,泰洛德大主教区的若尘教教徒集体发动暴乱,圣国军队与之发生血战。
康格历2015年,最后的被逼入绝境的若尘教5580名教徒被步步紧逼的圣国军队赶到了大陆最南端的罗莎海岸边。所幸恶劣的天气延缓了圣国军队的脚步,在自愿留下掩护的教士的帮助下,5000余名教徒乘船离开了塔恩菲利亚大陆,从此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