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旷帝国

来自魏启大陆
X.Zero留言 | 贡献2023年6月5日 (一) 18:11的版本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总览

大旷帝国(Great Kuangland Empire),简称“旷国”或“旷兰德”(Kuangland),是一个位于魏启大陆东南部的联邦制君主国,曾是“东联盟”的创始国和首席成员国。大旷帝国虽然多次在重要战争中失利,但它从未倒下,反而在一次次战后的改革与进步中愈加强盛。它在魏启大陆上有着无法撼动的重要地位。

大旷帝国工业积淀深厚,工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极其完善,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了魏启大陆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品与消费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大国。

国家信息

国旗与国徽

黑十字旗,黑色代表着坚毅勇敢的映日河人,金色代表着国土丰富的矿藏,四个角分别代表帝国的四个邦国。

大旷帝国国旗

国歌

《辉曜映日》(Glory Shines Raintze),大旷帝国国歌,出自复兴纪元工业革命时代的大旷帝国元老级作曲家本列古·旷子爵创作的同名歌剧,魏启历1745年在狄库首次演出,为剧终的独唱加合唱。词作者为克莱文诗人萨哈兹·博伦,虽然萨哈兹是个克莱文人,当时克莱文邦的独立倾向也很强,但是他显然想寻求整个帝国的一种统一的形象。

这首歌在歌词中不仅提到了皇帝,更提到了祖国、家园和历史,奠定了《辉曜映日》日后成为大旷帝国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国内最著名的爱国歌曲的地位。

国花

大旷帝国的国花是向日葵,花语是“沉默的爱,没有说出口的爱”,代表着“信念、光辉、高傲、忠诚、爱慕”,寓意着映日河人民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

格言

“一个国家,一种文字,一个民族,一种语言。”

政治制度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Dual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二元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过渡性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框架。

皇帝(Emperor)大元帅(Generalissimo),常共指大旷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最高政治权力,而“大元帅”称号则给予了帝国统治者对于军队的绝对统帅权。

帝国议会(Imperial Council),大旷帝国最高立法机构,有400个席位,有部分实权,可参与普通法规的起草和制定,拥有立法权,但法规通过须经过大旷帝国皇帝或总理大臣的批准。帝国议会议员50%为地方直接选举,其余50%为皇帝和内阁成员提名。

内阁(Cabinet),大旷帝国行政中枢机构。内阁成员名义上由皇帝直接任命,但制宪会议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首相提名后由皇帝直接任命。君主一般不会干涉人事任免和组阁事务,但君主仍然拥有最高的任免权,可以随时宣布解散议会和内阁。

内阁总理大臣(The Prime Minister of Kuangland),简称总理大臣、总理或首相,是大旷帝国内阁的最高首长,也是大旷帝国政府二元首脑之一,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内阁总理大臣由帝国议会提名,皇帝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皇帝认证。 内阁总理大臣其产生方式是在国会议员之中择一提名,再经帝国议会决议指名,在形式上由皇帝任命。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大旷帝国位于魏启大陆中部的以太沙漠以太荒漠克莱文沙漠之上,与大陆上除最南端魏启联邦合众国和最北端胡意志帝国外的全部国家都有领土接壤。

以太沙漠

气候特征

大旷帝国全国气候特征多样,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大的中部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靠近欧兰古谭斯帝国的西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靠近浩瀚之洋文黄共和国联盟的东南部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气候温和,最低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中部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超过300毫米,北部约为800毫升,南部则超过1300毫升。

大旷帝国中部地区多沙尘暴,尤以处于以太沙漠中心的科勒最为严重。

地形地貌

大旷帝国全国地势都较为平坦,但总体而言仍然呈现西高东低。全境大部为平原和沙漠。东南部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西北部有以太沙漠,西南部有以太荒漠,东部有克莱文沙漠

第三次魏启大战后,随着植树造林工程的稳步开展,大旷帝国境内的沙漠面积正在慢慢缩小,连日的沙尘暴也在逐渐被控制。

水系分布

流向浩瀚之洋的大河映日河穿越大旷帝国全境,是大旷帝国的母亲河。靠近映日河的平原成为人口聚居地。

人口民族

旷国人口众多,国民有不少来自东联盟诸国。

1824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旷国人口总量约为254,370,000人。

199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旷国人口总量约为411,132,000人。

20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旷国人口总量约为542,237,000人。

大旷帝国主体民族是纯正的映日河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他们进取心极强且民族自信心高,充满民族自豪感,好客热情。

经济

旷国的工业生产量雄居大陆第一,甚至大于第二名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第三名远碟帝国的总和。而旷国的经济总产值也相当惊人,位居诸国榜首,数值上几乎接近第二名与第三名总和。

2015年GDP总值:约7.33万亿光明元(约合79.65万亿标准晶),人均GDP:约1.35万光明元(约合14.69万标准晶)。

农牧业

大旷帝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将沙漠变为了绿洲,将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粮果之乡”。

大旷帝国很早就重视边缘水[1]的利用,是大陆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大旷帝国科技人员通过先进的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设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

旷国人修建了长达500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大旷帝国核心区域的以太荒漠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使以太沙漠地区出现了20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基本解决了狄库科勒俄勒克等重要城市的用水紧张状况。

基于此,大旷帝国不仅不因为身处沙漠中心而缺少粮食,反而成为了南大陆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仅次于魏启联邦合众国,其中以奥森为中心的大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效率极高的机械化农业和高等级的农业科技,使得大旷帝国完成了从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的弱小沙漠邦国,转变成为了粮食出口国的巨大飞跃。

工业

旷国是当之无愧的大陆老牌强国,工业积淀雄厚,产业链完善严密,技术与创新能力都非常强。

旷国也是大陆唯二持有先进的晶石开采技术的国家之一,不同于胡意志帝国能通过考古获得大量科技,大旷帝国内出土的古遗物往往不可理喻,人们无法参悟它们从而挖掘其研究价值。但大旷帝国仍通过完全自主研发, 掌握了相当先进的晶石开采技术,其开采设备提供给东联盟诸国。

旷国工业机械结构设计水准位于世界顶端,仅仅用别具一格的优异驱动结构,就力压矿产质量高、晶石与驱动技术积淀雄厚的北大陆三大国,曜日皇立工程学院的工程专业标注着世界机械设计制造的最高水准。

科勒是全大陆著名的工业之城,被称赞为"世界工房",全城汇聚了接近百家中型以上企业产房,并拥世界上第二第三两大晶石反应塔,每三年举办的机械艺术博览会总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机械设计师和工程师。

光明工业集团是又旷国国家支持,下辖近四百个子公司的巨无霸企业,其经销面涵盖民用军工等诸多方面,产品输出到了世界各地。

大旷帝国的工业体量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大旷帝国是魏启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完全产业链的超级工业帝国,这意味着它在几乎每个工业领域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它的总工业产值接近大陆的三分之一,这也是大旷帝国强大国力的重要支撑。

服务业

文化

旷国位于大陆中心,各种文化交融混杂,丰富多彩,强大有力的旷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因此带来的种种冲突。

语言文字

旷国的官方语言为纯正的映日河语,官方文字为正统的映日河文

映日河语和映日河文读音语法字形都与北大陆文相差甚远,而映日河语虽然同时也被其他南大陆诸国广泛使用,但都与正统标准映日河语有或多或少的区别,差距最小的国家比如文黄共和国联盟,两国人民可以无差别交流;差距最大的比如陈意志人民共和国联盟,两国人民几乎无法听懂彼此的语言,而陈意志境内的映日河语也被称之为塞西尔语

一部分北方的旷国人能使用简单的北大陆语尤其是其变种“联邦语”,少数旷国人也略懂古老的天涯文字,而在旷国的大都市内常常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语言。

节日庆典

1月1日,元旦节。

2月14日,国庆节。

4月24日,格里西德节。

7月21日,天辰节。

社会

教育

大旷帝国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但基础教育相当普及,文盲率只有不到1%,基础教育覆盖率超过95%,约55%国民受过高等教育。大旷帝国教育内容广泛而丰富,国内共有两所顶尖学府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名校[2],也是国内乃至全大陆最为著名的曜日皇立工程学院科勒皇立理工学院

支撑大旷帝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资金来自于政府投入与皇室赞助,其次才是学费和私人赞助。在大旷帝国,从基础教育迈入高等教育的门槛是由皇室直接负责的一年一度“大旷帝国最高考试”(GKEHE)。最高考试分为6个大科,考生可自主选择其中3科参加考试,总分为1800分。GKEHE考试强度非常大,共持续三天,每天一科,上午与下午分别4小时,每天总计8小时。考试结束后12天内公布考试成绩,在这场考试中得到较高分数的考生可得到大幅度的高等教育学费减免。

6个大科分别是:理科一(数学+物理),理科二(化学+生物),文科一(北大陆语+南大陆语),文科二(历史+地理),技术(计算机+手工技术),体育(保健体育+体考)/艺术[3](艺术理论+艺考)。每大科考试结果均采取排名百分比加权分,以提高公平性。

科技

第二次魏启大战战后开始,大旷帝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大旷帝国政府乃至皇室内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皇室也向科研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大旷帝国的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而后者则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魏启大陆工业史上许多最重要的发明,包括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大旷帝国,其中工业的生产线尤其重要,它使得工业的大量生产从梦想变为真实。

在科学研究方面,大旷帝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辉光奖,尤其是在纯理科、工程学、魏启与晶石研究、人形工程领域。

媒体

大旷帝国政府官方媒体和通讯社是映日河通讯社,是国内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全大陆第二大通讯社,仅次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魏启通讯社。映日河通讯社是帝国政府与皇室的喉舌,其最重要的报纸《曜日报》积极宣传帝国政府的政策主张,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大旷帝国国内私营媒体报社多而复杂,从时政类报刊到时尚类杂志,再到体育和漫画类杂志,品种繁纷多样。

大旷帝国政府许诺言论自由,允许报刊评论或批评政治,但唯独不允许私人媒体刊载有关皇室的任何新闻以及有关国内军事信息的动态。

体育

棒球和篮球是大旷帝国的国民级运动,全大陆规模最大的职业棒球联赛之一南大陆棒球经典赛就在大旷帝国举行。

除此之外,赛马也在大旷帝国十分流行。

军事

旷国常备军队数量庞大并且战斗力极强,其装备优良且训练有素的陆军实力位于大陆顶端,被称为"无敌之师"。

旷国的陆军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军团,军队总计135万人, 不仅规模大,且平均素质高,军团作战能力强,战斗力举世无双。

其中被誉为“无敌之师”的第一军团曾经于1865年在北面国境上一战击败反攻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冉青人民共和国二国联军主力,阻止了联军继续向南进攻的步伐。

旷国的海军虽然装备较差但胜在数量,战斗力同样惊人,太阳舰队的实力次于胡意志帝国麾下帝国舰队远碟帝国夕雾舰队,比冉青人民共和国海军稍强。

大旷帝国在双大陆战争中是联盟军的主心骨,为魏启大陆在战争中最后的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大旷帝国国土辽阔,国内也有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漠,其中埋藏着恐怖组织、危险的古遗物,有些地方还藏匿着魔物。因此,大旷帝国组建了一支被称为“帝国宪兵队”的准正规军,装备有先进的巷战和反人员武器以及大量先进轻武器,少量重型装备与支援装备,专门负责在帝国境内机动以维护治安,压制恐怖组织并与ISMI合作处理古遗物突发事件,或者预防和应对魔物爆发事件。


+ 展开军衔制度

政治

政府和议会

大旷帝国最高统治者为大旷帝国皇帝,名号为大元帅,为世袭制君主,皇位继承者由皇帝和内阁成员在皇室后代中选取最优秀者进行继承,富有的皇室与贵族掌控着大旷帝国内的大量资产。大旷帝国君主的参政率在笛·旷制宪会议之后逐渐减少,君主开始只在关键事件和决策时发声,并开始减少对议会和内阁日常事务的干涉,君主成为一个国家象征的意义开始大于实权意义。虽然大旷帝国君主仍然拥有几乎全权的最高权利,但是每一个君主都尽量克制自己不去干涉正常的政治。

总理大臣(首相)为除皇帝外最高统治者,由帝国皇帝直接任命,在皇帝不在时可临时代替皇帝处理政务。大旷帝国政府内阁成员均为大旷帝国皇帝直接任命,其领导者则为总理大臣。制宪会议后,首相的权利得到巨大提升,逐渐成为国家实际上的领袖,大部分情况下代表国家进行国事访问。

内阁成员名义上由皇帝直接任命,但制宪会议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首相提名后由皇帝直接任命。君主一般不会干涉人事任免和组阁事务,但君主仍然拥有最高的任免权,可以随时宣布解散议会和内阁。

大旷帝国无政党,大旷帝国帝国议会是大旷帝国最高立法机构,有400个席位,有部分实权,可参与普通法规的起草和制定,拥有立法权,但法规通过须经过大旷帝国皇帝或总理大臣的批准。帝国议会议员50%为地方直接选举,其余50%为皇帝和内阁成员提名。

法律与宪法

大旷帝国为映日河法系国家,其法律大部分为议会提出的“法律意见”,执法以判例为准。

魏启历2024年前,大旷帝国无宪法,以古老的映日河法为实际意义上宪法。但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反对的声音逐渐增大,大旷帝国帝国议会酌情在《映日河法》中添加了部分修正条例并推翻了一部分判例,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革。

魏启历2023年8月,古老的《映日河法》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了,皇帝笛·旷下令帝国议会开始起草宪法草案。12月,经过激烈的辩论和修改,《大旷帝国宪法》草案被送到了笛的手里。笛仔细地阅读了宪法草案,参照了《映日河法》和大陆诸国的宪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了其中最适合旷国国情的部分,对草案进行了部分修改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

魏启历2024年1月,帝国议会开启了最后一次制宪会议,审理并通过了宪法草案,决定申请进行全民公投,笛表示许可。

魏启历2024年4月,全民公投结果出炉,超过91.7%的民众对这部大旷帝国的第一部宪法表达了支持,人们希望宪法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为大旷帝国真正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提供法律的基石。

魏启历2024年5月1日,《大旷帝国宪法》在皇帝笛·旷的宣布下正式开始施行。宪法的施行,宣告了大旷帝国开始从人治过渡到法治社会,政治制度从君主专制逐渐成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选举

旷国实行与胡意志帝国类似的寡头政治,不同的是,旷国的四名“将军”由国家少数精英选举而出,拥有极大的权力,并可以在生前一直执政,而大元帅则作为帝国皇帝终生任职,同样拥有巨大的权利。

制宪会议后,四位“将军”的实权被全部剥夺,这个职位成为了一个无实权的虚职或名誉头衔。真正的实权落到了以首相为首的内阁中,但实际上多数内阁成员和皇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外交

旷国由于其政治体制、地理、人文等多方面原因,倾向于通过强硬手段来提升本国国力。

为了与西联盟争夺亦江断层,旷国带领东联盟挑起并全程参与了第二、三次魏启大战,和胡意志帝国远碟帝国同为魏启大陆最不安定的国家。

历任君主

+ 展开历任君主

历任首相

+ 展开历任首相

人形权益

第三次魏启大战后,从一般民众到上层官僚,大旷帝国显然对人形很不欢迎,但这种不欢迎的态度逐年递减,到了魏启历1990年,荒芜的以太沙漠里已经有不少没有身份与国籍的人形进行着各种生产活动,他们似乎不会制造任何麻烦,大旷帝国对此的态度基本是默许。

魏启历1992年开始,随着在沙漠里活动的邪教组织“降临神教”日益猖狂,大旷帝国需要手段压制其发展。但是加强沙漠的公安与军事力量不仅困难且需要大量资金和补给,于是帝国高层想到了一个以毒攻毒的解决办法:雇佣活动在境内的没有身份的人形对在沙漠中活动的邪教组织进行侦查和清扫,同时协助处理一部分无人战体的猎杀工作。两方的合作十分愉快,直到魏启历2006年芒北原对峙事件爆发,由于帝国与人形双方的利害关系依然紧密,大旷帝国只是加强了对于雇佣的人形的管理。

魏启历2015年,在UPW发布保护冰晶石族基本权利的法案后,经过了一年的立法和反复研究之后,大旷帝国宣布在《映日河法》中添加了部分修正条例并承认人形的公民身份,并保障其公民权利。2024年5月颁布的大旷帝国第一部宪法中也有相似规定。

大旷帝国对人形施行户籍登记制度,第二类载灵体的有序化只能由拥有资质的医院由没有不良行为历史的公民申请进行,否然将涉嫌刑事犯罪,且人形在有序化之初必须被登记,其后申请进行有序化的公民将对该人形负监护责任。因历史原因未登记的人形需要自行前往相关部门登记,否然相当于“黑户”。任何人形相关店铺只能为有登记人形服务,违者将被处以最低10万光明元罚金、七年以上监禁,最高死刑的重罚。巡警会不时出现在各个医院或相关人形服务站等场所进行突击检查,以确保大家都在遵守这项法律。

大旷帝国不允许除官方人形雇佣兵外任何人形持有任何种类的热武器,违者最高可判处死刑。

地缘政治

旷国和猩猩帝国远碟帝国签署有东联盟协约,旷国和铁桶帝国有诸多贸易协定,并在1833年第二次魏启大战开始前签订了长期的互不侵犯条约。

相较弱小的邻国文黄共和国联盟于魏启历1339年被大旷帝国从南大陆帝国联邦中分离并吞并,成为了大旷帝国的仆从国及其出海口之一。

魏启历1900年代,因为争夺魏启大陆中部的重要魏启脉"亦江断层",旷国与西北面的冉青人民共和国和其北的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关系极其恶劣,与胡意志帝国关系不佳。

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在新任皇帝的带领下,旷国与邻国的关系逐渐好转,但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北方诸国的边境摩擦时常有发生。魏启历1990年左右,最后一次边境争端结束,旷国与北方各国的关系正式完成正常化。

魏启历2003年,在魏启大陆联合议会的年度大会中,旷国克莱文邦率先提出了发行南北大陆自由通行证的建议。虽然此建议因为各种理由没有通过,但是克莱文此举也说明了旷国参与国际事物的积极性也已经日益提高。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狄库邦
科勒邦
克莱文邦
奥森邦

主要城市

城市名 所属邦 行政级别 简介
狄库 狄库邦 首都 大旷帝国最强大的邦国狄库邦的首府,亦是大旷帝国的首都。狄库是一个位于以太沙漠之中,临近以太荒漠的巨大的钢铁之城,在充足的日照和环境工程师的精心耕耘之下,狄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达尔曼 狄库邦
阿扎克斯 狄库邦 大旷帝国北方的工业原料集散地,每年都有天量的来自亦江断层的晶石矿物经由此地运往南方诸国。
科勒 科勒邦 邦都 科勒位于旷国西部,映日河畔,亦江断层下段的巨大工业城市,能源充足,人口众多,极其发达。科勒是旷国国内也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知名的制造之城。科勒城内是各种巨型机械组建的森林,粗壮的导能管在空中盘旋交错,宏伟壮观,机械和生产线昼夜不停地运作,别有一番风味——但记着,如果要来旅游,小心沙尘暴。
尼曼 科勒邦
克莱文 克莱文邦 邦都 巨大的经济化大都市。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克莱文首先摒弃了对北部徐意志联邦的敌视态度,开始与徐意志联邦南部的卡盛威尔开始了广泛的经济交流。克莱文始终引领着旷国的开放。就如同克莱文邦国王所说的:“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只有自大和无知。”
德伊 克莱文邦
卡哈卡 克莱文邦
库钦 克莱文邦
勒曼 克莱文邦
奥森 奥森邦 邦都 坐拥广阔肥沃的奥森大平原,以机械自动化农业为主,是整个国家的粮仓。

历史

四国时期

旷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代后的残存诗篇元年,也正是映日河族的首次出现揭开了魏启大陆最为精彩的一页。

魏启历元年,映日河族首次被记载出现在以太沙漠东部的原野上,那里拥有一条名为“Rwins”的河流,即为后来的映日河

魏启历173年,映日河族东支以相当快的速度完成统一,将部落命名为“科勒”。次年,南部的映日河部落也被合而为一,以“奥森”作为其部落之名,意为“智慧之族”。

魏启历243年,科勒发生内乱。部分被驱逐离开科勒的人们沿着映日河向西行走。当他们面对着有别于日复一日看到的沙漠的绿洲时,他们明白那便是他们的归宿。绿洲丰富的资源使得他们建立的聚居地迅速壮大,很快便聚集了来自其他部落各种被驱逐之人。这便是狄库,它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建立起来的。

魏启历281年,北部的克莱文部落完成统一。

大狄库帝国的诞生

魏启历330年,狄库发起了对奥森的战争。因为狄库人极高的战斗素质[4],奥森人手无缚鸡之力,随即被征服,狄库帝国自此建立。

魏启历358年夏,狄库帝国展开了对科勒帝国的猛烈进攻。

乌云在天际嘶鸣着划破雷电,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死寂片刻又喧闹的废墟之上。刚刚消散的哀鸣和剑影又在风中绽开,堆积的残体狰狞而可怖,浓重的气息让人几乎窒息。此刻,双方的余兵都已陨半,两边阵前对峙着的头领疲惫而决绝,狄库帝国和科勒帝国的终极决战,已是血流成河的惨烈和劫难。

在极具报复性的破坏中,科勒主城被焚毁殆尽,科勒人几乎被全部赶尽杀绝,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在天幕倒映之中的那些士兵,已经是一片破碎的残体的平原,余下的人已然忘却了生的眷恋,忘了襁褓中的嗷嗷待哺的孩儿,耕作在田间勤恳的妻子,和渐渐的枯萎了年华的老母亲。他们眼中什么也没有留下,已然困兽般咆哮,要与那恶敌同归于尽。也不知已有多久,烟尘四起间,残留的烽火终于在那一场倾盆大雨之后默默熄灭了。

魏启历359年春,狄库正式兼并科勒,狄库帝国国力达到极盛,对外号称“大狄库帝国”。

大旷帝国的成立

魏启历401年春,狄库帝国与克莱文帝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随即狄库帝国便撕毁了条约,大军随即跨过以太沙漠向克莱文进发。

魏启历401年秋,以太大战爆发,克莱文军重创不可一世的狄库军,克莱文军随即乘胜追击直达狄库。冬,狄库宣布投降,宣布承认克莱文的政治实体,宣布两国永久停战。不久两国完成等权合并,大旷帝国正式成立。

开疆拓土

第一次魏启大战

魏启历1434年,第一次魏启大战爆发,野心勃勃的旷国加入战争,与北大陆各国激烈交火,甚至一度占领了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化学市,然而旷国仍然不敌北大陆联盟,最后在1456年与其签订和平条约不了了之。

获得出海口

由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文黄共和国联盟于魏启历1339年被南大陆帝国联邦割让与大旷帝国,成为了旷国的仆从国,成为旷国的出海口。

成立东联盟

魏启历1691年,东联盟由旷国主持组建。其主要目的是震慑和对抗同年六月组建的西联盟,谋求东方各国的联合发展。东联盟各国将在战争时立场上保持一致,并组建训练强大的联合军队,联盟成立后,各国之间在军事和经济上也做出了不少统一与调整。

第二次魏启大战

魏启历1858年冬,苆就任旷国大元帅、皇帝。

魏启历1859年春,苆开始进行种族清洗,逾年,超过500万冉德刚族、徐意志族、胡意志族人被驱逐出境或被杀害。

魏启历1859年4月,魏启脉被发现,旷国帝国议会开始了对此方面的讨论。

魏启历1860年6月,旷军渡过映日河,进入文黄共和国联盟领土,联盟无任何反抗。秋,联盟和旷国签订合并条约,文国和黄国正式成为旷国的两个邦国,联盟军被整编入旷军。

魏启历1860年7月,旷军进入猩猩帝国领土但遭到民众抵抗,旷军不得不放慢脚步,以期与猩猩帝国谈判。8月,猩猩帝国在旷国的军事威胁下被迫同意加入即将打响的战争。

魏启历1860年11月,旷国正式开始对冉青人民共和国的攻势。同时,旷国联结猩猩帝国和铁桶帝国分别发起了对魏启联邦合众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攻势。

魏启历1860年11月底,旷军越过卡盛威尔防卫区,联邦与共和国大片土地沦陷。

魏启历1868年,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护国军将披靡的旷国军队赶出了被占领区, 旷国内部动乱, 宣布投降并接受了巨额赔偿条款, 此次作战为第二次魏启大战拉下帷幕。

第三次魏启大战

魏启历1921年, 新上任的旷国元帅推崇极端民族主义, 疯狂扩充军力, 代表东联盟向西联盟要求亦江断层开采权, 实力较弱的西联盟不予同意。

魏启历1925年, 旷国连结铁桶帝国, 文黄共和国联盟侵略猩猩帝国, 后者随即失去了国家主权。

魏启历1926年, 邬国沦为旷国保护国, 1927年, 远碟帝国被迫签署"晶石贸易法案", 每年以低廉的价格为东联盟提供大量平海出产的晶石。

魏启历1930年, 旷国的国力达到极盛, 三大晶石富集地有二被东联盟控制, 1930年, 旷国, 铁桶帝国, 文黄共和国联盟三国对北大陆三大国的全面侵略开始。

魏启历1932年,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沦陷, 同年, 旷国的大军毫无顾忌地驶入了中立国陈意志帝国国境。

魏启历1935年, 陈意志帝国宣布投降成为旷国附属国, 秋季,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全境沦陷。

魏启历1936年, 冉青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花园之城"几何市外升起了战火,几和保卫战展开。两军于此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同时投入巨量的兵力,战况非常惨烈。

魏启历1936年夏,光学港大撤退,旷国军队攻下芴莣港,此次战役标志着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全境沦陷。

魏启历1936年冬, 几何市久攻不下, 猩猩帝国出现叛军,陈意志帝国内部发起革命,转而把矛头对准东联盟,三大国之间矛盾不断,对西联盟的进攻脚步大幅放慢。

魏启历1936年冬,旷国和铁桶帝国发生摩擦,两国同时停止对几何市的进攻,在极北平原上的战线因为补给和极度严寒等原因推进非常缓慢。

魏启历1937年春,大批东联盟陆军进攻部队被回调,仍有大量军士积压在冷却的几何市外围战线,不敢贸然进攻。

魏启历1939年,西联盟重振海军,开始夺取海上优势。

魏启历1940年,猩猩帝国国内叛军被平定。

魏启历1941年,旷国大元帅一举击败了陈意志帝国主力军,随后带主力重新讨伐几何市。

魏启历1941年冬,几何市外的多重防线战火重燃,经过重新整备的西联盟多国联合陆军战斗力逐渐赶上了旷国的无敌之师,双方紧张交战,几乎势均力敌。

魏启历1942年夏,魏启联邦合众国偷袭了猩猩帝国,威胁旷国境内,大元帅不得不再次从主力中抽调兵力,同时在西联盟联合军队与新式武器的打击下,战线逐渐不支。

魏启历1942年冬,几何反攻作战,西联盟联军成功击溃东联盟包围圈,战线从此反转,东联盟内部兵力调配混乱,局势危险。

魏启历1943年夏,徐意志复国作战,东联盟北面战线全线崩溃,南面战线的威胁无法解决,东联盟大势已去。

魏启历1944年春,西联盟军队跨越了铁桶帝国国境线,文黄共和国联盟宣布投降,狄库受到大量空袭,对东联盟的最后一场硬仗,狄库保卫战打响。

大旷帝国内战

魏启历1941年开始,科勒和更南方的多位的亲王就已经开始对莪阳奉阴违,他们从最初就并不认可这场扩张战争能在演化为全面战争前刹住车,并为各大邦国或者大旷帝国人民带来值得为之一搏的利益,而他们更是在战局陷入焦灼之后组建了秘密联盟与大量的军队。魏启历1944年,狄库被围攻,亲王们也没有利用直属军队进行任何支援,莪首先被国内人民推翻下台,接着,一场蓄谋已久且规模巨大的内战在大旷帝国内爆发了,这场大元帅残党与南方亲王们的战争快速倒向了叛乱者们,不过对于一些大元帅死忠残余部队的清理直到1948年才完成——在此期间同样在战争中伤亡惨重的西联盟并未趟这趟浑水来攫取更多利益——人民早已厌倦了任何的战争。于1948年,莪被UPW联合法院审判,判处终身监禁。1967年莪死于软禁其的家中。

战后重建

魏启历1952年,旷国展开大改革,旷国整体国力开始从战争后的衰落迅速回转。

有待补充

其他

+ 展开国家数值信息

  1. 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
  2. 魏启峰十校联盟
  3. 包括音乐或美术。
  4. 毕竟当时都是些亡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