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意志帝国
总览
胡意志帝国(Huutsch Empire),旧译为“艾希塔娜帝国”(Aschtana Empire),简称“北帝国”。胡意志帝国是大陆上除大旷帝国外另一个拥有顶尖晶石开采技术的国家。
胡意志帝国的国土面积极其广阔,但所有地区都是终年苦寒之地,并不宜居,开发成本无法接受。在与北大陆诸国签订自由移民条约后,大量胡意志族人涌入了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冉青人民共和国并安居乐业。
胡意志帝国曾是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爆发和第三次魏启大战后,胡意志帝国虽然有了空前的国际影响力,但整体国力却完全无法跟上时代。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帝国皇室倾向于采取最为激进的策略,他们大力支持及配合魏启大陆联合议会的工作,并在其中谋求更大话语权。同时,胡意志帝国关于冰晶石的政策也是最为友好(或者说激进)和开放的。帝国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限制和古遗物使用上也相当松散,并吸引了多国的科研人员。胡意志帝国试图凭此保留其在一部分晶石科学技术上的领先。
国家信息
国旗与国徽
黑翼羽鹰旗,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黑翼羽鹰作为胡意志帝国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至有关光阴鸟的传说。千百年来,对胡意志帝国的人民来说,雄鹰始终被看作是一只圣洁的神鸟,人们相信它会给祖国带来幸福、恩宠和力量。

国歌
《辉光鸣响》(Symphony of Polarlight),胡意志帝国国歌。原歌词实际上是由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记者迅羽·徐作于魏启历1892年,后被刻入世界尽头的灯塔并成为帝国国歌。作曲和编曲者为胡意志帝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音乐家德·白樱。
至于迅羽为何会作出如此歌词,而胡意志帝国为何会采纳外国人所作词曲为一国国歌,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迅羽受人所托[1],有人说是他在帝国旅行时的有感而发,也有人说这只是他将所见到的人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进行加工的结果——而其真相早已无人知晓,只知道这是一首他从未发布的诗。这首诗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泄露,然后在帝国国内广泛传播,甚至被刻入薇儿可外的石碑,最后更是被定为国歌。
歌词由编曲者根据徐意志人迅羽·徐原诗整编而成,为双重歌词。在单人演唱时仅唱“显词”;合唱时分双声部,一部分唱“显词”,另一部分唱“隐词”。
该曲由胡意志帝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德·白樱作曲,该曲只能由管弦乐演奏,为一首宏伟的交响曲。因为规模宏大、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而被公认为魏启大陆十二国中“最有气势的国歌”。
国花
胡意志帝国的国花普尔查兰冰花是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盛开于山峰之巅的美丽花朵。
传说它有五瓣花叶,花瓣颜色从根茎处的白色转化为末端的青紫色,据说,这种花以星光为雨露,无法被积雪覆盖,无法被风暴摧折,在传说中的芒北山上终年开放。
普尔查兰的古北大陆文,读做Mono(莫诺)。它是胡意志帝国的国花,有大量关于它的艺术作品。
政治制度
选举君主制(Elective Monarchy),不同于世袭君主制,它以选举方式来产生下一任君主,是胡意志帝国的根本选举制度。胡意志帝国在魏启历1107年通过的宪法确立了选举君主制并延续至今,由贵族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有时会由上一任元首指定一位他认为的优秀者成为新一任元首(通常并非自己的子嗣),因此有时也被称之为“禅让制”(Abdication System),但仍然需要贵族联席会议的审查和表决通过,因此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制。帝国元首的任期通常为30年左右,非强制限制,但实际上这是贵族间不成文的规定,也因此大部分元首都能自觉遵守。
金权自由制(Aurea Libertas),又称“贵族民主制”,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Dual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共同是胡意志帝国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形成的政体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其中金权自由制是自魏启历1077年就存续至今的政治制度,它赋予了贵族们相当大的权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是在魏启历2068年宪政改革中确立的制度,它部分限制了元首和贵族的权力,扩大了议会和内阁的权力,使市民与贵族间的权力达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
内阁(Cabinet),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元首任命。魏启历2068年前无实权,后取得实权并取代贵族联席会议成为最高行政中枢。
贵族联席会议(Joint Meeting of Nobles),魏启历2068年前与内阁并存,是国家的最高行政中枢,魏启历2068年后失去实权。现作为元首的选举机构存在,仅在每届元首选举时召开。
元首(Supremo),意为“至高无上者”,是胡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和最高领导人。元首拥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对帝国的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所有行动都能随意干涉,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尽管进入现代这种控制权随着时代不断弱化,但仍非常重要。
帝国议会(Imperial Council),胡意志帝国立法机构。现帝国议会是魏启历2068年后组建的新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均为150人。但实际上帝国议会与内阁类似,在重大决策上只能向元首提出建议。帝国议会两院虽然均享有平等的起草法律和表决的权利,但是无通过法律的权利,起草的法案需通过元首的批准才能被允许施行。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胡意志帝国雄踞于魏启大陆最寒冷的北方,南邻冉青人民共和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边疆,北接无尽之海,西邻逑龙海,东部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隔海相望。
除此之外,胡意志帝国还控制了东部的塔克岛以及伽马岛,拥有广阔的海外领地。
气候特征
帝国的环境条件十分艰苦,贫瘠的冰原绵延千里,人烟稀少,部分地区极夜极昼每年平均出现连续半月以上,夏季只有一个月,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
地形地貌
极北平原是胡意志帝国境内最大的平原,指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平坦地形。极北平原被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伊休山脉以北的大片针叶林与寒冷平原;第二段是更北端的雪封平原,夹杂着含有成群的永冻冰山的奇异地形,冰棱和冰柱混杂其间,路途陡峭,即使拥有地图也极易迷失方向;第三段是靠近无尽之海,被称为极北荒原的永恒冻土,除开人类(与冰晶石),只有少量特殊植物与动物能在此长期生存。极北平原涵盖了伊休山脉以北的六成区域,大部分在胡意志帝国境内。

水系分布
潮江是胡意志民族的母亲河,自东向西横跨大半个胡意志帝国。潮江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冰封状态,但是一到每年四月伊始,河上的浮冰将会渐渐融化,化为一座壮观的瀑布从可达尔东面倾泻而下,流入大冰湖,进入地下,蔚为壮观。
潮江起自魏启峰,先向北通过阿尔法镇,后向西蜿蜒流淌,经过泽塔村和物理市,一支支流通过可达尔的大瀑布汇入大冰湖,而主流最后一路向西汇入大海。潮江拥有多条支流,既有向北的支流经过电磁学市,也有向南的支流灌溉了帝国粮仓兰布达镇和工业重镇力学市的无数土地,因此被称之为母亲河。
漾河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进入胡意志帝国。

人口民族
胡意志帝国的人口非常稀少,民族也非常单一,十五世纪帝国人口据统计达到了510万人,不足同时期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二分之一。
帝国人口在后来的五百年间继续因各种原因不断流失,到1892年,帝国只有不到300万人,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大部分帝国人选择居住在西南方,帝国传统意义下的人口甚至不到200万人。
胡意志民族生存在大陆上最为艰苦的环境中,渐渐形成了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对国家的热爱和信赖甚至可以批评为盲目。
帝国人表里如一,说话耿直,对待事物极度认真,没有幽默感,因此普遍被认为没礼貌,无趣或粗鲁。但帝国人办事效率极高,意志力强大,恪守承诺。
多数帝国人崇尚武力,即便进入十九世纪,制定规则并加上筹码进行“决斗”,败者愿赌服输,仍然是不少人心中解决各种争端的最佳手段。
魏启历1911年,帝国掌握了创造出寄宿在冰晶石中的魏启灵的方法后。1946年,蒙大拿元首签署了《共同发展法案》(《关于冰晶石临时的管理方法》)。在此后的百年间,尽管路程坎坷,人造意识体渐渐获得了帝国人的认可,数量日益壮大,成为了一个新的胡意志帝国的主要民族,为帝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
经济
魏启历2015年,胡意志帝国GDP总值约为58.54亿伊尔(约合2380.82亿标准晶),不含人形人均GDP约为2978.3伊尔(约合147278标准晶),含人形人均GDP约为2784.84伊尔(约合113259标准晶)。
帝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多个重要方面致命地落后,几乎完全依赖其盟友。
帝国的轻工业水准低下,甚至产业规模只与邬石联合王国对等,轻工业制品与各种商品几乎全部依赖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
二十世纪初,由于人口太少,交通不便,帝国经济总产值在大陆上排行倒数第三[3],帝国的法定货币为伊尔(§),流通量少,商品可以说是贫乏。但是帝国的人均GDP仍保持在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算可以。
而帝国食物业一蹶不振,每年都要从南方的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大量食物才能满足本国消耗。
帝国的强项是晶石技术。帝国凭借着历史积淀在极其早的年代就掌握了领先世界数百年的机械与晶石科技,而胡意志重工业水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顶尖,能生产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驱动器和最为坚实的重型机械,帝国武器制造业同样极其发达。
胡意志帝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军事帝国,其军工产业庞大且拥有雄厚的积淀。胡意志帝国的武器受到各政府的信赖,其出口量和大旷帝国比肩。其武器出口额占国家年度GDP的比重超过了惊人的12%——虽然这个数值在发展经济的努力下逐年下降,但不可否认武器出口是北帝国经济的一大支柱。
胡意志帝国曾经拥有全大陆最为发达的船舶制造工业,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达到巅峰,但是在和平年代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奥薇邦妮联合王国超越,退居世界第二。
文化
语言文字
胡意志帝国统一使用北大陆语和北大陆文,是魏启大陆上唯二将纯正北大陆文作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因此北大陆语后来被称为艾希塔娜语。
大部分胡意志帝国人还能使用北大陆文的变种联邦语熟练地交流,联邦人和帝国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障碍。胡意志帝国人只能与冉青人民共和国人进行非常粗糙的简单交流,因为北大陆语变种冉语中混杂了大量天台大陆词汇和语法。
习俗
胡意志人理性、务实,计划性强,凡事按部就班,注重程序,在社交场合注意举止,不大声说话,亦不焦急慌张。胡意志的社会中,贵族仍然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与贵族初次见面时应该行礼表达敬意。在胡意志帝国想与对方见面需事先预约,贸然到访属于不礼貌行为。无论工作会谈还是私人约会,一定要准时。胡意志人在工作中注重效率和效果,会谈前需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会议按时开始和结束。初次与胡意志人见面,除起身握手和眼神交流外,不宜有更亲密的肢体接触。胡意志人看似“高冷”,实际上比较有幽默感,喜欢讲冷笑话[4]。与胡意志人初步交往时,帝国的历史及其传统、文化、艺术都是较好的话题,但不宜打听或评论对方或他人的私人生活、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切记不能在胡意志人的面前随意评论他们的元首——这样你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胡意志人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不仅是胡意志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帝国建立之初,胡意志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即使是童叟也均以马代步,甚至可以说马就是胡意志人的摇篮。马已深深地融入胡意志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胡意志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等,数之不尽。
与魏启大陆的其他民族相比,胡意志人更加熟识马性,被称之为“天生的骑手”,因而赛马也是胡意志人最热爱的国民级运动,而胡意志骑手在大陆的赛马界则处于巅峰的领导地位。在北帝国,人们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而产于胡意志的马则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北帝国马”,其下又以不同的产区和牧场分为了许多不同的亚种。极北平原十分辽阔,虽然秋冬季气温十分寒冷,但春夏季牧草却也非常丰茂,很适宜养马。因此与其他地方马匹在秋季长膘不同,北帝国马是在春夏季长膘。
胡意志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北帝国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胡意志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胡意志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春夏季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
近现代时期,随着工业化和机械化的进展,胡意志帝国的北帝国马无论在都市还是在牧区,都逐渐失去了生产、生活、骑驭的作用,北帝国马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而伴随着胡意志人数千年的游骑兵也随着马匹的逐渐淘汰而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胡意志人意识到北帝国马已越来越少,社会上有识之士也开始建立各种有关北帝国马的组织,研究北帝国马、抢救北帝国马的工作正在广袤的极北平原上开展起来。
饮食
胡意志帝国素来被人们认为是“美食荒漠”。胡意志人的传统食物是蘑菇汤和鱼汤,通常同时搭配着硬面包、熏鱼片、腌猪肉、香肠和芥末等易贮藏的食物。通常选用的饮料有廉价的甜根草酒和较为昂贵的兰布达香槟。胡意志人的晚餐通常比较丰盛,除了上述菜品外,还有沾着果酱和奶油的点心等。大多数胡意志饭店在午餐时间,都会提供一顿日常特餐,通常包括饮料、沙拉、面包和咖啡等。
胡意志家庭的早餐爱喝燕麦粥,是胡意志帝国常见的早餐主角。燕麦片通常是用煮熟的水或牛奶泡开,然后加点红糖、枫糖浆、奶油、水果或酸奶。 除此之外,一般儿童早餐还会吃鳕鱼肝油。因为在胡意志帝国,一年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很难见到太阳,这造成儿童缺失维生素D,但是这里出产的鱼油有他们所需的充足营养,胡意志族儿童都习惯了在早晨吞食这种腥味的辅食。面包通常和鱼片一起吃,官配是两片温热的面包,抹上黄油,放上一片芝士,几片鱼片。
胡意志人几乎每天都要吃鱼:炖、煮、炸、煎、烤,一周都不带重样的。胡意志著名的鱼汤,汤里加入了鲑鱼、三文鱼、鳕鱼,以及番茄、洋葱等蔬菜一起烹饪而成,是饭前开胃的最佳选择。胡意志家庭的晚餐更是要请上绝对的主角——蘑菇汤,一道历史悠久、非常经典的胡意志民间菜肴。蘑菇汤的做法十分简单,把鸡肉切成小块,用骨头和水煮,加入森林蘑菇,土豆,萝卜,胡萝卜,洋葱等,经过长时间的熬制,精华都锁在了汤里。
在胡意志帝国,卖小菜的店也随处可见。这些有当地特色的小菜有生有熟,通常是肉制品和鱼类,连胡意志人引以为傲的鲜鱼片和鱿鱼片也有生熟两种。鱼有各种不同的烹饪方式,既可以和蔬菜一起炖煮,也可以在烤好后浇上酱汁食用,亦可以用烟熏制成熏鱼片。在梅凯尼克斯和欧普提克斯等临海城市,鱼的种类更是多得数不过来。但是,即使是像纽菲之类的大城市,蔬菜和水果的种类却很少,而且价格很高,原因是胡意志帝国气候寒冷,不适于植物和农作物生长,通常都需要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进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小规模,有品味,有特色的小餐馆逐渐取代了过去流行一时的豪华咖啡厅和贵族们喜欢的大酒店。现代的胡意志人更加细腻,他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所以用近海捕捞的新鲜鱼虾制作的佳肴受到欢迎。喜食肉类的胡意志人也喜欢选择火腿和鹿肉。胡意志普通家庭的料理也十分可口,如果你是游客,可以尝尝当地独特的鲜鱼片、熏鱼片和鱿鱼片。
社会
教育
帝国一直保持着数百年来的传统,规定每人都有义务接受时间长达三至五年的军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能训练,操控灵脉的能力以及格斗训练,以此培养帝国人坚韧顽强的品质,因此才有“北帝国人都是天生的战士”一说。
帝国国内最著名的中学有艾希塔娜中学、诺兰中学、纽菲中学、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附属中学等。
胡意志帝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全面,教育方式和理念也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魏启通讯》对帝国基础教育的评价在大陆五大强国中位居末位,对帝国人的艺术与文学素养评价排名倒数。
但是北帝国的工科以及晶石科技基础教育非常超前,胡意志帝国理工学院是世界公认的工科第一大学,其晶石相关专业一直走在世界最前端。其他著名的高等教育院校有胡意志帝国工程学院、德·克鲁兹军事学院、纽菲商学院等。
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抉择考试”(HECE)是北帝国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参加的一项考试,可以决定其能够进入国内的哪所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也可以通过HECE来考取北帝国的高校,但要求更加严格。HECE分为理科、工科、文科、军科四类,每一个大科包含数目不等的小科[5]。北帝国HECE的每一个大科相对应的专业都被锁死,比如艺术类归属到文科、体育类归属到军科、医学类归属到工科等,所以考生需要慎重考虑自己所选的科目。
胡意志帝国高等教育实行标准的三级学位制和四级职称制。
学位:学士,硕士,博士
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司法
警察系统与其他北大陆国家相似,为帝国警察厅(国家级)、警察厅(行省级)、警视厅(纽菲)、警察局(市级)、警察署(镇级)、基层警察局(村级)。
胡意志帝国长期以判例法系为主要法律体系。这是一种以传统、判例和习惯为判案依据,根据当地的习惯而评定谁是谁非,是法官在地方习惯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在这种法系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序良俗判别谁是谁非,不看重学历威望。但和其他判例法国家不一样的是,胡意志帝国不设陪审团,由法官和其他审判人员判定。
科技
帝国由于继承了神代中“古北帝国”的极少量远古晶石技术,并且拥有大量的古遗物以供研究,在早年就已经持有着先进的晶石工业技术,能制造许多性能优异的驱动器。从物理市内的古老升降机开始,晶石工业在胡意志帝国的开始远早其他各国的于18世纪,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胡意志帝国重工研究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由于对晶石科技的传承和重视,胡意志帝国的晶石科技水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持续领先大陆,第三次魏启大战后由于劳动力匮乏、技术扩散、其他国家加大投入被逐渐追赶而上。
胡意志矩阵研究院是胡意志帝国的尖端研究所,也是世界上顶尖的晶石学研究所,很多研究项目都是高级机密。
媒体
帝国国内的官方媒体是辉光通讯社,控制着主流舆论方向。现存的民间媒体大都在第二次魏启大战战后议会代行元首权力时期成立,数量不多,但发声比较自由。
帝国国内最有名的报刊是《辉光报》和《雪鹰报》。《辉光报》是由胡意志帝国皇室和贵族共同出资支撑的媒体,是帝国官方媒体辉光通讯社的旗舰刊物。《雪鹰报》是胡意志帝国最著名的民间媒体雪鹰通讯社的旗舰刊物,以观点突出,假新闻多著称。
除此之外,帝国国内比较流行的还有诸如魏启通讯社的《每日魏启》等国际报社的出版物。来自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和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国的时尚杂志曾在帝国国内受到禁止,但是政府并没有阻止它们的传播的有效办法,不少帝国人也开始逐渐接受现代时尚文化。甚至在魏启历2012年4月,刚上台的德·阿丽安·艾洛拉就被《雪鹰报》爆出了猛料——新元首居然在大学期间是联邦时尚杂志《IDOLU》的忠实读者,这与帝国当时的时尚杂志禁令很明显背道而驰。而艾洛拉也毫不含糊,在第二天就下令取消了时尚杂志禁令并说道:“我现在也是《IDOLU》的忠实读者。”禁令取消后,各国的时尚杂志如潮水般涌入了胡意志帝国境内并掀起了一股时尚文化的潮流。
胡意志帝国允许使用诸如推博和拓客之类的社交软件,但每个人的个人隐私都必须接受胡意志帝国国家安全局的随机、不定时检查。因为艾洛拉也是推博的忠实用户,因此她有一次在帝国议会上抱怨道艾恩萨的检查侵犯个人隐私。第二天,艾恩萨局长德·彻尔就宣布将不再公开检查帝国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但艾恩萨暗地里的检查似乎仍然在继续,不少帝国人也心知肚明。
体育
胡意志帝国因为幅员辽阔,在内燃机没有发明的时代,人们几乎都依靠马匹出行,因此北帝国自古以来被称之为“马背上的国度”。正是因为如此,胡意志帝国国内几乎人人养马,赛马也理所当然成为了胡意志人的最广受欢迎的传统娱乐。马术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之一,也被认为是“和贵族身份相当”的高贵运动,在贵族间非常盛行。步入现代,马术运动和赛马也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了胡意志人最喜爱和最广泛的运动项目和娱乐项目。
虽然魏启大陆近现代赛马运动起源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但其很快便传入了胡意志帝国并迅速被北帝国人民接受,其竞赛方法和组织管理远比古代赛马先进和科学,比赛形式也发展为平地赛马、障碍赛马、越野赛马、轻驾车比赛和接力赛马等不同种类。
每年在胡意志帝国境内举办有不下2000次大小比赛,吸引大陆各地的大量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赛。其中最重要的比赛有帝国政府出资的元首赏,雪鹰通讯社出资举办的雪鹰杯以及辉光通讯社出资举办的辉光杯,它们被称之为“北帝国三冠”,能获得其中之一的奖项已是十分不易,能获得三项奖项的则是无上的荣耀。
除此之外,胡意志帝国国内比较盛行的运动还有击剑、举重、登山、定向越野、自行车以及游泳等。
军事
在古老的蛮荒时代,帝国的重要城市地处极寒地带,环境严酷,和南方诸强国之间又有着伊休山脉和宽达千里的贫瘠荒原阻隔,南方诸强国的陆军几乎不能对帝国造成威胁。
帝国只保有少量的正规陆军,但是相当部分帝国公民都有能力遵循“黑色征召令”而快速组建出战斗力和行动力强大的军队,军衣为统一的保暖防水的黑色大衣,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人称其为“黑色恶魔”,不容小觑。进入十八世纪后,帝国的正规陆军容量逐渐扩充到了正常水准,而黑色征召令也再没被使用过了,名存实亡。
帝国不安与现状积极拓张,由于地理气候阻绝和南面的诸多强国挤压,胡意志帝国只能选择探索海洋,由此开启了“大海的传奇”时代。
胡意志帝国海军——帝国舰队,早在古代就拥有着远远领先诸国的高科技武器和高度自动化的驱动器,虽然规模算不上最大,但是战斗实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但是在19世纪之后,帝国舰队从战舰数量乃至质量和军人素质上都逐渐开始下行,这在20世纪初爆发的冷杉战争中暴露无遗。第三次魏启大战是帝国舰队最后的高光时刻,战争结束后,舰队装备更新缓慢,军事经费让位于经济发展,到了20世纪中叶后,帝国舰队的实力迅速被其它国家的海军力量反超。
+ 展开军衔制度
政治
沿革
帝国最初期,英雄德·拉·缇比斯以过人的魄力和实力统领了所有人,成功渡过霜狼天灾,并建立了新的物理市。在他的统一指挥下,警戒、采集、建筑等等各种工作井井有条,效率很高。因此掌管一切的德·拉·缇比斯被人们尊称为“元首”。德·拉·缇比斯共在任三十年,垂垂老矣的他决定主动将元首之位让给自己看中的优秀接班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想在灾难余波中稳住脚跟,强硬有气魄的领导人不可或缺,否则在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本就接近极限的国家将会成为一盘散沙。日后,虽然元首没有任期限制,但大部分都约定俗成地、以三十年为界主动退位并亲自指认他所承认的优秀者。1107年宪法通过后,元首采取贵族选举制选举产生。
魏启历6世纪至11世纪间,随着城邦制的瓦解,帝国的疆域也日益庞大,这个时期胡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已接近于世袭制,并在魏启历9世纪左右达到巅峰。
魏启历855年,元首海·德·格里斯托克离开后,新元首德·容金根因为长期在外征战,因此成立了胡意志帝国议会辅助进行行政管理。但实际上议会与内阁类似,在重大决策上只能向元首提出建议,元首对帝国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所有行动都能随意干涉。元首是帝国的“至高无上者”,这也是元首一词(Supremo)的原本含义。
魏启历1000年左右,由于帝国国力的衰弱,世袭制逐渐瓦解。
魏启历1107年,“选举君主制”在帝国议会正式通过,并于该年设立了帝国的第一部宪法,从此胡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真正确定。
魏启历2068年4月,胡意志帝国爆发大规模社会主义革命[7],反抗封建专制的胡意志帝国元首制和贵族制,要求建立自由平等的共和国。
胡意志帝国元首“破镜者”伊尔斯凡·岚·赫特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强有力地镇压了革命,并同时许诺在帝国议会开放平民议员准入许可,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平民议员的席位至总席位半数。同时,伊尔斯凡宣布进行部分民主化改革。
在政府和元首软硬兼施的一系列举措中,2068年末,胡意志帝国革命的风声随之消散。
至此,胡意志帝国完成了最基本的宪政改革和最初步的民主化,国家政体由君主专制变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但是元首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议会的权利仍然有限。
选举
禅让元首制规定,胡意志帝国元首由十大贵族家族中选出,即“选帝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家选帝侯已经通过联姻和各种外交手段,逐渐形成了如今以三大家族为首的贵族集团。
因此,胡意志帝国几千年来一直实行军事独裁政治,新元首通常从三大家族中通过贵族“投票”选出,由老元首直接任命,在纪念广场上举行即位仪式。元首权力极大,在受到全帝国人敬爱信任的同时也承担难以想象的巨大责任,元首对国家资源的控制能力和统领能力极强, 虽然元首制有很多弊端, 但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非常适应胡意志帝国的特殊国情。[8]
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分别150人,议员选举方法并不相同。
贵族院议员有若干资格限制。首先,贵族院议员必须是十大选帝侯家族成员或元首和选帝侯封臣及其下属贵族。年龄不足21岁者不得入贵族院议事,国籍限制此前更为严格,唯自胡意志帝国本土出生者符合资格。贵族院议员另有若干与破产相关的资格限制。女性原本即使身为贵族亦无资格拥有贵族院席位,直至1871年《胡意志帝国爵位法》通过后,方允许女性担任议员,并产生了胡意志帝国第一位女性元首“指路人”德·肖尔·郝利安。
2068年改革前,贵族院无选举,任期无限制,可终身任职。议员逝世后空缺席位按照爵位高低先后按序成为贵族院议员。有爵位但资格不符者视为自动放弃本届议员资格,按序后推。同一爵位按照十大选帝侯次序依次轮回填补。改革后,贵族院四大政党按照平民院选举规则进行选举。
非十大选帝侯家族的小贵族可自行决定参加贵族院选举或参加平民院选举,每届议会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平民院为2068年11月正式成立开放。平民院议员也有若干资格限制:年龄不足24岁者不得入平民院议事,国籍唯自胡意志帝国本土出生者符合资格。
平民院议员是经由“得票最多者当选投票制”选出,议会每届不可长于5年,每5年之内就要宣布解散,而议会解散之时,也就是平民院议员任期的终结。每一位平民院议员都是由一个选区的选民选出,平民院当选后,也就在议会代表该选区。
宪法
胡意志帝国现行宪法为1107年宪法,为元首“改革者”埃塞克斯·德·修斯召集贵族制定,充满了专制色彩。宪法规定元首为国家最高领袖且具有不可违抗的权威。宪法还规定了胡意志帝国国家政体为“选举君主制”和宪法治下的“立宪制”,事实上为贵族垄断的“专制立宪制”。
埃塞克斯的矛盾在于,在力推各种文明开化措施的同时,他却将胡意志帝国的极权专制推至顶峰。魏启历1107年,埃塞克斯亲手向首相考德尔·卡列·德递交了《胡意志帝国宪法》。宪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就是:“胡意志帝国由胡意志帝国帝国元首统治之。”第十一条为:“元首统帅陆海军。”第十三条则是:“元首行使宣战、讲和及缔结各种条约权。”这部宪法在胡意志帝国国内受到民众的热烈追捧,但是一些相对清醒的知识分子已经看到了其中的独断专权问题,大海的传奇时代的一位政治理论家就感慨:“送到我们手中的这部宪法究竟为何物?是良玉?还是土瓦?大家还未看到其实质,就沉醉于其名称。国民之愚,竟至于此!”
魏启历2068年“四月风暴革命”被镇压后,元首“破镜者”伊尔斯凡·岚·赫特批准帝国议会起草的宪法修正案,开放了平民议员的准入许可,并放开了政党注册程序。
政党
魏启历2068年前,胡意志帝国无政党,但是有类似于政党的贵族联盟,即“三大家族”。
魏启历2068年“四月风暴革命”后,在伊尔斯凡的推动下,胡意志帝国开始了政党注册登记。
胡意志帝国政党采取两院分别注册,即选帝侯等大贵族只能注册贵族院政党,普通平民只能注册平民院政党,小贵族可以选择贵族院或者平民院。两院政党只能在各自院内行使职权。
贵族院
- 莱西亚联盟 Lesia Union
- 默西斯联盟 Mercer Union
- 卡尔西联盟 Karsi Union
- 切斯科联盟 Chesco League
莱西亚、默西斯、卡尔西联盟是三大家族联盟,权势很大。切斯科联盟是由小贵族、落魄贵族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详细信息:胡意志帝国贵族
平民院
魏启历2115年,第20次议会选举:
- 胡意志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右翼,45席,30%
- 胡意志工党 Labor Party,左翼,41席,27.3%
- 人形统一战线 Cryoliter United Front,中立,38席,25.3%
- 建国主义 Nation-building Doctrine ,极右翼,22席,14.7%
- 胡意志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极左翼,4席,2.7%
总的来说,胡意志保守党仍然是平民院席位数第一的政党,其政治立场趋于维护君主制、君主制原则或正统主义原则,坚持具有保守倾向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强调要实现民主、有限政府、社会正义、个人自由和公民自由,建设“自由、正义、开放和民主的社会”,经济上主张实行“有竞争的市场经济”。
工党和人形统一战线是最大的两个反对党,但由于政治纲领不同,无法形成对保守党的显著威胁。但人形政党的强势使得保守党的强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胡意志帝国元首和大贵族们都似乎有意维持保守党在平民院中的领先优势,并试图分化其他政党。因为保护保守党对维护自身的统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议会
胡意志帝国无最高立法机关,帝国议会仅为元首的咨询机构。
魏启历2068年前,帝国议会共150个席位,且议员皆为贵族。宪法规定只有贵族拥有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且贵族必须服从元首,但实际上贵族与元首的权力斗争从来没有终止,因此这种政治制度也被称之为“贵族民主制”或者“金权自由制”。
魏启历2068年“四月风暴革命”后,为平息动乱,元首“破镜者”伊尔斯凡·岚·赫特许诺在帝国议会开放平民议员准入许可,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平民议员的席位至总席位半数,总席位数提高到300席。同时,伊尔斯凡宣布进行部分民主化改革。
帝国议会分两院,分别是贵族院(上议院)和平民院(下议院),两院分别150人,议员选举方法并不相同。
帝国议会两院均享有平等的起草法律和表决的权利,但无通过法律的权利,法案需经过两院的共同表决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程序。最终,起草的法案需通过元首的批准才能被允许施行。
政府部门官员和内阁成员均由元首任命,元首拥有无理由否决权,对于推荐和提议可以无条件否决。内阁作为元首的助理和咨询机构,起着辅助元首管理国家的职权。
内阁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在魏启历2068年政治改革前,内阁总理大臣常常为虚职;改革后,内阁总理大臣一职恢复了部分权力,其权力和影响也日渐增长。现今帝国政府的内阁大臣有将近一半来自平民院。而自改革后,历任内阁总理大臣也开始有平民院议员担任。
历任元首
+ 展开历任元首
历任内阁总理大臣
+ 展开历任首相
人形权益
胡意志帝国是第一个承认冰晶石完整公民权的国家,在魏启历2012年艾洛拉元首承认了冰晶石和类灵意识体的完整公民权,并于2013年成立了晶体学镇特别行政区。
由于行政能力不足,胡意志帝国对于冰晶石和机体的交易管制以及有序化的管制仅存在于法令层面,无法实际落实,反而,帝国成立了专业的纠察队打击各地侵害冰晶石权利的行为,这些纠察队的基层人员大多由来自晶体学镇的冰晶石组成,名义上隶属于胡意志国家警察署,有执法权,但帝国也没能力管太多,寄希望于冰晶石自身能处理好这些事件。
在冰晶石自治区成立之后,大量来自于天南海北的人形涌入自治区,帝国行政机关管都没管——全交给冰晶石自身去处理。帝国境内其他地区冰晶石参与的冲突也陡然减少——几乎所有冰晶石都在自发地往晶体学镇迁移。一些学者将帝国的这种策略称为“蓄水池战术”,他们一方面认可帝国的措施,但同时也认为帝国至少应该更加积极地去团结冰晶石族,以免后日成疾。
松散的管理方针一方面加速了帝国东北部贫瘠土地的开发,但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地缘政治
胡意志帝国历史上极为强势,四处扩张领土。但在“大团长”德·容金根逝世后,胡意志帝国勇猛扩张的势头似乎在刹那间消失了。至此以后,胡意志帝国消极参与大陆中部甚至北部的势力斗争以谋求最小损伤。在随后的三次魏启大战中,因为伊休山脉和极地气候,东联盟陆军对帝国威胁微乎其微,因此胡意志帝国秉承利己原则,在战争中几乎不使用军队支援大陆中北部的盟国。
胡意志帝国是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和冉青人民共和国,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签订有多条长期物资贸易协定和特种设备与武器贸易协定。也因此,胡意志帝国与东联盟中的铁桶帝国和大旷帝国关系不佳,为了抢夺远碟群岛附近的晶石资源,和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开战多次,关系较为恶劣。
魏启历1824年新元首上台后,日渐衰落的帝国为了抑制大旷帝国发展,外交策略有所改变。魏启历1862年帝国国会代元首行使权力,外交逐渐趋向弱势。魏启历1892年,新元首上任后又有改观。
行政区划
胡意志帝国国土辽阔而人口稀少。为了有效治理如此广阔的国土,胡意志帝国行政区划分为行省(一级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一级行政区)、贵族领(二级行政区)、自由市(二级行政区)、市(三级行政区)、镇(三级行政区)、村(三级行政区)。
一级行政区为帝国政府派遣总督进行统筹管理,总督是元首的代表,在行省内拥有最高权力。贵族领和自由市为二级行政区,贵族或市长听命于帝国政府、元首以及总督。二级行政区拥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如贵族可以在自己的贵族领地内在帝国法律框架内制订地方税法和劳役法;自由市可以自主选举市议会和市长等。三级行政区完全受二级行政区管辖。
胡意志帝国的行政区划大多按照历史上约定俗成的边界以及森林、湖泊、山脉和河流等划分。贵族领因为数千年的土地兼并,形成了如今较大的十几个贵族领并由帝国国内首屈一指的大贵族们世袭占有。
区划详情
纽菲特别行政区 | |
---|---|
晶体学特别行政区 | |
西南部行省 | |
西北部行省 | |
东北部行省 | |
东南部行省 | |
中部行省 | |
海外行省 |
主要城市
特别行政区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一级行政区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纽菲 | New Physics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拉公爵领 | 市 |
花田 | Flower Field | 纽菲特别行政区 | 德·拉公爵领 | 镇 |
晶体学镇 | Crystallography Town | 晶体学特别行政区 | 晶体学自由市 | 镇 |
西南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梅凯尼克斯 | Mechanics | 岚公爵领 | 市 |
苏瓦西兰 | Suvasiland | 爱·岚侯爵领 | 村 |
兰布达 | Lambda | 赫特公爵领 | 镇 |
陶 | Tau | - | 村 |
伊普西龙 | Upsilon | - | 村 |
西北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伊莱克-麦格尼蒂斯 | Electromagnetism | 阿丽安公爵领 | 市 |
贝塔 | Beta | 德·阿丽安公爵领 | 镇 |
德尔塔 | Delta | 尼亚罗德·阿丽安伯爵领 | 镇 |
泽塔 | Zeta | 德·伊扎克斯侯爵领 | 村 |
托斯尼万 | Tosnivan | 赫特·义侯爵领 | 村 |
普希 | Upsilon | - | 村 |
佛爱 | Phi | - | 村 |
科塞 | Xi | - | 村 |
爱因斯 | Eins | - | 村 |
兹维艾 | Zwei | - | 村 |
德莱 | Drei | - | 村 |
菲尔 | Vier | - | 村 |
芬芙 | Funf | - | 村 |
内恩 | Neun | - | 村 |
瑟本 | Seiben | - | 村 |
东北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欧普提克斯 | Optics | 修斯公爵领 | 市 |
修斯列克 | Schiotzleck | 古佩·修斯侯爵领 | 镇 |
奥利安娜 | Oriana | 诗菲·修斯侯爵领 | 村 |
芳缇缪 | Fontemew | 芳缇缪·修斯伯爵领 | 村 |
东南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冷杉 | Fir | 伊扎克斯公爵领 | 镇 |
塔克 | Tak | 赫特·伊扎克斯伯爵领 | 镇 |
斯瓦德斯 | Swades | 肖尔公爵领 | 镇 |
埃尔利希 | Ehrlich | 岚·赫特侯爵领 | 村 |
卡帕 | Kappa | 德·肖尔侯爵领 | 村 |
克西 | Chi | - | 村 |
柔 | Rho | - | 村 |
派 | Pi | - | 村 |
奥密克戎 | Omicron | - | 村 |
西格玛 | Sigma | - | 村 |
中部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阿尔法 | Alpha | 义公爵领 | 镇 |
约塔 | Iota | 伊扎克斯·赫特伯爵领 | 村 |
塞枫 | Sephon | 胡公爵领 | 镇 |
埃什内 | Eschner | 德·胡侯爵领 | 村 |
伊普西龙 | Epsilon | - | 镇 |
艾塔 | Eta | - | 村 |
西塔 | Theta | - | 村 |
缪 | Mu | - | 村 |
纽 | Nu | - | 村 |
海外行省
城市名 | 英文名 | 所属二级行政区 | 三级行政级别 |
---|---|---|---|
伽马 | Gamma | 伽马自由市 | 市 |
欧努斯 | Unus | 伽马自由市 | 村 |
铎 | Duo | 铎自由市 | 镇 |
忒 | Ter | 忒自由市 | 镇 |
诺努斯 | Nonus | 忒自由市 | 村 |
德昆 | Decem | 忒自由市 | 村 |
夸图尔 | Quattuor | 夸图尔自由市 | 镇 |
昆克 | Quinque | 昆克自由市 | 镇 |
瑟克斯 | Sex | 瑟克斯自由市 | 镇 |
瑟普滕 | Septem | 瑟普滕自由市 | 镇 |
欧克特 | Octo | 瑟普滕自由市 | 村 |
欧米伽 | Omega | 欧米伽自由市 | 镇 |
历史
魏启历140年左右,大寒潮袭来,这段时间后日被称为大灾难霜狼天灾,原住民“胡意志人”不得不舍弃自己原来的家园,向西迁徙以躲避严寒。
魏启历146年冬,是Viok上古老记叙文段“从废墟中重新崛起”的记录时间,他们建立了新物理市,并度过了那年冬天的寒冬。

魏启历147年,人们挺过了霜狼十年,宣告了“胡意志帝国”的成立,即“胡意志第一帝国”。
有待补充。
魏启历857年,元首海·德·格里斯托克谢位,此时帝国疆土抵达伊休山脉,与冉青人民共和国接壤,成为大陆国土面积和领海面积最大的国家,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帝国的影响力左右着世界。
魏启历1107年4月12日,胡意志帝国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宣告了法制制度下的“胡意志帝国”的诞生,一般被称之为“胡意志第二帝国”。
魏启历1517年,帝国的生产力、经济量和人口均开始缓慢负增长。
魏启历1691年,帝国作为成员国加入了西联盟。
魏启历1791年,帝国虽然仍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国力空虚,前途困顿。
魏启历1854年,新元首诺兰上任,对外态度非常强硬,整备军队积极扩张,带领舰队击败了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并控制了重要矿区平海,帝国略有起色。
魏启历1860年,在无尽之海的利益博弈上占优势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与帝国矛盾升级,同时第二次魏启大战映日河闪击战爆发,两国正式宣战,胡意志帝国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帝国国际地位地位一落千丈,国内更是陷入困境。
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双双宣布退出第二次魏启大战。诺兰回到帝国,在下达一系列扩大国会能力的命令后失踪,国会并没有选出新的元首,这样的状态持续了31年。
魏启历1892年,前内阁总理大臣辛德·加兰政变失败后,新上任的元首“指路人”肖尔暂时软化帝国强硬的外交策略,牺牲部分利益换取帝国喘息的时间。议会被改组,宪法增加了修正案,新帝国成立,即“胡意志第三帝国”。
魏启历1911年,新种族冰晶石族诞生。
魏启历1917年,胡意志帝国与奥薇邦妮联合王国关于领海的归属的矛盾不断激化。5月中旬,胡意志帝国海军舰队向入侵胡意志领海的奥薇邦妮联合王国海军舰队开火,持续时间长达2年的冷杉战争爆发。
魏启历1940年,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胡意志帝国作为西联盟一员参战。
魏启历1944年,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军队联合帝国与共和国,率先攻下大旷帝国首都狄库,一路南下,西联盟战胜。
魏启历1946年,《共同发展法案》由蒙大拿元首颁布,作为战后对帝国冰晶石问题的暂行方法。
魏启历1949年,UPW成立,帝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成为了UPW三大常任理事国[10]之一,同时享有当下无二的国际地位。
魏启历1955年,蒙大拿元首宣布退位。
魏启历2012年,元首德·胡·瓦氏拿宣布继任者艾洛拉并退任,艾洛拉续写了《共同发展法案》。
魏启历2013年,艾洛拉宣布元首令,成立冰晶石特别行政区以及给予晶体学镇行政编制。
备注
帝国人口数量变迁
时间 | 公民总人口 | 胡意志族人口 | 人形人口 | 外国流动人口 | 备注 |
---|---|---|---|---|---|
146年 | 约1,000 | 约1,000 | - | - | - |
890年 | 约22,980,000 | 约22,980,000 | - | - | 帝国国力达到顶峰 |
1490年 | 约5,320,000 | 约5,320,000 | - | - | - |
1581年 | 约4,817,000 | 约4,817,000 | - | - | - |
1691年 | 约4,411,000 | 约4,411,000 | - | - | - |
1745年 | 约4,103,000 | 约4,103,000 | - | - | 1691年西联盟成立后,签订共同公民协约后常住人口流失加速 |
1804年 | 3,510,184 | 3,510,184 | - | - | - |
1861年 | 2,922,776 | 2,922,776 | 出现 | - | 参与第二次魏启大战让帝国内部几乎崩溃,胡意志帝国提前宣布退出第二次魏启大战 |
1930年 | 2,926,402 | 2,925,782 | 620 | - | 第三次魏启大战爆发前夕 |
1949年 | 1,429,806 | 1,322,794 | 107,012 | 约725,000 | 因战损失惨烈 |
1980年 | 1,805,947 | 1,698,551 | 107,396 | 约886,000 | - |
2015年 | 2,102,094 | 1,965,552 | 136,542 | 约1,081,000 | - |
2018年 | 2,142,356 | 1,999,771 | 142,585 | 约1,102,000 | - |
2070年 | 9,950,408 | 6,825,267 | 3,125,141 | 约3,250,000 | 经济形势良好,人口大爆发,大量旅居外国的胡意志人归国 |
2211年 | 约63,800,000 | 约31,900,000 | 约31,900,000 | 约6,700,000 | - |
如果一对夫妻生下了六位子女我都会亲自去颁发胡意志民族英雄奖的。 ——Hineven 欢迎在胡意志帝国定居!帝国的大门永远想你打开!可惜并没有人想来。
+ 展开数值信息
+ 展开更多补充
- ↑ 一说是时任胡意志帝国元首德·肖尔·郝利安。大多数人认可该说法,是目前最主流的说法。
- ↑ 古称谓,参考《魏启记·创世记》
- ↑ 仅高于邬国和逑龙帝国。
- ↑ 尤其是谐音冷笑话,即使其他国家的人get不到笑点。
- ↑ 理科包括北大陆语B,南大陆语B,数学A,物理A,化学A,生物A;工科包括北大陆语B,南大陆语B,数学B,物理B,化学B,生物B,技术;文科包括北大陆语A,南大陆语A,历史,地理,政治;军科包括北大陆语A,南大陆语A,地理,政治,体育。
- ↑ 形式上的最高衔级,但历史上只授予过德·胡·蒙大拿元首一人,后再无任何人受此殊荣。
- ↑ 即四月风暴革命
- ↑ 请务必注意帝国的一切行动,表面上,元首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尽管这种控制权随着时代不断弱化,但仍非常重要。--Hineven(讨论) 2019年2月3日 (日) 16:56 (CST)
- ↑ 瑟莱在位期间被称之为“空权期”,元首权力被以丝卡莉薇·岚为首的议会架空。
- ↑ 详情参见三大常任理事国,番外:三大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