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青教
总览 编辑
冉青教(Ranqingic),是冉青人民共和国的本土宗教,亦是魏启大陆第二大宗教。在魏启圣教传入燃炙之前,冉青教是当地最有影响的宗教,是燃炙帝国前中期的国教。
冉青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1]和哲学上的二元论[2]。冉青教的经典主要是《炎起燃炽传》共七十二章,意为传承、通识或经典,冉国人也常常将其通称为《燃炙古经》。
社会变革,文化交融,魏启历19世纪新生的冉青人民共和国更是新潮反传统并推崇无神论的。截止魏启历2015年,冉青教的信徒仅分布于冉青人民共和国北部山区,人数不超过300万人。有研究表明,冉青教的信徒正在逐年减少,冉青教似乎正走向没落。但另一方面讲,冉青教所宣扬的部分关键要素已经内化进入了冉青人民共和国国民的心中形成了价值共识,而信不信仰冉青教其实不太重要了。
教义 编辑
冉青教认为冉青[3]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公正和真理的化身。冉青维系物质世界运作的根基,也创造了火,即“团结、庇护、创造与无限的光明”,因此冉青教把火焰崇拜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在国歌《冉之青青》中即有这样一段歌词:“若有来犯的坏敌人,我们的火焰缠剑身!”冉青教信徒相信,火焰象征着着冉青所认同的崇高的品德,它协助善举和义举,创造和平与美好,并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中的污浊。
冉青在善恶二元论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驱散黑暗的火焰,公正、共情、天道、真理,与代表黑暗的恶神冉乌进行长期的战斗,最后获得胜利。
冉青教规定男女到18岁时要举行入门仪式,由祭司授与圣衫和圣带作为教徒的标帜。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72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3圈,72支象征《炎起燃炽传》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冉青教的传说中拥有一位存在于现世的“卜者”,被认为他是冉青派入凡间的使者。卜者不会主动露面,并不干预各大部族的纷争,但在天灾或者饥年时,任何前往危险的黑云山找到隐世卜者的人都能为他乃至他的部族带来卜者的“祝福”。似乎天台大陆的人们很相信这种祝福能为他们带来好运,而且奇妙的是,这位卜者似乎是真实存在的。据传燃丛云在带领部族离开天台大陆,逃离陆沉,穿越边际前也求得了卜者的祝福。
历史与现状 编辑
学界认为是发源自天台大陆的古老宗教,随着燃丛云带领族人定居魏启大陆而在魏启大陆传播开来。
燃炽部族在天台大陆上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古凤自东来,从天落,掌化山,心成炎,信仰它的人将会得到火焰的力量。于是大陆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民们汇聚起来奉拜,就有了燃炽部族。
但也有不同的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原因是燃炙族的部分生活习惯、习俗与大陆其他任何民族以及古文献中的天台大陆中记载的截然不同。除此之外,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也对燃炙族真正的起源提出了疑问。
冉青教被信仰魏启圣教的魏启大陆诸国视为异端,尤其是来自胡意志帝国的狂热信徒龙骑士团,他们连续发动了多场针对燃炙帝国的战争,意图强迫燃炙人皈依魏启圣教。
随着最后一任信仰冉青教的国王燃华凌皈依了魏启圣教,冉青教逐渐走向了衰落。
现在的冉青教仅分布于冉青人民共和国北部山区,信徒不超过300万人。绝大多数信徒都改信魏启圣教,而大部分冉国人则已经在伟大革命后成为了泛神论者。虽然共和国倡导无神论,但许多燃炙族人仍有在传统节日祭祖祭神许得平安与庇佑的习惯,人们曾经对于冉青的信仰则更多内化为了有着强大神秘力量维护公平公正、善恶有报、因果相依的简单信念。在这种意义上,冉青其实从未消失,他只不过变为了共和国文化血脉中“天道酬勤”、“老天有眼”、“天理难容”、“天下为公”等词语中神秘的“天道”之泛神,深远地影响着共和国国民的道德理念和普朴素正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