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意志联邦共和国

来自魏启大陆
119.143.196.45留言2023年10月19日 (四) 13:46的版本 行政区划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总览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Xuutsch Federal Republic),旧称“埃克斯联邦共和国”(Eckes[1] Federal Republic),简称“联邦”,是一个位于魏启大陆中北部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经济实力尤其是轻工业实力优秀,是魏启大陆第二大经济体[2],仅次于大旷帝国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曾是西联盟的重要成员国。

联邦是第三次魏启大战结束后最后完成重建的国家之一,三战结束后爆发的历时半个世纪的内战[3]和分裂又极大地摧残了整个国家,直到魏启历1999年4月内战结束,整个国家才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如今徐意志联邦致力于战后政治秩序和国际政治影响力的重建。

国家信息

国旗与国徽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是白底的天蓝色斜十字。国徽则是以国旗为背景,中间印有矢车菊的盾徽,下方的缎带上写着国家格言。

白色与天蓝色分别代表自由和正义,这是联邦的立国精神。而斜十字则是代表“X”(Eckes)这一徐意志的象征。而国徽中的矢车菊则是联邦的国花。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

国歌

《曙光降临》(Arrival of Dawn),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歌。是魏启历1943年8月16日,由前总统、诗人忒尔茨·徐·次于狱中作成。其曲调借用了前国歌《共和国进行曲》,因为前国歌并没有歌词。

作为一首对祖国未来和自由寄托希望的协奏曲,《曙光降临》并不是一首激昂慷慨的战歌,而是一首宏大雄伟的交响乐。它曾短暂在1945年至1950年间的第二共和国时期作为国歌使用,后被福兰德政府禁止,但仍然作为一首呼唤自由的赞歌在临时联邦政府的上空回响。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曙光降临》重新成为联邦共和国的国歌。

国花

矢车菊则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花,花语是“斗志昂扬”。

矢车菊的花色鲜艳,就像是一团永不停歇的烈火一般,燃烧着激情和斗志,象征着对自由事业奋不顾身的投入以及永远保持战斗意志。

政治制度

半总统共和制(Semi Presidential Republicanism),指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同时政府也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的国家政体形式。半总统共和制兼有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联邦制(Federalism),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成员原为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后把一部分权力交给联邦政府,同时保留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即复合制国家的一种,又称联盟国家。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各联邦主体各自独自构成单位政府,不同于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它们在国家中具有很高的、独立的地位。

总统(President),是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和最高领导人。总统是一个崇高的职位,在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早期曾被称之为护国公(Lord Protector),因为时局的影响,护国公拥有巨大的权力,集立法权、行政权和军事权于一身,实际上是无冕之王。第二共和国中期的宪政改革中,护国公一职被取代为如今的总统。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国务卿(Secretary of State),联邦没有总理,该职位被国务卿取代,其职责与总理相同。国务卿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比较总统与国务卿职权分工看出:总统掌握大政方针,国务卿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国务卿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国务卿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国会(Congress),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等诸多权力,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格言

“为了自由,我视死如归!”[4]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魏启大陆中部,北接胡意志帝国,西接冉青人民共和国,南方紧靠大旷帝国铁桶帝国

地貌环境

伊休山脉在共和国境内区段被称为四氧化三铁山脉

徐意志联邦北自伊休山脉,南至曜日丘陵,东起芴莣海,西接冉德拉宫高地。她从伊休高原奔跑而下,俯瞰广袤的星耀平原空星平原,在那里两条孕育了徐意志的河流得以交汇,共同哺育了徐意志辉煌灿烂的文明。

星耀平原

水系分布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内部有三条河流,它们分别是清河漾河潮江。其中清河和漾河并称为徐意志民族的母亲河。

清河是发源于伊休山脉胡意志帝国境内的一条河流,由东北往先向西南方向流入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部分支流向东南流入大旷帝国,整体向西流入冉青人民共和国境内。

漾河是一条发源于伊休山脉徐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段,冉青人民共和国东段的一条内流河。漾河从冉青人民共和国一路向东南方向流入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后流入大旷帝国

潮江的末端流入徐意志联邦境内,一部分注入大海,另一部分流入铁桶帝国。

大泊湖是联邦境内最大的湖泊,坐落于群山之中,自然风光宁静秀丽。大泊湖位于斐开共和国爱克莱尔自由市境内,距离爱克莱尔市区仅有半个小时车程,是联邦最知名的度假胜地之一。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总会有大批的游客从全国各地前往大泊湖度假休闲。

人口民族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魏启历2015年第3次人口普查表明,联邦的人口约为1.36亿人。魏启历2070年第14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数量约为1.84亿。魏启历2015至2070年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55%。

联邦的民族主要以徐意志族为主,占96.3%,其他民族主要是外国移民。

联邦人大多优雅而礼貌,以及与生俱来的乐观。联邦人对生活精致的追求造就了联邦精致的城市景观,优美的环境以及高品质的工业、商业以及农业产品。

经济

联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魏启历2063年超越冉青人民共和国成为魏启大陆第二大经济体。现GDP总值为全大陆第二位,人均GDP均位居全大陆第三位。

魏启历2015年,联邦GDP总值约为43.27万亿标准晶;人均GDP约为31.61万标准晶,位居全大陆第四位。魏启历2070年,联邦GDP总值约为133.04万亿标准晶;人均GDP约为72.33万标准晶。

联邦在徐意志内战后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重建,并在魏启历魏启历2015年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因为重新夺回了亦江断层的绝大部分控制权[5],以及战后新工业、金融体系的建立,联邦迅速回到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魏启历2015至2070年间,年均GDP增速约为2.07%;在刚开始的数年内保持以年均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

瓦郎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官方货币,而瓦郎也是全大陆最为稳定的货币之一,是一种硬通货,甚至有了“瓦郎霸权”一说。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大量的商品中转都需要经过联邦。由于其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非常大,商品经济活跃。除此之外,轻工业产品出口是联邦的主要收支之一,其轻工业产品主要出口于胡意志帝国陈意志帝国欧兰古谭斯帝国等多个国家。

中央银行:联邦中央银行。五大国有银行:联邦中心银行联邦储蓄银行联邦商业银行欧开商业银行斐开工业银行。五大私有银行:阿玛尔银行哈默尔银行克尔维特银行瑞尔斯文银行肯林斯顿-萨尔银行

农牧业

得益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联邦的农业十分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畜牧业高度产业化,从牧场到畜牧站,从食品加工厂到遍及全国的冷链运输网络再到全国各大超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安全,高效,丰富”是人们对联邦农牧业的普遍印象。

除此之外,联邦工业的一个大头就是化学工业,其中的化肥工业助力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农业的长足发展。

工业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几乎掌握着亦江断层的绝对控制权,是全大陆最大的晶石产出国,把控着全大陆工业的命脉,哺育了联邦强大的工业。联邦的工业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高,但素来以品质精良、技术领先和做工细腻著称。联邦出口业也以质量高、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而享誉全大陆。

联邦的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化学品、通讯技术、供配电设备和医学及化学设备。主要进口产品有化学品、汽车、机械、通讯技术和钢铁产品。主要出口贸易对象是需要工业品的欠发达国家,其中出口一半以上销往南大陆国家。进口对象主要是胡意志帝国大旷帝国,主要进口产品是大功率驱动器以及其他机械产品。

徐意志联邦重工是自第二次魏启大战徐意志联邦组建的大型重工业集团,并在第三次魏启大战期间担负了大量的西联盟军队武器的供给。徐意志联邦日化公司是联邦最大的企业,为全大陆提供高质量的各类商品。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民用工业非常发达,其民用工业制品已经成为了“易用、品质、亲切”的代言词,地位受到全大陆人民的认可,无可替代。

服务业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服务业发达,尤其是金融业和旅游业,是全大陆最大的金融服务净出口国。

首都凯米斯崔是全大陆最著名的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全大陆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大陆第三大保险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凯米斯崔金融城从业者近40万人,共有200多家跨国银行、170多家国际证券公司在凯米斯崔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联邦的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大陆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体验联邦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联邦的旅游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旅游服务,从酒店和餐馆到美丽的景点,从传统的酒吧到全新的购物中心,联邦的旅游业无处不在。

联邦旅游业以名胜古迹、自然风景等观光产业以及赛马等娱乐产业为主,每年接待超过一亿人次的国外游客。除此之外,联邦的旅游业还提供各种各样的体验,如游览古迹、参加音乐会、观看戏剧、参加体育活动等。联邦的旅游服务也十分完善,游客可以购买各种旅行套餐,也可以在旅游中心获得有关旅游景点的信息和建议。

联邦的旅游业一直以来都受到游客的欢迎,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联邦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还可以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享受联邦的旅游服务。联邦的旅游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们拥有难忘的旅行回忆。

文化

联邦的文化以热爱和维护联邦为主旨,以和平友好发展为基础。

语言文字

联邦的官方语言为北大陆语的变种,即“联邦语”,与其他北大陆语国家可以进行几乎无障碍的交流。联邦的文字通行北大陆文,有少量的变形和补充。

风俗

联邦人中餐一般安排在正午,晚餐则通常在6:00-7:00,若外出就餐则通常选择在晚上8:00。

吃饭方式通行北大陆的办法,左手拿叉子,右手执刀子。土豆、鱼类等软食物通常用叉子。吃剩食物往往被看作是不礼貌的。如果吃完后再要一份就意味着对厨师技艺的称赞。用毕后,把餐具逐个摆到盘子上。在餐馆就餐,剩饭不拿回家。许多人在吃饭时要喝矿泉水、葡萄酒或啤酒。但喝软饮料时一般不上米饭。

早餐通常由面包、果酱和咖啡组成,面包的种类很多。中餐一般是一个汤或色拉、一盘主菜、一些甜点。晚餐常是奶油三明治和肉类。举行晚宴或在餐馆就餐时晚餐才比较丰盛。

宗教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内信教人口比例约为77.8%,其中95%以上为魏启圣教海爱派,其余5%为正统派以及极少量的其他教派。

节日

1月1日,元旦节(1天假期)

4月26日,国庆节(3天假期)

8月4日-11日,观星季(8天假期)

9月23日,独立日(1天假期)

12月10日,歌莉娅节(3天假期)

姓名文化

联邦人的姓名原则十分复杂,分为名、族和姓氏,有的还包括中间名、第二姓氏或第二族。其中“名”由父母决定,可以有的时候还会取中间名。“族”为联邦公民所在的种族,一般有徐意志人、胡意志人等,以“徐”、“胡”等代表。最后是姓氏,由父亲或母亲的姓氏决定,很少的情况下,会产生双姓,即同时具有父母双方的姓氏,因为这样会导致姓名变得非常长。

联邦人口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次”,大约20%的联邦人都是这个姓氏;比较有名和高贵的姓氏的有“古苏”、“诗菲”、“古佩”等。其中“古苏”和“次”是最为常见的双姓,它们常常同时出现,形成非常有名和高贵的“古苏次氏”。

联邦人的姓名书写规则非常复杂,尤其是双姓,一般以“名·(中间名)·(第二姓)·(第二族)·第一族·第一姓”的格式书写。书写样例:徐意志联邦前领导人卡岚瑟·古苏·徐·次(Kleinze Gypso X Cz)。

现在为求简便一般只书写名+第一姓。

社会

教育

联邦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全面,覆盖面广,公民受教育程度很高,25岁以上公民本科普及率超过37%,其综合教育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中非常高的水平。

联邦的高等院校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徐意志联邦大学UPW联合大学国立北岸大学国立北岸医科大学等,这些高校同时也在全大陆享有盛名。UPW成立40周年(魏启历1989年),UPW十一大成员国共同筹巨资建设的第一座UPW国际联合学校选址于白欧市郊,并开放录取所有UPW成员国公民。

和其他国家相同,联邦也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联邦高等学校入学考试”(FCEE),以此来决定高中毕业生是否能以及能进入联邦的哪所学校。但FCEE并不是强制性的,并非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会参加,而外国留学生也可以通过FCEE来考取联邦的高校。FCEE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公民[6]、北大陆语、南大陆语八门课,考生可以任选其中六门,每门100分,满分600分。不采取加权分,考得分数即为最终分数。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高等教育实行独特的五级学位制和五级职称制。其中副学士学位授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毕业生,副博士学位与其他国家博士学位对等,博士学位大约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博士后。包括UPW联合大学在内的所有位于徐意志联邦的大学均实行以上制度。

学位:副学士,学士,硕士,副博士,博士

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主任教授

科技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科技水平非常强大,特别体现在晶石能源、生物医学工业、轻工业和部分重化工工业。第一座晶石反应塔诞生于此。联邦的科研人员待遇相比之下在全大陆属于较高水平,此外还通过高薪聘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科研人才,在战后迅速崛起为仅次于大旷帝国的大陆第二大工业国和科研大国。

联邦的传统优势领域有:晶石能源工业,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医疗仪器工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催化剂制造业、纺织业、农业、日用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人形工程等。

除此之外,联邦的自然科学和医学也非常发达,而理论化学和化学工程水平则更是位于全魏启大陆之首。除此之外,联邦的晶石学也在五十年内战中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被认为是仅次于北帝国和大旷帝国的存在。

媒体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出版事业十分发达,报刊种类繁多。

享誉全大陆的魏启通讯社总部位于白欧,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官方媒体以及魏启大陆现存最古老的通讯社,也是全大陆最大的通讯社,出版包括《联邦晚报》和《每日魏启》在内的多种畅销报刊,平均每日订阅数超过一百万份。

徐意志联邦政府对言论的管控非常宽松,公民享有相当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但是联邦政府对危害国家安全和涉及歧视的言论严厉打压,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言论自由”。

卫生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医疗水平在全大陆属于顶尖水准。以家庭医生、社区诊所、地方医院和中心医院四级医疗系统为代表的“联邦医疗综合体”是全大陆最为完善和高效的医疗系统。

魏启历2015年,联邦公民人均卫生预算约为2万瓦郎(约合12.64万标准晶),年卫生开支约占全年总GDP的10%。每千人中有14.3名护士,4名医生,0.8名牙医,1.5名药剂师,在大陆诸国中属于前列。

然而联邦的高昂医疗费用一直饱遭诟病,若没有医疗保险,那么随意一个大病都可以让大部分家庭破产。因此医疗保险在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内非常盛行,但医疗保险价格通常也不低,买不起保险的也大有人在。

体育

赛马和马术是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民级运动,几乎每个联邦人都会参与到赛马运动中。赛马是比马匹奔跑速度、骑手驾驭马匹能力的一种竞技活动,历史悠久,在第一共和国时期便已十分盛行。在联邦,每年要举行2.4万多场赛马比赛,观众多达2亿人次,门票售出金额高达32亿瓦郎(约合201亿标准晶)。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联邦赛马业已发展成为联邦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对农业及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生物工程学科,兽医学及围绕着赛马业的各项学科和技术都获得令世人瞩目的突破和进展。

近现代赛马运动起源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其竞赛方法和组织管理远比古代赛马先进和科学。魏启大陆第一个马术运动国际组织魏启大陆马术联合会也成立于联邦,其将比赛形式也发展为平地赛马、障碍赛马、越野赛马、轻驾车比赛和接力赛马等不同种类。在联邦,最知名的马赛为凯米斯崔市政府举办的星耀赏魏启通讯社举办的魏启杯以及斐开市政府举办的斐开杯,夺取这三项赛事的奖杯被许多赛马运动员认为是毕生的追求。

除此之外,射箭和射击、网球、高尔夫球、自行车、棒球也在联邦国内属于非常流行和受欢迎的运动。

军事

徐意志联邦护国队,是联邦的正规军,其历史可追溯到魏启历1450年的第一次魏启大战,拥有悠久的历史。

联邦的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联邦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护国队是一支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联邦护国队人数约50.6万人,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使用灵脉的海军陆战队,其余为中央卫勤、联合支援两大职能部队。

其中联邦舰队是经历过第三次魏启大战的一支强大的部队。

联邦现采用志愿兵役制,逐步推进军队职业化改革,以志愿职业兵役制替代义务兵役制。


+ 展开军衔制度

政治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媒体宣称,而民众也相信其为全大陆最为民主的国家。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了新宪法,明确了军队的严格中立立场,严禁军队经商等经济活动,联邦的政局逐渐变得稳定,未发生第二共和国时代的动荡政局,政权交接平稳。因总统任期较长,政府的政策连续性较高。政府责任感较强,鲜少出现为政治而政治而推翻前届政府政策的情况。

新宪法放宽了小党进入国会的门槛,虽然仍然是两大党徐意志自由党徐意志社会民主党轮流执政,但为取得领导地位,两大党多与小党联合执政,小党的参政率得到提高。

联邦官员虽时有被曝光贪腐丑闻,但其政坛清廉指数和政府透明度均在大陆诸国中名列前茅。

政体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半总统共和制的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政府首脑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第一,总统由全民普选两次产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在内政外交中起着较大的作用,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政府要对议会负责),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会议员。

第二,内阁设置国务卿,领导政府活动。总统命令要由国务卿及有关部长副署,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国务卿辞职,同时总统在征得议会领袖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解散议会,总统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无否决权。

议会

实行两院制,由众议院(下议院)和参议院(上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两院议员通常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两院都具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

上下两院的组成和职权,有些方面是相同的,如两院议员一般均经选举产生并定期实行改选,两院都享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等等。但又各有若干差异。上议院通常较下议院更为保守,其议员当选资格有更多的限制,任期也较长。《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规定:议案必须经两院分别通过才能成立。因而上议院一般都有权拖延或否决下议院通过的决议,以牵制或抵消下议院的作用。

众议院共有417名议员,任期4年,采用两轮多数投票制,由选民根据各自治共和国和州的人口比例直接选举产生,每2年改选1/3。参议院共150席,每自治共和国和州固定选出18人,外加6人的社会团体代表,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1/3。

宪法

联邦现行宪法是1999年4月26日通过的临时宪法,于2005年转为永久宪法。宪法规定了联邦为半总统共和制国家。

政府

联邦政府由数十个常规部门组成。

除此之外,徐意志联邦国家安全局,是高度自由的一个政府部门,但常游离于灰色地带,只对国会和军方负责。

政党

魏启历2042年国会选举:

选举

徐意志联邦采取半总统共和制,总统由全民两轮普选产生。

第一轮选举是选举各自治共和国或州的行政长官或州长,举办时间为大选年的1-3月份,并在5月份之前宣布选举结果。胜选的各地区领导人可以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下一阶段的总统选举,选举举办在大选年的7-9月份,并在11月份之前宣布选举结果。当选者在众议院和参议院表决同意后即可就任联邦总统。联邦总统任期7年,最多连任2届。

联邦总统当选者所在的自治共和国或州将在第二年的1-3月份补选一位行政长官或州长,通常在5月份之前宣布选举结果。

联邦总统当选的自治共和国或州不能推出新总统候选人参与下一次总统选举,但是现任联邦总统可以参与下一次总统选举以谋求连任。

总统在被选出后第二年的1月1日宣誓就职,任期至第七年的12月31日,共计七年。

历任领导人

+ 展开历任领导人

人形权益

冰晶石族人形第一次出现在联邦共和国是徐意志内战时,胡意志帝国援助的数十台“战神”机体。但是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至魏启历21世纪前),联邦共和国内一直无新的人形出现。

新的世纪到来,北部胡意志帝国人形数量暴涨,与此同时其国内反对人形的抗议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内对冰晶石族人形的压迫更加强烈,导致一部分人形逃往其东部荒原,并在那里建立起了晶体学镇;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形则逃往了南部,其中很大一部分来到了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导致了新世纪联邦共和国内冰晶石族人形数量的暴涨。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直到魏启历2006年芒北原对峙事件的爆发,才开始着手对冰晶石族人形的权益进行讨论。魏启历2007年末,国会经过长达一年的辩论后,终于达成共识,同意对相关问题进行立法。魏启历2008年1月,国会两院通过《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法》第18条修正案,冰晶石族人形将不再享有任何公民权,对冰晶石族人形进行“回收”以及“集中处置”[7]

魏启历2013年,胡意志帝国元首德·阿丽安·艾洛拉力排众议,签署法案宣布胡意志帝国将赋予“任何认定的类灵意识体”受法律保障的胡意志公民权。魏启历2014年,UPW秘书长萨兰西亚·尼亚罗德也宣布,通过投票,UPW将保护“任何认定的类灵意识体”的所有合法权利,并呼吁大陆诸国立法并保护其基本权利。同年,《共同宣言》发表。

魏启历2014年8月,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新任总统伯瓦特·文斯卡表示,将签署总统行政令,响应萨兰西亚的号召,将保护“任何认定的类灵意识体”的所有合法权利。

魏启历2014年9月,《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法》第18条修正案废止。

魏启历2015年1月,《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人形法》通过,《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法》新添加“人形作为联邦公民的权利”。联邦政府宣布,将给予魏启历2015年1月31日之前位于联邦境内的人形公民身份证,2月1日起政府将会向境内人形发放相关许可,以证明其合法地位,持有该许可者可进一步办理公民身份证,但限期6个月内自主前往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公民身份证,逾期视作自主放弃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国籍。截至8月1日零时,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总计为各类人形办理了12.41万张公民身份证,这些人形将享有联邦公民的所有权利。

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对冰晶石和天冰晶石管控极其严格,任何非经批准购买冰晶石的私人或商业行为均属于犯罪。私人购买冰晶石或天冰晶石,需要出具民政部开具的证明以及多个部门的审批,经过繁琐手续后才可以获得。冰晶石和天冰晶石的销售被国家垄断,价格比通常市场价高出不少。

但是之前联邦政府对于冰晶石族和天冰晶石族截然不同的态度则加剧了两族之间的矛盾,人数较少的天冰晶石族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冰晶石族人数多得多,但社会地位较低,这些方面的因素则更加剧了两族之间的分歧和隔阂。而这一切似乎是联邦政府乐于看到和维持的。

行政区划

联邦共分为八个联邦主体或政治实体,分别是两个中央直辖州和六个自治共和国,被称之为联邦主体。自治共和国的级别和州平级,两者拥有平等的权利。联邦主体向下依次分为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自由市)、市级行政区(市或县)、地方行政区(镇或村)。

联邦全国共分为1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凯米斯崔州下辖1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3个自由市);芙洛若尼州下辖7个省级行政区(包括4个自由市);欧开共和国下辖19个省级行政区(包括12个自由市和1个自治区);斐开共和国下辖20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个自治区和6个自由市);白欧共和国下辖22个省级行政区(包括5个自由市);英欧凯米共和国下辖17个省级行政区(包括5个自由市);伊蕾珂共和国下辖10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个自由市);阿纳凯米共和国下辖25个省级行政区(包括10个自由市)。

自治共和国和州都拥有自己的宪法(自治宪法和州宪法),但都不能与联邦宪法相违背,即联邦宪法高于一切。自治共和国和州都拥有自己的议会(自治议会和州议会),人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自己行政区的议员和政府首脑。其中凯米斯崔州、芙洛若尼州、欧开共和国、斐开共和国、白欧共和国为两院制,英欧凯米共和国、伊蕾珂共和国、阿纳凯米共和国为一院制。

州和自治共和国政府首脑的官方名称是“州长”和“行政长官”,虽然自治共和国首脑的称呼过去曾有被称为“总统”,但现如今在第三共和国被明令禁止。

区划详情

凯米斯崔州
芙洛若尼州
英欧凯米共和国
欧开共和国
伊蕾珂共和国
斐开共和国
阿纳凯米共和国
白欧共和国

主要城市

凯米斯崔州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凯米斯崔 Chemistry 凯米斯崔自由市 首都 约560万
舒芙蕾 Souffle 舒芙蕾自由市 约80万
维尔薇 Vilvy 维尔薇自由市 约65万
洛菲尔德 Roitfeld 洛菲尔德省 约35万
扎尔克里 Zarkri 扎尔克里省 约40万
卢戈 Lugo 卢戈省 约20万
考恩斯 Coons 考恩斯省 约35万
萨拉塔尼 Saratani 考恩斯省 约8万
乌塔 Uta 考恩斯省 约7万
席妮提 Sinytea 席妮提省 约20万
道斯 Dawes 道斯省 约15万
阿斯纳道斯 Asnardos 阿斯纳道斯省 约15万
文森特 Vincent 文森特省 约20万
洛萨利亚 Rosaria 洛萨利亚省 约20万
洛萨贡 Lossagon 洛萨利亚省 约10万
埃尔托 Erto 洛萨利亚省 约5万
奥维尔 Orville 奥维尔省 约15万
阿卡兰特 Acarante 阿卡兰特省 约25万

芙洛若尼州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芙洛若尼 Fluorene 芙洛若尼自由市 首府 约320万
安提克 Antioch 安提克自由市 约50万
芙洛伦 Floren 芙洛伦自由市 约30万
芙蕾雅 Freya 芙蕾雅自由市 约40万
玛德琳 Madeleine 玛德琳省 约30万
布蕾 Bree 芙洛伦省 约35万
可颂 Croissant 可颂省 约45万

欧开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欧开 Orche 欧开自治区 首府 约480万
尔琴 Erkin 尔琴自由市 约20万
洛松 Lawson 洛松自由市 约20万
芙乐艾 Vollerei 芙乐艾自由市 约50万
希奥拉 Ciola 希奥拉自由市 约15万
珀斯 Perth 珀斯自由市 约25万
斯太尔 Steyr 斯太尔自由市 约10万
格拉司琼 Granisetron 格拉司琼自由市 约15万
阿波尼亚 Aponia 阿波尼亚自由市 约30万
波列斯卡 Poleska 波列斯卡自由市 约10万
贝烈松 Berezon 贝烈松自由市 约15万
洛索洛芬 Loxoprofen 洛索洛芬自由市 约35万
贝利托利亚 Bertolia 贝利托利亚省 约30万
哈格曼 Hagerman 哈格曼省 约10万
维尔绍 Virchow 维尔绍省 约20万
潘科斯特 Pancoast 潘科斯特省 约15万
霍纳 Horner 霍纳省 约20万
法罗 Fallot 法罗省 约10万
埃尔南 Ernan 埃尔南省 约25万

斐开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斐开 Phyche 斐开自治区 首府 约350万
伊休 Issue 伊休自治区 约80万
开司米 Cashmere 开司米自由市 约20万
马卡龙 Macaron 马卡龙自由市 约50万
布洛尼亚 Bronya 布洛尼亚自由市 约35万
爱克莱尔 Eclair 爱克莱尔自由市 约40万
布洛芙 Bloff 布洛芙自由市 约30万
可丽 Cori 可丽自由市 约25万
爱斯卡格特 Escagt 爱斯卡格特省 约30万
哈尔施塔特 Hallstatt 哈尔施塔特省 约15万
法恩莎 Faenza 法恩莎省 约40万
吉欧 Gio 吉欧省 约25万
阿尔梅达 Almeida 阿尔梅达省 约20万
阿波卡利斯 Apokalis 阿波卡利斯省 约20万
娜塔莎 Natasha 塔妮莎省 约10万
格罗弗 Grover 格罗弗省 约10万
布伦伯格 Blumberg 布伦伯格省 约10万
安斯略 Anslo 安斯略省 约20万
库珀 Cooper 库珀省 约10万
霍尔斯特德 Halsted 霍尔斯特德省 约15万

白欧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白欧 Bioche 白欧省 首府 约300万
比索洛尔 Bisoprolol 比索洛尔自由市 约35万
布洛克 Brock 布洛克自由市 约15万
丝卡 Sica 丝卡自由市 约20万
贝珂薇丝 Beckwith 贝珂薇丝自由市 约25万
科里斯琴 Christian 科里斯琴自由市 约25万
朗万 Lanvin 朗万省 约25万
韦伯 Weber 韦伯省 约20万
佩德罗 Pedro 佩德罗省 约30万
莎连黛尔 Shaliander 莎连黛尔省 约35万
库代科 Kudaike 库代科省 约25万
阿尔马尔 Almar 阿尔马尔省 约20万
萨利 Sally 萨利省 约10万
叶德尔 Yedl 叶德尔省 约20万
库弗莱尔 Couvelaire 库弗莱尔省 约25万
黑加 Hegar 黑加省 约30万
任克 Reinke 任克省 约25万
哈勒 Haller 哈勒省 约35万
基博尔德 Geoboard 基博尔德省 约15万
柯士那 Kirshner 柯士那省 约40万
格雷夫 Graefe 格雷夫省 约25万
索灵顿 Thorington 索灵顿省 约20万

英欧凯米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英欧凯米 Inorchemi 英欧凯米省 首府 约130万
卡盛威尔 Carsonville 卡盛威尔省 约40万
佐佩什 Zopesh 佐佩什自由市 约35万

阿纳凯米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阿纳凯米 Anachemi 阿纳凯米省 首府 约100万
艾斯德斯 Estes 阿纳凯米省 约10万
雷诺尔德 Reynold 阿纳凯米省 约6万
梅杰尔 Meige 阿纳凯米省 约4万
莱施 Lesch 阿纳凯米省 约5万
尼汉 Nyhan 阿纳凯米省 约6万
托雷特 Tourette 阿纳凯米省 约3万
海洛尔城 Helol City 海洛尔自由市 约20万
特伦诺 Trocno 特伦诺省 约12万

伊蕾珂共和国

城市名 英文名 所属省级行政区 行政级别 2015年人口
伊蕾珂 Elech 伊蕾珂自由市 首府 约90万
霍格斯汀 Hoogsteen 伊蕾珂自由市 约10万
慕斯 Mousse 慕斯自由市 约45万
特利瑟斯 Trethers 上特利瑟斯省 约20万
伊尔斯 Eells 下特利瑟斯省 约20万
卡斯兰娜 Kaslana 卡斯兰娜省 约30万
金斯兰 Kingsland 金斯兰省 约35万
扎伊切克 Zaychik 扎伊切克省 约20万
科凡 Kofan 科凡省 约10万
林德曼 Lindemann 上林德曼省 约15万
丽芙 Liv 下林德曼省 约15万

历史

魏启历约140年,席卷极北平原霜狼雪灾迫使生活在极寒地带的部分胡意志族翻越伊休山脉来到较为温和的伊休山脉南端。

魏启历约340年,从南部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8]定居于星耀平原漾河畔,而与自伊休山脉南下、定居于清河畔的胡意志族相遇,从此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开始走向了融合,并逐渐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徐意志族

魏启历约400年,星耀平原周边逐渐形成各大部落,而较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战争也不可避免。

魏启历635年,来自北部一个部落的首领克莱因·昂科率部统一了争吵不休的各部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君主国。

魏启历718年,徐意志帝国积极扩张领土,与胡意志帝国燃炙帝国以及铁桶帝国开战,北大陆战争爆发。

魏启历749年,“北方联军”攻入凯米斯崔,徐意志帝国战败。

魏启历858年,胡意志帝国达到极盛,铁骑跨过了伊休山脉,踏上了徐意志帝国的土地,第一次伊休战争爆发。

魏启历861年,徐意志帝国战败,被迫割让东面的走廊地带。

魏启历879年,徐意志帝国与胡意志帝国间的第二次伊休战争爆发,燃炙帝国作为徐意志帝国的盟友加入战争。

魏启历883年9月,随着胡意志帝国元首、龙骑士团大团长德·容金根的战死,第二次伊休战争以胡意志帝国的战败宣告结束。胡意志帝国被迫停止了疯狂的扩张,并退回了伊休山脉北部。

魏启历896年,燃华凌的堂弟燃翎灼继承其和燃华凌妻子黛莎·洛名·徐的燃炙帝国和徐意志帝国王位,成为两国的联合统治者。

魏启历897年,燃翎灼签署《佐佩什条约》,史称“佐佩什联合”,两国正式联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即北大陆帝国联邦

魏启历898年,因不满女儿燃璃千与北面胡意志帝国贵族骑士德·奥菲斯涅相爱,燃翎灼发动了长达14年的第二次北大陆战争

魏启历912年,战争以燃翎灼在与奥菲斯涅决斗中失败被杀告终。由胡意志帝国元首德·奥菲斯涅和北大陆帝国联邦签订和约而结束。

魏启历1007年5月,米兰·格林领导的爱丽丝战争爆发。

魏启历1033年3月,海爱派攻破北大陆帝国联邦首都之一的几何市,并在5月攻破另一首都凯米斯崔,处死了国王燃钦灼。8月,徐意志宣布退出联邦并独立,成立第一共和国。同时,燃炙帝国新任国王燃禾绫同意决议。9月23日,北大陆帝国联邦正式解散,从此两国的联统关系正式终止。

魏启历1390年,铁腕议会长缪拉夺取了共和国的控制权,建立第二帝国,并对外实行激进的扩张。

魏启历1434年,徐意志帝国与胡意志帝国爆发了第三次伊休战争克勒斯·胡·杰率领大军击败缪拉,徐意志帝国战败。同年,徐意志帝国被迫卷入了第一次魏启大战

魏启历1450年,徐意志帝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帝国解体,第二共和国成立。

魏启历1456年,第一次魏启大战和平协定签署,徐意志联邦共和国退出了战争。

魏启历1767年4月,由徐意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矢车菊革命爆发,成立以阿纳凯米为首都的“徐意志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展开为期八年的内战。

魏启历1775年8月,红色矢车菊革命以双方妥协告终。

魏启历1860年,大旷帝国集结机动部队绕过卡盛威尔,沿着映日河一路突破。随着卡盛威尔失守以及伊休工业区被占领, 联邦大面积国土沦陷,西联盟做出反应后双方陷入焦灼。不同于之前的各种小摩擦,映日河闪击战标志着第二次魏启大战的全面爆发。

魏启历1868年冬,东联盟宣布无条件投降,联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魏启历1940年春,大旷帝国铁桶帝国文黄共和国联盟三国对北大陆三国的全面侵略开始,标志着第三次魏启大战的正式爆发。

魏启历1945年3月10日,大旷帝国代表在冉青人民共和国边境城市冉德拉宫签署冉德拉宫协定,宣告了大旷帝国的正式无条件投降,第三次魏启大战正式结束。

魏启历1950年4月,参议院议长兼国防部长福兰德·徐·叶纠集其下属军官一同发动“发热政变”。5月,福兰德军政府与联邦政府开始爆发武装摩擦。9月,随着临时联邦政府的成立,徐意志内战正式爆发。

魏启历1999年4月26日,内战以福兰德军政府的垮台以及第三共和国的成立告终。

魏启历2000年伊始,科特瓦尔·徐·次开始着手于徐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重建任务,彼时联邦内部治理由于多年的战争而混乱不堪,经济下行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官匪勾结,黑帮横行,严打工作直到魏启历2009年才基本完成。

魏启历2005年起步,随着新秩序的逐步建立,一个辉煌的徐意志复兴时代来临了,战争所带来的阴霾散去,而留下的市场和空间则吸引了海量投资,并孵化了一大批活力旺盛的新兴企业,徐意志共和国的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飞速增长,远远超过了战前的巅峰水平。

魏启历2048年4月25日,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参战第四次铁桶内战,以联邦为主的联合部队对铁桶帝国政府发动了军事行动。

魏启历2051年6月,徐意志联邦共和国战斗部队撤出铁桶共和国

魏启历2233年4月10日,包括徐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内的魏启大陆6国成立“抵抗联盟”。徐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联盟方参与双大陆战争

魏启历2242年12月25日,邦联方和联盟方于逑龙帝国逑拉拉签署停战协议《逑拉拉协定》,双大陆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其他

+ 展开数值信息

  1. 非正式场合中,“Eckes”可被简写为“X”。
  2. 魏启历2063年超越冉青人民共和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3. 详细信息:徐意志内战
  4. 法语原文:Pour la liberté, je suis sans peur de la mort!
  5. 以及逐步催回了大旷帝国拖欠的部分沙朗矿脉“租金”,合计约3000亿标准晶。这部分“租金”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联邦的战后经济腾飞。
  6. 在其他国家一般被称之为“政治”。
  7. 奇怪的是,国会议员们对另一种族天冰晶石族似乎默认其存在,并不施加任何限制。这可能是因为天冰晶石族人口数量极少,也可能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供职于政府机关和军队。因此天冰晶石族人形仍然可以拥有联邦公民身份并享有合法权利。
  8. 有争议,但大部分考古学家认为是映日河族的一支。国立南孚大学历史学教授卡巴利亚·克赛认为:“……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来自清风平原泯南商人曾有北上抵达星耀平原的记录,其中不少定居于此。从大旷帝国的文献来看,也有为数不少、因为战争而向北寻求庇护的以太沙漠诸邦难民……他们与定居在星耀平原的原住民混居并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徐意志族。”